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课程思政的高职体育课程建设研究*

2021-11-23陈怀蒙

运动精品 2021年8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思政高职

陈怀蒙

基于课程思政的高职体育课程建设研究*

陈怀蒙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体育部,江苏 无锡 214153)

推进高职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要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体育知识技能传授和体育能力培养的全过程,将现行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教育和引导学生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文章就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难点、实施路径展开研究,为我国高职体育课程思政的建设提供参考。

课程思政;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课程建设

1 基于课程思政的高职体育课程建设的意义

1.1 体育精神可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面对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高职院校学生想在学业中名列前茅、在事业上有所建树,都不是轻松之事,需要顶住很大的压力,此时体育的进取精神就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已有一个较为全面地认识,保持乐观、开放、进取的人生观,敞开心扉,战胜困难,进而更好的体验生活。实践活动已充分证明,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往往比较兴奋,情绪高涨,在这样生动自然、积极踊跃的情境下,可以更好的培养大学生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服从裁判、团结奋进、坚忍不拔、自信阳光的良好作风和意志品质。教师在教学中将中国女排精神、乒乓精神、体操精神等彰显体育精神的思政元素融入到体育教学专题当中,能够让大学生学会在体育运动中彼此尊重,培养大学生的“规则意识”和“公平意识”,树立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信心。

1.2 体育课程性质满足课程思政化的要求

体育课程教学的目的不是要把所有大学生培养成一批专业优秀的运动员,而是要按照独特的体育教育模式培养一批新时代综合素质较强的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讲,体育课程的内容与思政教育有很多相似和共通之处。从教育路径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来看,体育教学的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突出了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在体育课程当中加入思政教育,实现体育课程思政化就可以使学生在拥有体育专业技能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较高的综合能力。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初入社会,在适应社会及积累社会经验的过程中,身处于各种复杂的就业环境,需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深度挖掘体育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体育课程建设的过程中,使学生树立起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念。

1.3 思政教育有助于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践行“知行统一”

教师在培养大学生良好品德和优秀品质的过程中,想要同时解决并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问题和“外化”问题,就必须将体育教学和思政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形成优良品德的同时,建立起良好的行为习惯,实现认知和行为同向同行。由于参加学校体育运动的学生很大程度上是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因此将思想政治教育巧妙地贯穿于大学生比较有兴趣的体育运动当中,有助于大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过程中践行“知行统一”。

2 基于课程思政的高职体育课程建设的难点

2.1 如何将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汇贯通

要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体育课程建设的过程中,首先要把握好教育内容的方向,既不能偏离体育学科的目标,也不能忽视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不能出现任何意识形态的错误,要科学地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体育课程的教学贵在必须遵循体育教学的规律,而课程思政教育追求的则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因此,体育课程思政要解决的是将体育教学的规律和思政教育的真善美相互融通的问题,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体育课程建设的全过程,发挥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系列学校体育的功能,最终将难点变为亮点。

2.2 如何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

体育教师作为体育课程教学过程的组织和实施者,想要发挥好主力军的作用,其难点体现在体育教师能否切实提升自己的体育课程思政意识和挖掘思政元素的能力,能否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能否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真正解决好体育教学与思政教育呈现出的两张皮的问题。

2.3 如何优化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评价体系

我国目前的高职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评价体系仍存在种种弊端和问题,典型的包括评价标准单一,主要表现在强调数字考核,以体育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依据,导致客观成绩大于主观改变,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无法满足,少了出于热忱和本心的选择,逐渐生成了功利心,导致评价结果并不能影响或促进学生的改变。体育考试只是专注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所表现出的一些其他素质能力的拓展,难以做到及时有效全面的获取学生准确的学情数据。除了评价内容和结果,育人维度和评价标准不足,评价的时间也不科学,因此,要构建高职体育课程思政体系,首先需要优化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评价体系。

3 基于课程思政的高职体育课程建设的实施路径

3.1 完善相关政策,加强外部支撑与保障

教育政策的完善对于学校、学生以及教师都有着直接的影响,高职体育教学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府教育部门、各省市教育部门、学校以及各学科之间融合等多层级的支持与保障。高职体育课程思政的建设离不开大量财政资金的支持。目前高职院校体育项目开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学校体育教师的数量十分紧缺,有些学校大量聘请外聘教师,难以保证体育教学的质量;大部分学校的体育设施不够完善,甚至有些学校没有体育馆,一遇到下雨天,体育课就会被迫暂停;对体育教师带队参加各类体育竞赛不够支持,导致体育教师业务能力的培养受限。由此可见,为高职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持与外部支撑,关键在于做好顶层设计。

3.2 优化课程教学,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

国内外学界现今对于体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重要价值已经达成普遍共识,许多国家都已将思想政治教育列入学校体育教学目标及课程标准相关文件规定。要实现高职体育教学内容和思政教育内容同向同行,重点是要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制定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建立科学系统的体育课程思政内容体系。体育课程的每个模块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需要体育教师主动挖掘并运用好体育课程教材中的精华,在体育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传授大学生体育知识和技能。学生在体育课程中对所学知识要能够学以致用,将理论与实践很好的结合。

