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研究

2021-11-23崔伟欣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1年12期
关键词:财务企业

崔伟欣

(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1 财务风险控制研究背景

风险管理的探讨始于20 世纪50年代。随着以价格风险、汇率风险、利率风险等为代表的财务风险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威胁,越来越多企业开始重视财务风险控制,寻求规避财务风险的工具。这些财务风险也被各国政府、企业以及研究机构热议。有效控制企业财务风险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基础。

2 财务风险控制研究意义

财务风险是企业风险的货币化表现,具有不确定性,有着不同的分类方式。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影响集中体现在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方面,表现为财务状况的好坏和经营成果的大小。财务风险控制是企业治理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生存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现行的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主要依靠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以及传统的财务分析指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进一步完善相关风险指标,既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财务管理,保护投资者利益,也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当前,国内外很多学者针对大型企业财务风险方面的研究较为成熟,而对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控制虽然有一定的研究成果,但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对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研究有待加强。本文围绕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控制进行研究,以期为中小企业规避财务风险提供参考。我国中小企业对财务风险的防范手段不足,国内现有的财务风险分析方式还不完善,财务指标分析局限性较大,并不能很好地得出风险的类型和风险发生的概率。因此,及时察觉财务风险信号、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对企业和国家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3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

3.1 投融资方面缺乏规划

中小企业一直以来受自身条件等的影响,融资环境较差。在筹集资金的过程中,中小企业也缺乏对资本结构和财务风险等问题的考虑,使得借贷过高,难以偿付。此外,中小企业自身信用度不高,难以达到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借贷要求。在投资方面,受到自身资金、技术、信息获取等方面的影响,一些中小企业决策者对投资产生的风险认识不足,盲目投资扩张,这些失误性决策会进一步导致企业产生巨大损失。

除此之外,中小企业在资金营运上也存在很大的问题。企业多注重产品销售业绩,忽视应收账款的控制,资金长期被占用,严重影响资产的安全。而且,中小企业生产管理水平普遍不高,产品质量不一,产品控制体系不健全,这都会增加企业流动资金的压力。再加上中小企业存货所占比重较大,长期存货需要承担货物跌价以及保管问题产生的风险。

3.2 财务风险控制意识不足

长期以来,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财务风险控制意识不足。部分中小企业的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不明显,很多中小企业的投资者就是经营者,“企”“家”不分,给内部财务风险控制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再加上企业投资决策多是由个人主观意愿主导,缺乏科学理性的分析,而内部审计又缺乏力度,难以有效控制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等现象,使资金使用率低下。

再者,很多中小企业负债压力较大,在筹资时未考虑资金成本和收益、稳定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之间的关系,未合理规划筹资规模,过量举债给企业带来了不利影响。

3.3 外部环境较为复杂

国家的货币政策改善了金融经济环境,为大型企业提供了大力支持,中小企业虽然也从中受益,但由于银行等机构不愿意承担这种“转嫁”风险,中小企业融资仍旧面临极大的困境和风险。另外,汇率变动在经济收益和成本上对我国中小企业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对于依赖美元进行产品计价的进出口企业而言,汇率的变动对企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美元贬值,中小企业面对的潜在汇率风险也越来越大。

4 加强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对策

4.1 增强对财务风险的认识,加强财务风险控制

中小企业决策者要加强学习,开阔视野,结合企业财务情况,不断提高科学决策的能力。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通过准确地判断,可及时发现潜在风险。为此,企业还应引进并培养财务管理人才,为企业减少财务风险奠定人才基础。

中小企业决策者还应时刻关注国家经济政策、财政政策的变化,对企业的投资情况、经营项目进行调整,提早预测风险。关注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动,防止资金需求、成本费用增加导致的资金亏损等财务危机。为控制财务风险,决策者还需理顺企业内部的各种财务关系,明确各部门应承担的职责,保证权责分明。

4.2 建立健全财务风险控制制度

企业应全面细致地梳理现有的业务流程,分析企业经营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对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查漏补缺。建立合理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监督企业资本运营过程,对财务报表进行准确分析,有效化解和规避风险,短期预警系统与长期预警系统相结合,综合评定企业的经济效益。深入分析中小企业的成长能力、管理模式、外部环境等因素,选取资产负债率、偿债能力等财务指标作为判断标准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分析。设立合理的组织机构,明确每个部门的职责,形成互相制衡的机制。对不相容的职务进行分离,因事设人、责任到位,为每个组织部门划分责任,加强规范管理。做好企业人才选拔任用和教育,合理制定福利制度挽留人才,避免人才流失。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应独立于其他管理部门,确保审计部门发现的问题可以直接送达管理层,对于部分不具备这些条件的中小企业可以聘请外部审计机构进行审计。

4.3 做好投融资方面的建设

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拓宽融资渠道,降低筹资成本,选择合适的筹资方式,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合理利用金融理财工具,降低财务风险。尽量做到维持科学的资金结构和适当的负债水平,发挥财务杠杆的积极效应,防止过度举债引起的财务风险。合理分配长短期债务,保证偿债能力。对于企业业务活动,一定要按照规章办理,降低资金使用带来的风险。在投资时分散经营,使不同的投资项目之间形成互补,增强企业应变能力。运用科学的方法确定最佳资本结构,综合考虑相关因素,确定合理的负债额度,实现资本结构的最优化。

4.4 加强外部环境的建设

政府部门应激励中小企业的发展,加大对其的支持力度,帮助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对特定行业提供无息补助和利息优惠,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推动金融机构改革,使金融机构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体系,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地方政府要加大对技术创新的奖励力度,奖励资金的发放要提高效率;优化贷款审批程序,适当简化办理手续,提高审贷效率,引导中小企业投资流向,并加强对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的监督,使资金及时到位,避免出现“空头账户”。

同时,企业应加强对宏观经济环境的研究,提高适应能力。对国家行业政策以及国际贸易形势的变化进行分析,把握其变化规律,强化财务工作中的各项基础工作,尽量规避环境变化引起的财务风险。

猜你喜欢

财务企业
企业
财务重述、董事长更换与审计师变更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浅谈财务舞弊与防范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