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运河生态文化视野下的美丽中国建设研究

2021-11-23姜师立

中国名城 2021年4期
关键词:大运河运河美丽

姜师立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南京 210023)

引言

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视察时指出:“千百年来,运河滋养两岸城市和人民,是运河两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希望大家共同保护好大运河,使运河永远造福人民。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关系人民生活幸福,关系青少年健康成长。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群众的共识和呼声。要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运河航运转型提升统一起来,为大运河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创造有利条件。”[1]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再次强调了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要深刻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道路。而运河文化作为千年积淀的生态文化,生动体现了绿色发展的理念,对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有很多有益的借鉴。在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同时,研究运河生态文化的特点,通过弘扬运河生态文化,以探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方法与路径。

1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与美丽中国建设的关系

美丽中国建设是新时代中国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路径之一,其目的是打造美丽宜居的城乡家园。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目标是深入挖掘大运河承载的丰富历史文化资源,建设大运河文化带,打造展示中华文明的亮丽名片。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既相辅相成,又互促共进的关系,前者为后者提供政策支持和目标导向,后者为前者带来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撑。

1.1 指导思想的共同性

两者都是“两山论”的重要实践,性质上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理念上都强调绿色可持续发展。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安吉余村考察时创造性地提出“两山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论”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理论和实践问题。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都是“两山论”的具体实践。两项建设都是在“两山论”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有诸多相同之处。理念上,都强调绿色可持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道路,是绿色发展与绿色超越的科学之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都体现了绿色发展的理念。大运河贯穿南北5大水系,流经8个省市,作为世界上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运河,流淌千年的大运河正是绿色发展的生动体现和实践。

1.2 内容上的一致性

两者目标都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生态产品的需求,方法上都需要协调环境与发展的矛盾。两者的目标都是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当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人们的美好生活至关重要。大自然是美的化身、幸福的来源,只有符合生态的生活才是幸福的生活。小康生活一定是生态文明中的幸福生活,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人们的幸福感会更强[3]。无论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还是美丽中国建设都是“两山论”引领下的生态文明建设,都反映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方法上都需要协调环境与发展的矛盾。中国政府已经把绿色发展提升为国家战略,十分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当前生态环境和发展还存在一定的矛盾,我们要通过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促进中国社会形态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3 关系上的紧密性

美丽中国建设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战略目标之一,由国家发改委主持编制,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围绕加强大运河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工作,提出保护优化大运河岸线自然生态、建设大运河绿色生态廊道的战略任务[4]。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可以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示范样本。就时间而言,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是一个阶段的任务,而美丽中国建设是长远的目标,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的试点和示范。就空间而言,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美丽中国建设是就全国范围提出的,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主要是围绕大运河这条美丽中轴,二者之间有部分和全局的区别。美丽中国建设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终结目标。建设美丽中国是为了记得住乡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是为了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文化,终结目标也是为了建设美好的家园。

1.4 路径上的互补性

美丽中国建设的路径为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优化空间布局,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打造美丽宜居城市,全面推进美丽田园乡村建设,着力塑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指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路径是:“坚持以文化为引领,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着力强化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着力推进河道水系治理管护,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着力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着力促进城乡建设和区域协调,着力创新保护传承利用机制,打造大运河璀璨文化带、绿色生态带、缤纷旅游带,延续壮美运河的千年神韵。”[4]因此,这两者的实现路径既相辅相成,又有极强的互补性。

2 运河生态文化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源动力

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贯通南北的文化长廊,也是重要的生态廊道,拥有极为丰富的生态文化资源。千百年来大运河滋养广袤土地,哺育流域百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文明,是绿色发展的生动体现,与“两山论”的生态文明观不谋而合,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源动力。

