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劳动教育内涵、外延及实施路径
2021-11-23王社张琪
文/王社 张琪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意见中深刻阐述了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的内涵、内容和目标,是新时代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根本纲领。
一、现阶段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施现状
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对高职教育意义十分重大,高职院校必须对此高度重视,积极落实改进。当前高职院校在开展劳动教育过程中主要存在未形成协同育人合力;劳动教育缺乏有效载体;劳动文化育人氛围不浓;劳动教育实施效果不佳等问题[1]。
(一)家庭、学校、企业和社会各自为政,未形成劳动协同育人机制
当前,社会各方都越来越重视劳动教育,但在实施过程中家庭、学校、企业和社会各自为政,劳动教育地位不高,未形成劳动协同育人机制。劳动教育存在“5+2脱节”、有文件无执行、形式多内容少、实施难过程虚、无明显效果等现实问题,导致目前劳动教育或多或少存在被淡化、弱化和虚化的现象。
(二)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虚无缥缈,缺乏有效载体
当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多以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劳动清洁等形式开展,劳动教育没有融入高职人才培养体系,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脱节,没有建立相应的课程体系,没有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的劳动“荣、伟、美”元素,导致劳动教育目标不定、内容不明。造成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劳动教育的开展缺少有效载体。
(三)劳动文化育人氛围尚未形成,实效性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蕴含着大量的劳动精神和劳动“荣、伟、美”元素,但当前学校、企业及社会在文化建设和文化宣扬中没有重视,忽视了文化育人的优势,欠缺对劳动品质、劳动情感的培养,导致当前高职院校中劳动教育实施效果差,实效性弱。
(四)劳动教育实施效果不佳,实施和考评机制缺失
高职劳动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缺少劳动教育课程标准、没有配套教材、缺少专兼职教师、无保障措施及考核评价体系的问题,导致劳动教育实施效果不佳,无法实现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总体目标[2]。产生以上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在实施劳动教育过程中家庭主体作用发挥不力;学校主导作用未能凸显;社会支持作用效果不佳。
二、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劳动教育内涵及外延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高职院校的使命任务,应坚持以立德为根本,以树人为核心,学校的中心工作都围绕着这一使命任务来进行。新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被赋予新的任务和使命,重要性已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结合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从个人、学校、社会、国家四个维度来阐释“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劳动教育新的内涵及外延。
(一)个人层面:劳动是高职学生实现成才出彩的必然选择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全社会都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实现成才出彩的浓郁氛围[3]。现阶段虽然职业教育的地位不断提高,但家长和社会的认可依旧不高。其实劳动实现成才出彩的路径对于广大高职学生而言意义尤其重要。可通过劳动教育提高高职学生劳动观念和职业素养,实现职业需求与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相融合,在劳动过程中实现自我改进和提升,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同时让学生在技能培养和劳动实践中得到锻炼与提升,从而成就高职学生人生,也向全社会展现高职学生的自信、自强和自立,不断增强家长和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同感,真正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
(二)学校层面: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是高职院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客观需要,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应有之义
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劳动教育,要求高职院校凸显劳动育人主阵地作用,需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主动顺应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要求和目标,对学生进行劳动思想教育、劳动技能培育和劳动实践锻炼,引导高职学生在劳动实践和劳动创造中实现人生价值,培养具备社会责任感强、创新精神新和实践能力优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三)社会层面: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是新时代的使命呼唤,全社会要营造广泛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良好氛围
新时代呼唤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回归,有关部门要加强文化宣传引导力度,用好网络新媒体平台,树立劳模和大国工匠光荣形象,形成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良好氛围。让“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成为社会尊崇的主流价值观,使劳动“荣、伟、美”深入人心,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国家层面:新时代劳动教育将为中国制造2025提供强有力的人力支撑、智力支撑和创新支撑
高度重视新时代劳动教育是富国强民的大事,具有十分迫切的现实意义。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能有效适应产业升级与经济结构转变需要,有利于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工人和大量的“能工巧匠”“大国工匠”队伍,为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提供强有力的人力支撑、智力支撑和创新支撑[4]。
三、新时代劳动教育有效融入高职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实施路径
(一)以创设“家、校、企、政”融合协同育人平台为统领,强化平台协同育人优势
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劳动教育需要家庭、学校、企业和政府齐发力实现协同育人,要创设“家、校、企、政”融合育人平台[5]。政府应足够重视劳动教育,加强统筹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在协同化、社会化育人格局中强化家庭劳动教育基础性作用,压实学校劳动教育主导性作用,发挥企业劳动教育实践性作用。
1.明确各方职责
要建立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企业和社会为支持的劳动教育协同共育实施机制。学校是实施劳动教育的主体,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实施考核制度,系统地设计一体化劳动教育实施总体方案。家庭应加强对学生劳动观念和价值的引导,创造更多的劳动机会,在言传身教中影响和改变学生。要充分利用企业和社会等多方面资源支持、开展劳动教育。
