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项目化改革探索*

2021-11-23

运动精品 2021年10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教学内容院校

容 云

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项目化改革探索*

容 云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405)

高职院校要提升学生的身体健康,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需要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进行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文章分析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现状,阐述项目化教学的概念,并提出一系列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项目化教学的改革措施。

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项目化改革

为了使高职院校公共课发挥增强学生体质,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进一步促进体教融合,体现公共体育课育人的功能,需要重视体育课程。近些年来,国家相继颁布学校体育工作方面的文件,其最终目的是通过体育运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最终形成习惯,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具有鲜明的特点,即:能力为主,需要为准,够用为度[1]。学生毕业后就要走上工作岗位,一般从事劳动强度较大的工作,所以,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必须要结合学生身心和职业特点而设置教学内容,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在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尚未得到充分解决,例如,体育课教学效果质量不高,教学内容设置过于随意,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等。高职院校体育项目化教学实施,有利于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使学生自觉地参与体育锻炼,树立终身体育意识[2]。因此,高职院校将项目化教学应用到体育课程中,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促进体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1 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现状

1.1 高职体育课程教学内容陈旧

高职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十分重要,是培养学生体育教育能力的重要手段。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素质教育要求高职体育的教学课程要与实际的教育实践相符,但是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高职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比较单一是普遍存在的问题。首先,教学内容比较陈旧,一些体育教师没有根据时代的变化以及学生的真实需要而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导致一届一届的学生接受的都是相同的体育教学内容,甚至还有一些重复的教学内容,不仅无法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并且与学生的就业相脱离,体育课程教学的效果较差;其次,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教学,导致教学目标与学生的身体素质不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还有一些学生对体育课程产生抵触或者厌恶心理,无法学习到更多有用的体育知识;最后,还有一些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受到各种条件的影响,比如师资力量、硬件设备等,导致体育教学内容无法体现多样化,也难以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

1.2 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僵硬、教学方式具有落后性

在实际的高职体育课程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为了快速完成教学内容,采用的是集体班级授课的方式。这种教学方式看似能够帮助体育教师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教学质量不高,教学效率较低。首先,体育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教学,学生无法在教学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忽略了学生的差异性,无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次,由于班级人数较多,教师无法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不仅不利于高职体育教育的发展,并且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展。虽然一些高职院校已经逐渐意识到了体育课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了选修、必修课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但是仍然处于摸索阶段;最后,在体育课程教学中,比较重视体育教师的重要作用,对学生体育知识的传授主要是“灌输型”的,课堂氛围严肃。还有一些体育教师为了使学生能够快速掌握知识,对于学生的讲解过于详细,将学生的思维限制在条条框框之中,学生难以发挥创造性思维,体育课程教学缺乏实用性和职业性,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近些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提供了很大方便,多媒体教学、微课等一些新型的教学方法逐渐被应用到体育课程教学中,还需要进一步进行尝试和探索,从而使体育课程教学能够形成系统的教学模式[3]。

1.3 高职体育课程的教学评价缺乏科学性

高职体育课程的评价需要从两方面进行,即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以及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习中的不足,并且能够使教师及时改进教学方法。但是在实际的高职体育课程教学中,主要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缺乏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机制。并且一些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过于模糊,评价态度敷衍、应付,学生无法意识到自己在学习中的问题,对于学生的评价内容比较单一,没有从多方面、多角度评价学生,长此以往学生对教师的评价重视程度不高。体育教师也无法根据学生的建议调整教学方法,不利于体育教师的反思和改进。

2 项目化教学的概念

项目教学是一种以传统的学科课程标准为核心,以真实的项目任务为载体,以学生探究自主性学习为基础的教学活动[4]。通俗的来说,项目化教学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项目教学活动,可以运用小组合作学习,通过探究而完成整个教学项目,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在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中进行项目化教学的改革,不仅能够使学生掌握相关基础知识,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其他能力的提升,是体育课程教学的重要教学手段,对于高职体育课程的教学十分重要。与传统的学生被动教学模式相比,学生全程参与整个任务的完成过程,综合技能得到提高,真正融“理论知识、实践操作、素质培养”于一体,且项目教学以能力为本位,根据学生的需要,将体育内容设计成教学项目,使学生的体育技能得到充分体现,教学成果考核多样化,坚持以学生为中心[5]。

