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预警与防范
2021-11-23邱迎迎滕州市房地产服务中心
邱迎迎 滕州市房地产服务中心
引言
受到房地产行业过热发展的影响,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在这些宏观调控政策对房地产企业产生严重影响,直接淘汰一些实力不强的房地产企业。因此,房地产企业要想在激烈市场竞争环境下生存发展,就必须加强控制财务风险的力度。通过分析房地产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根本原因,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推动房地产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一、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内涵与特征分析
(一)财务风险概念内涵
财务风险,即企业财务活动各环节中受到各种无法预料与无法操控因素的影响,造成实际获得财务成果与预期经营目标不一致,使得企业可能出现经济损失或丧失更大收益可能性的风险。
企业整个经营过程中都贯穿着资金运动,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出现财务风险,如资金筹集、投资、分配利润等。
(二)财务风险基本特征
1.客观性特征
企业经营活动中各环节都存在财务风险,且时刻存在。也就是财务风险不会因为人的意志出现转移,实际中无法回避,也不能完全消除风险,只能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控制风险,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
2.共存性特征
财务风险与收益之间呈现正相关,简单理解就是财务风险越大,意味着收益越多,反之,财务风险越小,实际收益也越少。实际财务风险控制时需要制定合适的方案,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3.不确定特征
也就是风险发生前不知道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或后果,或知道可能发生的后果却不知道发生概率。如管理者不能确定投资前景,冒着风险进行投资,最终结果只有两种:要么获得额外收益,要么出现经济损失。
4.全面性特征
财务风险贯穿在企业所有经营活动中,财务活动各个环节中也存在风险,如筹资过程、投资环节、利润分配等,任何一个财务环节都有可能出现风险问题,需要提高风险防治意识。
二、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风险分析
(一)资金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重点需要对企业的资金流动以及运营过程进行管理。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不同企业的内部情况不同,资金运作也具备一定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增加了财务管理的风险。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融资过程中的风险。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由于企业需要资金满足发展需要,因此需要做好融资工作。但不管哪一种资金来源,对于企业而言,都会造成负债的增加,从而增加负债风险。第二,企业的投资行为带来的风险。投资就是企业将资金投入相应的项目中,但投资本身有一定的风险,投资失败造成的损失也会对企业的日常运营造成不利影响。第三,现金流风险。现金流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企业的经营质量。现金流不充足容易导致资金链断裂,最终引发企业的破产。
(二)财务信息失真造成的决策风险
企业在日常工作中,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就是对企业的资金和账目进行更好的管控,从而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因此,财务管理的信息提供需要保证真实性,从而为管理人员的决策提供重要的数据依据。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财务从业人员的水平不高以及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等问题的存在,在具体工作中可能会造成各种纰漏,严重影响信息的有效性。这些不真实的信息如果到了管理者手中,将会影响决定的科学性,为企业的经营发展带来风险。
(三)财务管理与企业业务需要不吻合
