APP下载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措施分析

2021-11-23杨西南高级会计师何涛高级会计师肖鹏高级审计师

商业会计 2021年15期
关键词:国有资产资产部门

杨西南(高级会计师) 何涛(高级会计师) 肖鹏(高级审计师)

(西南石油大学 四川成都 610500)

为适应高校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国家对高校的投入特别是固定资产的投入不断增加。合理配置、充分使用和有效管理高校国有资产并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保护高校资产安全完整、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全面提升高校综合管理水平的关键。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国有资产管理还比较薄弱,资产内控制度建设还有待完善,国有资产的管理水平尚需提高。2015年财政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实施意见》(财会[2015]24号),为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提供了依据;而《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也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取得、折旧、投资和处置做出了更规范的要求。本文针对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资产管理内控制度不健全,现有制度落实不到位。高校的国有资产主要有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受托代理资产以及其他资产。由于高校属于非营利性质单位,高校往往重视资产购建而忽视资产管理。到目前为止,大多高校未建立科学、完善、统一的资产管理内控制度,制订的资产管理岗位具体职责及操作程序也缺乏科学性和严谨性,资产管理中的一些重要风险点缺少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容易产生资产管理漏洞,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或损失。有的高校虽然制定了较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但在实施时由于种种原因未指定专门监管机构或专职人员进行监督,导致制度落实不到位。如,为方便使用,印章未分开放置而由同一人管理;由于人手不足,会计、出纳由同一人担任;没有严格按制度定期对资产进行清查清理,不清楚资产的真实状况、账实是否相符;没有及时处理不能使用的资产,使本应报废的资产作为正常资产长期挂账;固定资产没有贴具标签,或由于资产购买年代久远,贴具的标签已经辨识不清甚至脱落,使资产清查难度加大;资产保管员变动时未办理必要的交接手续,或保管员已经变动,但账面上登记的保管员没有变更;资产处置或移动位置时未严格按程序申报并通知财务等相关部门做资产台账的相应变动,导致资产流失。诸如此类现象导致资产由于监管不严而容易发生丢失、损毁或被挪用、被调换的风险。

(二)资产管理部门设置不合理,国有资产管理水平偏低。高校国有资产由于具有数量金额大、品种繁多、放置地点分散等特点,统一管理比较困难,因此高校国有资产大多按资产类别由多个部门管理,譬如设施设备、家具等由国有资产或设备管理部门管理、在建工程由基建部门管理、对外投资的经营性国有资产由资产经营公司管理,甚至无形资产由学校办公室、科研、设备等多个部门进行管理等。有些高校设置了多个资产管理部门管理国有资产,又未明确各部门所分管资产的具体范围,导致各资产管理部门间的权责分工不清楚,容易产生重复交叉管理或“空档”管理的现象。而且不同的资产管理部门各自为政,资产管理的方式、流程、口径各不相同,导致国有资产在采购、验收、入库、保管、清理和处置时没有统一的规章制度可遵循,不仅容易使资产的汇总信息出错,还可能出现资产管控的漏洞和风险。另外,高校由于经费所限,资产管理人员配备不足,现有的资产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国有资产管理水平偏低。

(三)设备过时、老化严重,使用效率较低。多年以来,高校固定资产不用计提折旧,所以高校账面上的固定资产只能反映买入价等初始入账价值,不能反映出固定资产折旧后的净值。许多高校账面上看起来资产价值不菲,实际上设备过时、老化严重。特别是一些更新换代较快的电子产品,由于不能及时更新,设备在使用时故障频出,不仅增加了维修费用,还会影响教学、科研质量。而有些以科研为主的高校由于科研课题不断更新的原因,导致部分设备因过时而处于闲置状态。这些闲置的国有资产不仅占用大量资金,甚至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腐蚀或损坏,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四)对外投资决策程序不规范,监管不到位。高校对外投资往往是为了眼前的利益,缺乏长远考虑,投资前缺少可行性研究和论证,使所投资的项目良莠不齐,投资失败风险加大;投资完成后高校对所投资的项目监管流于形式,所投资的企业有的已连年亏损濒于破产边缘,却没有分析亏损原因,让亏损企业长期存在,使投资名存实亡;部分高校所投资企业股权变动或清算时未及时通知高校财务及时变更,导致学校财务账反映的对外投资与所投资企业账实收资本不一致。

