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船运动员耐力训练模式探讨①
2021-11-23邓道坤
邓道坤
(海南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海南海口 570311)
帆船运动和其他的运动项目存在很大的不同,此运动需要面对自然环境的考验,若运动员存在耐力比较差的情况,就不能够支撑比赛的完成,甚至还会对他们身体机能产生损伤,因此这就需要做好帆船运动员的耐力训练。而想要实现对帆船运动员耐力的有效训练,需要通过科学训练方法开展训练活动,而通过何种训练模式来实现对帆船运动员的耐力训练,就是该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1 耐力素质概述
按照人体生理系统分析,可以将耐力素质分为肌肉耐力、心血管的耐力等,其中肌肉耐力还称作力量的耐力,而心血管的耐力分为有氧耐力、无氧耐力等。对于有氧耐力来说,主要是人体机体于充足氧气供应条件下,能够长时间坚持工作的身体能力。通过有氧耐力的训练,主要是为运动员的机体对氧气、传输与利用等能力实施提升,促进机体新陈代谢的功能。对于无氧耐力来说,主要是机体在无氧代谢形式下,坚持较长时间工作所具备的能力。按照耐力素质会对专项产生的影响,耐力素质可以分为一般耐力、专项耐力等。其中一般耐力主要是对实现专项运动的成绩提升而起到的间接性作用所需要基础性的耐力;而专项耐力主要是能够提高专项运动的成绩存在直接性关系的相关耐力[1]。
对于帆船运动员的耐力素质来说,主要从运动员的神经系统及呼吸系统来体现。此类运动员的耐力素质从生理学的方面进行分析,与其耐力素质相关的生理原因可以分为4项。首先,此类运动员摄入肉类食物的次数比较多,从而为人体补充足够的动力,确保在持续性运动期间,能够使运动员的神经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让运动员保持技术和动作等的规范性。其次,糖原储存是此类运动员主要的物质储存,在运动中较大难度的动作会造成负荷的增加,此条件下运动员就能够具有较大的运动后劲,若运动员的体内存在较高的游离性脂肪酸,就说明他们不间断工作的能力比较强。再次,他们的最大吸收氧量具有较高的水平,最大吸氧量是衡量运动员有氧耐力的主要标准之一,在运动员的耐力训练中,能否为运动员提供充足的氧气量,对他们体内能量物质的分解有着直接性影响。最后,此类运动员内具有较大比重的红肌纤维,在人体氧气量的供给充足时,通过红肌纤维和能量物质的分解就能够释放能量,来支持持续性运动[2]。
2 帆船运动员耐力训练的特点和重要性
帆船是将风力当作动力来实现运动的,要求运动员做好对运动要领的掌握,不断借助自己身体对姿势的调整,保持船体平衡性,并让帆船在每个航行的阶段都能够具有最好受风的效果,从而确保帆船具备最佳速度实现航行,且在规定的最短时间中完成对比赛航道的行驶。若风力比较小时,更需要保持身体良好稳定性,此时若身体存在过多动作,就会对船速产生影响,也会违反规则。若风力比较大时,要控制好帆与船体稳定性,防止船体出现上下或者左右的太大摆动,还要控制好帆能够具有最佳化受风的状态,从而使升力最大,确保帆船具有最佳的速度。对于帆船运动来说,主要对运动员的有氧耐力要求比较高。此运动项目需要长年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实施培训和比赛,不仅要求运动员具有良好的毅力和决心,而且还是对运动员耐力素质、体能等的考验。若在超强的风中进行航行,想要实现对每场竞赛的完成,对运动员的有氧耐力要求就比较高。同时运动员在对船帆和播帆调整时,也对他们的无氧耐力素质有一定要求。
通过对运动员耐力素质提升,能够强化他们的抗疲劳能力,帮助人体实现持久性高水平的运动状态;耐力素质的发展还可以对他们心血管的系统机能实现提升,提高运动员对能量物质有效储备,促进训练的疲劳能够快速地恢复,而恢复的时间缩短就能够增加重复的次数,促进他们训练任务量的增加;另外,通过对耐力素质的发展还能够对运动员的坚毅和顽强品质实施锻炼,这对他们心理素质强化和技战术的水平发挥有着积极影响。因此,想要在帆船运动中完成比赛并取得良好成绩,就一定要重视对运动员的耐力训练[3]。
3 帆船运动员耐力训练原则
在对帆船运动员实施耐力训练中,想要达到预期效果,需要遵循相应的原则。首先,要严格按照能量代谢的系统规律。运动员短时耐力的提升,要对其无氧代谢的能力进行提升;想要对运动员中时耐力进行提升,要对他们有氧和无氧的混合供能能力进行提升;要对运动员长时耐力提升,要对他们的糖原进行提升。其次,要注重多样性的训练手段。因为耐力素质存在多元化的能量供应,在对运动员的耐力训练中需要结合其能量供应特征实施训练;还要对运动员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和深入分析,合理安排运动负荷,通过综合训练法提升训练的效果。最后,耐力训练要和技术训练相结合,在耐力训练中融入技术训练,实现在耐力训练中对运动员技术动作强化和巩固的效果。
