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中职学校学生德育管理工作策略研究
2021-11-23逄玲烟台城乡建设学校
逄玲 烟台城乡建设学校
“立德树人”是当前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立德”强调德育为先,意在借助正面教育来激励人、感化人、引导人,“树人”强调以人为本,意在借助合适的教育改变人、塑造人、发展人。作为专门培养专业性技术人才的教育形式,中职教育要坚持德育为先,将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建设所必须的“德才兼备”的新型人才。
一、德育影响因素
(一)社会环境影响
中职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受到了时代变革环境的显著影响。一方面来说,学生思想体系构建受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显著影响,该经济环境促进了人们主体意识的发展。在价值规律和市场经济的共同作用下,人们对自身利益的追求较为重视,考虑事务也多是从利益的角度出发。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需要自我发展、自我改造、自我约束、自负盈亏、自主经营与决策,使得人们工作环境发生变化,促进了人们自主和自立意识的强化,面对他人观点与社会思潮不再是简单地接受。市场经济将人才视为一种最重要的资源,使得学生对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的提升更为关注,思想体系的关注减少。整体来说,时代变革环境对中职德育的影响有积极也有消极的一面,但是积极影响占据主要地位。
(二)互联网环境影响
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给中职德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我国,学生规模快速增长。互联网信息资源多种多样,使学生足不出户可知天下事,极大地方便了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令人担忧的是,学生对网络资源的娱乐化应用偏高、上网时间过长,影响了互联网在德育中的应用价值。学生对学习工具类的网络资料应用较少,普遍将大量的上网时间用于娱乐,对他们的身体健康和个人发展形成了较大影响,而且多元化的网络信息对学生的价值观所产生的影响也是多元化的,从多个角度影响着学生德育效果。
(三)家庭环境影响
进入21世纪之后,各个领域的技术升级加快,人才、知识逐渐成为新时代发展的两大支点。虽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元化的,但是状元文化、科举文化、官本位制度仍然有很深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并通过各种形式反映到教育与生涯发展中,使得各个行业的人才评价趋于标准单一化。家庭环境中普遍存在的“高投资和高期望”教育理念使得学生人格发展出现一定的缺失,用人单位的唯学历论也使得学生进入工作岗位之后缺乏接受相关培训、专研本职技术的动力,淡化了学生对人格的培养需求。家庭形态的变化,对中职德育产生了负面影响。家庭成员减少,促使家庭中人际关系类型和渠道减少,学生在家庭生活中体会不到复杂的人际交往关系,难以通过家庭生活积累社会经验,难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较为深入的认知。越来越普遍的啃老现象,影响了学生个人人生价值和奋斗目标的选择,容易使其形成以个人为中心的理想追求。家庭中同代人的缺失,影响了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形成,具体表现为在工作中缺乏合作和集体精神,不能从集体利益角度出发考虑问题。
二、新形势下中职德育工作策略
(一)强化情感教育,促使学生内修于心
“内秀于心,方能外化于行”,中职学校要在德育工作中做到“以情动人”,借助情境化教学促使学生“内秀于心”,并借助生活化元素的融入促使学生“外化于行”。教师要意识到,高尚的德行寓于伟人事迹,也寓于小人物的日常生活,然后将这种思想理念传递给学生,引导学生将学到的德育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与学习。同时,教师还要充分意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对这项工作抱有极大的干劲和热情,在“以生为本”教育思想引导下不断创新德育内容和方式。
首先,在德育工作开展过程中,中职教师要多站在学生角度思考问题,与学生站在统一战线共同抵抗不良因素的影响。教师在能够理解学生的基础上,凡事为学生着想,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善加引导时,师生之间更加容易建立共情,学生的德育知识学习态度也更为积极。实行柔性的学习管理工作方式,学生更为愿意与教师进行交流,这有助于教师走入学生内心,对学生的思想状态与学习情况进行了解。随着师生之间沟通顺畅,教师德育工作的开展更为顺利,德育作用也会更为有效。在爱心的浸润下,专业管理技能的支撑下,学生管理工作方式逐渐贴合学生需求,学生会愿意接受教师的管理与引导,他们的思想素质将得到有效提升。