(五)无形资产管理薄弱,未充分利用无形资产创造经济效益。高校的无形资产主要有软件、专利权、非专利技术、著作权、校誉、土地使用权等。由于无形资产固有的特殊性,不以具体的实物存在,大多数高校缺乏对无形资产的有效管理。高校(特别是理工类高校)的科研人才比比皆是,他们申请的专利权、非专利技术、著作权等无形资产层出不穷,如何有效管理并充分利用这些无形资产,也是高校面临的难点。目前高校由多部门管理无形资产,没有统一的管理部门和管理制度,而且管理人员也非专业人士,仅仅做些登记、申报等简单的工作,没有充分利用专利权等无形资产创造效益的能力,使高校的大量科研成果难以发挥积极作用。有的高校虽然设立了专门管理科技成果的部门,但由于缺乏专业的管理经验,科技成果转化的效果不理想。由于未对校誉进行合理的评估,高校对校誉的价值也不能正确认识,无法充分利用校誉为学校创造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六)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和组织,难以形成协同效应。在大数据时代环境下高校对管理信息化的要求越来越高,许多高校虽然正在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但由于缺乏统一组织和规划,使总体协同效应较差。高校各部门或购买或自行研发,使用的管理软件各不相同、功能各异,不能与其他部门的管理系统进行无缝对接,成为“信息孤岛”。相关人员办理资产出入库、验收、登记、入账、领用等手续后的信息,无法上传到共享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与交换。有的高校各部门之间还在通过纸质资料进行传递,财务等其他部门在办理资产入账时不得不再次进行数据复核、汇总等重复劳动,大大浪费了人力、物力和时间。由于没有各类资产的汇总信息,使各部门的资产数据不能形成有价值的管理信息,难以为学校管理层的决策提供相应的支持。

(七)缺乏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方案,资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不高。高校对国有资产“重投入、轻管理”,在年终绩效考核时,资产管理方面的考核指标占比微乎其微,而且没有一套科学、实用的绩效考核方案,考核指标模糊粗化、设计不合理,从而导致资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不高,资产管理效率低下。

二、改善我国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措施建议

(一)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内控制度体系并严格执行。

1.从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内控制度,全面监管国有资产。高校应制定科学、详尽的资产管理内控制度及操作流程,使资产管理有制度可遵循,如资产采购制度、资产管理制度、资金授权审批制度、岗位定期轮换制度等相关制度。在重要风险点应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进行管理,如,资产购买前应先申请和审批;对外投资前应先进行可行性分析;大额资金使用、对外投资等重大事项必须经集体讨论做出决定;不相容岗位不得由一人办理等,防患于未然。每一个控制措施内容必须细化,明确相应的操作程序以便于实施。高校还应将资产相关制度和流程印制成册,发放给有关人员,便于相关人员了解资产管理政策并按流程操作,提高资产管理效率,等等。

2.认真执行资产相关制度。如,指定专人对资产进行保管,资产保管人退休或离职应办理好交接手续,对某些重要的资产应由专门的保管室加以保管,并安装监控设备以加强防盗措施;资产变动位置时要经过严格审批并履行资产变更登记手续。高校应定期组织清查小组对国有资产进行清查,平时根据需要可以进行专项清查。通过资产清查及时发现资产的异常变动情况,并通知财务等部门对资产变动进行账务处理,同时更新资产台账信息。要及时更新老旧、脱落的资产标签,对已报废的资产应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上报相关部门审批后进行处理,对因保管不善而引起资产损失的人员应追究其保管责任。

3.加强监督检查。高校应指定专门部门如审计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及时反馈给学校领导层,学校应对制度执行不力的部门或人员给予相应的处罚甚至调离资产管理岗位,以保证制度严格执行。

