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一流乡镇(街道)劳动保障工作业绩的实施路径与策略

2021-11-23周容

就业与保障 2021年19期
关键词:维权街道乡镇

文/周容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本文以某市辖区乡镇(街道)劳动保障机构为对象调查。通过调查显示,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业务指导下,该市开展了劳动就业工作、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企业用工管理工作及其他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宣传咨询工作。近年来,经过该区广大职工的共同努力,当地劳动保障工作取得了较为可喜的成绩,为农民增收致富找到了更有效的途径。以下是对该区乡镇(街道)劳动保障机构基本情况的分析。

(一)机构人员情况

自全面建立乡镇(街道)劳动保障机构以来,该区各乡镇(街道)配有2名编制内人员,5名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各村配有1名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目前,共有114人参加了省级、市级劳动保障业务培训。

(二)开展工作情况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大力开展各项劳动管理工作,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备受当今社会的认可和关注[1]。特别是近年来,各个乡镇(街道)劳动保障部门在农村劳动力资源管理、劳务输出、推动农民致富、扩大养老保险征缴、维护劳动者权益及其协调劳务关系等领域均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其成就主要有以下五点:一是农村地区劳动力资源的综合利用初见成效;二是创建了农村地区劳动力管理信息网络,对农村地区劳动力资源大力开展调查分析,基本明确其总量、构成及其就业方向,并对其大力开展长期性综合利用和监管;三是一部分乡镇早已大力开展了劳务输出工作,与中国一些一线城市的企业产生了较为常规的劳务输出关联;四是农村地区劳动力素养得到了明显提升,乡镇(街道)劳动保障部门依据当地企业的特性和经济结构对劳动力的要求,在提升农村地区剩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塑造适应经济发展需求的职业技能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3];五是逐步增强综合性经营功能。通过上述五点改进成果,大力推动乡镇(街道)劳动保障部门的劳动合同管理工作,充分密切配合加强合同审核和用工全年检查工作,规范用工行为,协调劳动关系;创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合理有效地解决劳动争议案件和劳资关系纠纷,较好地维护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及早缓解了矛盾和争端。近年来,该区根据调查,掌握全区乡镇劳动力资源为582259人,培训人次为36858(主要是劳务输出,密切配合区劳动保障部门培训),组织劳务输出人次为37643,签订劳动合同人次为27147,办理多种养老保险17068人,开展劳动监察1328次,解决劳动纠纷722件。

二、乡镇(街道)劳动保障机构现状及存在的难点

(一)就业政策落实难

一是求职者的技能达不到岗位的要求。部分求职者职业技能较为落后,就业观念陈旧,无法满足企业对人才技术技能的需求;二是公益性岗位难以开发,“上热下冷”,就业援助难;三是乡镇劳动保障专项资金使用不到位,造成一些积极就业政策未能得到有效落实[4]。

(二)社会保险可持续发展压力大

第一,部分地方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推进进度相对比较缓慢,基层劳动保障部门工作压力较大。尤其是在医疗卫生事业任务繁重的乡镇(街道),由于许多行政区域划分的调整,增加了一些困难的企业,导致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障问题难以理顺;第二,部分养老保险业务办理时间过长,乡镇难以对社区退休孤寡老人形成规范管理[5]。

(三)劳动保障维权和维稳任务重

劳资关系机制建设进度依然滞后,处理企业工资逃匿案件调解仍有难度,维护社会安定的任务十分艰巨。部分劳动者自身存在过分要求,依然存在委托法律代理人进行无理诉求,维权过度、维权不当、维权盲目等问题。与此同时,乡镇劳动保障部门维权、维稳能力较为薄弱,大部分地方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尚未实现实体化和人员专业化,劳动争议调解工作任务繁重而艰巨。

(四)劳动保障机构基础建设慢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自开展以来,部分地方劳动保障工作日趋紧张,基层人员配置状况和经费保障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落实,特别是乡镇社区聘用的“有工作,无待遇”问题十分突出。目前,一些乡镇(街道)劳动服务机构的人员编制严重不足,存在着人员不到位、占编不在岗等问题。

