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协同分析

2021-11-23王晶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

财会学习 2021年21期
关键词:二者内审独立性

王晶 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

引言

在财政部下发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通知中,明确提出了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强化廉政风险防控建设,避免权力滥用和经济腐败,为单位更好地履行公共服务职责及提升管理成效服务。与此同时,针对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审计署于2018年印发了《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强调事业单位要加强内部审计工作,通过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并充分发挥出内部审计的作用,从而提升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

一、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关系分析

首先,从整体上看,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均是事业单位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且二者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内部控制指的是事业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管理目标,通过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及控制等方法和手段,保证单位经营活动顺利开展的同时,提升单位经营活动的经济性和有效性。而内部审计主要是针对单位财务收支、经济活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工作进行的独立客观监督、评价和建议的过程,目的也是帮助事业单位更好地实现经营管理目标。从二者的概念上看,二者的目标一致,均是为了提升事业单位管理质量,从而促进事业单位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

其次,从二者的关系来看,内部控制是内部审计的重要基础,而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重要体系。具体而言,本质上内部审计也属于内部控制的范畴,所以要求事业单位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应基于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完善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和完善内部审计流程,切实发挥出内部审计职能作用,促使内部控制在单位经济活动及相关业务往来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而实现事业单位更加高效的管理。虽然内部审计属于内部控制的范畴,但是相对于内部控制而言,内部审计具有独立性的特点,这一特点与事业单位的部门密切相关。在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中,需要设置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以此保证该项工作的独立性。

二、事业单位推进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协同中面临的困难

(一)内控意识薄弱

内部意识薄弱是导致事业单位推进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协同治理的一大阻碍。具体表现在这两个方面:一是不少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等同于财务管理制度,未结合实际情况建立起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更多是将传统的财务制度代替相应的内控制度,导致内控基础工作开展不足,如预算管理意识薄弱、不能科学合理进行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力度不足等等,导致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许多财务风险;二是不少事业单位在开展内部控制工作时,更多是形式上的控制,在制度设计上存在内容、需求、控制范围不全面的问题,且由于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存在壁垒,上下级之间、各部门之间信息互通不顺畅,导致内部控制作用难以有效发挥,在遇到问题时时常出现责任推诿的情况,难以有效提升单位的工作效率。

(二)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

要想发挥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需要事业单位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并完善内部审计制度。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仍有不少事业单位并未单独设立内审机构,更多认为内部审计是财务管理部门的事情,加之事业单位管理层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并不高,导致内部审计难以发挥出其作用。另外,由于部分事业单位现有的内审人员能力较薄弱,难以有效胜任当前内部审计工作的要求,一方面表现在不能充分利用审计结果强化内部控制;另一方面表现在具体的整改落实不到位,使得内部审计监督存在盲区。这些问题都大大削弱了内部审计的作用。

(三)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协同不到位

当前仍有不少事业单位并不重视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协同工作,以至于二者协同不到位。首先表现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意识薄弱,加之内部审计监督更多是将目光放在查错防弊上,从而导致事业单位内部财务存在较大的漏洞;其次表现在部分事业单位不重视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的监督和评估作用,加之缺乏有效的考核评估标准,难以发现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具体而言,部分事业单位不能合理设置内部审计机制,财务管理部门也不具有独立的机构职能,导致内控工作难以顺利开展。尽管部分事业单位设置了内审机构,并配置专门的审计人员,但是在实际的内部审计过程中,并未对存在的问题和缺点进行规范性和公平性的评价,而这主要原因是完善的监督考核机制缺乏,加之单位管理层对内审工作的认识存在偏差,以至于财务管理及资金预算时并不能有效发挥出内部审计的作用,导致内部审计效果较差,进而影响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二者有效协同;最后表现在内审开展工作过程中,其他相关部门或人员不配合,提交材料不配合解释问题敷衍。