财务管理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企业的发展服务的。但当前,由于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因此与企业的业务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导致两者无法有效配合,难以满足业务发展的实际需要。这种管理模式的缺陷,将会影响企业业务开展的进度,不利于在市场中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同时,财务管理工作内容烦琐且专业性强,需要财务管理以独立部门出现,但实际中大部分企业实施财务管理时不重视其独立性,将财务与财务看成一体,甚至由财务部门自己负责财务工作,造成财务工作仅能在财务复核方面发挥作用。而且受到企业组织框架等因素影响,财务人员开展工作时会考虑一切其他因素,影响到财务工作质量提升。
(四)财务操作不当造成的风险
当前,我国的财务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各项法律的出台为财务核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也受到了各个方面的监督,一旦出现问题,将会受到严厉打击。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企业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有待提升,工作人员的失误可能导致严重后果。企业向社会披露的财务信息也会受到各个方面的监督,因此这种小错误也会导致企业信誉的下降,最终造成经营危机。
三、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构建独立的财务管理体系
企业会计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企业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因此要提高对其重视度。可以在企业内部搭建会计管理工作组,由企业领导牵头担任组长,纳入人事部门、会计部门、后勤部门等骨干精英,搭建成本核算小组。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确定会计岗位及分红,每个岗位至少两名,起到相互监督的作用。另外,各部门也需要监督内部成本核算情况,顺利实现完善企业会计组织框架的目的。企业对项目成本、部门成本等核算需求越来越高,要想达成这一目标就需要重视会计单元划分工作。同时,根据企业人员配置情况调整一人身兼多职的情况,以会计为基础结合企业新会计制度,提高人力资源调配的合理性,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同时将同一环节中身兼多职或付多分责任的人员,可以根据工作内容与实际情况确定分摊核算单元。对企业会计管理中所涉及的部门和员工进行明确,细化其职责和工作内容,提升管理要求。按照当前“一岗双责”的发展要求,对成本核算管理中的直接负责人、主要负责人和第一负责人等进行明确,对各自职责范围、权限等进行详细划分,保证所有分工、职责都能明确到个人,将责任细化和落实。
企业根据自身情况搭建独立的财务管理体系,根据企业发展情况进行调整与完善,控制财务管理风险的发生,奠定财务管理工作高效开展的基础。财务管理工作开展时需要独立的权限,也就是不受到外界影响的情况下完成工作,这就需要保证其经费、内控及人事等内容独立。因此,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可以成立财务委员会,保证财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构建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时要从上自下开始,管理层必须全力支持财务管理工作,给财务管理部门相应的权利,负责人承担双重报告的履行责任,需要向董事会与管理层报告相关工作,这点不会因为外界因素干扰而变化。此外,除了履行双重报告责任外,还要重视发挥财务管理工作的作用,安排财务人员定期参与财务部门的会议,在内部形成浓厚的财务氛围。通常情况下,部分中小型企业缺少完善的管理体系,如没有准确对财务信息与数据进行分类,加上简单依靠企业提供的数据开展财务工作,都会影响到财务工作质量。因此,可以利用复核技术在其他业务中开展财务工作,利用强化财务信息的方式有效控制财务风险,促进财务管理质量的提升。
(二)建立财务风险评估和预警系统
在财务管理过程中,财务人员应该随时关注资金的运营情况和业务需求的匹配程度,并重视做好全面的预算管理。通过这种方式,企业不仅可以实现资金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还能降低融资的风险。企业的预算管理,需要保证全面性,财务部门需要对各项业务进行全面考察,同时明确相关部门的责任,制定经营目标,在实际工作中结合具体情况调整相应的预算。在月度或者年度考核中,需要重视预算与目标的完成情况,从而突出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还应该及时总结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重视信息的反馈,不断优化预算制度,以降低财务管理风险。
任何企业在经营管理中,都会存在一定的风险,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和风险的类型,采取有效的措施。首先,企业需要提高重视程度;其次,需要做好风险评估工作;最后,需要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做好预警工作,不断健全预警体系,将风险预警与风险评估相结合,在投资方面、债务偿还方面以及资金流动的管理方面进行有效提升。财务人员出具财务意见是为了督促企业总结反映一定时期内财务状况,但出具最终内控调整意见前需要根据被财务单位管理层与领导意见进行调整。如缺失重大财务板块时,需要重新进驻被财务单位完成工作的查漏补缺。最终财务意见出具前,需要监督被财务单位是否落实出具的调整计划。
