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科技工作与科技档案管理关系研究综述

2021-11-23江海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管理部黄小燕江海职业技术学院智能信息学院陈燕

办公室业务 2021年15期
关键词:二者协同理论

文/江海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管理部 黄小燕;江海职业技术学院智能信息学院 陈燕

建设新时代创新型国家,高校承担着支撑、主导作用。科技工作与科技档案管理是高校科技创新的两个重要内容,二者并非相互独立、毫不相关,而是彼此联系的。协同发展高校科技工作和科技档案管理,充分利用二者合力效应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贡献率,已成为新时代高校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举措。为此,有必要对目前科技工作与科技档案管理之间的关系加以梳理,为制订更科学、完善的高校科技管理制度奠定理论与实践基础。

一、现状研究

(一)理论方面。根据现有高校管理体制,科技档案管理、科技工作隶属于不同的部门,这就造成二者关系研究的主体视角不同。王艳华从科技活动中的人员、经费投入和成果产出与科技档案的关系角度,分析了高校科技档案的形成和基本特征,为构建具有高校特色的科技档案管理和科技工作协同关系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廖淑莉针对目前高校科技档案管理服务于科技创新的理论不足,提出了开发高校科技档案资源,服务科技创新协同机制,从怎样利用好科技档案信息资源角度,分析了构建协同创新机制的必要性,并从工作经验角度,提出了构建对策;马细珍通过对我国高校科技档案服务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得出了“构建科技档案服务科技创新机制、推动高校科技档案服务机制创新不断向前发展是高校科技档案工作永恒的主题”;倪文豪等人将科技档案管理视为高校科技创新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从完整的科技档案管理、人员素质角度分析了科技档案对高校科技创新的作用机制。

无论科技档案管理还是科技工作都是由人来完成的,因此,开展高校科技档案服务于科技工作的创新机制理论研究都离不开主体的“人”。构建协同创新机制重要的是,应考虑二者的主体“人”怎样协同组织起来进行理论研究,仅仅考虑“物”的方面是远远不够的。

(二)实践方面。为了提高高校档案管理水平和科研工作质量,学界也从具体工作出发,对其关系进行了分析。孙晓云在分析高校科研档案和科研工作现状的基础上,从档案管理人员创新意识、素质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工作改进建议;赵洪芳从科技档案管理是科研工作的基础角度,分析了目前高校科技档案管理机制设置与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对策;黄贞俍认为应将高校科技档案管理和教师的绩效考核结合起来,以提升高校科技档案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的实效作用;陆艳琼认为随着高校科研工作的快速发展,现有管理体制下的高校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已不能满足科研工作的要求,需要综合提高科技档案管理、服务水平。

尽管高校科技档案管理作为高校科研工作一部分已得到广泛认可,但从理论和实践研究现状来看,仍缺乏科技档案管理与科研工作关系的系统化理论与实践研究。

二、存在的问题

(一)档案价值的理解。从档案价值论的角度看,高校科技档案具有工具价值和信息价值双重属性。1.工具价值。工具价值是指“彼此相关的不同价值主体之间的利他性价值,工具价值的特征在于为他者主体的价值生成提供手段或条件,它本身却不是自己的目的”。档案工具价值是档案的原生价值,也是本质价值,对于它的形态,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界定,即凭证价值和控制价值。凭证价值与控制价值是我国档案学界公认的能够反映档案价值性质的一对价值形态。档案自被人类创造之日起,其凭证价值就随之赋之,因为档案中所记载的内容是真实发生过的,且受到档案载体及其管理过程的维护,其真实性能够得到有效保护。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工局等上级部门先后下发文件,明确规定“科研项目结题必须经过档案归档”,就说明了档案的凭证价值的重要性。如果说档案的凭证价值是以静态价值形态表现的,那么档案的控制价值则是以动态价值形态表现的。档案的控制价值是档案作为活动与社会主体从事社会实践行为控制工具而表现出的价值形态。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档案收集与管理工作虽然与建筑施工工程的相关性不大,却成为建筑工程竣工验收的必备项目,这个过程突出了档案作为后期工程验收与维护的管理作用。2.信息价值。档案工具价值是人类赋予档案使用价值的表现,是人类社会生活选择的结果。档案依靠其载体与信息内容的统一,实现档案凭证与控制的工具价值。档案信息价值则依靠其记录信息内容的丰富性、实践性、关联系与知识性,对社会主体实践行为实施影响,其内涵已不再像工具价值那样具有较强的凭证与控制属性,更倾向于强调档案作为信息体通过档案传播与利用对社会主体文化积累与文化创造的效用。由此可见,目前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角度,均强调的是档案的工具价值,而工具价值的本质就是要求对高校科技档案进行归档管理,作为一种凭证保存起来。而档案的信息价值更加强调高校科技档案的利用,发挥科技档案蕴含的科技资料信息创新基础作用,为高校科技创新提供档案信息资源。