三、打造一流乡镇(街道)劳动保障工作业绩的实施路径

(一)劳动保障工作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基本原则

近年来,调查地按照产业强省、人才强省的战略要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在统筹城乡发展、强县富民、“两个加快”方案的指导下,制定和实施专项政策,促进城镇就业1332万人,比2019年增长8.4%;城镇登记失业率由4.6%下降为4.32%,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参保率分别达到38.2%、15.8%、14.6%、69.4%和85.0%。调查地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大局,始终从劳动保障工作大局出发,思考规划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建立健全适应改革和发展进程的体制机制,调整和完善适应全省形势发展变化的各项政策措施,增强规划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把握规划工作的主动权,不断推进劳动保障事业发展。

(二)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是劳动保障发展的根本目标

劳动保障是劳动者参与经济社会建设、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根本途径。因此,一切工作都要围绕人的全面发展来开展,通过不断提高劳动待遇、积极协调劳动关系等方式,全力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近年来,调查地始终致力于解决弱势群体的实际困难,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将“老工伤”纳入省级统筹范围,解决了省级统筹前的养老金拖欠、国有企业历史欠薪、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等问题。

(三)健全制度、锤炼队伍是推进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

当地政府一直坚持加强基层服务,全区98.6%的街道和69%的乡镇(街道)劳动保障机构就业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站,1/3以上的乡镇机构劳动保障达到了标准化建设水平。同时,政府加强了决策咨询、资金分配、内部控制等制度建设,通过培训和经验交流提高了员工的管理能力和业务知识水平;推进了政务公开,按照制度和程序管理原则,打造了优质服务窗口。

四、提升乡镇(街道)劳动保障工作业绩的策略

(一)突出重点,克服困难

第一,加快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覆盖面,切实抓好居民医疗保险宣传,健全完善基层服务网点,优化办理手续,规范工作流程,全面实现居民医疗保险系统与定点医院联网;适当增加定点医院数量,根据基层实际需要,为患者提供方便。第二,加强对国有、集体企业下岗职工社会保险制度的落实,争取上级及相关部门的支持,抓紧研究方案,解决行政区域调整后遗留的社会保障问题。第三,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办事时限,尤其要尽快解决企业下岗职工办理退休手续时间过长的问题。

(二)推动创新,推动劳动监察与维权

保护工人合法权益是政府职责所在,政府应加强劳动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定期进行专项检查,加强劳动保障监察。督促用人单位完善用工档案,督促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参加工伤保险;收集辖区内用人单位用工信息,划分网格,建立台账;组织专题讲座,向辖区企业管理层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普及工伤保险知识;降低用人单位的风险,增强劳动者的维权意识。建立健全企业工资保障制度,进一步加快劳动争议的实体化和职业化进程,健全完善劳动保障监察制度,进一步完成劳动保障监察网络化管理,持续不断地提升劳动保障执法水平;创新发展法律维权调解机制,充分发挥劳动保障部门和工会在法律维权中的联动功效,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三)建立强大的优化服务平台

第一,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增加对基层建设的资金投入,积极推进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综合性培训基地和就业服务机构建设;第二,政府应进一步增加基层劳动保障部门的经费投入,争取尽快解决在设立、联合管理、免费服务等落实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三,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劳动保障部门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加强落实优秀人才引进政策,将高校毕业生充实到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五、结语

乡镇(街道)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建设是一项惠民工程,政府应从健全管理机制、引进专业人才、加强人才培养、增加经费投入等方面,构建适应时代要求的劳动保障服务体系。在“继承传统、创新业绩”的方针指引下,政府要坚持以人为本、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理念,努力创造乡镇(街道)劳动保障工作的一流业绩,为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设文明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猜你喜欢

维权街道乡镇
维权去哪里?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热闹的街道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热闹的街道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
完美 打假维权
网购遭欺诈 维权有种法
党委重视 人大尽责 乡镇人大立出新威
街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