三、事业单位推进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双向协同的策略

(一)强化内控意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监督是内部控制的重要因素之一,内部审计则是监督要素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因此需要事业单位加快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为内部审计作用发挥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当前普遍存在事业单位内控意识薄弱的问题,导致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二者协同受到阻碍。要想从根本上转变这一局面,需要事业单位管理层重视加强内部控制,在开展内部控制工作时,有针对性地提高思想重视程度,这样才能够保证后续组织调配及相关人员责任落实。与此同时,在内部控制中,要基于内部控制的基础上,促使内部审计职能的转变,从以往单一的纠错管理向服务管理的方向转变,将审计的重点放在内部控制审计和组织治理审计上,持续不断优化内控体系,并充分结合内部管理与外部监督,不断提高单位内部管理的质量和效果。当然,内部控制作为内部审计的重要基础,也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得以支持,应根据内部控制工作的要求,不断完善核算管理、预算管理、资金管理、支出管理等内控细则,积极落实集体决策、信息公开及财务审批等制度,强化单位财务风险防范,并在明确划分内部控制岗位职责及要求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信息资源共享,形成监督合力,保证内部控制流程合理规范化的同时,促进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有效协同。

(二)保证内审机构的独立性,科学设定内审职能

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实现再控制的重要体现,为高效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实现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二者有效协同,事业单位应积极推进独立内部审计机构的建设,确保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这有利于实现内审工作成果向内部控制的延伸。首先,事业单位应针对性地进行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能划分,结合单位自身实际情况及工作需求,科学规范设定内部审计及组织机构的职能,为单位更好地开展内部控制工作营造科学规范的管理环境,进而为保障事业单位独立性和权威性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事业单位在开展内部控制工作时,也需要将内部审计作用及功能充分落实,在对内审机构作出科学合理定位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内审组织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赋予相关人员相应的监督职能,同时将内部控制与职工绩效考核指标体系钩挂,这样在事业单位在开展内部控制相关工作时可有效落实内审监督职责,进而促使内部审计执行效果的提升。

(三)重视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发挥,完善监督体制

为促使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二者有效协同,事业单位应重视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发挥,在充分认识二者关系的基础上,制定更加完善的监督体制,使内部控制管理与监督有机结合,从而不断增强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协同力度。首先,事业单位需要不断优化内部控制体系,促使单位内部管理质量和效果的提升,为内部审计监督工作高效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也要不断完善内部审计管理体系,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中要根据相应的原则,积极促进单位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相互协调和相互统一,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从而增强内部审计的成效。其次,事业单位要重视内审力量的提升,内审力量不强将会使得内部控制缺乏有效的监督,为此事业单位在内审队伍配置方面加以关注,定期对单位现有的内部审计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提升其内部审计综合素质。同时应积极引进高素质、高水平的内部审计人才,提高内审人员独立性和权威性的同时,不断提升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与质量,从而实现对内部控制的有效的监督。再次,为深化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二者有效协同,事业单位应基于内部控制工作成效提升的基础上,强化内部审计监督职能发挥,充分利用内部审计工作成果实现对内部控制的延伸,并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标准,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找出单位内部控制体系中存在的不足,若发现问题则督促其整改并落实跟踪审计,进而强化和完善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最后,事业单位需要不断完善监督体制,制定完善的工作制度,加强单位各项业务活动的有效监管,针对各项业务活动开展的情况实施考核与控制,尤其是要做好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控制,不断落实和执行审计监督策略,确保内部控制中的监督作用有效发挥,进而促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质量和效果有效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在事业单位稳步发展过程中,有必要重视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协同机制的建立,深化二者之间的有效协同,对提升事业单位管理水平及实现长远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及内部审计的现状着手,针对事业单位现存的内控意识薄弱、内部审计执行效果差、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协同不到位等问题,针对性提出了改进的建议,具体包括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构建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组建专业的内部审计队伍、完善监督体制等措施,目的是促使事业单位管理职能更加优化。

猜你喜欢

二者内审独立性
基于分级审核模式的质量管理体系内审研究
独立品格培养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摇曳
浅析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
做最好的自己
简述如何做好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
关于事件独立性的两种判断
Units 13—14词语辨析
译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