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应用场景下纸质档案仿真复制需求及仿真要点研究

2021-11-23中国科学院档案馆赵迪

办公室业务 2021年19期
关键词:原件馆藏纸质

文/中国科学院档案馆 赵迪

随着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社会整体文化保护与传承意识提高,文物、珍贵文献保护进入大众视野,也成为档案、文博行业关注的热点。尤其近年来公众文化意识觉醒,档案行业宣传展示馆藏档案的主动性及服务意识增强。伴随档案展览陈列数量的增长,档案仿真件应用场景也进一步拓展,仿真制作需求日益精细化。作为档案仿真件制作的需求方,需从实际出发,考虑仿真件的应用场景、应用需求,明确仿真件制作要点。

一、仿真复制的定义及纸质档案构成要素

所谓仿真复制,即通过手工或新型技术、方法,使新制成品所含的内容、形式、外观都与原件有相似的制作过程。在仿真件制作过程中,对原件各构成要素逐一分析是其中的首要环节,且对原件所含各要素的还原程度综合决定仿真件最终的效果与质量。由于档案中纸质档案占比最大,实物档案的仿真复制接近于文物仿真,有较为成熟的制作流程等可供参考,在此仅以纸质档案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仿真复制要点及需求。

从制成材料看,纸质档案由载体材料和记录材料构成。其中载体材料除决定档案材质外,还是影响纸质档案整体外观状态的重要因素,包括纸张色彩、纸张使用方式如拼贴、档案实体的残损情况、使用痕迹、霉菌和锈斑等。记录材料指记录原始的正文内容信息、文件及档案管理中记录信息所使用的材料,同时还直接关系档案视觉上呈现出的状态,如有效内容的字迹、字体,无明确含义的墨水污渍及整体布局等。此外,纸质档案包含的内容信息是纸质档案仿真复制区别于陶瓷、青铜、玉器、书画等文物仿真复制的关键。因为内容信息是影响纸质档案自身价值高低的主要因素,直接影响档案开放与否。因此纸质档案仿真复制需要特别注意考虑仿真件的应用场景,斟酌档案内容信息的使用范围及仿真还原程度。

二、纸质档案仿真件应用场景分类及需求分析

(一)纸质档案仿真件应用场景分类。档案仿真复制属于档案保护的手段之一,常被各大档案机构用于做珍贵馆藏档案保护,以降低原件使用频次,延长原件寿命。具体来看,纸质档案仿真件的应用场景主要有馆藏档案备份、档案征集、对外捐赠和展览陈列4种。1.馆藏档案备份。此类仿真件制作以保护馆藏珍贵档案原件为主要目的,使用仿真件替代原件,满足日常借阅利用。在原件状态极差无法通过修复继续保存时,仿真件还将承担完全替代原件永久保存的任务,继续发挥价值。博物馆界已有类似先例。如冯忠莲女士于1980年秋完成的《清明上河图》长卷摹本就被故宫博物院列为一级文物,作为原件长久保存的最佳替代。2.档案征集。此种场景下的仿真件制作是用于弥补无法将一些珍贵档案原件征集进馆遗憾的一种方式,发生于档案机构之间或捐赠个体与档案机构之间,也是丰富馆藏档案的一种有效手段。形成的仿真件将替代原件在馆内保存,成为馆藏资源的有益补充。如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档案馆为弥补馆藏档案缺失,加大档案征集力度,在民间档案征集过程中制作仿真件进馆。另一种是为对档案捐赠人表示感谢,由获赠一方挑选获赠档案中的珍贵档案或将全部获赠档案制作仿真件,赠予捐赠人。如十堰市档案馆曾对著名作家梅洁捐赠的个人档案进行分类整理,制作仿真复制件赠予梅洁家人做纪念。3.对外捐赠。仿真件捐赠常用于征集工作之外的重大交往。档案部门经国家档案局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依据职权审查批准,可制作档案仿真件作为馈赠礼品,应用于国家、机构等的重大交往。2005年连战访问辽宁,时任中共辽宁省委书记李克强向连战赠送了由辽宁省档案馆珍藏的其母亲赵兰坤在奉天坤光女子师范学校任教时的档案复制件,获连战好评。4.展览陈列。此类仿真件制作需求量最大,应用最为广泛。展陈场景下的仿真件制作是为达到传播档案内容、发挥档案价值的目的,同时满足档案原件保管要求的折中选择。如为配合“筑梦伟大时代共创美好生活——江苏省庆祝改革开放1978~2018图片展”,江苏省档案局技术部提供了2本珍贵记账簿的高仿真复制件作为展览的重要展品。

