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从一大”原则在体育舞蹈训练中的再认识

2021-11-23谭莉璇

运动精品 2021年10期
关键词:负荷舞蹈运动员

谭莉璇

“三从一大”原则在体育舞蹈训练中的再认识

谭莉璇

(广西民族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0)

“三从一大”训练原则是我国体育事业理论与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其运用促进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对我国体育事业振兴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体育舞蹈于1986年正式引进中国,属于“舶来品”,是一种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三从一大”原则对其训练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文章结合体育舞蹈的专项特点探讨“三从一大”原则在体育舞蹈训练中的再认识,以期提高体育舞蹈训练的科学性、指导性和实践性。

“三从一大”原则;体育舞蹈;运动训练;训练原则

电影《夺冠》的热映再一次掀起了人们对中国女排的广泛关注和热议,许多人都被顽强战斗、勇敢拼搏的女排精神所震撼和感动。中国女排的胜利离不开艰苦卓绝的训练,离不开各种运动训练原则的科学指导。在这些运动训练原则中,“三从一大”训练原则就是中国女排制胜的“重要法宝”之一。“三从一大”训练原则是指训练过程中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坚持大运动量训练。实际上,“三从一大”训练原则不仅大大提高了中国女排的训练水平,也同样被我国其他运动项目的训练所采纳使用,并普遍取得了良好的训练效果,从而成为我国运动训练中的一条重要原则。“三从一大”训练原则是我国体育事业理论与实践经验的科学归纳和总结,其运用促进了我国体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对我国体育事业振兴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体育舞蹈于1986年10月正式引进中国,是一项新兴但发展十分迅猛的竞技体育项目,从长远的角度看,“三从一大”原则对体育舞蹈的训练同样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如何结合体育舞蹈的专项特点合理运用该原则显得至关重要。

1 “从难”是体育舞蹈训练的标准

1.1 技术动作要有难度

体育舞蹈属于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型项目,“难”是难美项群运动制胜因素中的首要因素和关键因素。“为人所不能为”,这是这项技能性运动项目取胜的关键。体育舞蹈运动员竞技能力由五要素构成,分别是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和心理能力。其中,主要影响的要素为体能和技能,次要要素为运动智能、战术能力和心理能力,通过优势能力来对弱势能力进行弥补可以使得竞技能力更加均衡地发展。运动技能指按一定的技术要求完成动作的能力,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机能的活动能力,是形成运动技能的条件。其形成有粗略掌握、改进提高、巩固和自动化这三个阶段,运动技能形成的标志是达到自动化。在赛场上技术动作越有难度,完成度越好,才能取得越高的分数,提高技术动作难度更有助于运动员在赛场上取得更好的成绩。因此,在体育舞蹈运动训练中要根据专项特点科学合理地提升技术动作的难度,以不断增强体育舞蹈运动员的竞技能力。

1.2 “从难”指训练要有难度

训练要有难度是指训练的“难度”要与比赛的“难度”一致,特别是在训练的运动强度、训练环境上都要接近实际比赛的难度。竞技性是体育舞蹈的本质属性,体育竞技性体现在体育舞蹈的比赛中。在实际的体育舞蹈比赛中,运动员必须在多轮比赛中,每次展示持续90-120秒多种不同风格的表演,其难度和运动强度可想而知。这就需要运动员在训练时以比赛的难度甚至超过比赛的难度来要求自己。在日常训练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增加训练难度,训练中要以练为赛,赛练互动,随着训练的难度的不断加强、运动负荷的不断提高,势必增加了运动员完成训练任务的难度,更有助于激发运动员的潜能,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从而提高运动员的比赛成绩。

2 “从严”是体育舞蹈训练的保障

2.1 严格执行教练员的训练安排

体育舞蹈是一项难度系数很大的运动项目,具有严格的规范性。体育舞蹈的规范性表现在对运动技术的规范要求上。通过对WDSF最新教材分析,标准舞技术要求增加到11个方面,动作可以从步序、足位、方位、转度、足法、音乐时值、舞伴位置、身体拧转、升降、倾斜、延伸去加以规范。拉丁舞更是从步序、足位、使用动作、转度、足法、音乐时值、方位、舞伴位置、引导持握形状、髋部路线、身体中段横移、臀部肌肉运动、身体拧转、身体中段挤压这14个方面加以规范。以上充分表明体育舞蹈是一项规范性和技巧性极强的运动项目,仅仅依靠自学是无法掌握的其运动技巧和规律,需要严格执行教练员的训练安排和指导才能达到特定的动作要求。任何一种体育运动项目都是一种实践性活动,教练科学严格的指导显得十分重要,运动员要时刻跟紧教练员的步伐,认真完成好教练的训练安排。

