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发展现状研究

2021-11-23张颖慧何丽影张慧敏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

灌篮 2021年12期
关键词:机构培训体育

张颖慧 何丽影 张慧敏 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

一、体育培训概念界定

“体育培训”是“培训”的种属性,“培训”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中被解释为“培养和训练”,在《辞海》中,“培”被解释为“有目的地使成长、壮大”,“训”被解释为“教诲、开导”。培训(training)在牛津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中被解释为“教会人或动物某种技能或行为的活动”。综合上述主要释义,培训一词可被理解为:通过教诲和开导,有目的地教会人或动物某种技能或行为,帮助其成长和壮大的活动。

体育培训具有培训的全部属性,是与体育领域内各门类知识相关培训,可以包含各运动项目技战术相关培训、教练员执教能力培训、体育赛事组织培训等技能或资格培训。本研究所论述的体育培训为针对青少年开展的各体育运动项目技战术及体能相关培训。

二、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发展研究现状

通过CNKI以“体育培训”为关键词,检索近三年(2018年4月至2021年3月)相关文献共220篇,会议收录论文6篇,期刊论文126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10篇),学位论文85篇,报纸文章3篇。

(一)现阶段体育培训机构的运营机制

王锋等(2021)研究指出“互联网+”背景下,体育培训机构的商业模式以产品、平台、客户为中心,同时受疫情影响,体育培训逐步向线上线下结合方向发展;杨品臣(2020)提出在大数据背景下,构建一个便于采集和分析数据、匹配资源的服务平台,针对青少年个性化的锻炼需求,提供更便捷、优质、规范、科学的体育培训服务;吕涛等(2018)提出在互联网时代,体育培训机构看中把握不同营销阶段的关键问题、深入了解客户需求,利用网络端口保障好售前、售后服务,线上线下结合,全面展示机构形象和功能;李英杰(2020)指出,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现阶段体育培训业的主要运营模式为线上营销、线下服务,并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陈莹(2021)提出要把握好政策红利,形成体育培训与体育赛事协同发展的新模式;区文航(2019)针对体育培训高质量专业人才短缺这一现状,提出开展校企合作模式,高校体育相关专业根据体育培训机构需求,对口培养专业人才,毕业经培训后实现“零距离上岗”;鹿云昭等(2019)提出现阶段体育机构提供的增值服务愈加丰富,包括高水平体育游学交流活动、培训过程视频资料、培训成果的数据监控等。

(二)现存的主要问题

李瑛等(2020)认为现阶段体育培训机构存在过分看中经济利益、收费无标准、管理规范性欠佳等问题;鹿云昭等(2018)提出在小众体育项目培训中,主要存在教练稀缺、教学体系不健全、场地少等问题;柳鸣毅等(2021)认为体育培训产业存在缺少文件政策支撑、专业人才和场地设施不足、服务能力和管理能力缺乏等问题;岑指昊(2019)在其研究中提出对目标消费人群把握不准、经营中缺少科学规划、与消费者间的有效沟通不足、服务便利性欠佳等问题;张之慧(2020)提出现有培训机构在管理方面存在权责划分不清、员工流动大、工作态度欠佳、营销模式单一等问题;申辉等(2020)在其研究中指出对于体育培训机构的监管和考评欠规范、机构自身对于教练员的管理不合理、存在违规招生现象等问题;向玉波(2020)指出现阶段出要存在员工流动性大、教学安排欠合理、收费缺少标准、宣传效率低、规模小等问题;罗晓琴等(2020)提出由于不受重视、薪资不理想、缺少发展前景、工作氛围较差等因素,造成体育培训机构教学人员流动性大;李瑛等(2020)认为限制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培训目的不明确、行业准入门槛低、机构自我要求不高、资源利用率低等;范小君(2020)的研究指出企业内外部费用、经营环境、客户满意度会限制体育培训机构发展规模;刘梦媛(2019)认为教师的教学态度和能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欠缺,限制了培训机构的良性发展。

(三)治理对策及建议

李瑛等(2020)提出应建立健全体育培训机构注册及管理规章制度、实施负面清单制度、加强引导体育培训机构形成责任意识;鹿云昭等(2018)针对小众体育项目培训机构提出加强宣传以增加受众、建立专业团队、丰富收入来源、健全课程体系等建议;柳鸣毅等(2021)提出健全政策体系、构建多元融合发展的治理体系、多主体参与共建共治的服务体系、体育周边产业多元服务体系等建议;刘梦媛(2019)提出要从端正培训教师教学态度、提高教学能力、完善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等方面入手,提升培训质量;岑指昊(2019)运用4C理论,提出要准确把握目标消费群体、提升服务品质、合理开展促销活动、多商家合作共赢、加大宣传力度和维护客户关系等;张之慧(2020)针对机构的规范化,提出明确责权、重视利益群体的关联性、建立健全奖惩机制、提升教育水平、优化营销模式等建议;王芳(2020)提出转变家长认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丰富竞赛等建议;蓝敏萍等(2020)提出为提升体育培训机构整体产品质量和行业高质量发展,可以PDCA质量环为基底,构建体育培训机构的资质评价体系;杨文波等(2018)从社会学角度提出要加强体育培训的育人功能、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充分认识体育培训的重要作用;罗晓琴等(2020)针对教学人员流失问题提出应完善薪资激励制度、提升招聘质量、改善工作氛围、健全教学人员发展通道、形成科学管理制度等建议;于涛(2020)提出在体教融合背景下,要加强体育培训机构与学校间的合作、突出培训产品特色和培训目标。

(四)新冠肺炎疫情对于体育培训业的影响

易茂萍等(2021)指出,体育培训会造成人员聚集,疫情暴发初期和部分中高风险地区,开展培训教学有悖于疫情防控需求,且受疫情影响,体育场馆设施不能正常开放,给体育培训的开展增加了成本和难度;刘鼎伟等(2020)认为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给体育培训的正常开展带来了挑战,同时带来了发展机遇,如何开展互动性和体验感较好的线上培训,是市场给体育培训机构提出的新要求;胡良平等(2020)指出新冠肺炎疫情使得体育培训机构的经营压力增大、收入大幅降低,且暴露出抵抗风险能力不足、缺少应急预案等问题;蒋金鑫(2020)提出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促进了线上体育培训的发展和完善,利用好线上培训可以丰富产品供给,建立体育服务生态圈。

三、结论

1.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和互联网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我国体育培训机构的运营机制逐步向线上营销、线下服务的方向发展,同时通过搭建平台、储备专业教学人才、同步开展竞赛等方式,提升培训质量的同时,尝试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的个性化、增值性服务和产品。

2.我国体育培训机构现存的问题主要集中于专业教学人才短缺且流动性大、场地多为租用且专业设施不足、机构自身管理不够科学合理且自我要求较低、教学安排及收费标准缺少指导性文件支撑、宣传手段单一且效率不高等方面。

3.就现有问题提出的对策及建议主要包括形成科学管理制度、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加强宣传、丰富收入来源、健全课程体系、提高教学人员业务水平、准确把握目标消费群体、丰富竞赛、构建机构资质评价体系、强化培训育人功能、健全教学人员个人发展通道、加强体育培训机构与学校间的合作、突出培训产品特色和培训目标等。

4.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给体育培训机构的正常经营带来了困难,反映出体育培训机构抗风险能力不足、缺少应急预案,同时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模式也给体育培训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提出了新的要求。

猜你喜欢

机构培训体育
教师培训
会议·培训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系列报道(七)
会议·培训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我们的“体育梦”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