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的养殖技术及发展趋势分析
2021-11-23业光文
业光文
(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九溪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云南玉溪 652604)
我国具有悠久的生猪养殖历史,但是在传统的生猪养殖过程中,由于养殖规模小、养殖环节单一、养殖方式不科学,导致生猪养殖效益低下,而且养殖污染严重,会对周边的大气、水源、土壤造成严重污染。随着绿色理念的日益深入,此种养殖技术的弊端日益显现,已经不适用于当前生猪养殖业发展。因此,在当前背景下新型生猪养殖技术及发展趋势展开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1 生态猪养殖技术
1.1 品种改良技术
生猪的品种会对生猪的生长速度、肉质口感、疫病发生率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在生猪养殖之前,必须对生猪品种加以合理选择,必要时可以对生猪品种加以改良。我国本土的生猪品种虽然口感更符合国人要求,但是生长速度缓慢,瘦肉率低;而国外的生猪品种则恰恰相反,生长迅速,瘦肉率高,但是口感却不符合国人要求。在此种情况下,养殖人员可以通过杂交的形式,将两种生猪品种的优势结合起来,培育出生长迅速、瘦肉率高、抗病能力强、口感优越的生猪[1]。
1.2 卫生消毒技术
卫生消毒是生猪养殖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养殖人员必须制定科学的卫生消毒程序,定期对猪舍进行卫生消毒。首先,必须及时理清猪舍地面、用具上的粪污、污染,并用清水冲洗干净,以防粪便、污水堆积,滋生病菌、细菌;其次,必须定期对猪舍、养殖工具、运输车辆等进行消毒,以此来消除其中已有的病菌、细菌,防止病菌、细菌从外引入。在实际消毒过程中,必须对消毒试剂加以合理选择,应尽量选择低毒高效的消毒试剂,以此来降低消毒试剂对生猪机体的伤害。同时,应定期更换消毒试剂,以防细菌、病菌对消毒试剂产生抗药性,从而影响消毒效果;最后,必须定期对猪舍进行通风,保障猪舍空气的畅通性,以防生猪机体产生的有害气体以及粪污发酵气体得不到及时散发,对生猪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但是,必须通风时间加以合理选择,应避免在凌晨或傍晚通风,这是因为凌晨、傍晚气温普遍偏低,极易使生猪受凉或产生应激反应。
1.3 远程监控技术
随着远程监控技术的日益成熟,其应用领域日益广泛,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合理运用远程监控技术,可以帮助养殖人员对猪舍进行实时监控,使养殖人员足不出户就能了解猪群的行为状态,从而可以及时发现生猪疫情发生情况,采取有效举措应对,以防生猪疫病蔓延扩散。另外,借助远程监控技术,养殖人员可以系统了解猪舍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情况,以便根据生猪的生长条件,对其加以调节,使其始终处于适宜的范围内,从而更好的促进生猪生长。
1.4 粪污处理技术
粪污问题是生猪养殖所不可避免的,养殖人员必须根据自身的养殖条件及养殖规模,选择最为恰当的粪污处理技术。大型生猪养殖场可以购置专业的粪污处理设备,对猪场产生的污水、粪便加以处理。这种处理方式,处理效率较高,而且残留性较小,但是由于设备购置昂贵,所以不适合小型生猪养殖场运用;小型生猪养殖场可以采用沼气发酵的形式,对生猪粪污进行处理。小型生猪养殖场可以在养殖场周边建立一个大的发酵池,将所有粪水、粪便都灌入其中,通过沼气发酵的形式,将其转化为沼气、沼渣、沼液。沼气可以用于发电或燃气,沼渣、沼液可以用于农作物施肥。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使生猪粪污得以有效解决,而且可以增加生猪养殖效益,方便养殖人员生活。
1.5 生态养殖技术
生态养殖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养殖技术,对于减少养殖污染,增强生猪抗病能力,改善生猪肉质等起着重要作用。例如,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可以引进早期断奶技术,将母猪与仔猪分开饲养,为其提供更具针对性的饲养环境及营养物质,从而使母猪与仔猪得以更好的生长。除此之外,通过早期断奶技术,也能减少母猪与仔猪之间的疫病传播,而这对于母猪及仔猪健康生长是极为有利的。除此之外,养殖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到放养的重要性,建立充足的放养牧场,定期对生猪进行放养,以此来改善生猪肉质,提高生猪体质,减少生猪疫病的发生。
1.6 疫病防治技术
疫病防治是生猪饲养的核心环节,会对生猪效益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养殖人员必须积极做好疫病防治工作。在疫病防治过程中,养殖人员必须秉持“防重于治”的基本原则,做好疫病预防工作,除了日常消毒外,还可以采用药物预防、疫苗预防等,尤其是对于重大动物疫情,必须做好疫苗免疫工作。在疫病防治过程中,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养殖人员要立即对其进行隔离,并邀请专业的兽医对其进行确诊。一旦确诊为传染性疾病,养殖人员对猪群进行全面排查,查看是否有其他遗漏的患病生猪,并对饲养环境、用具、设备等进行彻底消毒,以防生猪疫病蔓延扩散,造成更为严重的经济损失[2]。
2 未来发展趋势
2.1 产业化趋势
产业化发展是生猪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走向,产业化发展不仅可以节省养殖成本,而且可以增强养殖规范性,提高养殖效益。例如,大型生猪养殖场可以与散养户及小型生猪养殖场合作,为散养户及小型生猪养殖提供猪苗、技术、回收服务等。这种发展模式,可以解决大型、小型养殖场及散养户各个问题,个体户及小型生猪养殖场缺乏收购渠道及技术支持;大型生猪养殖场缺乏扩建困难,而这对于提高养殖人员收益,带动生猪养殖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2.2 自然化趋势
自然化趋势即采用放养模式,通过建立大型的牧场,将生猪放置其中,自由奔跑追逐、自由喝水进食,接近自然生长状态,以此来减少生猪养殖对环境的污染,提高生猪的身体机能,减少生猪发病。而且通过这种方式,也能使生猪的肉质得以充分锻炼,而这对于生猪肉质的改善是极为有利的。
2.3 立体化趋势
立体化趋势具体是指,运用相对有限的养殖空间及资源,通过对养殖类别加以优化,对养殖密度加以控制等举措,提高养殖空间及资源利用率,获得更多的养殖效益。例如,可以在生猪养殖的基础上,发展沼气业,蚯蚓养殖业等。生猪粪污通过沼气发酵可以生成沼气、沼渣、沼液,沼气可以用于发电、燃气等;沼液可以用于农田施肥;沼渣可以用于蚯蚓养殖。通过这种养殖模式,不仅可以增加生猪养殖的附加效益,而且可以有效解决生猪粪污问题,减少对周边大气、土壤、水源的污染。
3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绿色理念的日益深入,传统养殖技术的弊端日益显现,已经不适用于当前生猪养殖业发展。因此,养殖人员必须对新型养殖技术加强探索,通过运用品种改良技术、远程监控技术、粪污处理技术、生态养殖技术、卫生消毒技术等技术举措,切实提高生猪养殖质量,更好的推动生猪养殖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