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关怀视角下的现代小学教育管理探析

2021-11-23岑立强

关键词:关怀管理者人文

岑立强

(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小学)

教育管理是学校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教育管理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学校的口碑及教育质量。如果教育管理不能摆脱老一套不适宜的管理方式,会对教育管理结果产生不利影响。教育管理同时又与教师队伍建设息息相关。因此,以人为本,通过各种方式提高教育管理者的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一、小学教育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小学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的重要场所。目前,我国的小学教育制度借鉴了泰勒、法约尔等人的管理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管理者开展工作。但是,制度式的管理也带来了很多的弊端,管理者成为命令的发布者,学生像士兵一样执行命令,从而使教学成为一门单纯的技术性活动。教育管理者忽略了学生的身体健康与心理成长,只是将知识填鸭式地灌输给学生,这样的管理模式显然不符合以人为本这一理念,这是小学教育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二、小学教育管理中人文关怀的含义及其内容

(一)人文关怀的含义

人文关怀是从人的属性出发,肯定人的中心地位和主体价值,关注人的生存状况,关心人的精神世界,尊重个体差异和理性思考,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小学教育工作者坚持人文关怀的管理手段,是为了维护、协调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从而让小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善意,促使他们自由全面地发展。小学教育管理中引入人文化的管理手段,与时代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是一致的。小学是学生启蒙的开端,从小加强培养,使其具备时代发展需要的素养,对人的一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人文关怀的内容

人文关怀理念是现代教育管理工作的核心理念,教育工作者需要对小学生进行考查,发现和研究其中个人的差异,然后按照小学生不同的差异性设计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学校方面,各级管理者包括校长、主任、教师等要建立良好的教学管理制度,从学习、纪律等方面入手,细化工作任务,进行科学化的管理。如我校立足学校发展实际,在教育教学、师资培养、安全管理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以人为本的制度。

学校同时要求在校外,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会对孩子造成影响,经常与孩子交流,及时地掌握孩子的学习任务及思想动态,以便更好地配合教师教育和管理学生。与此同时,积极地与社会各部门合作,助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人文管理在小学管理中的实施

(一)注重教学管理中师生间的交流

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处在发展阶段,在教师数年如一日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发展和探索,其心智才会慢慢走向成熟。所以教师要做的就是细心观察学生的状态,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轻声细语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或者意见,才能有效地管理好学生。

课堂教学不是单纯的教师教一项,学生学一项的过程,只有注重师生间的交流,才能促进教学双向交流活动。例如在体育课上,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应该在课上和课后关心学生的心态变化和身体安全,与学生进行积极的沟通,用心去了解学生的困境,帮学生走出困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教师了解学生后, 还能不断地调整教学计划,促进教与学的有机结合。

除此之外,小学的环境建设(舒适、轻松的校园氛围)对教育工作者管理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对小学生的心灵有极大的抚慰作用。

(二)贯彻人文关怀的理念

教师在学校不仅扮演着老师的角色,也是学生的“知心朋友”,所以在学校的地位十分重要。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师往往被赋予管理的职能,扮演着管理者的角色,教师的任务就是执行校长的命令,然后再将命令转述给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有一条难以跨越的鸿沟。

因此,学校需要贯彻人文关怀的理念,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小学教育作为孩子们启蒙的开端,要制定合理的教育理念,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规律性,揠苗助长或者囫囵吞枣的教学方式都不适合小学生的发展。人文关怀的理念是让教师与学生做朋友,以“大哥哥” “大姐姐”的心态加以引导。小学教育管理就是从个体出发,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完善不足之处,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学校的目的不应该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学习知识,而应该是从身体和心理等方面全面促进、帮助学生发展。

小学是孩子们筑梦的场所,是孩子梦想的起航港。所以教育管理者需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使小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得到均衡、充分的发展。小学管理要与时俱进,积极开拓创新。小学教育管理也需要社会、家庭、学校三方面的配合,要做到共同进退,助力孩子的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关怀管理者人文
请别拿管理者的标准要求员工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古今一脉相承,兼顾现实关怀
关怀理论视角下教师关怀关系的构建
窗口和镜子
人文社科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
亲切关怀 殷切希望
管理授权的六大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