(二)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需求分析。综合分析上述应用场景,馆藏档案备份、档案征集及对外捐赠三种场景下的仿真复制均定位于替代原件,成为馆藏档案的组成部分。仿真件制作需一比一高仿真还原,以满足“完全替代”的需求目标。

应用于展览陈列情景下的档案仿真件,以展示档案内容为重点,辅以档案形式塑造历史氛围,旨在以档案为载体传递信息。因此在仿真件制作上不必要过高追求一比一还原,重在依据主题及信息公开相关规定,复制档案目标范围内的内容信息。同时,展览陈列追求整体的美观性,在还原档案外观状态上还需酌情美化处理。

如前文所述,仿真件对原件所含各要素的还原程度综合决定仿真复制的最终效果与质量。因此在无须追求一比一高仿真的仿真件制作上,需要明确仿真总体制作原则,需要对纸质档案构成要素逐一分析,确定各要素仿真程度及处理要求。

三、非一比一还原纸质档案仿真复制原则及制作要点

展览重在以具有感染力的形式传达主题信息。纸质档案仿真件作为展品,是展览的灵魂所在,在制作上应与展览设计布展原则统一,遵循以保留原件原貌为主,依展陈需要适当修饰为辅的原则制作。

(一)载体仿真要点。1.载体材质选择。仿真件的载体选择一是受应用场景即需求的影响,二是受仿真技术手段的影响。从展览需求上看,通常情况下仿真件作为展品,仅供观众观看,制作上需重点还原观感,无须追求触感相同。首先从仿真技术手段上分析,临摹式的仿真复制以使用与原件同时期、同类型的纸张为最佳选择,其次选择整体色调相似的同型纸。基于数字图像技术的档案仿真复制在输出载体选择上,优选宣纸,以最大程度上减少色差及生硬感。2.载体状态处理。档案仿真复制中,对原件的载体色调、残损、使用方式(纸张拼贴等)、使用痕迹完整还原是仿真的基础要求。考虑展览中的视觉传达要求,建议在仿真中对严重影响档案内容阅读的霉斑或其他污渍做适当处理,保证档案中关键记录信息可被清晰辨识。除此之外,仿真件需求方还应平衡展品美观度和展品档案特色之间的关系,根据自身需求对档案组卷装订中补贴的衬纸、留下的孔洞、钉锈等元素做分析,决定是否予以还原。

(二)记录材料仿真要点。1.记录材料选择。同载体选择相似,但一份档案中存在多种记录材料的情况更为常见,如图文结合的档案、多人签名的登记簿等。展览陈列中,综合展示需求和仿真技术,仿真件通常做到视觉上色调、质感与原件一致即可。2.记录状态处理。单就字体、字迹、记录的整体排布、墨渍等来看,这些均为影响最终还原度中的关键元素,是仿真制作的重点关注对象,应尽量保证一比一还原。特殊情况下,若纸张背面或上一页透出、反印的字迹影响展示页内容阅读,则建议予以适当处理。

(三)内容信息还原要点。纸质档案记录内容一般包括文件生成者记录的内容信息、文件及档案管理中记录的信息。档案仿真件用于展览之前,按流程需要对档案内容进行公开审核,当原件中部分信息不适宜公开展览,仿真制作应根据具体情况做内容隐去或模糊化处理。关于档案中文件及档案管理过程产生的信息,如收发文、降解密、归档印章、档案页码编号等有实质意义的管理过程信息应尽量保留,而不影响原始文件内容的无意义信息可考虑删除。

四、结语

社会分工的细化和高度专业化使各专业壁垒变高,多数档案机构在仿真需求面前也需要借助专业力量才能完成。与此同时,档案机构需要在其中融入思考,明确自身需求,才能突破专业壁垒,与专业人员在同一话语体系下对话,获得1+1>2的成果及效果。并且,长期来看,纸质档案仿真件还将面临更多样、复杂的应用场景,需要满足更精细化的制作要求。作为纸质档案仿真件的需求方,需从档案构成要素出发,切实思考应用场景下的仿真需求,明确仿真制作要点及验收标准,从需求方角度推动纸质档案仿真复制日臻成熟。

猜你喜欢

原件馆藏纸质
名家书画: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藏书画作品选刊
为什么要读纸质书
不一样的皇冠
《马关条约》原件
道路交通事故原因致伤医药费怎么报销
电子疲劳
独立书店浪漫的纸质生活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
馆藏兵团文献利用分析实证研究
试论馆藏知识的使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