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策略
2021-11-23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果耶镇中心小学张永强
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果耶镇中心小学 张永强
小学语文课程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小学时期也是语文阅读学习的关键时期。然而,小学生逻辑思维较弱,无法独立完成长篇幅的课文阅读。因此,教师就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把合作阅读的方式运用到语文阅读中,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进而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提高阅读能力,同时提高教学效率。
一、创设适宜阅读的学习环境
小学生对外界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控制能力差,在课堂上很容易走神。所以,学生在语文阅读时,思维容易走神,阅读效果差,对学习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教师为学生创设情景式教学,把情景教学渗透到小组合作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从中获取乐趣,激发学生兴趣。情景教学是把教学的内容结合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形成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常常应用于小学阅读教学中,受到老师和学生的一致欢迎。为学生创建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气氛,既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竞争意识,又激发学生主动参加阅读活动,丰富知识内容。例如,在阅读《要下雨了》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性格、能力、爱好进行分组,并分成不同角色,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下雨了”的场景,让学生看到“燕子低飞”“蚂蚁搬家”“雨滴掉落”等现象,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一般,让学生带着感情色彩去分组诵读,加深学生对本篇文章的记忆理解,设计巧妙的情景式教学,调动学生参加的积极性,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合作阅读的魅力所在。
二、在合作中锻炼表达能力
语文阅读不仅考查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考查学生的表达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主动表达的能力。教师可以使用一些简单易于理解的诗词吸引学生对阅读的兴趣,用各种字词拼凑成一篇优美的诗篇,通过多样化的朗读方式,激发学生对语文阅读产生强烈的兴趣,从朗读中感受课文的表达思想。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在课下阅读丰富多样的书籍,尝试自己创编诗篇,有感情地向其他同学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塑造自身朗读气质,提高自己的阅读表达能力,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让学生在阅读上获取成就感。比如,在阅读《初春》时,教师引导学生小组学习,通过大家讨论分析,积累文中的关键词句,并在朗读结束后针对本文的理解阐述自己的读后感。另外,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着重积累文中的字词、短句的用法,为自己以后的写作积累经验。
三、选取适宜的阅读材料
小学生因为年龄小,导致阅读水平低。因此,教师首先要在教学过程中收集适宜的教材资源,控制好阅读文章的难度,选择符合学生本阶段特点的书籍。避免阅读难度过大影响学生阅读效果,丧失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其次,要控制课外阅读材料的内容,教师所选择的资源要与课本知识相关联,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实现系统方式的学习,利用这些材料支撑语文知识结构。另外,学生合作阅读的时间也要受控制,因为学生在合作阅读时,会遇到多种问题,这时没有老师的指导,阅读速度就会减慢,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时间。相对于独自阅读,合作阅读的过程体验更受关注。因此,在合作阅读中,教师要注重学生阅读过程的体验,降低阅读的成果要求,让学生感受阅读过程中的喜悦,有效实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比如,在阅读《伯牙鼓琴》这篇古文时,由于课文中含有大量的文言实词,学生很难快速阅读,在合作阅读过程中,小组合作探索,深入研究文章的寓意,了解朋友间真知己的思想境界。
由此可见,合作阅读学习在小学语文中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在新课改之下,合作学习被广泛应用。合作阅读备受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视,不仅能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能让学生在合作中培养竞争意识,提高语文综合素养能力,实现良好的小学阅读教学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