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经济困难女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研究

2021-11-23董筱文

就业与保障 2021年3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困难家庭

文/董筱文

据教育部统计,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人数高达874万,同比增加40万人,毕业人数再创历史新高,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群体占比约为20%以上。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未能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吸纳迅猛增加的高校毕业生,导致就业市场供需不平衡,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大学生就业队伍中处于劣势地位的家庭经济困难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将遇到比非贫困生和男性大学生更大的困难,面临更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对家庭经济困难女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帮助其精准就业无疑成为高校的重要工作。

一、家庭经济困难女大学生就业现状

在大学生就业队伍中,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在就业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他们不仅面临着物质贫困带来的困扰,还具有经济贫困导致的精神贫困。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女大学生面对的就业竞争更为激烈,并且呈现出整体的特殊性,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求职过程中的选择余地较小

相比于非贫困女大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女大学生希望能够尽快做到自给自足,尽早摆脱对家庭的经济依赖,因而对就业的渴望程度更高。姬咏华等[1]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在薪酬期许上,贫困女大学生的起点更低一些。在就业区域方面,发达城市的高生活成本使她们更加倾向生活成本相对较低的原生家庭所在地。在就业单位性质方面,选择民营企业和自主创业的人数比例较低。家庭经济状况使得她们对求职成本、就业成本、工资待遇稳定程度等有更多的顾虑,从而对就业岗位的选择余地较小。

(二)就业心态和就业观念较为保守

家庭经济困难女大学生在就业心态方面表现出的总体特征有忧郁、焦虑、冷漠和敌对。受家庭经济和环境的影响,容易形成自卑、怯懦的心理,在求职就业时也会缺乏自信心,自我效能感低。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主要表现出思想包袱重、郁闷不安、甚至因过度焦虑而对就业产生敌对情绪的现象。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女大学生对当前就业形势的认识仍然不足。其就业观中存在观念落后,求职主动性不强、依赖性较高等问题。并且她们将解决就业问题的希望寄托于社会、政府和学校,从而错过许多就业的机会。

(三)个人综合能力发展不健全

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原因,大多家庭经济困难女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缺乏交流与合作能力、审美与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训练。大部分时间忙于埋头苦读以及照顾家庭。在大学阶段,除了学习以外,她们还需要通过做家教等兼职方式赚取学费和生活费,没有时间和金钱支撑其参与提升个人能力的活动和培训。在毕业求职季,她们大多因为外在形象管理较差、求职过程中的语言能力与人际交流能力较差、不善于推荐自己等原因难以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二、就业指导中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社会稳定和谐与经济发展的需要

由于成长背景的特殊性,家庭经济困难女大学生在面对求职难题时受挫感强、心理脆弱、易自卑自闭、产生消极无助的心理情绪。学校需要及时给予其就业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指导,帮助她们提升思想道德水平,明确自身就业前途与目标,防止个别同学因无法排解内心的苦闷而做出危害自己或危害社会安定的行为。对于社会而言,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女大学生这一人才群体精准就业、实现角色转变,对于社会整体的经济发展也具有重大意义。

(二)学校服务学生与培养人才的需要

家庭经济困难女大学生的社会背景和经济背景相对较弱,学校是她们获取就业信息、获得就业支持的重要渠道。高校承担着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目前大多高校已构建了较为完备的大学生资助体系,并逐步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进行引导。在就业指导中以家庭经济困难女大学生自身特点、意愿与社会职业的需要相协调为前提,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增强就业心理素质,并为其提供相关的就业知识、经验和技能。做好这一群体的就业指导工作,培养和提升其就业竞争力是学校当前就业工作的重点,也是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

(三)贫困大学生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

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女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其找准自身定位,逐渐对自己进行全方位的剖析,对就业方向形成清晰的认知。教育其正视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主动接受学校的帮扶工作,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既不能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被动地等待就业机会,也不应妄自菲薄,只看到自身的不足之处,而忽视自身的求职优势。同时,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女大学生进行心理调适,使其思想价值观的发展不拘泥于成长环境的限制,促进其终身综合素质发展和职业生涯发展。对家庭经济困难女大学生进行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的就业指导,不仅能培养其积极向上、务实求真的就业心态,还可以促进其增强对社会的奉献精神与历史使命感;对于提升贫困女大学生就业素养,解决就业问题以及职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女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有效性的路径

(一)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一个体系,它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和具体目标所组成的。家庭经济困难女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应该紧密结合高等教育的目标。在该目标的指导下,各高校应从国家出台的经济困难学生相关法律政策、社会职业的需要出发,推动家庭经济困难女大学生顺利就业。以实现职业发展为出发点,坚持以家庭经济困难女大学生为本,在统一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基础上,充分关注贫困女大学生的群体特殊性以及每一个贫困女大学生的个体个性情况。家庭经济困难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目标包括就业心理目标、就业思想目标、就业道德目标等。

(二)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原则

人的发展,实践经验,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三大依据。在家庭经济困难女大学生就业指导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原则。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教育工作者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女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情况。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与关怀,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坚持学校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女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重视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积极创造社会实践条件,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就业现实。重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并坚持探索与时俱进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努力把握规律性,增强就业指导实效性。

(三)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家庭经济困难女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具体内容包括帮助贫困女大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建立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就业观,引导其改善自身综合素养,提高人际沟通能力与就业求职能力等。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完善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以符合时代需要。对家庭经济困难女大学生进行专门的、长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教育,提供就业指导服务。根据其就业心理以及道德观念的特殊性对其进行分类就业指导规划。教育工作者还可以追踪已经历过就业指导的贫困女大学生的就业情况,总结就业指导工作的经验与教训。将效果较好的教育案例在保护隐私的前提下作为在校贫困女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案例,以保证探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实效性与丰富思想教育内容生动性。

(四)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教育工作者应重视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在教育过程中寻求有效的教育途径。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女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涉及多个教育主体,因而在教育实践中需明确各教育主体的责任分工。各方密切协作,建立一对一帮扶体系。职业生涯规划教师的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应贯穿学生的大学时期。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在划定职责后定期通过收集学生资料信息、访谈交流的方式完善贫困女大学生帮扶体系。创新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如灵活运用互联网媒介工具,开展以贫困女大学生为主体的心理辅导,调动贫困女大学生的自我教育积极性等。就业创业指导教师则需关注就业市场的实际需求动向,开辟实训基地,培养贫困女大学生的就业实践能力。多个教育主体通力合作,共同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女大学生的就业难题。

综上所述,通过对家庭经济困难女大学生的就业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原则、内容等方面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在多个教育主体协同合作下,力争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困难家庭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家庭“煮”夫
选择困难症
恋练有词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