3.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项目化教学改革措施

3.1 教学设计思路

在新形势下,项目化改革需要使体育课堂的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体育教师要使学生通过项目化教学,不仅能够学习到更多有用的体育知识,并且要发挥创造性思维。体育教师要深入了解高职院校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身体素质情况,以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课程内容为载体,激发体育课堂活力,比如可以将游戏、田径、球类等多样化的课程内容融入到体育教学中,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与学生的职业发展相符;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出身体素质较高、具备专业能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改革。

3.2 设计科学合理的体育课程教学内容

项目化教学法是体育课程教学的重要教学手段,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将其他教学形式结合起来,比如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从而使项目化教学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在运用项目化教学方法时,项目化教学在教学内容需要与实际的学生需求相符,才能使高职学生适应实际工作的需求。体育教师可以在项目化教学中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讨论时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但是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利,并不意味着体育教师要在教学中放任不管,而是需要体育教师发挥自己的重要引导作用,可以指导学生在体育课程前先进行自学。此外,体育教师还可以在课下搜集有用的学习资料,向学生提供高效的学习资源,使学生能够理解教学中的难点动作和重点技巧,体育教师要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6]。

3.3 采取科学、合理的体育课程教学评价方式

在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中进行评价时,体育教师要从多方面、多角度来对学生进行评价。比如,学习的参与态度、体质测试的结果、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游戏组织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等。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能够对体育教学起到促进作用,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具体在体育课程中进行评价时,可以从课前-课中-课后来进行交流和指导。体育教师要使学生及时反馈自学中遇到的难点或者易错点,对于迷惑的地方要及时向教师请教。此外,体育教师还需要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使学生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纠正自己在学习中的一些误区,使学生的专业能力能够满足发展的需要。体育教师也可以开展具体的体育项目,使学生参与到实际的项目中,体育教师可以对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进行评价,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此外,体育教师还可以在课后与学生进行交流,一方面能够拉近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能够促进体育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体育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为教师以后的教学提供重要参考意见,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的反思和总结,是提高体育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

3.4 明确高职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

为了有效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需要重视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设计。体育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身体素质、学习能力等等,优化自身的教学方法,从而使自身的体育教学能够更加贴合学生的实际需要,重视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体育课堂的主人,彰显体育学科的教学价值。首先,体育教师要通过指导,使学生能够掌握锻炼身体素质的方法,对于基本的动作技术要点要熟练掌握,还需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锻炼原则。体育教师可以向学生传授遇到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比如体育运动时的损伤等,使学生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冷静处理,引导学生理解体育运动中的注意事项;其次,体育教师要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设计自己专属的运动方案,提高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处理应急情况的能力;最后,体育教师要使学生能够对所学到的体育知识学会灵活运用,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设计出体育游戏的方案,具备策划组织活动的能力。总之,高职体育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专业的基本特点,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有意识地强化学生的弱势方面,使学生能够对体育活动有全面地认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使体育与学生职业特点相结合,有好地发挥体育的作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建设的大背景下,为了促进体教融合发展,高职院校公共课进行项目化改革十分重要,是提高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教学手段。对此,高职院校需要正视目前体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多种方法和手段,在不断的教学实践和摸索中探索出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育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不断推动体育课程的项目化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有效强化学生对于今后工作的适应能力。

[1]曹桂霞.高职院校体育课程项目化教学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32):248-249.

[2]蔡小林.高校公共体育课实施“项目化教学”探索[J].亚太教育,2016(34):175.

[3]王海金.项目化教学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17(7):103.

[4]段昌红.高职“项目教学”实效性的个案分析[D].苏州大学,2015.

[5]刘付荣.项目化教学在高职“概论”课中的应用研究 :以临沂XX学院为例[D].曲阜师范大学,2019.

[6]张程波,袁凤梅.基于项目化教学的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内容选择与开发构建[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11):119-121.

Project Reform of Public P.E.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RONG Yun

(Guangzhou City Polytechnic, Guangzhou 510405, Guangdong, China)

2018年广东省普通高校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人文社科):基于“增强体质、提升素养”公共体育课项目化教学改革探索,项目编号:2018GWQNCX079

容云(1985—),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教学内容院校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