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柳叶刀与美术刀的碰撞
——基于医学人文素养的医学名画叙事课程设计

2021-11-23

现代交际 2021年23期
关键词:名画医学人文

张 帆

(上海健康医学院 上海 201318)

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1]2016年8月,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2]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强调“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3]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指示要把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加快建立完善制度体系,实现健康和经济社会良性协调发展。[4]2021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强调,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加快实施健康中国行动。[4]“健康中国”战略的大健康人文是对医学人文教育的严峻挑战。

一、医学人文素养的研究现状

中国知网2001年12月至2021年10月之间共有752篇关于医学人文素养方向的论文。根据相关论文主题统计,目前医学生人文素养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人文素养、医学人文素养、人文教育、医学人文等方面,教学内容也集中在医学史、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等方面,鲜见医学美学的内容,能将名画艺术和人文素养结合并不多见。医学所具有的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双重属性,早已被一些医者学者所意识到,但医学人文学的概念则是20世纪初期才出现的。张大庆[5]认为医学人文学经历了三次浪潮:从20世纪初由美国著名医学家威廉奥斯勒提出医学人文学者的概念为起点的第一次浪潮,到生命伦理学成为医学人文学科中的显学的第二次浪潮,一直到医学人文学科呈现多元化、全球化的第三次浪潮。2010年,克劳福德(Crawford)[6]认为应当将医学人文的维度范围扩大,以便提供更广泛的人文教育和培训,进而提出了健康人文的概念。在大健康的背景下,我们要进一步推进医学人文和健康人文的发展,有学者提出了大健康人文的概念——“对人的健康境遇和生命过程优化中的影响因素,给予个体或群体全方位、全流程、全要素的健康促进和凸显人性的关怀”[7]。

二、医学名画叙事课程

上海健康医学院诞生于“健康中国”新时代,对接健康中国战略发展需求,非常重视学生人文修养的塑造。学校实行“人文与实践”DNA双螺旋培养模式,着重培养医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医学生医学人文素养的“软实力”。《医之魂——医学人文油画及雕塑展》以独特的医学与艺术结合的视角,展现悠长的医学发展历程。医学名画叙事课程以艺术展为契机,以名画艺术为载体,用英语将医学和名画艺术融合,让医学生们能在学习医学的过程中找寻职业的价值,唤醒生命探索的兴趣与关爱生命的本质,在医学中感悟艺术魅力,享受医学,奉献医学。

(一)课程理念

在医学领域,科学是基础,艺术是升华。无论多先进的医学,也无法彻底地改变生老病死。在对生命的叩问和领悟中,医学始终是提问者,人文才是真正的回答者。在古代,亚里士多德将医术、艺术归属于同一类别,统称为“技艺”或“技术”,因此有了“医艺同源”的说法。在现代以生物医学体系为主导的现代医学出现在18世纪末,肩负着“守护健康和生命”的伟大使命,强调科学的实证精神,但是医学强调实证主义无法满足它所肩负的伟大使命及现代社会的要求和期待。由于医学和艺术天然的联系及医学所面临的困境,在医学人文教育中艺术的教育日益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是艺术涉及的范围极广,如何找到一个合适的载体,既让学生在艺术的欣赏中获益,加深职业的认同感,培养情趣,激发工作的激情;又不显突兀,不增加他们的负担,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上海健康医学院的医学油画展让我们找到了这样一个载体——医学名画。一幅幅医学名画就像一部活生生的医学发展动态史,生动而形象地展示了医学的变迁和疾病诊治的故事。通过欣赏这些医学名画及其背后的故事,医学生们能在学习医学的过程中找到职业价值,唤醒生命探索的兴趣与关爱生命的本质,在医学中感悟艺术魅力。

(二)课程内容

医学是生命的艺术,医学名画叙事课程以生命为主线,分为6章:面对生命(Facing Life)、孕育生命(Breeding Life)、干预生命(Intervening Life)、探索生命(Exploring Life)、敬畏生命(Revering Life)、感悟生命(Comprehending Life),共计16个单元。包括了如《杜普医生解剖课》《诺尔曼·白求恩自画像》《医生》《征服黄热病》等系列医学名画,涵盖解剖学、外科学、病理学、传染病学、医者形象、医患关系等诸多模块内容。课程课文内容,均选自原版英文专业期刊,以保证语言的原汁原味。

