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241省道岚马线公路工程管理提升对策研究

2021-11-23李逢源申铁军

商品与质量 2021年41期
关键词:制度管理

李逢源 申铁军

1.山西路桥第七工程有限公司 山西晋城 048000;2.山西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太原 030006

国道241省道岚马线汾河水库改线工程PPP项目,对标一流,持续发力,结合企业管理实际,出台市场开发、工程管理、资产经营等一系列纲领性指导意见,在山西省公路建设领域率先推广。

1 国道241省道岚马线汾河水库改线工程PPP项目介绍

项目起点位于岚县梁家庄(通过太佳高速西段岚县连接线接国道241),经娄烦县,终点位于古交市梭峪乡,顺接国道241。项目路线全长56.881km,采用一级公路技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60km/h,路基宽度20m。主要工程量:路基挖方1031.39万m3,填方426.62万m3,排水防护79.39万m3;路面工程253.81万m3;设大中桥10529m/36座,天桥576m/6座,分离立交2座;涵洞4334延米/112道;隧道5549.046m/3座;桥隧比28.27%。娄烦连接线长3.585km,采用二级公路技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60km/h,路基宽度10m,新建涵洞6道/97m。全线共设平面交叉22处,紧急停车带23处;服务区1处、收费站2处、超限检测站1处、隧道管理所2处、养护工区1处,建筑总面积12101.49m2。

2 国道241省道岚马线汾河水库改线工程管理对策研究

2.1 完善项目制度体系

高度重视制度的顶层设计,把制度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和系统性工程。

聚焦管理提升,坚持问题导向,对现有制度进行“立、改、废、释”,重新梳理制度清单,加快补齐管理短板,重点完善和优化资金支付、成本管控、合同管理等影响制约企业经营业绩的重点制度和关键流程,配套制定《公司部门职责手册》,更加规范明晰项目职能定位和企业制度框架,第一次真正建立起覆盖全面、系统规范的管理制度体系[1]。2019年至2021年三年间,聚焦高质量发展,紧抓变革性重塑,进一步加强制度宣贯、执行、反馈、改进、提升的全过程进位和升级,建立风险矩阵和内控体系,完善管理制度279项,优化内控核心流程85项,制定追责问责清单883条,形成严密细实的企业管理脉络和制度框架,推动具有路桥特色的管理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将制度建设贯穿始终,信息化建设内嵌其中,建立企业管理制度库,深入开展12项管理提升行动,新增、修订的制度及规范性文件共计343项,废止制度80项,通过制度的“立改废”,使制度执行更加有效有力。现行规章制度343项(含规范性文件),主要涵盖公司治理、党的建设、纪检监督、生产经营、人力资源、资金财审、综合管理、群团工作等8个领域。同时根据制度建设总体规划,搭建制度清单体系,采用制度宣贯、专项考核、执行监督、信息化赋能等多种方式,努力推动制度管理体系化、规范化、标准化。

2.2 提升企业治理体系

管理贵于专,而强于精。近年来,项目聚焦管理重点,坚持分类施策,突出创新创效,建立会审机制,针对性地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办法。在《新战略机遇期(2019—2022)发展规划》指导下,为改革完善企业重大事项决策机制,制定“党委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治理规则文件清单”,出台《战略规划管理办法》、《章程管理办法》、《规范所属企业董事会建设的实施办法》,推动加强党的领导和企业法人治理相统一。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2]。制度重在执行过程中由“物理组合”产生“化学作用”,制度执行越有力、越坚决,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和发展动力就越充足、越彻底。全力抓好制度建设这项基础性、全局性、牵引性的重点工程,用制度建设开启企业提档换速新局面,更好适应企业高质量、高效益、高速度发展需要,在交通事业大发展的快车道上实现弯道超车、直道冲刺和换道领跑,坚持党建引领,深度融合,持之以恒抓党建促发展,公司各项目突出项目党支部建设,所有在建项目在成立项目部时,必须同步设立党支部和群团组织,把支部建在项目上,把党旗插在工地上,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运用好“1235工作法”,与工程项目的急难险重任务相结合、与过程创新创效相结合、与提升工程品质相结合,在质量、安全、环保、进度、效益等方面,创建提质型、创新型、强基型项目示范点,切实解决工作中的重点、痛点、难点问题,以创新创效打造过硬“战斗堡垒”。上下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聚力攻坚,决战决胜,以高标准、严要求的实际举措,高质量、高速度、高效益完成项目全年度各项目标任务。项目公司坚持“两个一以贯之”,深入贯彻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和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瞄准健全完善具有行业特质、路桥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这一方向,坚持横向覆盖、纵向贯通原则,统筹推动制度体系建设,不断提升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3 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一是强化责任担当、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工作中严格执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责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做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安全责任层层压实;二是坚决遏制各类责任事故、树牢底线思维,要学会用“显微镜”查找隐患、用“放大镜”治理隐患,不断提高隐患治理排查能力;三是对标一流、强化责任、专项提升。要求各单位、项目部要清醒认识安全生产与高质量发展的因果关系,严格深入贯彻“责任落实、过程防控、长效保障”体系建设和“八项提升”有效实施。弘扬生命至上、安全发展的思想,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务实的作风,集中力量全力以赴打好安全生产“攻坚线”。围绕安全质量环保专项提升行动,以“安全生产月、质量提升月和环保提升月”活动为载体,通过建立健全安全、环保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环保技术教育培训,创新安全、环保生产宣传工作,切实把安全环保生产工作抓紧抓好,持续筑牢安环防线。

