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体育教育专业 田径教学改革的研究
2021-11-23褚姣姣成都大学体育学院
褚姣姣 成都大学体育学院
田径教学是体育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在体育素质教育逐步深化的今天,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必然需要及时地反思当前体育课的开设状态,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地寻求改善和解决措施,这对于提高体育运动课堂教学的效果以及提高体育学生的综合素质都将会是一次非常有益的探索。
一、田径教育的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田径运动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人们对于田径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田径运动项目逐渐成为最普及和最受人们欢迎的项目。一方面,在生活中田径运动简单方便,而且适合的人群比较广,因此,田径运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运动项目。另一方面,田径运动在学校体育教育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学生形成健康坚强体魄的简单锻炼方式主要有:跑、跳、走、投这四种锻炼方式,而田径运动恰好也正是提供学生这几种简单锻炼方式最直接最有效的锻炼方式,而且田径运动本身所受的环境限制较少。田径课程作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中培养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对高校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培养和学生个性品格塑造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田径课程教育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新时期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
在新时期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主要体育教学发展目标就是大力培养优秀的体育教师,使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体育教学实践能力。作为一名田径课程的教师不仅需要熟练掌握田径运动的各项基本理论知识,还要能够在不断增强高校学生运动体能的基础上,促进高校学生身体心理健康的均衡发展,另外,通过田径课程教学还要培养高校学生的自我竞争精神意识与一种团结合作的精神,从而不断提高高校学生自身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综合能力。然而,现在大部分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仍然局限在对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培养,而完全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的教学发展目标仍然不明确,田径课程教学不是以体育健身运动内容拓展为主的核心教学目标,而且并不能完全满足21世纪对新型高素质体育教师的培养需求,田径专业课程体育教学中的实质性基础内容严重匮乏。这些也是目前导致高校人才培养机制规格不高的主要因素。
(二)教学方式单一
一直以来,我们一直普遍认为学校体育运动教学过程应以体育教师们作为教学中心,而却忽视了在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体育课的教学方式也多数都是以学校教师们作为教学主导者并进行集体组织与联合授课。课堂教学显得枯燥乏味,学生被动地学习理论知识。在认知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以让学生学习知识方法为主要目标进行认知教学,而很多学生始终都是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这种只注重运用书本知识而缺乏生活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并且这种单一的、枯燥的教学模式严重忽视了对高校学生的学科整体知识个性化以及潜能的培育,限制了广大高校学生将来在从事学科教育教学实践工作过程中教学主动性和自我创新能力的不断强化。那么,将来当这些学生成为田径体育教师的时候,他们也会成为教学的奴隶,在授课过程中,不会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田径教学改革将寸步难行。
(三)教学内容杂乱无序
随着体育教学目标逐渐向多元化与全面化的趋势发展,必然导致体育教学的内容的改革与发展,否则教学目标就等于是空头支票,无法兑现。所以这些教学内容必须能够适应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实际需要,抓住广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一些落后的、不完全符合学校教学目标的内容淘汰,从而使教学内容基本能够完全满足适应时代不断发展的教学需求。然而,现如今我国体育教学仍然远远未能完全摆脱我国传统体育教学的约束限制,教学内容也仅仅限于涉及田径运动基本技巧综合运用与体育基础理论知识,忽视了传统田径运动教学与体育健身和学生心理健康等的密切联系,过分强调理论教学而忽视综合素质的提高会使得教学重点不够突出,而且学生也难以接受。另外,体育专业田径课程的教学内容比较杂乱无序,存在很多重复的教材。从中学到大学,在教学内容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异,知识之间缺乏连贯性。高校田径课程教学与中学相比,递进性较差,不符合课程的基本原理,这样就很难构建完整的体育教材体系。
(四)田径课程的评价体系不健全
目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中田径学科课程的教学评价机制体系仍然缺乏科学全面性、综合性与合理性,整个课程评价机制体系并不健全。考核的内容与体育教学目标不完全相符,教师普遍认为体育教学过程评价的主要教学目的应该是筛选优与劣,并没有了解评价的真正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现状,让学生树立自我改进与竞争的意识,不断进行提高与创新,也为教师提供反馈信息,从而及时进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另外,目前田径课程评价仅仅是一种重结果而轻过程的评价,没有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客观考核与评价,忽视了学生的平时表现,这样很难体现学生的真实能力。而且在考试过程中,学生也仅仅死记硬背,考后对自己所学知识内容失去记忆,这样就容易造就高分低能的学生。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也会很难实现。
