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绿色城市

2021-04-23周武忠

中国名城 2021年4期
关键词:园艺绿色生态

周武忠

(上海交通大学创新设计中心,上海 200240)

引言

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就说过:“人们为了活着而聚集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美好而居留于城市。”[1]千百年来,把绿色空间的规划置于城市开发和更新的中心地位,这是基于绿色城市哲学的国际准则。当然,绿色城市不只是拥有科学合理的绿色空间体系,而且是管理高效、协调运转、适宜创业的健康城市;是以人为本、舒适恬静、适宜居住和生活的家园城市;是各具特色和风貌的文化城市;是环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态城市[2]。拥有绿色城市,就是拥有健康生活。健康宜居是绿色城市的核心。因此,绿色城市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其理念高于生态园林城市、低碳城市、可持续城市,是人类的理想家园。

1 绿色城市概念的演化

19世纪,美丽城市运动为城市设计理论提供了有机养料。1898年,英国学者Howard提出了田园城市的概念,与之类似的还有花园城市、有机疏散、广亩城市等[3]概念。诸如此类的理论看似与绿色城市的概念相似,但其中体现出的“城市分散主义”与绿色城市“城市集中主义”的核心背道而驰。一般将法国建筑大师Le Corbusier在1930年展出的“光明城”规划作为绿色城市概念的萌芽[4]。随着人们对气候变暖的认知逐渐加深,20世纪末,“绿色运动”悄然进行。其中可持续发展、环境共存、生态城市、紧凑城市、健康城市、品质生活、中间城市、山水城市等理论诞生。然而,此类理论都可以视为绿色城市发展理论的各个阶段和补充内容。

对于保护环境重要性的认可以及各种城市发展理论的萌生最终催生了绿色城市发展理论。1990年,David Gordon出版的《绿色城市》系统地描述了绿色城市的概念、内涵以及策略,标志着绿色城市理论的正式诞生[5]。张梦在文章中梳理了绿色城市发展理念的诞生,从田园城市、紧凑城市、生态城市和低碳城市,最终发展到绿色城市[6]。

绿色城市是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提倡在观念意识上引导城市与自然和谐相处,具有Green cities、 Green city、 Green urbanism等多种英文表达。许多学者认为发展绿色城市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以及地球的自然环境来说都是必要的。一些学者认为绿色城市与花园城市、生态城市或森林城市都具有相似的内涵,只是表达不同;而更多的学者认为绿色城市是指一个在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方面均达到平衡的城市[7]。

2005年,六十多位市长在旧金山签署《城市环境协定——绿色城市宣言》,宣言涵盖了水、交通、废物处理、城市设计、环境健康、能源以及城市自然环境7个方面内容。然而,迄今为止绿色城市尚未有国际公认的定义,国内外学者大多从发展模式、生态系统、城市设计3个角度对绿色城市进行阐释。

联合国环境项目从城市发展和环境质量的角度定义绿色城市。绿色城市是环境友好的城市,具备环境友好、城市社会公平、绿色政策完善的特点。OECD 认为能够减少环境负外部性,降低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不良影响的城市活动,促进城市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城市叫绿色城市。亚洲发展银行认为适应性、响应性以及创新性是绿色城市与其他城市不同的关键。

王建国于1997年发表文章《生态原则与绿色城市设计》,文中指出绿色城市设计可以解决第二代城市设计理论未能解决的关于城镇建筑环境生态状况不断恶化的问题。他将绿色城市设计定义为“城市设计经历了从最初解决城镇环境质量问题到根据全球环境变迁开始更多地考虑自然环境的相关问题的转变,并探索新一代的、基于整体和环境优先的城市设计思想和方法,即绿色城市设计”[8]。 Beatley提出人们居住在绿色城市是力求在生态界限内进行城市生活,这可以从根本上减少人类的生态足迹,并且承认绿色城市与其他城市甚至整个地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具有较小生态足迹的城市在设计和功能上接近大自然,居民拥有高品质的生活和邻里社区[9]。2013年,石敏俊和刘艳艳指出城市的绿色发展要实现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在保证城市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的不良影响,实现公众福利和生活质量的提高[10]。Chang认为经济的、低碳的、可住性强的绿色城市,应该拥有绿色低碳设备,并且具有合理的城市化布局,以及最小化的能源消耗等特点[7]。

2 绿色城市国际案例

2009年4月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开幕前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出台的“全球绿色新政”(Global Green New Deal)和发展绿色经济的倡议(UNEP,2008)得到了许多国家的积极响应。欧盟投资支持发展绿色经济;美国政府划拨677亿美元发展清洁能源和节能交通;韩国政府提出“绿色增长”国家战略;日本扩大绿色经济规划;英国政府推出了低碳排放工业战略;法国政府把大量资金用于家庭、办公楼以及政府为低收入者建造的房屋所需的绝热材料上,以减少建筑能耗。

