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视域高校资助育人路径研究

2021-11-23吕佳圆郭玲霞

现代交际 2021年23期
关键词:资助育人学生

吕佳圆 郭玲霞

(中北大学 山西 太原 03000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三全育人”理念是党和国家不断深化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认识之后因势而新、顺应时代需求和教育环境新的变化而提出的关于人才培养的理念。强调从育人主体、时间和空间三个维度出发,以“立德树人”为主线,处理当下思想政治工作中“育人主体如何构成、怎样培育人、培育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教育部在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提出了切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资助育人作为其中之一,既是新的时代条件下资助内涵更新的生动体现,也是响应“三全育人”理念、推动我国实现教育公平、构建人才强国的重要举措。高校应将“三全育人”理念作为指导性方略,进一步完善资助育人体系,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

一、三全育人视域高校资助育人的必要性

“三全育人”为优化高校资助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虽然当前我国大多数高校都已经具备以“奖、贷、助、勤、补、免”为主的资助制度,但是资助工作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分别体现在思想意识方面、制度方面、实践方面。主要问题依旧是“尊重学生主体性,关注学生个体需求”的意识不强。“三全育人”理念有利于我国资助体系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形成育人主体全部共同参与、育人过程始终衔接贯穿、各个育人领域协调推进的资助大格局。

“三全育人”作为先进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为高校解决了谁来育人、如何育人、育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在“三全育人”理念的指导下,资助育人不仅有利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且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且有利于促进育人质量的提升,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对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育时代新人和社会主义建设者具有重要意义。

“三全育人”理念实质上从育人主体、育人载体、育人过程方面强调了育人资源的充分整合。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复杂化,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创新成为时代所需。资助育人是响应“三全育人”综合改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手段上的更新,不仅在方式上拓宽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还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三全育人视域高校资助育人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助育人主体存在缺位

在高校,由于不同部门和岗位的所属职责不同,资助工作一般都是由学生处和学院辅导员负责完成。教育部文件规定:“高校辅导员教师所配备的数量比应当满足在1∶200左右。”由此可见,当前高校辅导员存在人员不足,仅仅凭借辅导员自身的力量不足以解决学生的各种需求。同时高校其他部门、学生及社会力量的育人意识不强,尚未形成全员育人的合力。

(二)资助育人理念滞后

目前,高校资助工作目标单一,资助仅停留在物质和经济方面,资助工作的育人要素未被充分挖掘,未落实发展型资助理念。高校只关心资助学生的名额及发放资助金额的多少,对资助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提升他们的政治觉悟、道德素质、实践能力涉及较少;没有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为指导,通过调查学生不同阶段面临的不同的需求,给予学生个性化资助。

(三)资助过程简单化

目前,许多高校对学生的资助都是按照国家的资助政策执行,由学生资助中心下发通知—学工办组织辅导员落实—辅导员组织学生评审—各级公示报送—资金发放的程序进行。资助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并且侧重资金是否能按时发放,以帮助学生改善经济状况。育人工作也仅仅是简单的关心,没有深入调查受助学生经济物质以外的需求,开展相应的育人活动。

三、三全育人视域高校资助育人优化路径

(一)改善育人理念

1.高校资助工作者应该树立“育人为本”的工作理念

首先,高校应当将育人看作资助的最终目的,明确资助是“育人”的手段和方式,逐渐改变资助行为与思想政治教育断裂的情况。[2]其次,从“扶智”和“扶志”出发,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心理、道德、思想、能力等方面的问题,从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的角度确定资助内容和资助方法,让贫困生也能拥有同等发展的条件和资源,实现从经济“脱困”到思想“解困”,从物质帮扶到能力发展、精神激励、道德浸润。

2.高校资助工作者应该树立“以需求为导向”的育人理念

马克思指出:“人们在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同时,思维和思维的产物也在发生改变。”[3]认识并不决定生活,而是在某些程度上取决于生活。生存上的贫困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发展上的贫困,依据学生不同的发展需求来采用多样化的资助方式,例如学业资助、能力资助、激励资助、情感资助、心理资助,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真正意义上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因此,高校资助部门要因势而化,准确把握受助学生的不同需求,并对他们的信息进行统计,力求对症下药。

(二)整合育人主体,实现全员育人

高校资助育人不能只流于形式,全员育人强调的是由高校党团组织、辅导员、心理咨询师、思政课教师、后勤管理部门人员等组成的育人主体,皆有主动育人的意识和担当,贯彻落实“合力育人”的文化。

1.要打造一支专业素养极高的育人队伍

高校资助育人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当前资助队伍人员专业素质不高,且缺乏育人的主观能动性。马克思指出:“如果你想对别人产生积极的影响,那你本身要是一个能激励和促使别人前进的人。”[4]因此,提升育人队伍本身的综合素质首先要改善育人主体的意识活动,使他们不仅有强烈的政治认同感、良好的道德品质;还要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心理辅导能力及对资助政策的理解能力,从而有力地保障资助育人这一工作的落实。

