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核心素养构建小学语文阅读课堂
2021-11-23王宏
王 宏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第十八小学 宁夏 银川 750000)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但在传统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无法强化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但通过阅读进行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1]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构建阅读课堂,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学习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进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故此,在本文中对围绕核心素养构建小学语文阅读课堂进行了探讨。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1.1 由于语文学科本身蕴含知识广泛,涉及许多方面的内容,并且在传统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在教学时,都是依托教材讲解进行填鸭式教学,并没有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方式,长期以往就会导致学生思想固化,所学到的知识狭窄、浅乏,学生的思维只固定到教材知识中,最终导致学生对学习语文知识丧失兴趣。[2]而在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并不是很重视,学生没有大量阅读的学习机会,阅读素材匮乏,导致学生学习视野无法开阔,学生对阅读兴趣不高,不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1.2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部分教师已经有一定的阅读培养意识,但在实际运用中,并没有充分进行阅读教学,如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活动时,教师并没有为学生选择适合并且切合实际的阅读素材,如果单纯依靠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学生由于知识匮乏,选择的都是一些不切合生活实际的书籍,导致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起不到重要作用,学生的阅读能力依旧无法达到预想效果。
1.3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培养的方式比较浅乏、单一,例如让学生写阅读观后感,学生缺少方式和技巧,在阅读过程中没有进行深入理解,当写作时就会无从下笔,或者呈现结果内容不丰富,无法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3]所以,教师要在实际教学中,要让学生在进行阅读时,要学会用笔摘抄好句,并且通过教师的引导进行文章的深入理解,提高学生的思维运用能力,构建高效的语文阅读课堂。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学生的阅读积累和阅读能力影响到小学语文知识的学习,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和综合素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阅读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其阅读积极性,使学生通过阅读教学培养阅读能力,扩展知识视野,提高写作能力和学习效率,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构建小学语文高效阅读课堂。[4]
3.核心素养构建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策略
在核心素养下构建小学语文阅读课堂,首先教师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的效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核心素养,从而实现构建语文阅读高效课堂的目的。故此,在本文中通过“通过创设情景,激发阅读兴趣、利用合作探究,提高阅读效率、结合生活案例,提升综合能力、进行课外阅读,实现高效课堂”这四点策略,对围绕核心素养构建小学语文阅读课堂进行了以下探讨:
3.1 通过创设情景,激发阅读兴趣。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教师在进行实际阅读教学时,可以通过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利用电子白板向学生展开教学,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其阅读积极性,为今后的阅读学习奠定良好基础。所以,教师可以在网络上进行搜索关于本节课的视频情景并对内容进行整理,在实际教学中,通过播放视频进行课前的引导,使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进行初步了解。
例如,在进行《走月亮》的学习时,教师首先在课前通过网络搜索了关于走月亮这篇文章的相关内容,并找到了关于这篇文章所描述的相对应的视频场景,在课上作为课堂引导进行学习,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中的妈妈牵着小孩走过村头、走过大道和小路、走过石拱桥、去过小溪和水塘、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去过坡头那片月光下的果园、走过稻田和菜地的场景,之后教师引导学生积极的进行课文阅读,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之后意犹未尽,随后就积极地进行了课文的阅读,并对文章内容展开了激烈的讨论。通过这样的方式,无形中将学生带入了所学文章的情境中,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对文章进行阅读学习,培养了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为构建小学语文阅读课堂发挥了重要作用。
3.2 利用合作探究,提高阅读效率。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学习,是目前实际教学中,应用最广泛且最受欢迎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通过在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的方式,遵循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并且能够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提高了阅读的效率,进而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内容在课上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通过阅读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以此来提高学生对于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阅读效率。
例如,在进行《记金华的双龙洞》的学习时,教师通过对课文理解并进行问题的提出的方式对所学内容进行了任务布置,在课上让学生通过自由结组,以小组为单位,对教师时提出的“通过阅读说一说作者从金华出发,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游览双龙洞的?”的问题进行小组探究得出结果,学生通过阅读并进行小组讨论得出“作者是按照金华、罗店、入山、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的顺序来游览双龙洞的。”在此基础上,教师又对学生提出了“作者在去双龙洞的路上看到了那些风景?”通过问题的提出让学生对利用阅读对文章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学习。之后学生又对《记金华的双龙洞》进行了阅读,经过讨论得出结果,“作者在去双龙洞的路上,分别看到了映山红、油桐、沙土、新绿、溪流”。在此过程中,学生在小组内进行问题探讨的同时有部分之前对语文知识学习兴趣不高的学生也参与了问题的讨论畅所欲言。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对学习语文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语文阅读的效率,为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奠定了基础。
3.3 结合生活案例,提升综合能力。语文知识的学习,不能只依靠教材知识,还应结合生活,使语文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如果语文阅读学习单纯依靠来自教材方面的知识,那么将不会满足学生新时期的学习要求。所以,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将教材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通过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语文阅读知识的学习,为今后的写作积累相关素材,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例如,在进行《乡下人家》的学习时,教师首先让学生对文章进行阅读,想一想,作者依次描写了乡下人家的那些生活场景?学生通过阅读进行了总结“我通过阅读总结出作者描写了乡下人家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有些人家,还会种几株花、几十枝竹、还要养鸡、河里经常有小鸭子戏水妇女在捣衣、夏天还会在门前吃饭、秋天纺织娘便唱起歌来”。通过学生的总结,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在老家时有没有跟作者描绘的乡下人家相似的地方,有没有同学说一说自己眼中的乡下人家是什么样子的?”同学们随即展开了讨论,有的同学说我的老家里跟作者描绘的乡下人家有一点相似的是夏天的傍晚,人们也会在门口支一张桌子吃饭,过往的人们都会在一块说说话,有的同学说我的老家虽然没有小河,但是人们都会在那棵最大的槐树下乘凉等等。通过这样的阅读学习方式,将教材知识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学习,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入,并且结合实际让学生了解到语文知识的学习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了综合能力的提升。
3.4 进行课外阅读,实现高效课堂。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能只依靠来自课本教材的学习,还应将阅读课堂延伸至课外,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阅读实践平台,提高学生扩展思维的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必要条件。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通过举办阅读活动的方式让学生有机会接触更多的阅读知识,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从而实现高效课堂。
例如,在一次主题班会时,教师为学生组织了异常课外阅读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在图书馆选择两本最喜欢的书籍进行阅读,因为每本书都有属于它的分类,教师就可以借此让学生对自己所拿的书籍和其他学生进行分类,在此类别里的同学之间要进行相互分享阅读,最后要派代表进行分享阅读心得,帮助学生对此类性的书籍进行理解,并通过听取其他类别的书籍的分享,扩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在此过程中,学生对于自己不懂得内容进行了了解,同学之间还进行了阅读分享。通过这样的阅读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扩展能力,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和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构建。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是本文对围绕核心素养构建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策略探讨,在此过程中顺应了新课改的要求,采用了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等核心素养,实现了语文阅读高效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