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图书馆跨界合作研究

2021-11-23长春建筑学院刘子源

办公室业务 2021年19期
关键词:跨界图书馆文化

文/长春建筑学院 刘子源

随着国家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等,国家支持和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到社会公共文化建设的态度日益明朗。大学图书馆虽然面向的群体是在校师生,但也是社会公共文化的一部分,是教育国家未来接班人的一线阵地,更应做好与社会各界的跨界合作。其最终目的是更好地服务学校发展和教师教学科研工作以及培养适应当代社会、符合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一精多会、一专多能的π型人才。以此为中心,可以与各界开展务实跨界合作。对于学校,这是合作的基础,也是合作的终极目的。

公共图书馆的跨界合作起步较早,而且成功的范例也不胜枚举,借鉴公共图书馆的跨界合作经验,大学图书馆的跨界合作可以从中寻找到一些启发。

一、跨界合作的特征

(一)多位合一,模式兼容。为了顺应“互联网+”新时代的发展以及最大程度上满足本市市民多样化的阅读需求,顺德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顺德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指导、统筹协调、组织相关单位,包括:顺德图书馆、顺德区博物馆、顺德区清晖园博物馆、顺德区文化艺术发展中心,共同主办的创意阅读节活动。此次活动的数字阅读区亮点纷呈:由传统文化体验区、恐龙世界畅游区、读者现场活动区、顺图新媒体展示区、智能机器人展示区、顺图文创展区、顺德区图书馆集群建设展区七个区域组成,通过“互联网+”等为市民带来不同类型的数字互动阅读体验。正可谓多位合一,模式兼容。“多位合一”中的位指的是单位,即多单位统一配合。“模式兼容”,这是创新发展的缩影,这种新的跨界合作使得同一个场所兼备了多种职能,达到模式兼容的效果。这将是“互联网+”背景下未来图书馆发展的趋势,值得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努力研究。

(二)公共性突出。即便是在跨界合作发展较早的公共图书馆,在初期阶段,也是以具有文化公共性的跨界合作为主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跨界合作是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与国家图书馆强强联合,就古籍保护公益项目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与国家图书馆作为国家级文化单位,文化属性自然不可否认。双方发挥出各自优势和专长,在古籍保护、古籍科研、古籍数字化、人才培养、古籍活化与利用等方面开展多维度的深化合作。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将发挥其组织和机构机能以及公益基金募集与管理优势,为项目提供组织管理、资金支持和资源管理等;国家图书馆将发挥组织统筹和协调优势,并在全国古籍保护工作方面,协调行业相关资源,不断推进和加强对古籍原生性和再生性保护。经过双方共同合作,不断提升项目的影响力和合作成果,在促进古籍保护研究利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将大有作为。文化+文化,可谓同属性的叠加与增强。再如,重庆图书馆和科技馆、陕西省图书馆和历史博物馆的合作,也都凸显了具有公共文化属性的单位在开展合作时,相对好开展,可以在合作中整合公共文化资源,并进一步得到加强和发展。推动各自文化机构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和便捷的文化资源。随着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大力推进,公共图书馆与各公共文化机构的跨界合作将更加频繁且紧密,公共图书馆将发挥文化宝藏丰富、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成熟的优势,与其他文化机构的实物资源和文化资源彼此融合,丰富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与形式。

参照以上公共图书馆的跨界合作的成功实例,作为大学图书馆可以与自身相同公共文化属性的单位合作,将多单位职能于一身,为促进学校发展、更好地培养人才、服务教师教学科研开拓一条新的发展之路。