2.注重扩大资助育人队伍的规模

激发高校各个部门的活力并倡导他们积极配合并参与资助育人工作。动员党政领导干部、学科系骨干教师、学生干部的对困难生进行资助帮扶,发挥全体师生作用,形成一支负责任、能力强的贫困生资助队伍。高校党政领导干部作为资助政策落实执行的顶层,需要发挥带头作用,注重宣传讲解,使高校所有教职工及管理人员在思想上明确自己的育人职责,形成多方育人合力。专职思政教师在课堂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要将我国资助政策的演变历程融入课堂内,让学生从中感受资助力度的不断加大和资助体系的不断完善,切实感受国家制度的优越性,加强对组织的认同感。学生干部作为日常和困难生接触最多的人,要充分发挥作用,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关注班级困难生个体的需求,清楚他们心理状态的变化,对他们进行心理上的帮扶。

(三)重点突破,实现全程育人

高校资助育人应当贯穿学生成长发展的整个过程中,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来关注学生不同阶段的需求。从时间段上来看,高校资助工作需要抓住学生入学、在校期间、毕业三个时间段。

大一年级是学生角色转变的阶段,由于刚刚踏入大学校园,学生在心理上容易对陌生环境产生不安全感,高校应该通过给予学生情感上的资助来满足他们情感上的需求,在情感上产生认同,引导他们行为上的转变。例如通过主动和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生长环境来表达学校对他们的关怀,从而引导学生的感恩回馈之情。资助队伍在了解贫困学生的信息之后,要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分类整理,建立贫困生档案卡,以便后期有效资助。

在校期间,在经济资助能够满足学生物质需要的条件下,融入法治思维教育、诚信教育。例如在开展奖学金的发放及助学贷款申请工作时,首先要制定合理的制度,人的意识行为受自律和他律的影响,严格的制度不仅是对工作人员的约束,使工作人员能够以身作则,也会对受助学生产生影响。高校一是要在前期进行贫困生档案精准认定,保证资助的公平公正;其次,要在资助过程中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并且引导学生形成法治思维。国家教育部指出:“国家在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同时,受助学生也应该积极履行责任和承担义务。”在申请助学贷款时,要让贷款学生明确他们的义务和责任,谨记诚信贷款的重要性。

毕业时,高校需加强校企合作,增加实习培训基地;或联系优秀校友,开发更多实习资源,为贫困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实习岗位;举办就业宣传讲座,提供就业信息,宣传国家为贫困生所提供的就业政策;开展求职培训,为贫困学生讲解不同类型单位面试求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如简历的制作,面试礼仪及法则;举办创业创新讲座,给予计划创业的学生免费的培训机会。

毕业后,对受助学生进行定期回访,收集受助学生对母校资助工作意见、建议,以便进一步优化资助育人路径,资助育人功能的有效发挥。同时,发掘“逆境成才”的例子,作为受助学生中的榜样人物,邀请他们为受资助学生讲述自己在母校支持下是如何奋斗的,向其他受助学生传递正能量,引导他们向榜样学习,实现“解决经济困难—帮助学生成才—受助学生回馈国家和学校”的良性循环。

(四)整合资源,实现全方位育人

不同地区的教育资源不平衡造成学生发展不平衡,高校资助育人旨在消除学生发展上的差距,促进个体实现全方位的发展。如何实现这一目标,这就要求高校资助队伍紧紧围绕“学生的发展需求”,贯彻“发展型”资助理念,借助多种载体,构建多种平台,提升资助育人的精准度,助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1.在学业方面,成立小组帮扶

根据贫困学生的需要,选出部分受助学生组成受助小组,为他们搭建学业能力拓展平台,开展口才训练、英语培训、计算机培训等活动,提升他们的社会竞争力;并且成立学习帮扶小组,动员成绩优异的学生党员干部对来自偏远地区或者通过贫困专项、民族计划入学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任务。

2.在思想上,将扶贫与扶志结合

高校应当利用好校园文化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将校园文化平台作为资助育人的载体,打造主题鲜明的校园文化活动。在活动中以红色文化教育和价值观教育为抓手,引领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感、责任感。例如以每个红色纪念日为契机,通过在校园内张贴海报、播放红歌营造氛围,使学生潜移默化受到感染。高校要利用好新媒体,开设红色文化专栏,讲好红色故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隐性教育。

3.在实践能力上,拓展实践平台

高校领导干部要在思想上明确实践活动对提升学生个人能力的重要性,为贫困学生在发展上提供更多实践资源。一是根据学生不同专业的需求,提供与就业创业相结合、与毕业求职相结合的实践项目;二是开发勤工助学岗位的育人功能,增加勤工助学岗位的数量和拓宽勤工助学岗位的种类,将传统意义上的劳务型勤工俭学模式转变为技能型和知识型。三是为贫困学生开展海外留学项目。大多数学生因经济贫困而无法自费出国,学校为成绩优异的贫困生提供海外留学的机会,让贫困生也可以通过留学开阔视野,利用海外实践的机会提高自己。

4.在心理上,建立心理辅导长效机制

一是开设心理辅导工作室并加强心理辅导教师的专业化培训,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二是组织刚入学的新生进行心理测试,并且为心理状态异样的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开设积极心理学相关课程,给予因物质贫困而产生自卑、消极情绪的学生引导,使他们对挫折、困难等形成积极的认知,激发他们抵御心理疾病的潜能。三是对心理健康状态不佳的学生实施动态跟踪关注,及时给予他们关怀和帮助。

猜你喜欢

资助育人学生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上海大幅修订《专利资助办法》
赶不走的学生
黑龙江省启动2017年专利资助资金申报工作
教育部发布《2016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