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学徒制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应用

2021-11-23张尹龚伟奚为知王亮

就业与保障 2021年19期
关键词:专业人才师傅实训

文/张尹 龚伟 奚为知 王亮

近些年,随着我国建设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各大高职院校也培养输送了大量的高技能型人才。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部分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质量及培养效率,已不能满足当前国家建设发展的需要。国家为了高效解决这一情况,在2014年推出了现代学徒制。高校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科学合理地加入现代学徒制,可以有效完善以往的人才培养模式,加深与社会企业的合作深度,从而大幅度提升人才培养工作的成效,为我国今后的综合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劲力量。

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引入现代学徒制的重要作用

现代学徒制主要是指学校、企业进行深度合作,教师与师傅联合进行传授,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现代化培养的人才模式。现代学徒制与普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差异,其更加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主要是由学校与合作企业为主导,开设了以企业用人为标准的人才培养课程。此外,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也是学校与社会企业深度融合的一种表现。

当前,我国各大高职院校将现代学徒制充分地融入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完全打破了以往“高职院校只管培养专业人才,社会企业只管任用专业人才,社会企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高职院校不了解,高职院校培养专业人才的质量社会企业不重视”的尴尬局面。现代学徒制要求与高职院校合作的社会企业,从高职院校制定招生计划开始,到确定相关人才培养计划、选用授课模式、选取合适的培养教师、建立相关专业人才实训基地、确立教材内容,最后再到人才的考试考核,都要全程参与其中,并在这过程中将自身的企业用人标准、企业文化理念、职业道德规范等渗透到每个环节之中。

由于这种模式采用的是“师徒制度”,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习、实训试岗的过程中,也会受其师傅影响而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促使自身专业技能水平大幅度提升的同时,也能够在与师傅的相处过程中,对师傅的栽培心存感激,从而更加认同师傅所在的社会企业。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往高职院校所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无法比拟的,其不但加深了高职院校与社会企业的合作深度,也有效提高了高职院校学生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与实际操作能力。另外,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实施,帮助各大高职院校降低了专业人才培养难度,使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与培养效率都有了显著提升,也最大程度地缓解了当地的就业压力及社会企业用人难的问题,从而促使当地经济水平的显著提升[1]。

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影响因素

(一)政府方面

当地政府是当地高职院校与社会企业实施现代学徒制的主要监督者与管理者。随着我国各大高校现代学徒制的全面实施,高职院校学生也会逐步地进入社会企业进行实训试岗,高职院校学生虽然参与到社会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但其并不是社会企业的正式员工,其所付出劳动后并不一定会得到与之所付出劳动同等的薪资报酬。社会企业一切的经营活动都是以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的,在高职院校学生进行培训试岗中,难免会出现其所产生的劳动成果不符合社会企业的预期标准,从而导致“校热企冷”的困境,这时就凸显出当地政府的重要作用。当地政府应该针对这种情况制定相关的法律政策,以确保社会企业、高职院校及高职院校学生的权益和利益,从而有效推进现代学徒制的顺利实施。

(二)高职院校方面

现代学徒制的全面实施推广,需要高职院校与社会企业之间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深度合作。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在与社会企业之间的合作只是浮于表面,并没有达到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标准。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部分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大多是刚从高校毕业就到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工作,虽然其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但并没有相关的实际操作经验,这也就导致缺乏实践教学经验。因此,高职院校应根据本校专业教师的实际情况,提升专业教师的实际操作经验,从而为现代学徒制的全面实施推广做好铺垫工作。

(三)合作企业方面

随着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的全面实施,与高职院校合作的社会企业,也会拥有大量的劳动人员,从而解决部分社会企业“招人难、留人难”的问题。但是,社会企业始终是以自身经济效益为首要目的,致使其不会将高职院校学生当成本企业的正式员工,这种思想会导致现代学徒制在部分社会企业的实施过程并不顺利。部分社会企业为了不影响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甚至会派出专业技术水平及职业道德素养较差的企业员工充当高职院校学生的培训师傅,导致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在社会企业实训试岗的过程中,无法高效地提升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甚至还会养成不良的行为规范,为其以后的正式工作埋下隐患。部分社会企业还存在不会根据高职院校的学生劳动成果给予其应得的薪资待遇的现象。针对上述这些问题,部分社会企业应该端正对现代学徒制的态度,清楚认识到现代学徒制对企业未来长期发展的作用,要担负起自身潜在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地参与到高职院校学生的培训试岗工作中,为其提供正常的薪资待遇[2]。

(四)高职院校学生方面

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及其家长对高职院校所开展的现代学徒制还存在着一定的误解,认为现代学徒制是让高职院校学生到社会企业当免费的劳动力,导致部分高职院校学生不愿意去社会企业进行实训试岗,甚至还会出现强烈的抵制情绪,造成了部分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的开展并不顺利。针对这种情况,部分高职院校应该在校内大力宣传现代学徒制的利好方面,让本校各专业的教师为部分存在抵制情绪的学生做好心理辅导工作,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到社会企业实训试岗中,在实训试岗中真正认识到现代学徒制的重要作用,从而有效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及职业道德素养,为以后的就业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应用策略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当前,高职院校在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培养人才的质量及效率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标准,其主要原因在于部分高职院校并没有明确人才的培养目标。因此,高职院校应结合当前社会企业的实际用人需求以及本校学生实际的专业技术水平,制定出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并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建立校企培训试岗平台,重新规划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专业课程体系。此外,高职院校可根据学生在社会企业实训试岗的工作内容,以及本校所教授的专业基础知识,制定出全新的专业教育课程,以此达成现代学徒制的最终目标。

(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院校除了要制定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外,也要制定出与之相互配套的人才培养计划,如各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专业教师及师傅的分配方案及学生的考核评价方案等[3]。

1.各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

高职院校在设计各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可以根据其具体的工作岗位及工作内容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比如,针对工程建筑方面,制定出工程测量、工程勘探、建筑施工、建筑验收等不同岗位,制定相应培养模块,并根据学生实际的工作水平制定相关的专业课程及合格标准。

2.专业教师及师傅的分配方案

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学生在学校专业知识的学习情况及在社会企业实训试岗的工作情况,合理地为其安排专业教师及实训师傅,可以采用阶段式的分配方式,学生在达成一个阶段目标后,为其调换专业教师及实训师傅,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各个阶段都能得到很好的专业指导,专业教师及实训师傅之间也能够相互补充,从而将现代学徒制的重要作用发挥到最大。

3.学生的考核评价方案

高职院校可以联合合作企业及相关培训机构,共同完成学生的毕业考核评价,根据将学生校内的试卷考试成绩和在社会企业实训试岗的工作成绩相结合,给出综合的评价分数,并且该分数一旦达到相关培训机构的标准,为学生颁发相关的职业证书,这种方式不仅是对学生专业技术水平的肯定,也可以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会企业实训试岗及校内的专业知识学习中,从而达到高职院校学生“课证融通”,实现毕业即上岗就业的目标。

四、结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要想通过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自身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效率及培养质量,可以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计划,加深与社会企业的深度合作,重视学生在实训试岗中的主体地位,并联合当地政府、社会合作企业,更加全面有效地实施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为我国培养更多职业道德素养良好、专业技术水平高超的高端技术型人才。

猜你喜欢

专业人才师傅实训
师傅开快点儿/你笑起来真好看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校应用型经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
编辑出版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新时期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
如何打造工程咨询业需要的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