报告呼吁各国领导人在两年内(2009—2010年)将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1%(约7 500亿美元)投入可再生能源等5个关键领域。以下5个方面将引起经济回温、环境可持续和就业市场上极大的改变:一、清洁能源和科技,包括回收利用,如推广清洁能源车辆,发展高速列车、公共汽车等便捷公交系统;二、发展风能、太阳能、地热、生物质能等可再生和可持续能源;三、发展包括有机产品在内的可持续农业;四、对淡水、森林、土壤、珊瑚礁等地球生态基础设施进行投资,减少因森林砍伐和退化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五、可持续性城市,包括城市规划、公共交通、绿色建筑等,提高新旧建筑的能效[11]。

报告以提高新旧建筑的能效为例指出,利用现有节能技术,可将目前建筑物能耗降低80%。如果在这一领域进行额外投资,不仅将刺激建筑业及其他相关行业的复苏,也将创造大量的绿色就业机会,预计2030年之前,若向可再生能源领域投资6 300亿美元,将至少新增2 000万个就业岗位,其中风能部门200万个、太阳能部门630万个、生物质能部门1 200万个[12]。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走绿色发展之路,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新模式。中国已逐渐将绿色发展提高到国家发展的轨道上来。目前,中国环境发展仍面临严峻的挑战和紧迫的任务。生态文明与绿色城市、节能减排与企业责任、绿色食品与食品安全、绿色住宅与绿色能源等具有现实意义的议题,都是中国绿色发展大计。但迄今为止,中国尚无创建成功的绿色城市。下表仅列出网络上传播最广的国外十大绿色城市,以供中国绿色城市建设借鉴(表1)。

表1 十大绿色城市一览表[13]

3 绿色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及相关机构对绿色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大量探讨。但他们的评价体系对环境方面的问题反映大多缺少对社会经济方面的关注、且过于复杂。2013年,石敏俊和刘艳艳发表了城市绿色发展的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从环境健康、资源节约、低碳发展和生活宜居4个方面构建了绿色城市体系指数(Green City Index, GCI)[10]。2020年,黄云凤等构建了绿色城市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遵循科学性与数据可获取性原则、全面性与相对独立性原则、数据应用权原则和前瞻性与可比性原则,从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环境质量3个角度进行评估[14]。Lehmann从城市视角提出了5项原则:一、对气候、生态和环境具有适应性和响应性;二、符合人们的高品质生活;三、减少使用、重复利用和循环利用能源;四、满足“摇篮到摇篮”和“摇篮到坟墓”;五、坚持清洁技术和创新[15]。通过对7座欧洲绿色城市的分析,Timothy Beatley在其书中总结了绿色城市的5大原则:可持续土地利用和流动性,能源、气候保护,气候适应性,污染治理,绿化建设[16]。Asgarzadeh以城市的最小单位——建筑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建筑中的绿色城市设计研究[17]。Mee以中国深圳为例,研究了在一个气候变化以及社会经济两极化的市场主导型城市中的绿色城市发展历程[18]。Shen以多个亚洲城市为例,以建筑、社区、城市的三重视野审视亚洲绿色城市的发展现状[7]。Kaltenegger对科技与自然结合和从绿色城市到智慧城市的发展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做了研究[19]。

2011年,荷兰景观和城市设计师Michelle de Roo提出了绿色城市设计导则[20],以经济、健康、和睦、生态、节水、气候、污染诸要素为分析基础,从以下4个方面对绿色城市设计进行了总体架构:一、绿色城市:城市规划设计的关键元素及其与绿色空间的关系;二、绿色邻里:从社会学和社区功能上确定绿色空间尺度;三、绿色街道:如何改善空气质量和城市小气候;四、绿色建筑:探讨怎样使用绿色基础元素增进建筑功能。全书提出了30项健康宜居城市设计技巧,以全面提升城市的各项绿色指标,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城市(表2)。

4 绿色与艺术提升城市品质

园艺是最古老的艺术门类之一,是联结绿色与艺术、物质与精神的纽带[21]。城市中的园艺,实为“绿色”与“艺术”的结合体,其存在能有效提升城市品质。为此,国际园艺学会专门设立景观与城市园艺委员会,从园艺学的角度推进绿色城市建设。2009年,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召开的第二届城市与景观园艺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就城市中的食品与花卉生产、城市景观园艺、城市环境中的植被与生态管理、绿色建筑、园艺的社会与心理角色、花园的植物历史、城市园艺与建筑7个方面交流了各自的研究成果。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英国雷丁大学的巴斯教授和鲁夫教授在其所做的主题报告中,曾以一个悖论开题,解释城市中喧嚣的工业、商业活动与宁静的园林之间彼此矛盾而又相辅相成的关系[22]。