(三)课堂实施

1.课前准备

教师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发布课前作业微课视频《名画与医学》,引导学生欣赏微课视频,了解名画背后的故事,思考医学和艺术的关系,完成小组作业和小组讨论。教师通过线上课前作业检验学生对本课主题人物的了解程度,根据课前作业的反馈情况挑选教学策略,进行二次备课,选择合适导入的方法和教学方法。

2.课中讨论

每个单元的课程内容分为三个部分:赏画、读事、悟理。第一部分赏画,借由名画的视觉冲击和吸引力快速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声音、图像、语言、动作等意义表达,使学生能够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进行信息的输入,为学生创造出身临其境的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部分读事,引导学生进入医学名画背后广阔的医学世界,探知现代医学技术的源头和来路;第三部分悟理,引导学生博古论今,以史铸魂,联系社会现实体悟医学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

以伦勃朗的名画《杜普医生解剖课》单元为例:第一部分赏画。以学生热衷的自拍作为导入。时光倒回到400年前,在那个还没有“2000万像素还原你的美”的时代,伦勃朗在69年的生命中画了100多幅自画像,被誉为当年的“自拍之王”。接着引入名画《杜普医生解剖课》。教师引导学生去欣赏画中伦勃朗独有的绘画技巧的“伦勃朗光”。伦勃朗式用光是一种专门用于拍摄人像的特殊用光技术,因用这种用光技术拍摄人像与伦勃朗的人物肖像绘画而得名。接着引导学生关注画中摆放的向现代解剖学之父维萨里致敬的《人体的构造》,从而引出名画的主角,当时著名的解剖专家杜普医生。第二部分:读事。阅读杜普医生和名画、解剖的故事。通过对英语原文故事的阅读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从医学角度阐释欣赏名画,探寻名画背后的医学故事,在艺术中感悟医学。第三部分悟理。通过对名画背后故事的阅读,比如杜普医生穷尽一生之力为后世留下的珍贵的参考书籍:《医学观察》,维萨里勇于实践追求真理而完成的《人体的构造》,引导学生感悟医师职业精神中的医学的科学精神,也就是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所论述的“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引导学生联系我们当下的实际,比如在这次中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阻击战中,是我们的白衣卫士用他们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懈的创新精神、风雨同舟的团队精神、仁心仁术的利他精神为我们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护墙。这是一次职业精神的洗礼,让社会“重新发现”医学界的职业献身精神[8],从而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事例感悟医师职业精神,树立职业信念,确立职业理想。

3.课后评价

评价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价,有助于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反之,片面、单调的测试模式挫伤其积极性、打击其勇气,影响其学习成效。[9]测试和评价是课程开发、教学组织的发动机。[10]通过借助网络教学平台,设置模拟现实的任务,设计各种活动如配音模仿、情节复述、探讨辩论、演讲汇报、表演复现等,观察记录学生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不同模态的相互协作的行为表现及对多模态信息接收和处理能力等进行评价。[11]医学人文素养教育的多元性、发展性让测试和评价变得更加复杂。多模态的测试和评价使医学人文素养测试与评价任务有了一种新的选择。对学生医学人文素养学习效果和能力的多模态评价,应遵循文化学习的规律,利用多种方式,参考多种参数进行综合评价。

(四)教学效果

课程结束后,对参加课程学习的45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关于学习效果,学生认为本课程的学习增加了其对医学人文的了解和兴趣,表示本课程关于医学人文的学习会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受益,帮助他们找寻职业的价值,唤醒生命探索的兴趣与关爱生命的本质,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关于学习形式,学生认为欣赏艺术作品并阅读背后的医学故事更有助于医学人文的学习和医学人文素养的提高。医学名画中关于“人文关怀”理念对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有积极的作用。关于学习效率,学生们认为在艺术中感悟医学的魅力,更加能够理解医学的本质,感悟医师职业精神,树立职业信念,确立职业理想。

三、结语

本文从实践的角度,以医学名画叙事课程设计为例,论述了如何将医学名画与人文、美学鉴赏与语言学习融为一体,探讨了医学人文素养的培养的新模式和新途径。引导学生感悟医生的职业价值和职业素养,领悟医学和艺术的关系,培养医学人文的意识和精神能力。运用医学叙事能力,去实践善行,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温度的医学工作者。

猜你喜欢

名画医学人文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2021年家庭医学(下)总目录(1~11期)
名画欣赏
《安徽医学》稿约
欢迎使用《安徽医学》在线投稿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人文社科
当名画变胖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