二、跨界合作实施路径

借鉴和分析公共图书馆跨界合作的成功范例,制定大学图书馆的跨界合作实施路径。

(一)与专业领域协会合作。深圳图书馆室内设计第一现场项目是由深圳图书馆与深圳市室内设计师协会共同举办,主要包括室内设计主题艺术展和空间美学艺术赏析专题讲座两个版块。图书馆致力于“图书馆之城”和“设计之都”、阅读和艺术融合发展,设立了艺术设计文献专区,配置了设计师之家、雅昌艺术图书数据库等丰富的数字资源,打造了艺术阅读推广系列活动品牌,从资源、服务、活动三个方面立体推动艺术阅读。此次与深圳市室内设计师协会共同打造的“室内设计第一现场”活动,是深圳图书馆与设计界跨界合作的一个良好开端,也是图书馆与专业协会、社团、研究会等组织合作的典范,未来可以使更多的设计师走进图书馆,普及生活艺术美学。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深圳图书馆紧跟城市发展步伐,为助力“设计之都”建设,不断完善优化艺术设计专区,虽然空间不大,却承载了广大市民对设计的热爱,不同程度地满足了读者对设计专业图书资料的需求,创造了良好的学习和传播设计相关知识的氛围和打造了新的设计知识传递平台。设计和艺术都是文化重要部分,而艺术是一切设计的最高境界,随着一件又一件作品的进入,一场又一场讲座的展开,深圳图书馆的艺术设计区能够成为一个传播先进设计理念、先进设计文化的重要阵地和交流平台。在此次活动中,不仅推动了图书馆的阅读推广,而且也为设计专业领域的人才提供了一个施展自我的平台,正可谓双赢乃至多赢的局面。作为与专业领域的合作典范,大学图书馆可以参照此次活动,积极与学校设立的专业相关领域的协会、研究会、知名社团联系,在馆内打造专业领域知识传播平台,并将相关图书资料展出,供学生借阅。借助相关资料,解决在讲座过程中遗留的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由大师打造的专业知识平台也响应国家当前的教育方针,注重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由活跃在一线的业界人士讲授,势必会起到超出课堂之外的效果。作为合作的基础,图书馆可以为这些专业领域的组织团体推广提供助力,并且可以提供自身丰富的图书资源。这系列活动的开展,无论从专业推广、扩充优质教师资源、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还是培养适应当代发展的优秀教师队伍都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对于双方来说,均有益处。

(二)与书店、出版社等开展合作。图书馆和书店是国家重要的文化传播基地,肩负着传播文化、传承文明、传递知识的重要使命;承担着服务读者、服务阅读、服务文化传播的共同责任。吉林省图书馆与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跨界合作,助力吉林省书香家庭建设。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必须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家庭,二是时间。家庭教育在孩子学龄前乃至小学阶段对孩子各种习惯都是有着非常大的影响,那么做好家庭的阅读学习工作,对于孩子阅读学习习惯的养成是非常有帮助的。阅读让我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有源源不断的能量,对一个家庭的发展非常重要。此活动以“红色经典润童心·书香陪伴共成长”为主题,以真人红色故事会和亲子阅读为主要活动形式。再如,四川省图书馆与新华文轩多次牵手,共建“馆中店”——文轩读读书吧,并在省内首创“你读书,我买单”的全新运营模式;共同打造“爱读I do周末阅读分享会”阅读推广品牌;共同举办“丝绸之路国际图书馆联盟暨‘阅读·城市·文化’图书馆、书店融合发展高峰论坛”等行业峰会;合作共建“四川历史名人馆”以及2020天府书展馆店融合系列阅读活动等。馆店融合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基本阅读需求,更满足了阅读文化消费的需要,并提供了知识的服务升级。大学图书馆可以参照此类活动,与书店、出版社等开展合作,不仅丰富了大学图书馆的馆藏、提高了图书馆服务社会的能力,对于书店和出版社,也拓展了推广的手段和渠道。通过发挥出版社的平台与资源优势,可以在平台共享、专业翻译、期刊服务等多元方向开展合作。也可以探索在资源开发、文献展览、数据库建设、出版选题策划等方向进行重点合作。

三、结语

万物互联、跨界融合为公共图书馆带来挑战,同时也为公共图书馆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为了在严峻的冲击和挑战下生存并赢得发展机遇,公共图书馆迫切需要突破固有的思维模式,以互联网思维重新审视自身,跨界合作、创新发展。大学图书馆可以参照和吸收公共图书馆在跨界合作上取得的成功经验,遵循“多位合一,模式兼容”和公共性突出的跨界合作特性,与专业领域协会、书店、出版社等合作,以促进大学图书馆的发展,更好地为学校培养人才,为教师教学科研服务。

猜你喜欢

跨界图书馆文化
周鹏飞:大鹏展翅 跨界高飞
牙医跨界冬奥会裁判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陈黎贞 数次跨界唯有初心不变
学霸也是人 那些跨界的大拿们①
谁远谁近?
图书馆
去图书馆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