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知行合一”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2021-11-23王宇晗娄瑞雪

现代交际 2021年23期
关键词:知行合一文明生态

王宇晗 娄瑞雪

(1 海南大学 海南 海口 570228;2 中共海南省委党校 海南 海口 570228)

生态文明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起着基础性支撑作用,大学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后备力量和生力军,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十分重要。利用中国知网,以“高校”和“生态文明教育”为主题词,交叉检索到文献1149篇,总结出以下三个研究方向:一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研究。学者多从知识、意识、行为、观念等方面研究,如刘振清[1]将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划分为生态理念教育、法制化教育、生态实践教育及消费观念教育。二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研究。学者从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角度进行探讨,如赵永明[2]认为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有利于建设美丽中国、回应生态问题及提升德育。三是实现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研究。学界多关注于大学生自身生态素养的提升,以及重视校园生态文化与新媒体的运用。如韩晓莉[3]认为需加强政策引导来营造整体生态大环境,创新课程教学新方法以提高大学生生态自觉。综上所述,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研究成果颇丰,但是重复研究较多,对实践真正起到推动作用的不多。

2018年5月,全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联盟在南开大学成立,这个平台推动了全国高校之间的沟通交流,推广了部分高校的生态文明课程实践。本课题组对H省五所高校千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多数大学生都有着较强的生态环保意识,具备良好可塑性。但由于专业知识与引导的缺失,其生态文明建设抱负找不到实现的路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如何?在现有的课程体系下生态文明教育如何渗透?如何与学生的兴趣和愿望对接?围绕这些问题,通过调查访谈、交流研讨、亲身体验和资料分析,本文认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建设重在教与学两方面的“知行合一”,即高校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们双向对接的“知行合一”。

一、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教学现状

1.上级重视,落实缺抓手

尽管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在生态文明教育上进行了宏观的政策推进,但各高校对生态文明教育政策如何落地的认知不同,采取的教育手段也不同,总体上没有明确的教育目标与抓手。有的高校认为生态文明教育就是多做活动与宣传,由社团、学生会或宣传部门实施即可;有的高校认为在相关学科专业内开设课程就是生态文明教育,由相关学院按教学计划实施即可;有的高校认为开设几门校选课就是生态文明教育;有的高校还处在摸索阶段,也有些高校还未开始任何行动。

2.课程专业性强,教师各自为政

通过走访、座谈、查阅资料发现,开设了生态文明课程的高校主要是基于专业培养的需求,开设的课程门数不少,但开设学院和专业有限,任课教师只专注专业内的学生培养,未形成将知识传授给其他专业学生的意识。即便其他专业学生有需求,校方也没这样的制度安排。若某高校没有开设涉及生态科学的专业,那么生态文明相关的课程也就没有开设,或者思政课上讲一点,或者形势政策课讲一点,或者某门专业课程牵涉一些,既不成系统也没有针对性,更谈不上满足学生的需求。

3.课外实践缺乏引导

高校是大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大学校园从来不乏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在生态文明建设、环境问题凸显的当下,学生活动应更多地体现绿色环保的主题,但由于缺少生态文明教育目标导向,学生活动缺少专业引导,校园里并未形成良好的生态文明氛围。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所有高校都或多或少地举办过生态环保的活动,但活动知晓度不高,短暂形式化的生态环保活动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缺乏意义,无法吸引学生加入生态文明行动[4],参与度大打折扣。

4.较少关注学生兴趣

当代大学生每天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大量信息,对学习的内容、方式也有越来越高的要求。生态文明教育是素质的培育,需要浸润式的教学而不是死板的教条化灌输。通过调查、访谈发现,当下的生态环境问题已引起了大学生的关注,他们对环境问题持有自己的态度,这些积极的心态是辅以教育引导的“最佳火候”,可目前高校教育教学普遍没有很好地与这样的“火候”对接。

二、两个案例及其启示

1.清华大学通识课“生态文明十五讲”①

课程名称:生态文明十五讲

课程类别:通识课程 选修

面向学生:全校本科学生

授课教师:来自全校工程、人文、艺术等不同学科领域的著名学者

授课形式:大班授课+小班研讨+课外实践

授课地点:教室+室外校园

课程特色与效果:大班授课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领域由重量级专家学者共同参与,多学科联合教学,使学生全方位、深层次了解生态文明建设;小班讨论依托绿色校园建设成果,鼓励学生以校园为研究对象,发现、研究并尝试解决校园中的生态环境问题;通过丰富科学的教学环节设计、成体系的课堂教育与实践活动,更多地成为影响同学们生活、科研和未来工作的一种理念。

2.华东师范大学专业认知实践课“环境问题观察”②

课程名称:环境问题观察

课程类别:专业认知实践课 必修

面向学生:本学院大一新生;线上慕课面向社会人群

授课教师:校内专业教师+校外环保一线工作者

授课形式:实地观察+课堂讨论+线上慕课

授课地点:开放

课程特色与效果:该课程不仅是华东师范大学的一门专业实践课程,“已建设成为‘中国大学MOOC’课程和上海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5]。课程按照生态环境要素的系统性,由教师带领学生开展实地观察和课堂讨论,使新生在系统学习专业知识前,得到专业的学习引导;通过对各种环境问题的专业讲解和问题分析,激发学生对环保的兴趣;将环保一线工作者的付出与上海的绿色发展带入课堂,由带队教师、实践基地负责人员、现场工程师进行现场讲解专业知识;“线下实习”与“线上慕课”结合,线上制作精良的课程内容和便捷的互动平台。