2.1 大运河生态文化是千年绿色发展的历史积淀

大运河本身就是一个和谐的绿色生态系统,正因此,千年大运河才能一直沿用至今。大运河的历史,就是一部“除水害、兴水利”的水工历史,是一部沿线地区因水而生,因水而立,因水而兴,因水而强的创业史。大运河所解决的工程问题之复杂,投入的人力和物力之巨大,是世界上任何地区运河难以比拟的。它解决了在严峻自然条件下修建长距离运河面临的地形高差、水源供给、水深控制、会淮穿黄、防洪减灾、系统管理等6大难题,保证了大运河的长期持续通航。

2.2 大运河生态文化是“天人合一”思想的生动实践

自古以来大运河的开凿、维护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生态文明观,同时人们形成因势利导、顺应自然的治水用水理念,这使大运河本身成为生态文明的示范。运河专家张廷皓先生指出:“大运河是人类和自然联合的自然系统人工化工程。大运河的建造者们利用自然江河湖泊水系和地下水资源以及地形地貌,经过人工开凿,构建了新的完整的人工系统,也是大运河完成的自然系统人工化过程。这里既包含工程对自然的依赖,说明自然在大运河工程边界条件中的重要地位;又包含工程对自然的违拗,说明人的主观意志在大运河工程中的根本作用。若对自然过分依赖,则大运河工程将无法实现其功能;若对自然过度违拗,则大运河工程将给人们带来无尽的灾害,这也是大运河给我们留下的一份宝贵遗产。”[5]这种治水智慧理念构成的生态文明观对今天的城乡规划建设都将产生深远影响,对我们今天建设美丽中国仍具有较强的借鉴作用。

2.3 大运河生态文化是以人为本观念的有效载体

大运河的作用发挥体现了人类社会的需求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增加,从最初的运输物资、运送南来北往的各色旅人,到输水、灌溉、防洪[6],一直都是中国大地上最重要的、有生命的文化遗产。大运河是一条承载和见证中华文明发展史的历史文化长廊,在两千多年的疏浚、修筑、维护、使用过程中,其流经地区的城市、乡村都被赋予鲜明的运河文化特征[7]。大运河的历史是大运河城市发展史,城市在广阔的空间中沿着运河的脉络展开,而运河文化文明的基因则顺着流淌的河水渗入到城市的每一个末梢之中,沿运河水陆网络在广阔空间上扩展开去的城乡在社会结构、生活习俗、道德信仰以及人的气质与性格上,无不打上了深深的“运河”烙印[7]。大运河成为沿线人民赖以生活的母亲河,大运河文化也为今天人们建设美丽家园提供精神支撑和智力支持。

2.4 大运河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协调的经典示范

大运河是人类农业文明技术体系之下最具复杂性、系统性、动态性、综合性的超大型水利工程[8]。大运河至今几乎从来未停止过修建和使用:水系在变,河道在变,水情在变,水工设施在变,治水理念在变,治水方略在变,管理机构在变,运行机制也在变[8]。大运河是人与自然共同作用、持续演进的结果,是和谐协调的生态文明示范、绿色发展的结果。扬州的“运河三湾”,每一道湾都淋漓尽致体现了古人顺应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智慧,围绕大运河的运用而开展的治水活动波澜壮阔,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成就。

2.5 大运河生态文化是融合创新发展的探索实例

千百年来,大运河通过不断融合创新,在解决水与人、水与水、水与地理环境关联问题方面取得了杰出成就[8]。中国历代运河的修建者、维护者、利用者在复杂多变的水文环境、错综复杂的地貌与地质结构等困难条件下,巧妙利用沿线江河湖泊等多样的水资源条件,创新运用勘察、测量、规划、设计、管理等多个跨领域的科学知识,让这个农业文明时代的巨大系统工程得以开发、利用、延续并合理改造,不断适合自然环境,使大运河成为农业社会土木工程的最高成就[9]。

3 传承运河生态文化,构建美丽运河建设机制

深入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可以理解为美丽中国建设的试点与示范,而通过弘扬运河生态文化,将运河区域打造成美丽中国建设的样板,可以为现代化征程中的美丽中国建设提供示范。