三、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策略
(一)对田径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重新定位
培养一支具有积极主动性与实践创新性的体育师资队伍,有利于促进我国国民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所以各高校田径专业课程的体育教学最终目标应该是努力促进人们身体与心理健康的协调发展,提高在校学生的整体综合心理素质与自主创新能力。高校应该改变以往的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要教学目的的田径教学模式,把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学生综合能力素质与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全体学生明确在将来田径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学习主体,重视开展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使学生田径运动能够充分起到强体健身的运动作用。这样就既能使在校学生真正深刻理解到田径这门体育课的真正的价值意义所在,也能让学生真正深深爱上这门体育课。
(二)对田径课程的教学方式进行改进
首先,高校要重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体育课程的集体授课过程中,体育教师要激发广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其次,选择采用现代化的课堂教学方式,提高高校学生的课堂授课实践能力。教师在课堂授课过程中,要注意抛弃以往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将教学理论与课程实践有机相结合,呈现出各种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法,将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培养与理论实践操作能力的不断提高放在首位。在传播手段上,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等多种开放性的田径教学传播手段,并将现代人工智能等先进教学技术充分引入应用到高校田径课堂教学活动上来,吸引广大学生的注意力,开阔广大学生的视野眼界,从而有效提高广大学生的田径学习效果。这种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方式,对于未来高校学生的体育课堂授课能力的不断提高也将具有很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对田径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
首先,在田径课程教学内容的具体选择上,要根据田径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总体要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体育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选择要充分针对中小学学生田径体育教学的实际发展情况以及具体的教学实践情况出发,其教学内容选择应更加密切注重其在培养学生竞技运动能力、创新能力与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在高度重视中小学校学生的身体素质。高校要培养培育出适应基础体育教育发展需要的优秀体育教师人才队伍。其次,要对高校教学内容整体进行整合拓展,在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体育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内容整合优化时,可以考虑增添一些大型的户外活动,这样不仅可以大大增强高校学生野外生存的适应能力,而且更加有利于促进学生户外运动体育技能的不断提高。最后,要对体育教学内容不断进行改革创新,激发高校学生对田径体育课程知识学习的浓厚兴趣。田径运动的体育活动教学形式当然是多种多样,要努力增加体育田径运动教学内容的生动趣味性,对一些比较传统的体育田径教学方法也要进行一些比较新的改革与不断创新,使田径课程充满新的活力。
(四)建立综合性的评价机制
田径体育课程的质量评价考核体系也要相应的进行改革主要应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开始进行研究。在能力评价具体内容上,要对每个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进行一个综合性的角度评价,注重考评结果的体现同时更加需要注重评价的过程。将能力评价考核内容主要分为基本教学理论知识评价考核与理论实践操作能力评价考核两大组成部分,将高校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深入学习与学生个性素质发展、心理素质和自主创新能力情况进行总评,从而最终得出一个综合性的能力评价考核结果。在综合评价方式上,要努力打破学校教师对每名学生成绩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种传统综合评价模式,将针对学生的自我综合评价,同学间综合评价及其他教师综合评价方法进行有机结合,从多个不同方面对每名学生的成绩进行综合评价,使这种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可行性。另外,也可以通过教师间的讨论对全体学生成绩进行综合评价,将教学理论与社会实践有机相结合,更加注重理论实践性的评价,这样也就能够有效提高广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我们应该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寻求新的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培养出更多合格的体育教师,提高体育整体的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