3.启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需要“知行合一”

从上述高校成功课程教学中可得出两点启示:

一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需要教育工作者们“教”得“知行合一”。上述两门课程的开设没有打破已有的课程体系框架,也没有要求专门的建章建制,而是在于两所高校的教育管理者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关注,对高校生态文明教学规律的敏锐把握。通识课、专业实践课是每所高校都有的课程类别,关键是如何开、怎么开,上述两所高校通过精心设计教学计划、整合教师资源、组合教学方式,最大地实现了生态文明课程教学效果。

二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需要大学生们“学”得“知行合一”。调查显示,在校大学生普遍接受生态文明的知识且抱有积极的践行心态,由于缺少广泛深刻的认知与专业的引导,不能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总体呈现出“高认同、低认知、行为表现不足”的问题。上述两个案例以环境问题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发挥能动性。对于可塑性极强的大学生,这样的课程既是知识的学习,更是生态文明素养、生活、治学态度的锻造。

三、生态文明教育“知行合一”课程体系建设内容

1.知在高远——生态文明人文社科课程

生态文明教育的“知在高远”是指通过开设生态哲学、生态法制、生态文化等人文社科类课程,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理念,为行为的自觉提供价值储备。这类课程可以采用素质课、通识课、学术报告等形式在大一、大二的学生中开展,选课规则设定不同学科的交叉选修,理论教学辅助实践与讨论环节。为了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接受教育,经典的理论讲座可以在网上传播。

2.知在广泛——生态文明自然科学课程

生态文明教育的“知在广泛”是指通过生态学、农业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海洋生态学等自然科学领域的生态课程开设和交叉选修,使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具有较为广泛的认知,为行为的自觉提供知识储备。这类课程也可以采用素质课、通识课、学术报告等形式在大一、大二的学生中开展,务必注意安排学科交叉选修,鼓励不同学科的教师联合教学,宣传推荐重量级教师走进课堂。生态文明相关专业课程可以形成一个大的网络课程平台,方便学生随时学习。

3.行在细微——绿色校园创建实践

生态文明教育的“行在细微”是指结合绿色校园创建,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开展如“我的绿色足迹”等小组讨论、相互学习,并适当加入实践学分,为行为的自觉提供信心储备。开设这类课程不需要理论教学只需实践引导,不需要固定教室但需要搭建网络交流平台,专业老师、校外专家、辅导员等均参与指导,选择大二或大三的两个学期不定期开展线下线上小组讨论和成果展示,起到课程的辐射作用。

4.行在脚下——绿色社会创新实践

生态文明教育的“行在脚下”是指结合专业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将生态文明理念应用在自己的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之中,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环保创意创业比赛”,为行为的自觉提供能力储备。这类课程可以和专业实践、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相结合,对于获奖评优或取得较好社会效益的学生进行媒体宣传、加分、奖学金、推免等奖励。

四、如何建设生态文明教育“知行合一”课程体系

1.高校要找准生态文明教育抓手并跟进激励制度

各个高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找准生态文明教育的抓手。生态文明教育的抓手就是能使教育教学效果最大化的着力点,课程建设、主题实践、学术研讨等多形式进行,及时制定实施配套的激励制度,合力推进绿色大学建设。如农林院校由于涉及生态环境方面的专业较多、专家学者实力雄厚,可结合专业学习培养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开展绿色校园建设。综合性院校理工农医文法等学科兼具,应该抓住各学科优势联合开展课程建设,打造一至两门通识课程,使全校学生都能共享生态文明知识的精髓。

2.促成各专业老师共同参与生态文明课程建设

生态文明教育涉及的学科较为广泛,单一的教学向度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培养,交叉学科知识的共享十分必要。高校可以拿出专门的建设经费,推选出责任心强且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来牵头组建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小组,联合各专业教师共同参与课程建设,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根据学生需求,厘清教学目标,拿出系统性的教学方案,编写普适性的教育教材,创建科学的课程体系。

3.大力支持教师组织开展生态文明实践教学

生态文明的教育是普适性的大学教育,学以致用是关键。课程建设要围绕学生兴趣、联系社会现实,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生态文明的教学可以不拘泥于教室授课,校园、学校所在地、家乡所在地等都能开展实践教学。各类环境问题都可能引起学生兴趣,高校的生态文明课程就是要为这些可贵的兴趣提供讨论的空间。要让更多的教师设计组织学生实践,高校必须在实践教学环节加大支持力度。

4.探索“互联网+”生态文明教育教学模式

生态文明教育教学起步晚,更需要“互联网+”的教学模式,从教的角度,可以使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也可以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内扩充无限的知识量;从学的角度,扩大了学习互动平台,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参与性和能动性。总之,生态文明教育要加快适应互联网环境开展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

注释:

①本案例根据2018 年5 月26 日清华大学钱易院士在全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联盟成立大会上的报告、清华新闻网2015 年7月20 日的相关文章(见参考文献),以及作者与钱易院士在会议期间的交流整理。

②本案例根据刊登在《光明日报》2019 年4 月16 日 8 版的文章《一堂环保专业课上的思政味道》,张勇、胡诗朦等的相关论文(见参考文献),以及作者与该课程张勇老师的交流整理。

猜你喜欢

知行合一文明生态
请文明演绎
秦药新生态之二 药好才是真的好
长抓政治生态
漫说文明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生态公园,四季皆景
对不文明说“不”
立“三者”,提升“两学一做”实效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