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镇江营商环境 激发市场活力分析及对策研究

2021-11-23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16期
关键词:镇江市场主体营商

吴 新 郑 琳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

良好的营商环境下,产业发展的各类要素如资金、人才自然会被吸引而流入。镇江要寻求高质量发展,增强城市的吸引力、竞争力,必须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为此,镇江推出了包含90项优化营商环境措施的“镇合意”服务品牌,力图在优化营商环境的道路上跑出加速度。现总结分析镇江在推进营商环境改革和优化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立足于这些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助力镇江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

一、提升镇江营商环境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所称营商环境,是指企业等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所涉及的包括市场主体保护、市场环境、政务服务、监管执法、法治保障等方面的体制机制性因素和条件[1-2]。一个地区营商环境的优劣对于招商引资的多少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同时也对本区域内经营企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一)有利于推动镇江经济高质量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营商环境的优化,才能汇聚源源不断的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类发展要素,优化资源配置,使区域经济由传统的成本优势转变化以品牌、资本、技术、人才、服务为核心的综合竞争优势,激发市场活力,为本区域的经济发展带来不竭动力。

(二)有利于培育市场主体,增强镇江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商事制度的改革有利于激发社会创业、创新、创造的热情,市场主体的数量大大增加,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的就业压力;减税降费等政策的实施,对于市场主体的负担有一定的减轻作用,有利于投资的稳定;提升政务公共服务水平、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解决了企业投资生产经营中的“痛点”“堵点”,市场主体的信心增强,市场主体的活力激发,进而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提升。

(三)有利于镇江开放型经济的发展

营商环境的优化,是镇江打造开放型经济、提升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的必要条件。营造一个法治化、便利化、与国际接轨的营商环境,有利于提升镇江在国际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各种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实施,为镇江对外开放的扩大创造了有力条件。

二、优化镇江营商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落实中央政策不到位

为了优化营商环境,国家层面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积极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镇江也积极投入到了营商环境的建设中,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配套政策及举措,但部分政策缺乏可操作性和连续性,落地较为困难,或存在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同时,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服务效能还不够高,审批繁琐、内外资待遇不一致的问题依然存在。

(二)法治保障存有不足

镇江营商环境的优化,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但当前,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健全,使改革缺乏具体的法规依据。同时,执法不公、多头执法、选择性执法等问题时有发生,对不同类型的企业执法标准不一,或在专项整治活动中,要求企业区域性或行业性停业,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另外,对于民营企业的司法保护不到位,效率低下,无法有效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三)一些领域存在制度性痛点和堵点

近年来,国家实施的减税降费等优惠政策,对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降低虽然有一定的帮助,但企业实际税费负担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制约民营企业及中小型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相关部门服务意识淡薄,办事效率低,甚至存在推诿扯皮现象,导致手续的办理时间大大延长。市场准入环节,审批许可程序繁多,耗时长,对于一些民营企业、异地企业差别对待,市场准入缺乏公平性[3-4]。

(四)信用体系亟待健全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营商环境评价的基础和核心,镇江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仍亟待健全。首先,政务信用方面,个别地方政府因换届、机构调整、政策变化等原因,对做出的承诺不兑现;在信用监管方面,对企业信用信息的收集和公布缺乏统一的标准,信用检查、修复和异议、黑名单的认定等缺乏具体的制度指导,信用监管不到位。另外,部分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不讲诚信、不严格履行合同办事的情况,企业形象大打折扣。

三、优化镇江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对策

(一)打造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

镇江市应大力强化政务环境建设,剖析政务服务中“堵点”,权力减到位,服务加到位,促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行政审批的内容进行调整,简化行政审批手续,明确权限,规范审批行为,提升审批效率,推进审批服务的智能化、便捷化、扁平化。镇江应积极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镇江市打造“镇合意”服务品牌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方案》,同时积极出台各种配套举措及实施细则,确保政策落地,市场主体获益。另外,政府应扎实开展政策解读和宣传活动,促进政策执行相关人员对于政策的深入解读,指导其严格执行相关政策,保证政策执行“不走样”“不打折”。并利用多种宣传平台加强舆论引导和政策宣传,传播各级政府优化营商环境的好举措和新成果,为优化营商环境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5-6]。