2.2 “从严”就是要严格训练管理

众所周知,训练管理机制滞后是影响训练效果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因素。体育舞蹈是一项新兴的运动项目,发展还不够完善和成熟,其训练管理体系存在许多漏洞与不足,有许多方面还需要提高和完善。因此,体育舞蹈项目需要学习和借鉴其他运动项目的优秀训练管理经验。一方面可以通过严格的监督和定期的考核来决定教练是留用还是解聘,教练员是运动管理的直接管理者和组织者,对于运动员相应的体育运动技能的培养以及运动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在体育运动机制管理过程中学校应当积极组建一支高素质且专业技能强的教练员队伍以此来确保教练员的恪尽职守和训练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是运动员可实行“优上劣汰”制度,以选拔赛或测验的成绩确定正式队员,确实做到优者上,劣者汰,形成必要的外部压力,增强运动员的责任心和紧迫感,从而充分调动他们刻苦训练的积极性与自觉性,使运动员严格遵守运动队纪律。另外,通过科学合理的滚利制度编制,在具体的体育实践活动中积极推动运动管理建设,如针对相关运动训练管理进行规范,定期组织运动员竞赛,对于表现优秀的运动员给予相应的奖励,不断激励运动员积极主动进行体育训练,强化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体育技能的同时还应当对其思想道德素质展开管理,不断引导运动员树立端正的三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完善优秀的人格,促进运动员身心健康的发展。总之,要严格构建完善的体育舞蹈管理体制,进而推动运动员管理机制的有效贯彻落实。

3 “从实战出发”是体育舞蹈训练的实质和核心

1964年周恩来总理就曾说过:“‘三从’的实质就是练为战。所以要从实战需要出发来从难、从严。”2005年体育总局刘鹏局长提出,“在坚持三从一大的科学训练原则时,必须紧紧抓住‘从实战出发’这一核心”。对于体育舞蹈专项来说,抓住“从实战出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训练活动要适应实际比赛的要求

体育舞蹈共有10种风格迥异的舞种,它们分别是华尔兹、维也纳华尔兹、探戈、快步舞、狐步舞、恰恰恰、伦巴、牛仔、桑巴、斗牛,每个舞种的风格特征不同,具体比赛的要求也各不相同,比如华尔兹的舞蹈特点是舞态雍容、曼妙大方,比赛时要求身体的强度控制和身体自身的对抗力量、快步舞的舞蹈特点是洒脱自由、轻快活泼,比赛时要求腿部和踝关节的爆发力和良好的空中姿态控制能力、伦巴的舞蹈特点是缠绵浪漫、柔媚抒情,比赛时强调臀部的线条以及移动重心与扭动动作的结合等等。在体育舞蹈的日常训练中可适当采用比赛法进行教学训练,让平时的训练符合不同比赛实战的不同要求,使运动员更好地适应比赛中的各种情况。

3.2 要提高连续比赛能力

在正式比赛中,一个进入体育舞蹈决赛的选手,要通过五次,每次五支舞的竞赛。对于十项全能舞者来说,也需要至少四次,每次10支舞蹈的竞赛。每一支舞的时间大约为一分到一分半钟,每一支舞的中场间歇在15~30秒。这就意味着体育舞蹈是一项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相结合的运动项目,选手们既要在一分半内完成一支舞蹈,又要有短时间间歇持续作战的能力,这要求运动员具有良好的体能和耐力。在训练中要根据这一比赛实际情况,连续安排多种舞种的持续训练,以便是运动员更好地适应比赛的节奏,在实际比赛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只有在平时的训练中保持比赛的高度警惕,才会在真正的比赛中有像平时一样的表现。此外,平时训练的反复刺激有利于强化运动员成绩的稳定性。只有稳定的成绩表现,才能在比赛中更有可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3.3 在具体的比赛时间段进行训练

在每个生物体内有都有一个钟,专门担任调节生理机能的职能,这个机制被称为生物钟,专门术语为Oscillator。生物钟有不同的称谓,如生物节律、生物节奏、生物韵律等,但究其本质只有一个,它描述的是生物体随着时间而产生周期变化的各种行为、生理及形态结构等现象。在体育舞蹈实战中,不同体育舞蹈比赛场次的时间段各不相同。一般情况下,初赛安排在上午,半决赛和复活赛安排在下午,决赛和表演赛安排在晚上。一旦明确大赛具体项目的比赛时间后, 必须马上开始在相同的时间进行训练。这是因为如果运动员长期在一定的时间进行训练,会使机体产生很强的适应能力,人体的生物钟会影响运动员的赛事表现,每天一到某个特定的时间身体就会自动动员和产生兴奋性,比较容易形成好的身体状态,从而更有利于发挥水平。在日常训练中,尤其是比赛前夕,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运动训练计划,以增强运动员从机体到心理对比赛时间的适应性。

