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在审计信息化建设中的运用探究

2021-11-23唐雪薇佟筱枫王小方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1年12期
关键词:审计工作信息化思维

唐雪薇,佟筱枫,孙 超,王小方

(绥化学院,黑龙江 绥化 152000)

0 引言

近年来,各个领域对大数据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审计属于一项综合经济监督工作,审计信息化在提升审计工作效率的同时,更契合时代发展潮流,所以审计信息化建设就显得尤为关键。在审计信息化建设进程不断推进的影响下,对各类技术的运用提出了更大的考验,而大数据技术更能契合数据时代的发展潮流。审计领域应加强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助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1 大数据概述

大数据指的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大数据具有“5V”特点,即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alue(价值密度)、Veracity(真实性)[1]。总的来讲,大数据的实质就是一种数据集,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并不是这些数据信息,而是以数据作为基础体现出的“大决策”“大知 识”等。

2 大数据在审计信息化建设中的运用背景

世界审计组织于2017 年首次召开大数据审计工作会议,在该会议中明确了大数据审计不只是对审计工作的一种创新,更是对审计理念、制度、方法的一种改革,应加强大数据在审计工作中的有效运用[2]。2018 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再次对审计信息化建设做出强调,明确了大数据时代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此后,大数据在审计信息化建设中的有效运用得到快速发展,国家不断出台扶持政策,大数据技术在审计信息化建设中得到了广泛运用。

3 大数据对审计信息化建设的作用

大数据的广泛运用对审计信息化建设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首先,提升审计信息化建设效率。大数据技术运用能够对庞大数量的数据进行准确的分析与挖掘,并且信息处理的速度较快,可减少人员的投入,显著提升审计工作中对数据的分析速度,继而提升审计信息化建设效率。其次,大数据技术可以丰富审计工作的方法。以往的审计工作忽视了数据分析的多元化,在大数据运用以后,审计中数据的分析方法得到拓展,如回归分析、方差分析等,可以有效地实施数据挖掘与模拟。最后,可以为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创新发展提供良好条件。也就是说,大数据的运用实现了审计工作中的全样本审计,扩大了审计取证的范围,保障了审计结果的完整性、准确性,为审计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

4 大数据在审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4.1 缺乏信息数据的有效共享

当下,大多数企业的管理水平都得到很大提高,信息化建设程度也越来越高,而在企业的业务与财务之间仍保持着相对独立的状态,这就使两者的信息数据仅仅为自身的工作需求所服务,彼此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数据交流与共享。此外,在行业内部或者跨行业之间为保护自身的经营发展,相互之间信息数据的交流与共享更少,而这也为审计信息化的数据收集带来了更为严峻的考验,无法获取全面的信息数据,继而不能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在审计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与优势。

4.2 审计人员观念与思维陈旧

要想实现大数据的有效运用,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审计人员的思维观念应做出转变。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一些审计人员还不能完全适应大数据审计的思维方式,仍倾向于核查财务报表等方式,往往依赖自身的习惯选择定性分析,主观判断审计结果,而忽视数据分析在审计中的作用,造成审计质量下降。正是审计人员这种陈旧的观念与思维方式,无法与大数据审计的理念相契合,从而影响了审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效率与质量,使大数据在审计中的运用效果弱化。

4.3 数据的挖掘不够充分

在实施审计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与挖掘,这样才能透过数据资源寻找问题所在。然而,在审计信息化的建设中,企业内部不同部门、同行业间、跨行业间的数据共享较为缺乏;审计人员的思维观念较为陈旧等问题,都对数据的挖掘产生了不利影响。在这种情况的影响下,数据分析与挖掘不够充分,大数据技术的运用效果弱化,也就无法体现出数据资源的应用价值。所以,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实现数据的充分挖掘就显得尤为关键。

4.4 缺少数据综合利用平台

审计信息化建设需要借助计算机系统来实现,通过审计端口实现审计主体与被审计对象之间的对接。然而,数据库相关的操作软件往往由多个企业开发却缺少统一的标准,这就需要借助综合平台有效运用大数据,实现对数据蕴含价值的挖掘。在数据综合利用平台缺失的情况下,往往难以实现各个数据库的有效对接,继而对大数据的运用造成一定程度的阻碍,影响了大数据在审计信息化建设中的运用,影响审计时的数据转化和审计工作的开展。

5 大数据在审计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策略

5.1 推动行业和部门间数据共享

要想提升大数据在审计信息化建设中运用的效果,应加强企业各个部门间、同行业间、跨行业间的数据共享,通过数据的共享实现数据的有效联动,这样才能够在运用大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时,收集更为全面、真实、可靠的数据资源,最大限度节约资源、提升效率,达到审计过程中对数据价值的挖掘,继而实现对审计数据的有效应用,提高审计的质量与效率,提升审计信息化建设速度。

5.2 强化审计大数据思维与审计观念的融合

要想做出准确的判断或决策,往往离不开准确的、真实的数据信息作为支撑。为保障数据信息的可靠性,可以利用的数据分析工具越来越多,如云计算,让审计工作可以应对更加复杂、多元化的数据分析与挖掘。要想进一步推动审计信息化的建设,就需要审计人员转变自身观念,充分认识到数据对审计工作的重要性,打破传统审计思维方式,强化自身的大数据思维意识,提升对数据进行挖掘与分析的能力,从思想上认识到大数据与审计信息化融合是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必然趋势[2]。这样才能够在开展审计工作时,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优势与作用,促进审计质量与效率不断提升,借助大数据实现对审计目标的锁定,达到审计信息化建设目的。

5.3 加强对信息数据的深入挖掘

审计信息化建设中需要不断探索运用大数据的途径,加大对信息数据的挖掘力度,这样才能保障审计工作中数据分析、评价以及查核能力得以有效提高。可以说,大数据挖掘就是从海量的数据资源中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如通过分类、回归分析、聚类、关联规则、特征、变化和偏差分析、Web 页等方式来实现[3]。大数据的运用注重通过信息数据蕴含的内容和信息数据间的关联来深度分析与挖掘信息数据,而审计工作的核心就是以数据模型、描述的方式对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针对数据资源进行预测,在结果与审计值之间进行对比,探寻问题所在。在审计信息化建设中,加强大数据对信息数据的深入挖掘,将大大提升审计的质量。

5.4 加强综合数据分析平台建设

大数据并不是单一地针对一个方面的信息数据进行分析,而是将诸多数据进行归集实施的综合性分析,而要想保障审计信息化建设中大数据的运用效率,应加强以大数据审计为基础,构建综合数据分析平台。对综合数据分析平台建设而言,其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与梳理将各个行业的信息数据汇总到一起。而在对信息数据进行收集与汇总的过程中,应制定统一的标准,并不断做出调整以保障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完整性,这样才能够构建一个“数据样式不同、功能相同”的综合数据分析平台[4],保证开展审计工作时可以运用大数据有效进行数据分析与挖掘,推动审计信息化建设进程。

6 结语

大数据在各个领域的广泛运用,对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产生了巨大影响。而审计信息化建设对大数据技术的运用,既给审计工作带来了考验,又为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方法。通过此次研究发现,大数据在审计信息化建设运用中面临着缺乏信息数据的有效共享、审计人员观念与思维陈旧、数据的挖掘不够充分、缺少数据综合利用平台等问题。这就需要通过推动行业和部门间数据共享、强化审计大数据思维与审计观念的融合、加强对信息数据的深入挖掘、加强综合数据分析平台建设等,来提升大数据在审计信息化建设中的运用,继而提升审计工作质量与效率。

猜你喜欢

审计工作信息化思维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