(二)营造公平透明的市场竞争环境

为促进民营经济、中小企业的发展,必须营造公平透明的市场竞争环境,以促进公平竞争。其重点在于解决危害公平竞争的“痛点”,创建便捷、宽松的市场准入制度,全方位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取消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审批事项,简化、取消前置审批事项等,将阻碍市场公平竞争的隐性壁垒打破。同时加强监管力度,在不干涉市场主体自主决策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合理把握监管的力度,创新监管方式和方法,对于初创企业或新兴产业的监管应采取包容审慎的态度,提高监管执法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同时,以法治保障营商环境的优化,营造法治化的营商环境,立法方面,在大力执行《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基础上,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并广泛听取企业界代表人士的建议和意见,经充分论证,将现行的不符合改革需要的规定进行修正,改变立法和营商实际工作脱节的情况。在司法方面,切实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强化司法为民,提高司法审判的高效性和公正性,严厉杜绝权力对司法的干预、地方保护等情况。另外,镇江应促进营商环境国际化水平的提高,不断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吸引外商投资企业。

(三)以信用体系夯实营商基础

市场经济首先是信用经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营造诚实守信、重诺践约的信用体系,对于营商环境的优化可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首先,各级政府应不断提升政府公信力,以身作则,强化政务诚信,健全相应的问责制度和约束机制,严厉杜绝招商引资过程中优惠政策无法兑现、不遵守订立的合同和协议、朝令夕改的行为,提升市场主体的信任度。其次,建立统一的社会信用衡量标准,健全信用信息的收集制度、信用修复制度、“黑名单”认定制度等,从制度层面约束市场主体的失信行为。同时,对有效监管市场运行情况,对于不正当的市场竞争加大处罚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偷税漏税等违法活动,加强宣传力度,增强企业家的合法经营意识。最后对于信用运作的机制应不断健全和完善,将市场活动、市场主体的信用状况、市场监管统筹起来,根据市场主体的信用等级分类监管,促进监管效能的提升。企业信用也应与担保、贷款、融资等联系起来,以建立覆盖广泛、制度健全、监督有力的社会信用体系。

(四)营造利企降本的经营环境

针对当前中小企业贷款难、融资贵、生产经营成本高等“痛点”,应将清费减负作为着眼点,构建利企降本的经营环境。政府要帮助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积极构建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促进金融信贷营商环境的优化,多管齐下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对于企业生产和运行成本较高的问题,全面落实国家制定的减税降费政策,确保企业能真正享受到国家的税收优惠,加强税收管理,依法征税。建议可适当减少生产环节征税,将税收转向消费环节,加大营改增的抵扣力度和范围,提升企业减税降本的获得感。合理规范中介服务收费,整治不合理收费,建议实行收费公示制度,严格杜绝“乱收费”的情况。另外,根据不同产业,适当给予工业用地价格、电力价格的优惠,将降低企业经营成本落到实处。

(五)优化人才环境

城市实力的比拼,人才比拼是关键,镇江应结合本地的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战略、经济特殊等实施积极的人才引进政策,在落户、租房、住房补贴、职业培训、职业发展等方面为人才提供便利条件,吸引高层次的创业、创新人才和团队,让人才得以留得住。同时,推进筑巢引凤工程,提供全面的公用事业服务、创新创业服务,完善城市的各项配套设施,大力扶植和培育新兴产业、支柱产业等,大力宣扬诚信理念、法治理念、亲商情怀,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打造宜商宜居的创业环境。

综上所述,优化营商环境是确保镇江持续迸发经济活力的重点工作,对于营商环境的进一步优化,目前依然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只有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各方密切配合,积极致力于营商环境的优化,才能为镇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助益。

猜你喜欢

镇江市场主体营商
营商环境“优”,一域发展“暖”
玉米市场主体售粮积极性提高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
赛珍珠:我在镇江有个家
我的镇江寻根之旅
人民币汇率破7 市场主体应对有序
三地实践:有效释放市场主体的活力
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保障
营商环境软转型
打造营商环境邀您共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