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高校研究生党支部思想建设研究

2021-11-23西京学院赵军平

办公室业务 2021年19期
关键词:组织生活导师研究生

文/西京学院 赵军平

青年人才是民族振兴、国家发展的骨干力量,高校研究生是青年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关系到新时代国家人才资源的质量。高校研究生党支部是党组织团结广大研究生人才的主阵地,是实施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强战斗堡垒。因此,加强高校研究生党支部思想建设,培育新时代有理想、有担当的党的事业可靠接班人,是当前高校研究生党支部建设工作的关键任务。

一、高校研究生党支部思想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党支部思想建设忽视了研究生党员群体的特殊性。高校研究生群体具有其自身特殊性,在思想、学习以及生活上都与本科生明显不同,研究生经历了系统的本科学习和激烈的升学竞争,还有的具备社会工作经历。从整体来看,研究生党员的年龄跨度较大,有的是从应届本科生直接考上研究生,有的是参加工作后继续深造。其中,不乏一些研究生党员已经结婚生子,承受较多的来自家庭、经济等各方面的压力,且自我独立意识较强,繁杂的学习生活之下,他们对集体活动的参与兴趣和需求不高。这对研究生党支部思想建设工作造成了一定阻碍。此外,研究生党员的知识层次普遍较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需求层次也更高,普遍简单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对其收效甚微。这对高校研究生党支部思想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在高校研究生党支部思想建设中,很大程度上忽视了研究生党员群体所表现出的特殊性,导致思想建设实效性较差。

(二)党支部组织生活对研究生党员吸引力和感染力不足。现阶段,高校研究生党支部思想建设工作中,受到创新意识不足、经费限制等因素影响,党支部组织生活较多地停留在简单的文件学习、精神传达的初级阶段,对研究生党员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不足。高校研究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活力不足,难以满足研究生党员更高层次思想碰撞需求,难以吸引研究生党员自主参与到党组织生活中,逐渐导致党支部组织生活流于形式,思想建设效果不佳。

(三)党支部思想教育活动开展形式单一、针对性不足。党支部思想教育活动是落实党支部思想建设的主要手段。目前,高校研究生党支部在开展思想教育活动中,采用的仍旧是传统的理论讲座、党员培训班等模式。很多研究生党员普遍反映党支部思想教育活动存在形式化、打官腔的问题,思想政治学习方式单一刻板,针对性不足,难以提起研究生党员的学习兴趣,党支部思想建设的实效性受到严重影响。

(四)研究生党支部干部素质能力有所欠缺。研究生党支部干部是落实党支部思想建设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研究生党员干部的个人素质和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党支部思想建设效果。从现实情况来看,高校研究生党员具有来源广、差异大的特点,研究生党员干部队伍的素质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时,由于研究生面临较为繁重的学习压力、科研压力以及家庭、经济方面的压力等,导致研究生党员干部缺乏对党组织工作的热情,难以投入足够的精力去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发挥自身对党支部思想建设的推动作用,从而影响了研究生党支部思想建设工作。

(五)研究生导师“重学术、轻思想”。研究生导师不仅要带领研究生在学术研究方面有所突破,同时还需要重视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与引领,从而培养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同时,对于研究生来说,导师对学生在思想教育上的引导,和在日常学习工作中的考察与监督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研究生导师由于承担较重的课业负担与课题压力,很多导师都存在“重学术、轻思想”的观念,重视促进学生学术研究,轻视在思想政治方面的育人。这对于研究生党员来说,缺乏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也对高校研究生党支部思想建设造成影响。

