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州市小学乒乓球课程实施策略研究①

2021-11-23张怡宁卢亚男段逸尘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10期
关键词:广州市乒乓球问卷

张怡宁 卢亚男 段逸尘

(华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 广东广州 510641)

乒乓球是学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各个地区的乒乓球发展状况不同,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广州市的小学乒乓球课程普遍不受欢迎,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成为该地区学校教育工作者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该研究通过开展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分析广州市小学乒乓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调查结论提出科学的改进建议,以提高乒乓球课程的教学效果。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根据近年来有关我国小学乒乓球运动发展的文献资料,找出广州市小学生乒乓球运动的相关资料,另外还包括与乒乓球相关的体育社会学资料及乒乓球训练等方面的资料。该课题的数据来源除广州市体育教育局网站中关于乒乓球或乒乓球教育的文献外,还包括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乒乓球新闻网等数据库中的资料,上述资料为该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现实的参考数据。

1.2 问卷调查法

以广州市15所小学的在校小学生和教师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被试对象设计了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此次调查共向师生发放问卷400份,回收问卷共383份,其中有效问卷380份,无效问卷20份,调查问卷的总有效率为95.00%。

调查得到的数据能够准确反映广州市小学生乒乓球运动发展的基本情况,尤其能反映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近年来,广州市小学乒乓球师资队伍建设和乒乓球课程与比赛的开展,通过数据与实际情况的结合比对,对广州市小学乒乓球课程与比赛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在了解小学生乒乓球运动发展规律的调查过程中,就如何有效开展小学生乒乓球教育提出了个人的看法和对策。

1.2.1 效度检验

为了进行调查结果的效度分析,该研究根据学生和教师的两种问卷内容效度,将其评价分析指标分为5个等级,分别是非常有效、有效、一般、不太有效和无效。将收集到的问卷交给专家进行内容审查后,再根据专家给出的评价意见对问卷内容进行调整和修订。

1.2.2 信度检验

回收的问卷经过内容效度的检验后,保证了问卷的真实性,然后再采用复测的方法对问卷进行可信度检验。问卷A:随机抽取3个班的53名学生(男生26名,女生27名),占样本量的17.67%。第二次测试与第一次测试之间有15d的间隔。问卷B:随机抽取12名教师进行复测,占样本量的12%。第二次测试间隔15d,第一次测试与第二次测试题目相同。第二次测量的信度系数为:教师问卷其相关系数是0.87,P<0.01,学生问卷的相关系数是0.85,P<0.01。根据教师问卷的相关系数,问卷调查的内容具有高效性、有效性和可信度,可用于此次研究。

1.3 数理统计法

在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后,对收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了合理的归纳、分类和处理。利用Excel 2013对数据进行整理,再用SPSS 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2 调查结果及分析

2.1 乒乓球课程开展情况及分析

对15所小学的调查结果分析表明,有6所学校开设了与乒乓球相关的课程或兴趣班,学生可根据情况自由选择,不同的体育课程安排有专业的教师,可以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而没有开设此类课程的学校,会根据情况组织其他的体育活动。其中6所有乒乓球课的学校,其课程开展方式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传统方式教学和游戏方式教学,经调查,发现学生对于可发挥自主性的游戏教学方式较为感兴趣。

2.2 师资调查及分析

调查这15所小学后发现,开设有乒乓球教学课程的学校有6所,但其中只有2名教师是专业体育院校的毕业生,主修专业为乒乓球,而其余4名教师均为非乒乓球专业毕业生。

由教育部规定,小学学校类别和教职工学生比应为:城市小学1∶19,县城小学1∶21,农村小学1∶23。理论上,广州市的师生比至少应达到1∶18。具体的体育教师专业没有具体的细分和明确的规定,但15所学校中只有6所有乒乓球教师,这一调查结果显示,教师比例仍不能达到教育部的要求。

专业教师的技术指导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起着重要作用,调查结果显示,15所学校中超过85%的小学体育教师中没有专业的乒乓球教师,说明专业乒乓球教师的数量不能满足专业化教学的需要。当专业教师人数不够时,虽然可由其他体育专业的教师代替指导,但没有乒乓球运动的科学理论,反而会妨碍学生对这一运动的全面了解。且就师资数量而言,15所学校中每一所学校只有2名专业乒乓球教师,也无法做到全面指导每个学生的学习。