4 “坚持大运动量训练”是体育舞蹈训练的基础

运动训练过程中的任何一个负荷,都包含着负荷量与负荷强度两个方面。负荷的量和负荷的强度构成负荷的整体,它们彼此依存而又相互影响,任何负荷的量都是以一定的强度为条件而存在的,任何负荷的强度又都以一定的量为存在的必要基础。一个方面的变化必然导致另一个方面的相应变化,我们在比较负荷的大小时,要从负荷量与负荷强度两方面来考虑。

4.1 “运动量”指的是“运动负荷”

对于“三从一大”训练原则中提到的“运动量”,应理解为“运动负荷”,也就是运动员在承受一定的外部刺激时,机体在生理和心理方面所承受的总刺激。孙海平教练从他对刘翔等人的训练中获得了对训练负荷的深切体会,“从目前世界优秀选手来看,在训练中的变化,特别是训练负荷方面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训练强度上,这是一个最为显著的特点。对此,我的体会是:长期大量的低强度训练容易造成疲劳;低强度的训练不会对专项形成有效的刺激;低强度大负荷训练不利于专项水平的提高;有一定强度要求的训练有助于运动员稳定状态,在比赛中发挥水平。”由此可见,一定的运动负荷有利于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升,在体育舞蹈训练中要结合专项特点合理设置运动负荷。

4.2 “大运动量”训练要恰到好处

现代科学的“大运动量”训练,不是没有限制,也不是越大越好,而是要恰到好处。不是过度、盲目,更不是使运动员练伤、练残,而是一个可持续的发展过程。体育舞蹈运动员常用完成参赛成套动作套路2~3遍的训练量进行包括排除心理压力在内的赛前准备练习。但也必须考虑到,当赛前训练的负荷量增大至1.5~2倍时,将给比赛带来的体能和精神方面的不利影响。计算数据证明,国家级优秀体育舞蹈运动员在国际大赛期间,应具备每天能够完成9~20遍成套动作的体能潜力。因此在体育舞蹈训练中,要科学合理追求高质高效的运动量,从实际出发,不断通过“大运动量”增强运动员自身的运动实力和比赛的适应性。

5 结语

体育舞蹈是一项集竞技性和艺术性的新兴运动项目,其训练的具体原则和方法还不够成熟和完善,还有待探索和研究,学习和借鉴我国其他运动项目训练的优秀经验,科学辩证地认识“三从一大”原则的真正含义,把“从难”、“从严”、“从实际出发”、“坚持大运动量训练”正确合理地运用到体育舞蹈的训练中,将有望提高体育舞蹈的训练水平,促进我国体育舞蹈事业的不断发展。

[1]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121-122.

[2]《体育舞蹈运动教程》编写组编.体育舞蹈运动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6.

[3]刘大庆.运动训练学研究进展与理论探蹊[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3.

[4]邓运龙.“三从一大”训练原则的哲学认识与基本内容[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1):86-90.

[5]李宗浩,肖林鹏,张剑利,等.提高运动训练水平:更新思想方法和观念是先导[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9(1):58-59.

[6]付玉坤.重新解读“三从一大”的训练原则[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5):92-93.

[7]方静.优秀体育舞蹈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17):225-228.

[8]曹峰涛.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学生的身体素质科学性训练[J].当代体育科技,2017,7(7):41-43.

[9]牛振喜.影响高水平运动员训练效果的因素及其对策[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4):43-46.

[10]董兆云,王庆华.技战术指导思想的确立与中国排球运动的发展[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 229-231.

[11]袁伟民等主编.中国排球运动史[M].武汉:武汉出版社, 1994:7.

[12]刘鹏局长在体育总局备战2008奥运会暨2005冬训动员会上的讲话[R].北京,2005(11).

[13]钟秉枢.“三从一大”训练原则的再认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9):1153-1156.

[14]孙海平.科学训练与竞赛[R].北京:2005年国家级教练员岗位培训材料,2005(8).

[15]文红为,俞继英,魏旭波,韩冬,左铁儿,高晓波.再议“三从一大”训练原则[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1):45-49.

[16]刘彤,冯树勇.科学认识和理解“三从一大”训练原则 全面提高田径项目训练质量[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7):985-987.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the Training Principle of “Training Hardly Strictly Practically with Great Quantity” about Training of Dancesport

TAN Lixuan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Nanning 530000, Guangxi, China)

谭莉璇(1997—),硕士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

猜你喜欢

负荷舞蹈运动员
人造革合成革拉伸负荷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3项标准中维持热负荷要求对比分析
我最喜爱的运动员
MIV-PSO-BP神经网络用户热负荷预测
学舞蹈的男孩子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舞蹈课
生如夏花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