(二)合理设置资产管理部门及岗位,有效监管国有资产。高校应设置专门部门统一管理所有国有资产,统一资产管理的方式、流程和口径,避免出现管理漏洞。高校应指定牵头部门如财务处对国有资产信息进行统计汇总,避免资产统计数据的重复或遗漏。资产管理部门内部也应制定严密的资产管理岗位制度,合理划分各岗位的工作职责,使国有资产管理落实到人,也便于考核业绩,追究责任。重要资产管理岗位还应定期轮换,这样不仅能避免人员因长期在某一岗位工作而利用其中的漏洞“钻空子”,更能有效消除一些利益小团体,防止腐败发生。同时,高校资产管理部门应加强专业人员的队伍建设,加强对现有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三)及时更新现有老化、过时设备,充分利用闲置资产,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高校应加大对设备、设施等固定资产的投入,及时更换现有老化、过时的设备或设施。高校应定期认真清查现有的资产,及时掌握设备、设施的现有使用状态;对经维修可以正常使用的资产,应及时维修后继续使用。对不能维修的已损坏或已过时无法使用的资产应报有关部门审批后及时处理。暂时不用的房屋、设备、设施等闲置资产可以报有关部门审批后对外出租以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也可以用来开展培训、实习等业务,使国有资产物尽其能。

(四)建立科学完善的对外投资决策机制,严格监管所投资项目。高校应建立科学完善的对外投资决策机制,对外投资时要严格实行投资前的可行性分析制度,聘请专家调研、论证后出具可行性研究报告,高校再根据可行性分析报告按“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要求进行集体表决审批。高校要指定专门部门对所投资企业进行严格监管,对亏损企业要及时查明原因,争取早日扭亏为盈;长期亏损不能继续经营的企业应及时关、停、并、转,减少国有资产损失。高校所投资企业股权变动或清算时,高校财务应及时收回投资资金或资产,并相应进行账务处理,使对外投资账实相符。

(五)加强无形资产管理,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1.高校应加强对无形资产的管理,制订科学的无形资产管理制度,对无形资产进行有效管理。对本校师生获得的专利权和非专利技术等科技成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相关规定,高校除制订相应奖励政策外,可以指定科技成果转化专门管理部门或人员,通过聘请中介机构或开展科技成果展示会、推广会等形式对高校的科技成果进行广泛宣传,及时将科技成果转为现实生产力。对转化科技成果的所得应向研发人员倾斜,以提高科研人员的积极性。高校特别是部分知名高校应正确认识本校的校誉价值,聘请专门的评估机构对本校的校誉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再进行联合办学等投资行为,避免校誉等无形资产流失。

2.高校应加强对现有无形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让无形资产管理人员既要熟悉专利法、著作权法等相关法律知识,又要精通知识产权的申请、注册、转让或投资入股等实务操作,从而提高无形资产的管理效率。

(六)统一规划和组织信息化建设,提高资产管理效率。高校应从长远考虑指定某一部门统一规划和组织信息化建设,使高校信息化建设布局更规范、更合理,从而提高总体协同效应。高校应整合资产管理系统,建立高效、统一、完善的国有资产管理共享平台,使国有资产的采购、验收、领用情况、放置地点、保管人、使用状态、清查结果等所有信息都能录入到平台中,再通过授权的方式让高校领导层以及财务、审计等部门的相关管理人员能从资产管理系统中及时获得所需的资产信息。该平台还要能与财务管理系统、审计管理系统等其他系统实现无缝对接,避免重复劳动。这样高校资产管理层才能及时、全面掌握资产的相关信息,并为编制和审核资金预算、资产采购预算、资产入账、资产保管、资产配置、资产对外投资等决策提供详实、准确的数据支持。

(七)建立科学合理的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高校应建立科学合理的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考核体系,考核指标应尽量细化、明确管理主体的责任。高校应成立国有资产管理考核小组,并从高校自身实际出发制定一系列奖惩措施,通过科学严密、客观公正、实施有效的方法、标准和程序,考核和评价所有国有资产管理人员的管理业绩。高校应认真对待考核结果,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考核结果应与薪酬挂钩,合理拉开资产管理人员的薪酬收入。考核不合格的还应限期整改或调整相关人员的岗位,对严重违反资产管理制度的人员应免职或交给有关部门进行处理。这样才能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国有资产的管理效率。

三、结语

提高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水平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高校领导层的重视、国家资金的投入以及高校内部各部门的大力配合。随着2019年高校执行新的《政府会计制度》和内控制度建设的全面推进,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为了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避免国有资产流失,保证业务活动信息和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高校只有不断提高现有国有资产管理水平,才能充分利用国有资产促进高校教学、科研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国有资产资产部门
加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必要性及其对策分析
新医改下公立医院国有资产管理途径
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102个中央部门公开预算过“紧日子”成关键词
资产组减值额确定方法探讨
构建我国新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的思考
报告
我国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
89家预算部门向社会公开
年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