3 国道241省道岚马线汾河水库改线工程管理提升措施分析

(1)围绕目标任务创先争优,强化“三集中”场站建设,实现了由“小场区”到“大厂站”的关键转变,通过总结、制定、落实、提升标准,提高项目生产效率,铸造品质工程。公司坚持理念和模式创新,充分发挥试验检测的指导作用,全面践行“骨头里榨油”,让“四新”技术、“二次加工”“三集中”“固废资源化利用”产生叠加效应。已申请“自动降尘水泥罐”“改进型游标卡尺”等实用型专利11项;获得“提高片石混凝土挡土墙外观质量”“提高构造物混凝土外观质量”两项省质量与名牌协会QC小组三等奖;引入的“成套路面机械无人化施工”技术,为路面施工技术注入“硬核”力量,不断强化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实现提质增效。

(2)终端市场布局的全面调研和专业分析,公司主要战略物资(采购金额大、批量大、技术复杂、制造周期长、服务依赖强的物资)战略合作伙伴的开发和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大宗物资主要供应商认证完成,并进入长期维系关系;区域物资集采信息化平台的搭建,以及生态完善。加强基本制度建设,提升基层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现制度管理标准化。确保制度制定和落实同步推进,形成用制度落实责任、用制度推动工作、用制度保证成效的良好工作局面性。推动专业化发展,为适应业务及市场需要,积极发现及开发源头产业,把握大宗物资源头供应。明确目标市场定位,明确的发展战略,培养专业技术人员、丰富经验,才会是实行供应链优化,实现精益求精成功的精细化、信息化管理[3]。

(3)整合原有业务,打造精益库存控制与库管管理系统;打造低成本物流管理系统等。完善供应链预测和计划体系,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构建具有激励性的员工激励系统。构建和完善采购人员职业道德评判及具有激励性的绩效考核制度。持续深耕主责主业,树立行业标杆,以“路桥特色”为抓手,激发主业活力。突出企业品牌形象,持续增强品牌亲和力,通过服务窗口、微信公众号做好现场服务以及网络服务,继续出台特色服务和创新服务,满足社会公众对高速公路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需求;突出人才培养特色,建立“管理型”“技术型”人才库,动态掌握人才储备情况,同时在培养方式、氛围、力度等方面制定相应细则,主抓履职能力、业务能力及综合素质提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突出堵漏增收成效,全面总结“一张网”联合稽查创新经验,进一步大胆尝试建立逃漏费特情模型,提高科技治逃和数据治逃水平,坚持做好宣传和“综合服务水平”营销,同时不断探寻更有效的高速公路营销策略,努力提高通行费收入;突出路政执法力量,持续加强涉路施工管理,加大监管力度,有效保护高速公路路产路权,坚持“救援+安全+服务”的工作理念,持续深入完善专业消防队伍建设,规范清障救援标准化管理;突出智慧养护思维,牢固树立“科学养护”的理念,持续推行养护“四新”技术应用,建立完善养护管理激励考核机制,促使养护管理进一步提质增效;突出隧道管理亮点,持续开展隧道提质升级活动,积极应用隧道照明及节能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大力推进管理型节能减排,实现开源节流,降本增效;突出服务区管理一流,深入开展“环境卫生专项整洁”活动,深化“厕所革命”,全力配合高速交警筑牢服务区“两客一危”重点营运车辆检查管控第二道防线,提升路警协同共治效能,继续探索高速公路服务区危化品车辆停放管理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确保辖区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平稳[4]。

4 结语

通过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制度体系,进一步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紧紧围绕“对标提升”的主线,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真正做到精准施策、靶向发力。优化治理结构和经营机制,促进企业科学决策、依法经营和高效运转,坚实筑牢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基石。

猜你喜欢

制度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管理漫画
党的领导制度是居于统领地位的制度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制度空转,是“稻草人”在作怪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
让制度意识深扎于心实践于行
某些单位的制度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