4 帆船运动员耐力训练模式
4.1 有氧性训练法
对于有氧性训练来说,主要是基于一定训练难度长时间、连续性实施练习,运动员往往会通过较长复合时间且较低复合难度的方式实施训练。通过不间断性训练能够实现训练针对性的提升,很多运动员体内游离性脂肪酸的存储水平实现提升,后期通过有氧性耐力的训练,就能够实现对他们自身有氧性新陈代谢的能量物质含量实现迅速提供。此方法能够对运动员耐力实现有效提升,但有氧性训练对运动员能量消耗是比较高的,对速度训练也没有明显的效果。在通过有氧性训练法对运动员实施耐力的训练中,运动员教练要在运动员的身边,主要是因为有氧性耐力的训练和其他训练法存在不同,往往有氧性训练需要对运动员产生较大的负荷,有时此类运动的负荷会超过运动员的承受极限范围,一旦他们不能承受时,则教练员就能够帮助他们进行训练的快速停止,并帮助他们对自身肌肉的机能实现快速恢复[4]。在此方法的使用中,运动员要分阶段和有计划地对自身训练的效果实施提升,不能一次性或者跨越性地对训练负荷进行增加,若对人体能量的供给方式改变,尽管能够对人体耐力实现有效增加,但也会对人体其他机能产生影响,因此需要按照每个运动员身体的素质和实际情况来对有氧训练强度逐渐提升。
4.2 缺氧性训练法
此训练法又被称为高原训练法或呼吸障碍性训练法,一般有效借助自然环境、人工方式来为运动员创设一个减少正常的摄氧量环境状态,对运动员身体状态产生刺激而变化,以此来达到对运动员耐力素质的水平提升效果。在缺氧性训练法中,主要作用是促进运动员在生理方面发生明显的变化,促进运动员血液内红细胞数量的增加,从而实现运动员血液内载氧能力的提升,同时这也对运动员运动疲劳和运动后的不适耐受能力实现了有效提升。但此种训练法对于心脏功能比较差和初学者是不宜使用的,如果运用不当就容易导致不必要运动损伤情况的出现。缺氧性训练法对运动员有氧及无氧的耐受性都具有很高的价值,则可以与帆船运动和运动员实际情况结合来进行多种训练形式的设计,还要按照耐力训练目的和不同的训练方法要求,做好练习手段的合理选取[5]。
4.3 间歇性训练法
在帆船运动中,运动员需要长时间处于高负荷的状态下,而想要使他们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就需要他们混合代谢的系统供能具有良好的能力。为了实现对他们此能力提升,就需要对运动员有氧耐力及无氧耐力实施混合耐力的素质强化,对此耐力素质进行训练中,一般采用间歇性训练法,具有很好的效果。对于间歇性训练法来说,主要是对间歇休息的时间严格规定和把控,且实施重复性训练的方法。此训练法由于对间歇休息的时间严格实施规定,这样就能够对运动员耐力的水平实现有效提升。在对运动员通过此方法训练中,确定训练间歇休息的时间十分重要,一般要求运动员在运动后的心率恢复为140次/min以下时,继续进行训练[6]。通过此种训练法,能够对运动员心肌收缩的能力和心脏对血液输送的能力实现有效提升,同时此训练法对以糖元的代谢为主要方式有氧的耐力提升也有着积极作用,但其对运动员脂肪的代谢水平并没有很明显的效果。在此种训练法的使用中,需要做好对负荷量的掌控,若运用不当,可能会出现速度障碍的情况,初学者一般不宜选用此训练法。
4.4 连续性训练法
在帆船运动员的耐力训练中,连续性训练法也是一种常见方式,此方式主要是在规定时间中对运动员训练的强度实现逐渐提升,通过循序渐进和长时间训练来实现训练效果提升。在此训练法中,训练的负荷强度是比较低的,但其复合的时间却比较长,通过此方法能够对运动员实际的运动效果实现持续性提升。在通过此方法实施训练中,能够对运动员身体内游离性脂肪的存储水平快速实现提升,促进后期有氧训练的开展中,对有氧的代谢物含量实现有效维持。同时还能够对连续性训练法实施灵活改变,为了避免对运动员机体造成损害,可以采用重复性训练法来对运动员无氧耐力的素质实施训练。此方法和间歇性训练法比较相似,但比其运动间歇状态的要求比较高,一般要求不改变训练动作结构,运动时最高的心率也不能超过170次/min,每次重复的练习时间往往不宜太长,每次控制于30~60s,通过短暂的间歇让运动员身体获取休息,对身体状态实现缓解后再实施下一次的练习。另外,还可以和帆船的技术动作进行结合来针对性实施训练,对运动员耐力素质提升同时,还能够对他们技术水平实现有效提升。
5 结语
综上所述,耐力素质是帆船运动员完成运动和获取良好成绩的前提条件,由于帆船运动具有着特殊性,对帆船运动员的耐力素质要求也比较高,为了实现对帆船运动员耐力的有效训练,就需要结合运动员实际情况和训练要求,合理选择科学的耐力训练法,从而实现对运动员耐力素质的有效提升,为他们参加帆船运动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