3.2.1 明确课程的培养目标

体育课程培养目标的制定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热情,促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增强学生独立自主的创新意识和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及观察能力。因此想要更好地开展体育课程教学,首先应该要明确课程的培养目标,可以从基础目标和发展目标两个维度展开,主要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运动方法释放情绪压力,使情绪趋于稳定,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乐观,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2.2 构建系统的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的构建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手段,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首先要在人才培养方案、教育理念、教学设计等环节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编写专门的授课教材,可以结合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发挥信息技术智能化、速度快且直观性强的特点。教师应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兴趣爱好,将不同体育项目中蕴含的体育精神与授课内容科学合理的融合,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科学地构建,最终达成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目标。

3.2.3 选择新型的教学方法

从高职体育的现实情况来看,创新体育教学方法对提升学生对体育教学认知的意义重大。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不仅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还能最大限度的释放体育运动的魅力。传统体育教学的模式,教学理念比较滞后,教学方法难以让学生产生喜闻乐见的状态,教师仅仅只是完成了大纲指导下的任务,以评价内容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学生的参与感低,就不会被体育教学内容所蕴含的体育精神所感染,相比之下,比赛教学、严苛规则、分组对抗、量化内容等形式能够更好地体现思政教育内容,让学生更多地体会体育教学内容所包含的体育精神,在体育中真正践行法治社会的思维方式、以小集体的荣誉感来激发体育教学过程的参与热情,通过教学比赛让同学们广泛了解体育精神内涵,让学生通过自主体验获得思想政治的精神内核。在运动过程中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产主义理想以及伟大中国梦所要求的品格和道德,。

3.2.4 拓展多元的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现有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需进一步完善,才能更有效地驱动课程思政的改革。首先要明确评价指标体系,突出课程思政的导向性。应更关注学生主体的成功体验和内心的满足感,由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为主的单一考核评价指标向“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程度”等育人效果的评价指标延伸。增加例如体育品德这样的过程性评价内容,课程是否成功培养了学生健康生活的习惯,树立了终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最后,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互为补充。

3.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保障课程思政建设

3.3.1 提升体育教师的情感智力

体育教师的情感智力需要从自我认知能力与学生情感交流的能力两个方面来提升。高职体育教师想要提升自身的自我认知能力,需要不断的学习,加强自主学习能力,提升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教学理论知识水平、业务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平等关爱每一位学生,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注重发展学生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从而有效地开展教学工作。高职教师需要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海外的学生,他们性格方面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差异,所以要求体育教师在与学生交流时要注意方式方法,学会有效的沟通。

3.3.2 加强体育教师队伍思政建设

构建高职体育课程思政内容体系离不开体育教师的积极参与,要切实提升体育教师的政治敏感度和挖掘体育课程思政元素的能力,全面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本领和教学改革的能力,发扬勇于创新和敢于探索的精神。注重知识与能力育人,同时要强化思想育人,努力在实践中挖掘出有效的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目前存在的现状是,很多高职院校的体育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是完全分离的,体育教师虽然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但是他们的思想政治素养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体育教师要利用课余时间积极探索、研究并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及其教学方式,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养,最终能够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精髓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传达给学生。

3.3.3 发挥体育教师的榜样示范效应

高职院校想要更好的促进体育课程思政的开展,还需要不断优化教育教学环境,即在体育教师的正确引导中渗透和引入课程思政的内容。“教书育人”强调言传身教,尤其是“身教”,教师的言行举止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最具说服力的教材。体育教师的穿着打扮和一言一行都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如果体育教师自身阳光自信乐观,能够正确的看待生活中的挫折与困难,那么就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师面对突发情况以及学生所犯的错误时所表现出来的情绪也很大程度会影响学生。因此体育教师应具有高尚的道德素质,优秀的思想素质和专业的知识素质,努力将自己树立为学生的优秀榜样,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素养,在学校体育的实施过程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鼓舞和感染学生,让学生在这种感召下,更好地见贤思齐。学生通过对榜样的了解和学习,潜移默化中会加强对体育的兴趣、热爱和重视程度,从而能够更好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去,这也对通过学校体育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最终让学生实现自我提升。

[1]刘纯献,刘盼盼.体育课程思政的内容、特点、难点与价值引领[J].体育学刊.

[2]彭叔森,蒋利民,邵志松.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下《涂料与涂装工艺》课程体系建设[J].高分子通报,2020(11):71-74.

[3]王耀东,杨卓.论新时代高校体育教学课程思政[J].高教学刊,2020(32):85-88.

[4]苏当.高职体育专业课程思政化教学的途径分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0(7):155-156.

[5]王佃娥,杜发强.“课程思政”背景下体育类专业课程建设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4):56-58.

[6]杨祥全.铸魂育人: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紧迫性与自身优势探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20,35(1):13-16.

[7]钱慧文.高职体育教学中的“课程思政”探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11):127-128.

[8]常益.大学体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9.

[9]孙铭珠.高校有氧搏击操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体育科技,2019,40(1):128-129.

[10]陈小琼,郝选明,梁健,等.《运动生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体育学刊,2017,24(5):93-97.

[11]杨小明,邵斌,柏慧敏,等.大学“公共体育专业化”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探索:以上海大学为例[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50(1):64-68.

[12]叶朝忠,张雨.定向运动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3,30(3):375-378.

[13]杨琳琳.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

[14]杨志勇,常平,吴立新,等.结合新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构建体育教学新体系[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1):104-107.

Research on Merging Political and Ideological Education into Vocational P.E. Courses

CHEN Huaimeng

(Wuxi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Commerce, Wuxi 214153, Jiangsu, China)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校级课题项目编号:KJXJ20436。

陈怀蒙(1994—),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思政高职
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的重要探索
——评《中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研究与实践》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高职教育动画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