3.1 构建生态建设联动机制

水是大运河的灵魂,岸是大运河的经络,城是大运河的明珠。大运河保护应是一个整体,无论河道治理、生态保护,还是文保及沿河风光的修复,都不宜各自为战,必须统筹布局,全盘规划,保障跨流域、跨区域管理防控的顺畅衔接。要推动大运河生态合作组织的建立,在大运河全线建立大运河生态保护联防联控机制[10],建立跨市、县流域、区域的环境综合整治机制,全面实行区域水环境共保、共防、共治,实现区域生态建设一体化。要加强运河生态文明建设,以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为抓手,保护好大运河所在区域生态环境,全面提升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建设生态文化,让良好的区域生态环境成为美丽中国建设的有效载体[10]。

3.2 构建公平公正,权责一致的生态补偿制度

推动国家有关部委出台大运河生态补偿计划,探索建立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的生态补偿。纵向上,突出“以奖代补”的生态补偿机制。对水质改善较好、生态保护贡献大、节约用水好的市、县加大补偿力度,进一步调动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横向上,建立区域流域上下游“双向补偿”机制,坚持“谁保护、谁受益”“谁贡献大、谁受益”的原则,制定覆盖大运河文化带区域内主要河流的区域补偿制度,确保属地管理责任得到有效落实[11]。同时,推动中央及省级财政对对沿线已列入国家专项规划的相关项目,比如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项目、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建设项目等,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扶持。

3.3 构建流域性平衡机制

大运河水系相通,南水北调东线的一江清水,无论沿线哪个地方出现了污染,最终送到北京的都是受到污染的水。因此,单独一个城市保护好运河生态环境收效甚微,需要沿线城市打破“一亩三分地”,共同发力,[12]才能真正治理好运河生态环境。从大运河遗产的线性特点出发,树立全线“一盘棋”思想,从现在的按区域管治转向按流域管治,构建一个具有统一约束力和规制力的保护体系,形成流域共治、战略共保的工作格局,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生态保障[10]。

3.4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机制

在管理上,要按照真实性、整体性的保护要求和大运河遗产活态的特点,统筹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修缮、河道水系整治管护和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强化顶层设计,加强合理规划,遵循科学规律,创新方式方法,推进分类施策,谋划分步实施,不断建立健全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和执法监管措施,构建大运河保护管理新机制。在发展模式上,要突出大运河文化属性和综合功能,优化文化遗产、河道水系、生态环境等保护传承利用的空间格局,统筹考虑大运河资源承载能力,在做好保护的基础上,实现适当通水通航,合理利用文化生态资源,推动文化旅游等产业可持续发展,避免过度开发和重复建设,树立融合发展新思路,构建大运河区域可持续发展新模式。

4 弘扬运河生态文化,打造美丽运河三条走廊

4.1 修复河岸环境,打造运河生态走廊

大运河本身就是一个和谐的生态系统,建设美丽中国离不开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从生态文明的高度强化大运河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科学规划、高效利用运河岸线资源,打造以运河为主轴的生态文明廊道,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生态屏障。做到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让人民群众在生态运河畔享受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生态空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空间载体,优化生态空间格局是提升生态系统服务能力,实现国土生态安全的根本路径与基本方略[13]。优化大运河生态空间格局,要按照《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河为线,城为珠,线串珠,珠带面”的总体思路,遵循自然修复原则,强化顶层设计,加强大运河沿岸区域多尺度生态网络建设,优化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凸显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塑造运河沿岸特色景观风貌[4]。

4.1.1 注重源头治理,优化整合区域水资源

统筹考虑南水北调、引黄济青等调水工程,推动大运河适合通航的航段尽早恢复通水和旅游通航,强化河道水系生态功能,强化饮用水水源保护,推进城乡供水信息建档立卡,保障区域内城乡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需要。以水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优化调整流域水功能区和控制单元,建立覆盖全流域的水生态环境管理分区体系,分级分类实施精细化管理,大幅提升Ⅱ类及以上高功能水体比例,逐步消灭V类水体。要优化调整空间结构,强化“三线一单”硬约束,坚持生态岸线、保护岸线只增不减。要打好断面达标攻坚战,保护好各类水体水质。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短板,综合整治入河排污口,全面完成入河、湖排污口排查建档,防控环境风险[14]。同时保护和利用好运河水资源,建立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将大运河打造成城市的绿肺和生态走廊。