2.3 学生的学习动机情况与分析

对广州市15所小学中的小学生学习乒乓球的原因进行调查,通过学生问卷的调查显示,有135人参与乒乓球运动,约32.59%的小学生认为乒乓球运动可以锻炼身体,28.14%的学生是因为家长要求,15.56%的小学生学习乒乓球是因为个人爱好,因考试需要或模仿别人的喜好的学生比例为2.22%~8.34%。

针对小学生打乒乓球的原因,其中喜欢乒乓球及作为一种体育锻炼是2个主要的原因,并且锻炼身体是小学生打乒乓球最重要的内在因素,相比较而言,升学需要、考试加分及家长要求等属于外在因素,也可称为被动因素。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只有积极的、内在的因素才能激发小学生参加乒乓球运动的积极性,因此,在众多因素中,内在因素是最重要的。

2.4 家长对乒乓球学习的影响及分析

由于当前小学生学习压力较大,补课现象严重,小学生家长也深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片面重视文化课程的学习。因此,家长没有认识到发展乒乓球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合作能力等,家长意识不到乒乓球运动中的能力提升是小学生在课堂上或者通过理论学习中感受不到的。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广州市大部分小学乒乓球师资力量不足

根据对广州市5区15所随机小学的调查,40%的学校开设乒乓球课程,其中只有49%的学校有乒乓球专业教师,教师数量和专业能力远远不能满足学生上课的需要,因此导致小学生逐渐与乒乓球项目疏远,没有达到普及乒乓球的目的。

3.1.2 乒乓球课程的开设不足

根据调查,广州市15所小学只有40%开设了乒乓球专项课程和兴趣小组,只有2所学校有专门从事乒乓球教学的体育教师,这说明广州市小学乒乓球课程的发展不容乐观,缺乏乒乓球专业课程。对15所小学乒乓球队的调查显示,6所小学有一个乒乓球班或兴趣小组。一些学校为了参加乒乓球比赛,进行全校选拔,对乒乓球进行长期训练,每周训练2次左右,除乒乓球运动训练外的课程不足,60%的学校没有相关课程,课程开设数量明显不足。

3.1.3 学习的主动力不足

调查发现,有45%的小学生学习乒乓球,但是其中32.59%的学生是因为乒乓球能锻炼身体,由于个人爱好而进行学习的仅为15.56%,低于因父母要求而进行学习的比例(28.14%),这反映了广州小学生学习乒乓球受外在因素影响较大,而学生内在学习的动力不足。乒乓球训练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和极高的专注,学生的学习动机薄弱不仅不利于学生自身对乒乓球运动的学习和练习,也是体育教师在乒乓球教学应用中需要克服的问题。

3.2 对策

3.2.1 保证乒乓球课程环境及师资力量

根据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对不同的乒乓球器材和学校乒乓球场地及相关器材进行定期维护,设置一套适合实际校园的乒乓球器材评价指标,非乒乓球专业体育教师还可以参加乒乓球专业培训活动,提高教学知识和水平,学校还可以聘请国家乒乓球专业运动员或专家开展乒乓球运动竞赛和其他活动。

3.2.2 增加乒乓球内容在体育课程中的比重

乒乓球是我国的一项全民体育运动,在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对乒乓球选修课也应有明确的建议,希望能在体育教材中增加乒乓球的课程和教学内容,能增加乒乓球的教学设置,学校根据自身情况开发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在校本理念的基础上进行体育传递,将趣味性的教学理念融入到乒乓球比赛中。通过比赛模式让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对待乒乓球,这也能促进学生实现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提高对学习乒乓球的热爱,让学生在游戏互动中更关注对乒乓球运动的学习。

3.2.3 增加乒乓球校园间的竞赛活动

当前广州市俱乐部之间各年龄段的体育休闲比赛发展得很好,但广州各学校之间缺乏适当的比赛项目,应定期开展市、区的小学乒乓球比赛,推广乒乓球运动,将乒乓球运动作为学校校园文化的一项竞赛活动,有利于促进广州市小学生乒乓球课程的深入发展。

4 结语

乒乓球在广州市小学的发展任重而道远,与校内课程开展情况、师资情况、学生学习动机及家长因素密切相关,学校和相关部门应保证乒乓球师资力量,增加乒乓球课程比重,定期开展乒乓球比赛来加深学生学习乒乓球的积极性,促进广州小学乒乓球运动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广州市乒乓球问卷
乒乓球悬浮术
麓湖春天观景
广州市岭南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广州市一元文化有限公司
广州市中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乒乓球与大铁球
迷你乒乓球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