表2 绿色城市设计导则增益表

正因如此,笔者2009年发起、2011年在南京召开的第三届国际景观与城市园艺学术研讨会选择以“绿色与艺术”为主题,就是兼顾景观园艺的技术层面、生态自然的关系层面、以及城市设计艺术的审美层面而定名的。会议设置了城市景观园艺的历史与理论、城市绿色与有机食品的生产、景观与城市园艺中的审美要素及其艺术角色、城市环境中的生态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城市景观中的艺术主体与客体研究、社会文化和民俗作用下的城市环境和景观与园艺、城市景观园艺的传统因子与新形式、平民艺术与绿色社区、绿地系统的减灾抗灾功能、城市景观可持续性更新10个主题。会议认为重视园艺、追求绿色的城市必将成为宜居城市;重视艺术、张扬个性的城市一定是有品位的宜游城市;绿色与艺术相融、物质与精神共生的城市是人类的理想家园。会议呼吁农学家(包括园艺学家)、建筑师(包括景观建筑师)、艺术家(包括人文科学学者)应该在无限广义的层面上携起手来,基于3A的哲学观和实践视角[23],创立城市设计艺术学,合力提升城市品质,建设完美都市,让绿色与艺术在城市发展中焕发新的活力。

城市艺术设计学的建立,是艺术设计与城市规划等学科的综合、交叉、融合以及分化的结果。在中国近现代的城市建设与发展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城市艺术设计既没有很好地继承传统,也未能科学、准确地汲取西方合理的方法。在当前的城市规划设计理念中,主要还是以城市物质功能规划方法为主要目标,城市精神形态以及艺术形态的设计与规划是附属的。表面上看很“务实”,其实是对城市功能认识的“缺位”反映[24]。

从景观与都市园艺的角度看,城市艺术设计学指导下的工程实践应该以绿色为基底、艺术为导向,构建新型的高品质城市景观。在这一点上,2009年首尔的公共艺术设计竞赛(案例)使得首尔的江南区城市面貌焕然一新。芬兰的城市艺术设计实践还在规章上得到了保证。阿尔托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位于被称为“艺术设计之城”的Arabianranta。赫尔辛基市要求所有在Arabianranta地区的开发商投入1%—2%的房屋建筑投资投入到该位置的艺术作品。这条规定从2002年在该地区执行,而现在,在Arabianranta中的50个艺术项目进入了不同阶段的建设。艺术成为形成一个地区特色的重要因素。

5 建构健康宜居绿色城市的路径

城市规划、建设和治理的目的,是为居民建设美好的生活环境。不管新冠肺炎疫情是否常态化,为防疫抗疫提供空间防御,都应该是上海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最基础的职能之一。未来城市治理的关键不仅在于战术经验的总结,更在于未来新的疫情发生时应该如何从容应对,做到未雨绸缪。在未来城市治理中,需要合理组织公共空间与城市空间的融合与阻断方式,建立一个有效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城市空间体系,提升城市整体人居环境韧性。

首先,应该从防疫抗疫的角度优化城市公共绿地空间[25]。将中心城区的城市绿地系统与外围的水林田湖等自然生态要素结合,建设城市生态廊道与通风廊道。城市的绿地系统应与自然结合,大力推行以地带性植被与乡土树种为主导的园林绿化模式,倡导模拟地带性植被群落的自然化种植方式,在满足各类绿地基本功能和美学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选用具有杀毒、杀菌功能的植物种类,进行防疫抗疫植物种植设计。

其次,在城市更新和旧区改造时加强建筑采光通风设计,构建健康社区。像上海这样的特大、超大城市,城市更新应尽可能提高建筑的自然通风率,优化建筑的分区与动线、排水排污管道、通风空调组织等设计。同时,在对抗疫情的背景下形成开窗通风的好习惯,养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习惯,构建真正的宜居健康城乡体系。

第三,城市品质的研究源于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的研究。对于现代城市居民而言,吃、住、游的指标是反映城市生活品质高下的三个主要因素。与景观、都市园艺有关的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和公共健康的相关性,城市绿地系统特别是社区景观和家庭园艺对人居环境的影响,以及城市游憩地与城市生活的舒适性直接影响这三个方面。绿色有机食品最受城市居民关注。绿色有机食品的加工与生产,是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需要。人们在生产、加工绿色有机食品时不再使用化学农药、化肥、化学防腐剂和添加剂,更不用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从而得到真正的源于自然、富营养、高品质的安全环保生态食品。