4.1.2 强化综合治理,保护运河水环境

立足大运河实际情况,强化大运河河道水系、交通航运和生态环境的综合管理,协同推进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14]。既要系统推进沿线文化遗产的保护、河道水系的治理管护和生态的保护修复,又要兼顾好水利建设、航运发展、城乡建设、旅游产业等,更好地发挥大运河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保障作用。优化滨河景观廊道,以大运河现有水道为骨架,打造沿线的滨河绿道,建设集观光休憩、科普教育、体育健身为一体的滨河公园,增设阐释大运河文化的景观小品和文化设施,构建生态休闲景观长廊,提升大运河沿线的生态环境品质。应分类实施、因地制宜地开展大运河文化带沿岸的绿色生态廊道建设,落实好大运河河道水系治理和生态空间管控工作。通过保护好运河的生态,打造南水北调清水走廊,让一江清水流向北京。

4.1.3 坚持系统治理,修复运河水生态

通过系统治理,拓展绿色生态空间,提升植被覆盖水平,建设大运河绿色生态廊道[10]。以净水、护水为重点,强化工业点源、船舶线源、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建立长效管护的机制,进一步提升大运河的水质。要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严格的管控体系,实现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同时开展植绿造绿护绿工作,打造滨河的绿色生态走廊,确保运河的生态功能不继强化。要保护和建设好大运河国家文化带所在区域生态环境,全面提升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建设运河生态文化,让良好的区域生态环境成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带建设的有效载体。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将大运河打造成河湖岸线功能有序、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农业空间绿色宜居、城镇空间特色突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相得益彰的“美丽运河”[14]。结合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对大运河没线的湖泊,实施“三退三还”(退耕、退渔、退养、还林、还湖、还湿地)。加大湿地保护力度,积极推进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区提档升级。加强运河生态修复,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的要求,加强自然保护区和生态系统养护,以保护和恢复河道水生态环境为核心,实施区域主要河道岸线改造工程,构建河道生态廊道、景观绿化带,提升植被覆盖水平,拓展绿色生态空间,建设大运河绿色生态廊道[14]。

4.2 传承历史文脉,打造运河文化走廊

大运河是积淀丰厚的文化遗产长廊,沿线拥有3 000多处物质遗产,还有450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众多的文化遗产是建设美丽中国,打造大运河文化走廊的重要资源。

4.2.1 保护好运河文化遗产

保护好运河历史文化遗迹,实施大运河遗产保护和国家大遗址公园建设,同时,做好大运河沿线古巷、古遗址、古建筑的修缮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整体性保护工作。保护好运河非物质遗产资源,通过健全非遗立档、保护、研究、传承、复兴等多环节保护体系,充分利用好各级文化馆以及非遗基地等场馆资源,提升非遗展示空间。保护好运河历史风貌,分类确定水工遗产、运河聚落遗产区划总体要求,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对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划定的管控保护区严格保护,不得擅自改变历史城镇空间格局,科学确定大运河遗产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实行分级管理[14]。

4.2.2 加强运河文化传承

不断丰富运河生态文化内涵。大运河沿线拥有数量众多的物质文化遗产,把运河历经千年的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思想智慧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充分融合,不断丰富内涵,持续开拓创新,形成大运河生态文化体系。实施大运河文化史编撰出版工程、大运河纪录片拍摄工程,大力传播运河文化,让社会各界了解大运河的前世今生。活化形式,讲好运河故事,充分挖掘运河文化的历史渊源,保护和传承好大运河沿线具有地方特色的节庆、戏曲、文学、民间艺术、传统技艺等,挖掘历史上的运河名人,恢复名人故居、名家遗迹,形成深厚的文化氛围[14]。加强运河文艺创作,利用运河边的文艺形式,创排一批反映运河文化的文艺作品。要活化传承非遗产品,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运河非遗融入生活、注入时尚、走向市场。同时,加强对运河传统工艺和老字号的传承,让运河老字号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服务。