2.建立协同育人联络机制
要依托“家、校、企、政”融合协同育人平台,建立相应的联络机制。在实施劳动教育过程中,各方面都要加强联络,发挥各自优势,相互取长补短,定期开展诊断与改进,切实提升劳动教育实施效果。
3.要大力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和企业新型学徒制改革试点工作
将职业教育与生产劳动有机结合,创设更多真实的劳动场景,让高职学生在一线劳动和实践中增长才干、提升劳动实践技能,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精准供给大量懂劳动、会劳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以搭建一体化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为主要突破口,彰显课程体系育人优势
高职院校要将劳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各环节和流程中,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以劳动课程育人为有效载体,优化劳动教育课程设置,将劳动教育深度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之中[6]。同时要结合劳动教育的内容及新要求,对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及评价等多方面进行全面重构,努力提升劳动教育实效性,以适应劳动新形态、技术新变化和服务新业态的要求。
1.设置劳动教育公共课程,实现提升劳动思想教育能力。课程设置应主要围绕劳动法律法规、和谐劳动关系、劳动保障与安全等内容,重点培养高职学生的劳动情感态度和劳动品德,可采取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融合的形式组织实施。
2.将劳动教育有机融入专业课程和实习实训教学之中,提升劳动技能和实践能力。劳动教育一定要紧紧围绕专业教学进行开展,课程开发上要大力挖掘本专业有关劳动“荣、伟、美”的元素和资源,将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深度融入专业课教学之中,创设具有专业特色的劳育课程。
3.要充分利用、调动或创造高职院校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要将德、智、体、美等教育元素有机融入课程中,展现劳动教育综合育人功能。可按照核心素养提炼、课程规划、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改进等六步完成一体化课程资源建设。
(三)以营造优秀传统劳动文化育人氛围为催化剂,凸显传统文化育人优势
新时代需要懂劳动、会劳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要营造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新风尚[7]。高职院校在实施劳动教育过程中要潜心挖掘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蕴含劳动“荣、伟、美”的元素,以学校、课程、企业、社会育人为载体,创设劳动育人场景,营造文化育人氛围,凸显传统文化育人优势。
1.将新时代劳动价值、劳动精神渗透到高职校园文化创建的各个方面。学校是实施劳动教育的主阵地,高职院校要借助新媒体平台营造劳动文化育人氛围,深度挖掘校史、校训和校歌中的育人元素,让学生深深领悟自强不息、拼搏创新的劳动精神;开展“感动校园人物”“校园年度人物”等评选活动,让学生身边的模范人物成为传递劳动精神的表率;开设大国工匠、劳动模范、杰出校友展示专区并邀请其走进教室或讲台,起到引领作用,让学生零距离感受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引导和培育与劳动教育有关的社团,依托学生社团开展“弘扬劳动精神、培养劳动情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劳动价值观;借助高职院校新媒体平台,充分发挥互联网、微博、微信等优势,打造“身边最美劳动者”“榜样的力量”等精品项目,向师生精准推送“崇尚劳动”的正能量,营造劳动“荣、伟、美”的育人氛围。
2.充分调动和利用课程之中的劳动文化育人元素,着力提升专业技能和劳动实践技能。课程是实施劳动教育的有效载体,在课程设计与开发中要大力挖掘本专业有关劳动“荣、伟、美”的元素和资源,将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深度融入专业人才培养之中。
3.企业应根据自身行业背景及特点创设劳动育人场景,营造企业劳动文化育人良好氛围。
企业是与高职院校协作育人的重要场所。高职学生需到校外实践基地进行专业综合实践和顶岗实习,高职院校应与企业密切联系沟通,充分运用专业综合实践和顶岗实习来提高学生动手劳动实践能力和创业就业能力,形成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局面。
4.加大宣传力度,使崇尚劳动“荣、伟、美”成为社会新风尚。努力营造热爱劳动、尊重知识和重视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从根本上改变高职学生的劳动观念,提升劳动实践技能,让劳动精神伴随着高职学生成长成才生根发芽。
(四)以管理、服务和实践活动等实效育人方式为有效载体,突出“三全劳动育人”实效机制优势
高职院校在实施劳动教育过程中要紧密结合“三全育人”思想,要以管理、服务和实践活动等实效育人方式为有效载体,形成“三全劳动育人”实效机制,提升劳动育人针对性和实效性。
全员主要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人员,他们都是育人者,在实施劳动教育过程中需要各方全面履行自身职责,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实现劳动育人人人尽责[8]。其中的高职院校人员主要指专任教师、辅导员、行管人员、教辅人员、后勤服务人员及各级组织等学生。全程指将劳动育人贯穿于新生入学直至实习毕业成才的全流程,有效融入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和服务的全过程,实现劳动育人无时不在。全方位劳动育人则需要把校内外各方面力量调动起来,把一切育人元素利用起来,要与课上课下、校内校外及线上线下有效融合联动,将劳动教育元素有效融入集体生活、课程学习、实践活动及顶岗实习等环节中,实现劳动育人无处不在,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1.管理育人
首先要夯实管理育人的制度基础,有效发挥管理在育人中的基础性、保障性作用。高职院校应建立健全有关管理制度,如有效的课堂管理制度、寝室管理制度、党团管理制度、实习实训管理制度、社会实践管理制度及后勤管理制度等,也可借助培育、评选“管理育人示范岗”等活动,不断提升管理育人质量。
2.服务育人
主要围绕服务学生,把握学生成长成才需要,提供精准服务,增强供给能力,在关心人、帮助人、服务人、教育人、引导人下功夫。通过系统调研挖掘高职院校现有服务岗位中蕴含的劳动育人功能,在服务意识、服务内容及服务标准上进行重构与再造,在提升服务质量的过程中提升育人质量。也可借助培育、评选“服务育人示范岗”等活动,不断提升服务育人质量。
3.劳动实践育人
劳动实践主要通过专业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锻炼两种途径开展,可采取体验式、参与式、互动式、沉浸式和生存式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专业实习实训教学是提升劳动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要有机地将劳动教育融入专业实习实训教学之中,在学中做、做中学之中激发学生学习和劳动兴趣,通过实操和实践劳动完成教学任务,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学生劳动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
高职院校要整合相关实践资源,大力拓展实践平台,可依托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街道社区、乡镇农村等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开展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社会公益活动、勤工助学等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创新活动内容,将生产性劳动与服务性劳动相互渗透,同时深入持续开展好“新青年下乡”“暑期三下乡”和“西部计划”等传统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