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市政工程前期造价管理理论与方法

2021-11-23刘义凹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1年12期
关键词:设计阶段投标招标

康 梅,刘义凹

(陕西西咸新区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西安 710000)

0 引言

我国市政工程建设主要体现在路桥建设、亮化工程、给排水工程以及林园建设等方面,可以增强城市的功能性、便捷性、宜居性。市政工程属于当地政府财政投资,每一分钱都必须花到刀刃上。要做到这一点,在工程前期的造价管理中,需要充分利用造价管理理论和方法对工程建设进行动态监控和指导。

1 项目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

1.1 项目决策阶段造价管理的重要性

项目决策是决定后期项目成败的关键,其中造价管理是否及时和具体,将对工程造价有重要影响。在此阶段形成一个良好的投资估算,便可以使后期的项目设计、招投标、施工管理等都获得具体指导,从而让造价得到管控,确保市政工程保质保量并且按期完成。

1.2 决策阶段造价管理的影响因素

①项目建设规模。这里的规模主要指的是占地面积以及投资数额。规模控制需要综合看待。②项目建设标准。标准越高造价越高,规模相同而标准不同的项目具有不同的设计方案。③项目建设地点。建设地区是否合理,交通是否方便,对项目能否确立以及施工建设成本都有重要影响。④项目的技术、工艺以及设备方案。项目采用的工艺是否是高端工艺、是否具有经济实用性,设备管理方案是否合理,这些对工程总造价都有直接影响。

1.3 决策阶段造价管理理论和方法

决策阶段,要通过项目可行性研究来为后续工程造价提供依据。项目可行性研究分为初步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其主要是结合社会经济水平、技术水准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对完成该项目可能利用的技术方案、建设方案等进行必要的经济技术分析,形成综合对比,需要对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保效益进行评估。可行性研究结果主要可以作为项目投资决策依据、设计阶段依据、投融资依据、城建或者环保部门审批依据、施工阶段施工组织设计依据等。其需要指出项目预计投资规模以及资金筹措方式,对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预估。

决策阶段,要从影响造价管理的综合因素入手,采取积极的方法来降低风险:①对工程规模进行合理匹配,投入低、风险低、收益稳定的则可以进行大规模建设;②中等规模工程一般适用于投资中等、风险中等、回报高的工程;③投资高、回报高、风险高的工程则适合小规模建设标准。在项目标准控制上,需要摆脱形象工程带来的思维影响,对接工程种类和功能,和当地经济水平挂钩,从而形成合理的工程标准。在项目地点选择上,要考虑在交通方便、水文地质水平好的地区进行施工。在项目工艺、技术、设备方面,笔者认为应合理选用相对超前的工艺和技术,这样可以保证工程质量。在设备选用上,可以考虑用国产设备,并且考虑设备租赁和采购的合理性,采购常用设备,租赁不常用设备。

2 项目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

2.1 项目设计阶段造价管理的重要性

设计阶段主要是在决策阶段形成的造价估算的基础上来合理制订材料、设备、人力以及施工方案。一般来说,设计阶段可以对施工阶段90%的造价进行积极调控。从这个阶段来控制造价,调节造价和质量的矛盾,可以保障后期施工顺利开展。

2.2 设计阶段造价管理的影响因素

①总平面设计对整体设计方案的经济性、合理性有直接影响。如果总平面设计合理,能够很好地控制总体用地,就能有效降低造价。另外,总平面设计中对施工场地规划的合理性直接决定了后续施工是否顺畅、物料是否需要二次搬运,这些直接关系到是否需要增加人力以及运输费用等。②外建筑层数和建筑土地费用二者间的关系也对造价有所影响,层数越低,造价越低,但均摊土地费用水平也越低,只有找到层数和土地费用的平衡点,才能使投资效益最大化。另外,电力、水利、道路和土地均摊费用的计算方式不同,其只能从总规划面积上来调整,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造价。③工程中构件的设计方案也会影响造价。例如,在大跨度横梁材质选择上,钢结构横梁总体造价低于混凝土横梁,其不管是施工便利性还是承重能力等都具有一定优势。④在设计环节需要充分考虑材料的来源。比如,应用外地材料相比本地材料多了很大一部分物流费用,故此,在质量、价格等同的情况下,要优先选择本地材料。