不少国家正在进行城市栽培实验,如美国西雅图城市中心的屋顶农业,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中国也有在城市中进行屋顶栽培水稻实验成功的例子。但包括屋顶在内的城市农业试验应该以园艺作物为主,也就是说,对城市自产式栽培而言,园艺是主角。城市可供栽培的空间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栽培空间内满足一般绿化的同时,生产更多的园艺食品,则是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中国许多城市社区,以前禁止居民栽培果蔬,现在看来是错误的,甚至很荒谬。地处广东顺德的长鹿休闲度假农庄,在主题乐园的绿化空间内栽培蔬菜,既满足了景观功能,也为乐园餐厅和游客采摘提供了安全食品。

当然,由于食品生产者的素质有待提高,在自己的庭园内更多地设计食用植物的栽培区,采用立体园艺、集约园艺、有机园艺技术生产绿色有机园艺食品是最佳选择。这也是中国目前私家花园建设复兴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拥有私家园林的渴望导致别墅价格飞涨,但为景观和城市园艺工作者提供了就业良机。中国的园林设计师长期为公共设计服务,不像西方的园艺师为私家花园设计服务。这种局面很快会在中国改变。

6 国内绿色城市建设现状和评价

早在2012年9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就整合了低碳生态城镇试点工作和绿色生态城区示范工作,统称为“绿色生态示范城区”。2012—2014年批准设立3批19个绿色生态示范城区,并于2012年优选8个绿色生态示范城区给予中央财政资金支持。2014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合发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绿色城市”理念,要求创新规划理念,“将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市发展,构建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将“绿色”定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同年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城市发展要把握好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内在联系,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 “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 的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城市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核心举措。2017年,国家标准《绿色城市评价指标》(征求意见稿)公布。2019年,中国投资协会、瞭望周刊社等机构发布了中国绿色城市指数报告,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别为:深圳、厦门、贵阳、海口、福州、重庆、昆明、北京、青岛和珠海[26]。

报告显示,绿色指数排名前三的城市,在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人均能源消费量、环境噪声声效等级等指标方面各有优劣。例如,深圳在人均可支配收入、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厦门在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能源消费量方面排名靠前;贵阳则在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人均能源消费量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2008年深圳提出了“打造绿色建筑之都”的目标,在大型公建能耗监测、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建筑废弃物减排与利用、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装配式建筑应用等专项领域,深圳都承担起先行者的责任,在绿色建筑领域积累了了相当多的经验。据统计,截至2019年第一季度,深圳绿色建筑面积已经超过9 544万m2,成为国内绿色建筑建设规模、密度最大的城市之一[27]。

2010年以来,厦门市启动了以“绿色城市”为重点的“四绿”工程建设。经过多年努力,厦门市绿色发展成效显著,荣获“国家森林城市”,实现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五连冠”,成为福建省首个、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二个通过验收的国家级生态市。2016年厦门市获得了全国首批优秀“绿色交通城市”的称号。交通运输行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先行官”,也是生态立市的重要基础领域。长期以来,厦门市始终以“大交通、大绿色”为发展导向,把绿色交通作为一项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民众美好生活紧密相关的系统性民生工程来推进,通过基础设施生态品质建设,绿色出行模式引领,交通智慧创新发展,绿色交通制度深化,真正实现“生态和谐、普惠民生、智慧引领、管理多元”的城市绿色交通发展模式,形成公众高度满意、社会广泛认可、全国典型示范、国际良好展示的绿色发展新格局[28]。

党的十八大以来,贵阳市认真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聚焦“生态美”,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让筑城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底色愈发靓丽。建设生态文明,需要顶层设计先行。2013年,贵阳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了全国首部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地方性法规——《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条例》,并坚持每年对该《条例》执行情况开展执法检查。2017年,贵阳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47 d,优良率达95.10%;森林覆盖率达48.66%;绿色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9%,成为中国绿色发展优秀城市[29-30]。

从绿色城市建设的中国优秀案例来看,各个城市在强势推进环境质量改善方面取得了许多经验,包括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绿色发展;调整能源结构,构建清洁低碳高效能源体系;积极调整运输结构,发展绿色交通体系;优化调整用地结构,推进面源污染治理;实施重大专项行动,大幅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化区域联防联控,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等。

7 结语

未来快速增长的城市人口及其生产和生活消费需求,与有限的资源环境容量之间的矛盾或会进一步加剧。因此,城市建设和治理必须沿着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安全宜居、充满活力的方向前进,加快绿色发展。建设富有竞争力的绿色城市,不仅要建设一个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美丽家园,而且要融入“绿色、健康、安全”的理念,贯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出台的“全球绿色新政及绿色经济计划”,着力提升城市绿色竞争力,把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城市家园建设成“宜居健康城”。

猜你喜欢

园艺绿色生态
绿色低碳
欢迎订阅2022年《北方园艺》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园艺系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园艺
我和园艺村的约会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