(二)科技档案主体的理解。高校科研课题研究、科技管理和科技档案管理,都离不开具体、现实的人,因此,“人”才是科技档案的主体,但对于高校科技档案主体,仅仅注重科技档案管理人员,而忽视了科技档案形成过程中其他主体作用,这也就造成了使科技档案管理作为一个孤立对象而存在,也就不利于从系统性角度将科技档案与科技创新工作具体联系起来,服务于科技创新。

(三)协同创新。校科技创新工作随着国家的科技创新机制建设而与时俱进地同步发展。尽管学界关于利用高校科技档案资源服务于科技创新进行了广泛讨论,但也仅限于怎样利用科技档案实践层面,还需要进一步的理论深化研究。

三、对策

针对上述存在的高校科技档案与科技工作之间关系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不足,建议采取如下对策,弥补不足之处:

(一)理论基础研究。1.协同创新理论。开展高校科技创新离不开科技创新理论指导,指导科技创新的理论基础目前更多的是借鉴官-产-学三螺旋创新理论。但开展高校科技档案管理与科技工作关系协同创新,不但涉及科技档案管理、科技工作各自创新,更主要的是要开展二者关系协同创新。依此,需要对目前的三螺旋创新理论做进一步深化,形成多层创新理论,指导二者关系协同创新机制建设。2.科技档案价值理论。科技档案作为档案的下位概念,应随档案价值理论发展而发展。目前对高校科技档案价值的理解仍处于工具价值论阶段,这明显不利于高校科技档案理论的发展,也制约了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为此,有必要借鉴档案价值理论,拓展高校科技档案理论研究视野,寻找科技档案与科技工作内在的机理关系,提升二者关系理论研究水平。3.学术共同体理论。随着共同体理论的发展,档案学术共体同理论成为档案学研究的热点,但在高校科技档案理论研究中,还缺乏具有高校档案特点的学术共同体深层次研究,有的也仅仅是关涉科技档案自身的管理主体组成的共同体,但开展科技档案管理和科技工作协同关系研究,就要将科技档案管理、科技工作等相关人员作为一个创新系统主体来考虑,既要形成上述人员共同参与的学术共同体。这就要以共同体理论为基础,对目前的学术共同体进行拓展创新,以适应新时代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需要。简而言之,开展新时代高校科技档案管理与科技工作关系理论与实践研究,需要更为坚实的理论基础做支撑。只有这样,才能将二者关系理论与实践引向深入。

(二)实践创新。开展高校科技档案管理与科技工作关系研究,其宗旨在于服务于高校科技创新,构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校科技创新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为此,必须在理顺二者理论关系的基础上,进行二者协同创新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实际工作层面解决二者关系不理顺、互相制约的问题,依此推动二者实践工作协同发展。

四、结语

高校科技档案管理与科技工作作为高校科技创新工作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应从系统论角度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不能将二者互相孤立起来。只有构建二者协同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才能真正使二者协同服务于高校科技创新发展。

猜你喜欢

二者协同理论
创造力的“阴暗面”与“创新—保新”的协同论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坚持理论创新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摇曳
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向纵深推进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京津冀协同发展
Units 13—14词语辨析
译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