二、加强高校研究生党支部思想建设的有效路径

(一)建立“三位一体”纵横联动机制,深入渗透党支部思想建设。研究生群体是推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高校研究生党支部思想建设,需要充分考虑研究生群体的时代特征,创新、挖掘研究生群体内在潜力,尽可能发挥党支部作用。立足研究生群体特点,党支部思想建设可以建立“三位一体”的纵横联动机制。具体来说,就是以党支部、党小组、党支部活动组为基本单元的纵横联动机制,形成立体式党支部组织管理模式。研究生以年级行政班为单位建立党支部,形成的各级党支部为一个横向大组;同一年级以专业为单位建立党支部,形成专业横向大组;同时各党支部下设立若干党小组。依托党支部活动组、党小组构建纵向同一专业不同年级研究生党支部,根据研究方向设置党支部活动组,不同课题细化设置活动组党小组。这种纵横联动的党支部思想建设机制,既可以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和学习阶段研究生党员的学习需求,同时立体化党支部工作组有利于实现党支部思想教育工作的深入渗透,提高思想建设的实效性。

(二)立足研究生特点,丰富党支部组织生活形式。根据研究生分散性特点,党支部组织生活需要加强对网络媒体与先进技术的应用。一方面,充分利用网络建设党建网络平台,拓展思想建设工作领域,丰富召开网络会议、结合微博热点开展专题话题讨论等形式;另一方面,借助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运用情境重现等方式,创新理论教学形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对研究生党员的吸引力。同时,研究生党支部组织活动还可以以学术为引导,提高活动吸引力。学术研究对研究生来说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党支部组织活动的开展要充分考虑研究生党员知识层次和学习需求,通过开展学术沙龙、现场调研等专业性较强的支部活动丰富组织生活形式,提高研究生党员思想建设水平。

(三)创新研究生党支部思想教育方式。高校研究生党支部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根据研究生群体特点,创新开展方式。例如,在研究生党支部推行党员轮流讲党课制度。研究生已经具备较为成熟的思想,开展支部成员轮流讲党课制度,能够充分激发起研究生党员的主体意识,加强其对思想建设的重视,并发挥朋辈浸润的教育效果。同时,通过建立“学以致讲——以讲促学——讲学相长”的自我教育长效机制,深化教育成果,提高思想建设成效。

(四)加强支部干部培训,重视提升研究生支部干部素质能力。党支部干部培训是高校研究生党支部工作的重要内容。高校研究生党支部提升干部素质能力,可以通过完善整合网络教育资源,集合全国高校研究生党员骨干网络培训示范班课程、专题网络培训示范班课程等资源,加快建设高校研究生党支部干部网络培训。提高干部培训学习灵活性及干部参与度和参与积极性,促进研究生支部干部素质能力的提升。

(五)加大导师参与力度,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思想教育功能。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学习的重要引导者,对研究生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研究生导师要树立德才兼备的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发挥导师育人的作用,加大对研究生思想教育的培育力度,以导师思想政治教育为抓手,奠定研究生党支部思想建设基础。首先,高校应明确导师育人职责。导师要将对研究生学术上的指导、思想上的引导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通过定期参加研究生党支部组织活动,明确研究生思想教育需求,关注研究生思想发展动态。其次,导师应加强对研究生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的培养与考察,研究生党支部相关决策应当充分听取和尊重导师的意见,确保对研究生进行全面地考察,提高党员发展质量,奠定党支部思想建设基础。

三、结语

高校研究生党支部思想建设是研究生党建工作的基础性内容,提高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质量,要夯实党支部思想建设。当前,高校研究生党支部思想建设工作中,受到研究生群体、党支部工作开展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研究生党支部思想建设效果不佳。随着研究生教育质量要求不断提升,高校研究生党支部必须重视加强思想建设,积极探索在新形势下解决当前研究生党支部思想建设工作开展问题、提升思想建设质量的有效路径,切实提升高校研究生党建科学化水平。

猜你喜欢

组织生活导师研究生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图读懂党的组织生活该如何过
如何过好党的组织生活
导师的猫
“牡丹江市坚持‘一化四制’,推动组织生活落细落实”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大兴安岭呼中区开展“最佳组织生活”评选活动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和谐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