2.3 设计阶段造价管理理论和方法

首先,在这一阶段的造价管理方面,需要严格要求设计人员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进行设计,结合勘测数据来完成基础工程设计和上部工程设计。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地基稳定,降低日后工程不均匀而沉降的可能性,从而保证工程造价的合理性。否则工程造价再低,但是工程投产不久便坍塌,造价管理就失去了意义。换言之,需要设计人员具有很高的职业道德,也需要建设单位或者施工单位对其提出严格要求。其次,在能够实现功能的基础上,要尽量减少占地面积,这样可以实现加层设计,提高建筑高度,这样在相同的建筑成本投资基础上可以节省土地费用,从而有效控制造价。其最大的意义是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具有很好的环境效益。再次,设计阶段工程概算人员不了解设计领域,一般认为给出概算以后设计人员会设计出性价比最高的设计方案,而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缺乏监督,设计人员一般会套用设计模式,将之前有关设计直接挪用过来,改改具体尺寸等应付设计。这其中虽然挪用的设计和实际设计中的项目存在一定的雷同性,但是因为工程材质、人力安排、技术以及工艺要求、设备标准以及施工地理环境等不同,二者必然会有很大的差异性,若是直接挪用套用设计,就会造成正在设计的项目总体造价发生巨大波动。因此,概算人员需要懂得一定的设计知识,设计人员需要具有职业道德。为了使设计人员的人为风险降到最低,可以在设计公司招标中进行严格选标,保证有资质、有实力的设计公司入围。

3 项目招标阶段的造价管理

3.1 招标阶段造价管理的重要性

招标阶段,通过科学选标可以让有资质、有实力的施工单位入围。一般这类施工企业都有很高的施工成本控制水平,而且能保质保量在工期内完成建设任务,实现此阶段造价管理的主要目标。

3.2 招标阶段造价管理的影响因素

①招标文件。即建设企业在制定招标文件时,是否很清晰地传达出预算标准、工程标准、设备标准和施工工艺等,给予投标单位明确的计算指导,使其可以提出合理的投标价格。②选标能力。很多建设单位并没有很强的选标能力,选标评价小组都是临时组成的,在选标中存在裙带关系或者暗箱操作,而权威的选标流程以及对应的计算方法等都成为过场,这必然会影响工程质量和造价。③恶意竞标行为。建设单位缺乏质量观念,一味追求低价,就可能导致那些报价低的施工企业中标,其结果是工程施工不断出现问题,需要追加投资,这反而使造价管理处于被动地位。④招投标管理人员水平。目前,我国市政工程招投标管理有专门机构负责,隶属于该机构的工作人员在招投标管理中体现的素养高低对于招投标效果有直接影响。

3.3 招标阶段造价管理理论和方法

①认真仔细编写招标文件。一方面,需要详细说明工程规模、标准、预算、施工要求、施工技术、施工设备以及人力使用等内容,使投标单位获得详尽的信息,进而作出正确的造价预算。投标企业还应充分介绍自己,施工资质、团队资料、成功案例等都要齐备。为了避免恶性压价,需要给予投标企业一定的利润空间,不能主观上大幅度压低概算,否则会加大投标企业的压力,使得参与投标的企业减少,另外也会导致一些目的不纯的对象混入。另一方面,招标文件必须符合法律要求,具有对应的内容。②需要成立专业选标小组,提高建设企业选标能力,对投标单位资质、实力、工程案例等进行综合审查,同时尽可能获取更多信息,确保对投标单位进行全面了解,精中选精,优中选优。③规制恶性竞标。这一点需要建设管理部门、招投标管理机构等一同来展开追查,起到震慑作用,遏制围标等行为,给有能力、有资质的施工企业提供施展空间,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市政工程健康有序开展。④提高招投标管理人员水平。首先,要提高录用门槛,招投标管理人员必须拥有专业资格证书方可入行。其次,为招投标管理人员提供足够的培训机会,使其能够认真负责地开展工作。最后,需要建立责任机制,即谁管理谁负责,以确保责任落实,使工作人员提高自我管理意识。

4 结语

市政工程施工前期造价管理的有关理论并不系统,但相关实施方法已经初具雏形。总的来说,“人”的管理是第一位的,需要概算人员、设计人员、招投标管理人员提升能力,树立成本意识。其中,决策阶段概算影响最大,需要从这一环节入手,从工程规模、标准、工艺、设备以及选址等进行经济层面的充分论证。而在设计阶段和招投标阶段,则应在决策概算的基础上展开进一步管理。

猜你喜欢

设计阶段投标招标
造价信息管理在海外投标中的应用探讨
BIM技术在设计阶段的应用
公立医院招标采购集中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
国务院明确取消投标报名
军工企业招标投标管理实践及探讨
统计分析在工程招标中的应用
工程招标采购中的投诉预防与处理
探讨基于设计阶段的暖通工程预算管理
决策及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浅谈市政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