(三)做好财务内部控制工作
1.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企业要对文化建设、组织结构以及管理体制方面进行有效的改善,让每一个员工都清楚地认识到自身所处岗位工作面临的内控风险,提升对内控风险的重视程度,不断降低内控风险,逐渐完善风险预防制度。此外,企业应对财务制度中不合时宜的部分及时作出调整,保证监督管理的权威性,进一步规范财务管理工作。另外,企业应积极发挥国家力量以及审计机关与财政部门的作用,避免出现财务问题,保证企业良好运营。
信息可以分成原始信息和加工信息,这两种信息都需要再经过简单处理,按照内部消息和外部消息这两种类型提供给相关部门;信息的审核与处理也相当重要,相关部门需要对信息进行相应地分析以及审核,并对信息源头的有效性、真实性和全面性进行审核确认,对于筛选出来的相对重要的信息必须及时通过恰当的渠道反馈给企业的董事会高层,且企业的管理人员应培养这样一种能力,即对信息有较高的敏感度,以便处理企业信息出现的问题。
2.选择合适的内控评价方法
一是详细评价法,即企业将自身当前内部控制标准或现有体系架构作为参考对象,对其有效性展开系统性、全面性评价,并对内部控制各环节内容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借助对比分析法以及内控预期手段,对其最终结果进行全面评价。
二是风险基础评价法,即企业根据当前所推行的战略目标提前展开风险评估,同时确定风险系数,根据风险程度实施内部控制及相关应对计划,并针对企业内控审计风险展开评估,坚持做到事前分析、事中防范、事后监督和评估,对整个内控过程中涉及到的问题展开讨论,做到查漏补缺。另外,鉴于企业运营目的差异性,需要在开展内控评价前对其战略目标进行详细解读,确保内控评价导向性更强、更具针对性。
(四)完善财务制度,实现业务风险控制
1.建立健全财务制度
完善财务制度需要财务人才具备相应的信息意识、规范财务操作。企业需合理划分财务人员的财务工作内容,并明确其岗位职责,避免出现违规行为;让工作中不存在交集的岗位相互监督,保证资产安全。在企业发展中,财务虽隶属于一个单独部门,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还需要财务人员、财务人员与其他部门和人员相互配合,如此才能保证整个核算过程顺利开展以及核算结果准确无误。
现阶段,很多企业的财务人员一人身兼多职,人才严重缺乏与较大的工作量形成鲜明对比,这对企业的财务效率产生了直接影响。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财务部门的各位员工要相互合作,倾力配合,确保整个核算过程的流畅性。另外,各部门之间也要加强合作、相互配合、和谐相处,为整个企业的和谐发展提供助力。如果各部门间彼此存在隔阂,在日常工作中尔虞我诈、钩心斗角,很难全心全意地服务于企业,严重者甚至会阻碍企业发展。因此,企业的发展需要各部门认真工作、通力协作、彼此真诚交流,如此才能促进整个企业良好运行。
2.实行业务环节风险防控
企业在日常发展过程中应根据自身实际发展状况以及财务管理状况,制定一套科学且切实可行的内部监督管理机制,包括财务核算制度、企业资产管理制度、财务人员岗位职责、政府采购流程、软件运行操作的安全管理规范、绩效考核和具体评价体系等,通过科学、规范的业务操作流程,对员工各工作环节进行明确规定,保证员工能够按照制度要求开展工作计划,确保财务监督机制的完善性,将财务监督贯彻落实到企业各项目活动中。
首先,可将项目预算、设备采购、财务收支、资产管理、项目汇总等环节与内部监督等环节进行有效融合。其次,将企业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社会监督等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在保证信息流通的基础上,通过彼此间的沟通和交流,系统性分析各项经济活动的风险,选择最优方案应对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通过这些手段帮助企业提高内部财务核算能力以及综合管理水平;通过财务监督促进内部控制科学化规范化开展,实现对各类财务风险的有效防控。最后,企业内部员工在日常工作中也要对内部管理控制制度进行学习和遵守,并站在企业角度积极参与到单位的内部监督中。如此才能充分保证企业财务内部监督机制发挥应有的作用,确保企业经济活动有效开展以及良好运行。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需要创新财务工作模式,以满足的发展的需要。财务工作人员需要创新财务方法与技术,提高财务工作质量与效率。我国企业财务工作面临着一系列风险,这就需要企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财务工作,采取科学合理策略控制财务风险。企业开展财务风险控制工作时,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发挥财务工作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