其次,要将德育内容无痕的融入学生管理实践,减少对学生的“说教”。中职学生理论知识积累水平相对较低,且处于青春期,对“说教”式管理和引导,难免感到抗拒。教师要针对中职学生感情特点与思维特点,学生管理与德育工作的融合方式进行创新,从而将劣势化为优势,让学生在学习与生活实践中形成良好思想品质。教师可为学生构建实践情境,唤起他们的情感,促使其充分感受集体关怀,引领集体观念的形成,为之更好的适应职场角色打好思想基础。
(二)借助榜样的力量,引领学生思想
榜样的力量不可忽视,大部分中职生都有自己所崇拜的人物,并在日常的学习与工作中对其行为进行模仿。可以说,榜样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十分深刻的。其中,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具有权威性,是学生的重要模仿、依赖对象,教师要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注意言传身教的作用。教师的每个教育工作细节都会或多或少的影响学生,比如板书字迹清晰、整齐,将会促使学生潜意识里重视书写规范,反之则会给学生留下书写习惯不重要的错误认知。其次,师生互动交流的细节显示出教师的自身修养,可以影响学生的为人处事态度,促使其从小事做起提升自己。
(三)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学生思想品质
在德育工作中,教师要重视对家庭资源、社会资源的应用,引导家长充分参与到学生管理工作。教师知识储备完整、学生管理经验丰富,要承担起引导的责任,争取社会与家长配合的同时,加强学生管理经验的传播。中职教师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通过经验交流、意见交换共同促进德育工作的开展。中职生正处于成长发育的重要转折时期,他们敏感、感性、易于接受新事物,这是他们的发展优势也是劣势,教师要帮助他们抵御不良因素诱导,促进思想的成熟与心理的健康发展。教师与家长之间要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以加强家长对德育的参与、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促使德育工作主体和覆盖面更为广泛,继而实现家庭与校园教育统一。家长要促进德育的延伸,通过良好的家风对孩子的思想品质施加积极影响,促使其形成优良思想品质。同时,家长还要在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为孩子树立为人处世的榜样,引领孩子的价值观走向成熟。
(四)传承红色基因,提升德育实效
中职应围绕胸怀大局、艰苦创业、为人民谋幸福的革命初心,提升德育教育实效,促使学生从红色文化中汲取个人发展的智慧和力量,帮助他们树立四个自信,引导其意识到民族复兴大业与个人荣辱、个人职业发展的紧密联系。
1.加强红色理论学习,夯实思政理论知识基础
首先,中职学校要抓好德育,有效组织学生参加常规德育实践活动,促进其政治觉悟的提升,以及信仰的坚定。其次,加强红色经典对学生的熏陶,鼓励他们阅读红色原著,从原汁原味的红色文化中领会德育的内涵与精神。组织学生进行红色著作阅读,并鼓励他们相互之间分享读书心得。读到感触颇深的著作时,学生可以将其推荐给其他学生阅读,并通过相互之间探讨阅读心得提升对红色文化的进一步认知。如此,就形成以相关教师为中心的,向着全体学生辐射的红色经典阅读氛围,从而每一名学生都能够感受到红色文化熏陶,从红色文化中汲取成长的养分。再次,通过红色教学资源促进学生思维体系构建。在德育教学融入红色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感知红色思想,通过光与影的辉映、情与景的交融带学生穿越时空对党史构架具体认知,激发他们对革命先驱的敬仰之情,引领他们志存高远,坚定其社会主义信仰。
2.强化红色资源运用,丰富德育内容
在德育工作中,加强对红色资源的运用,丰富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资源的思想性。红色旅游、遗址等实物,以及红色音乐、影视作品、著作等文化产品都可以作为教学资源运用于德育。这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红色资源,承载着波澜壮阔的民族奋斗史和党史,蕴含着老一辈革命党人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是播撒革命火种,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德育资源。
三、结语
综上所述,面向学生职业发展的中职教育,应同时关注学生的知识的积累、技能的提升、思想品质的养成。教师要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渗透德育,从多方面入手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为企业与行业的发展培养合格专业技术人才。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德育渗透的必要性,将学生管理工作打造成实施德育的重要的教育实践载体,为学生的未来发展“系好第1粒扣子”,也为学生的成长与就业奠定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