4.2.3 打造运河文化景观

发挥大运河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品牌效应,探索运河遗产保护展示新路径,营造浓厚的人文气息、文化氛围。推进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建设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打造一批运河文化展示场所,为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提供参观、体验运河文化的机会。在大运河生态环境修复中,融入运河生态文化元素,重塑滨河景观视线。以大运河现有水道为骨架,打造滨河绿道,建设观光休憩、科普教育、体育健身等配套设施,增设大运河主题景观小品和文化设施,构建连续贯通的生态休闲景观长廊,提升大运河沿线生态环境品质和文化品位[15]。

4.3 推进文旅融合,打造运河旅游走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把绿水青山建的更美,将金山银山做的更大。”建设美丽中国要充分利用按照《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的要求,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及景观资源,注重沿岸文旅活态传承及保护,推动运河文化、生态共融共生,系统整合运河沿线旅游资源和体育资源,推动全域旅游协调发展和体育事业绿色发展,推进运河旅游高质量发展[4]。

4.3.1 以文旅融合为抓手,发展运河旅游

根据大运河线性活态的特点高起点规划运河旅游,在规划编制中,妥善处理好旅游开发与文化传承、航道管理、水利设施管理的关系,特别是要处理好旅游开发与遗产保护的关系。打造一批运河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如运河文化寻根游、运河古镇游、运河湿地游、运河生态游、运河水工设施体验游、运河商业遗存采风游等旅游产品。以文旅融合建设为载体,打造精品文化项目,以文旅融合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构建新发展格局。塑造“上北京看长城、下江南游运河”的运河文化旅游品牌,将大运河打造成为国内著名的国际旅游目的地。

4.3.2 以美丽宜居为追求,打造宜居城市

人民群众是美丽中国的建造者、维护者,更应成为美丽中国的享受者。要以环境优美、人文醇美、建设精美为内涵,创建让生活更美好的美丽宜居城市。统筹推进“城市美化”“城市更新”,系统谋划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增强城市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大力发展运河体育休闲产业。有针对性地利用运河沿线的绿道资源、生态资源,大力发展运河体育休闲项目。积极开发徒步、健走、马拉松、骑行、自驾车等产品,形成新的消费热点,加快体育休闲、健康、旅游深度融合,组织一批大运河品牌体育赛事。要推进还河于民、共建共享,通过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让老百姓在运河边文起来、动起来、乐起来,让大运河沿线成为人民群众的生活乐园,让人民群众增强获得感、幸福感,从而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参与美丽中国建设的积极性。

4.3.3 以和谐共生为目标,建设田园乡村

大运河沿线有一批富有历史文化的乡村,要通过传承乡土文脉、挖掘、保护、传承和利用农耕文化、民间技艺、乡风民俗等,彰显乡村文化特色。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提升经济综合实力,实现“山水田林人居”和谐共生。按照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促进先进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打造一批生态优、村庄美、产业特、农民富、集体强、乡风好的特色田园乡村示范。利用运河良好生态,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低碳农业和循环农业,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环境友好率,在发展运河经济的同时,保护好运河良好生态。通过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绿色经济,改善人居环境,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大力挖掘具有运河文化印记产品和文化遗产,积极整合与大运河相关的文化、旅游、体育等产业,提升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使乡村成为美丽中国承载体。

5 结语

大运河的生态文化博大精深,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资源,我们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过程中,要深入提炼大运河生态文化,引领美丽中国建设,把大运河沿线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为现代化征程上的美丽中国建设树立标杆和示范。

猜你喜欢

大运河运河美丽
独占鳌头的运河传奇
秀美大运河 千年韵古今
文化,让运河“活”起来
《中国运河志》简介
如泰运河谣
大运河:最后的绝唱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
放歌大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