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国企内部控制完善策略研究
2021-11-23成迎迎
成迎迎
(河南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郑州 450000)
0 引言
互联网技术不断进步与发展促进了实体经济与网络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推动了企业产业结构不断升级转型。在企业内部,内部控制体系作为秩序治理制度,能够推动企业的稳定发展,为提升企业经营效益提供制度保障。在互联网环境下,国有企业采取的传统内部控制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时代带来的挑战,对此,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就需要与互联网环境的特征进行融合,优化当前内部控制体系,防范国企经济管理中潜在的隐患与风险,从而在根本上提升国企内部的治理水平,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
1 互联网环境给内部控制体系带来的影响
在互联网环境下,互联网技术与企业管理模式的深度融合形成了网络化与数字化的新型运营模式,从而推动传统企业的升级转型。但当前不少国有企业受管理模式固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对互联网的认识并不全面,因此,内部管理体系也没有根据互联网的发展及时做出调整,国有企业内部缺乏完善的体制机制与跨界融合型高素质人才。内部控制体系在企业内部是治理秩序的重要工具,在新时代和新环境下,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1]。
1.1 改变了国企运营管理的环境
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选择与时代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互联网时代下,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改变了国企内部的管理系统,还促进了企业组织结构内部发生变化。在互联网环境下,人力资源素质的强化也是适应内部控制调整的主要表现,对此,国企就需将互联网思维融入经营管理,创新企业文化。并且,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资产的基本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部分资产从实物形态转变为数据形态,这就使得企业内部环境发生改变,给内部的治理也带来了相应影响。
1.2 增加了风险因素
应用互联网技术使国企的运营管理模式朝着虚拟化和数字化方向发展。由于网络信息技术具有共享性与开放性的特点,这就使企业面临的风险形势也在不断变化。比如,软件内部的控制机制存在漏洞和风险问题。在盈余管理的动机下,传统的人为操作会在网络经营流程中再造风险。随着控制体系的数据化,企业内部的授权管理模式也有了更大的变化,大大提升了数据信息的保密与安全风险。而此时,原先的风险防范措施与机制难以满足新的防范需求,若内部控制体系集中到程序上,程序系统上的漏洞风险也会进一步增加内部控制的缺陷与风险隐患,这便降低了国企的内部治理水平。
1.3 促进了控制活动形式的创新
在国企内部的治理体系中,控制活动作为重要因素涉及国企整体的经营与管理活动。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全面应用,控制活动也会发生相应变化,加强了内部控制活动的灵活性与多样性,这就使控制活动的重心出现转移,转变为人机控制的模式,同时也更新了审批与授权的方式,进一步强化了控制和预防的作用。也就是说,网络化与数字化的控制活动给内部治理带来了更大的难度。
1.4 使信息的传递和沟通更加便捷
国企内外部的信息传递是确保内部管理与控制完善、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在互联网环境下,数据信息的传输效率与生成方式得到进一步加强。信息数据在实时传输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动态化信息的质量。与此同时,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也促进了发展模式的变革与信息生成方式的转变。在这一发展背景下,推动企业信息化的高度集合,实现高效的信息数据交流,可以为治理水平的提升提供保障[2]。
2 当前国企内部控制中出现的问题
2.1 缺乏责任意识
在互联网环境下,信息技术和方法已经被应用到内部控制工作中。国企的内部控制系统也按照等级的不同设置了相应的查阅权限,查阅权限的分级处理使口令密钥的查阅方法应运而生。但当前有许多工作人员对自身的职责和权限并不明确,缺乏责任意识,很容易将登录的口令密钥泄露给他人,导致别有用心的人进行越权和违规操作,给企业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
2.2 风险识别能力不足
当前,国企中有许多工作人员并不具备较高的信息化水平,也没有熟练掌握信息系统的操作能力,大部分基层员工只会简单地使用一些基础软件,并不具备处理风险与维护信息系统的能力。这样一来,处理具有较高难度的内部控制工作对他们来说有着较大的压力。由于财务人员并不具备较强的风险识别能力,同其他部门的合作和配合也并不到位,信息系统出现漏洞时也没有及时采取解决措施,造成企业风险进一步增加,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2.3 信息沟通的渠道不畅通
国企内部系统面对常规的风险处理得较为及时,但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环境下,由于内部系统没有得到及时更新,就会直接影响信息的沟通与传递,进一步限制内控水平的提升。而内部经济环境的变化也会直接影响国企的发展,若企业没有获取充分且有效的信息,就难以及时调整发展战略,进而影响经营发展。部分国企内部已经设立了内控部门,但由于内外部信息的沟通与披露渠道并不畅通,使得内控效率难以得到提升。以内部审计工作为例,若立项申请的工作人员并没有及时将课题申请发送给财务部门,就容易导致技术人员和财务审计人员的申请存在时间差,而课题从最开始的立项到课题完成需要花费好几年的时间,申请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将会给企业和个人带来严重影响。
3 互联网环境下国企内部控制完善对策
3.1 加大培训力度
针对当前国有企业中工作人员工作意识淡薄这一问题,企业领导者需对工作人员展开综合素质培训,从整体上提升国企人员的工作能力与素质水平。互联网时代下,工作人员的工作意识与能力会直接影响企业的未来发展。对此,企业管理层和领导者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通过组织丰富的宣传活动,建设合作型、学习型的企业文化,提升全体员工的专业能力和学习意识。与此同时,企业还可以聘请外来的专业人员组织培训活动,将外来的新鲜理念与意识引入企业内部,从而提升内部员工的工作意识与专业能力。在对员工进行专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时,还要注重对员工进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的培养。除此之外,国企管理者还应鼓励各部门员工展开积极交流,通过交流来积累工作经验,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3]。
3.2 明确岗位分工及其工作职责
国企管理工作者需加强岗位分工,使各部门工作人员能够明确自身工作职责与具体内容,建立科学的分工制度,要将具体的工作内容和职责分配到每一名工作人员。特别是对财务部门的人员来说,要用科学的划分方式明确各岗位的工作职责,同时还要注重人员的合理分配,基于工作岗位要求和人员的能力,将数据维护、系统维护以及档案管理等工作明确划分开来,避免出现工作职责和内容划分不清的问题。与此同时,在信息数据的管理方面,还需注重系统模块的设计,并针对不同部门设计相应的等级口令,便于身份的确认。工作人员在系统上录入数据时,还需要确认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若出现失误,部门管理者要对其进行处罚,充分发挥约束机制的作用,提升各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
3.3 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国企想要加强内部控制的工作水平与质量,就需要重视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为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展开提供保障。并在内部控制体系完善的基础上优化和重组内部控制的工作流程。在互联网环境下,国有企业还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对内部的业务流程和内外部信息进行收集与分析,进而明确企业内外部存在的隐蔽性风险,完善风险预警机制,提升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
3.4 加强内部审计
在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工作中,内部审计工作作为重要组成部分,是有效展开监督的重要工作内容。对此,国企想要加强内部控制质量,就需设立专门的审计部门,或者在企业内部成立审计小组展开内部控制的审计工作。此外,在审计活动的具体展开中,审计机构要注重审查国企内部的软硬件质量,还要审核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具体执行情况、审核系统的具体运行情况。针对内部系统出现的运行不畅的问题,需及时进行更新和完善。审计人员还需做好系统数据的核对和检查工作,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充分发挥审计的作用。
4 结语
在大数据环境下,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国企正面临较大的内外发展压力。对此,需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和机制的建设,完善信息化管理机制和体系,提升企业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水平,通过加强培训,提升企业全体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和内部控制意识,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落实到位,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