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年级诗词鉴赏的教学方法探究
2021-11-23沙洁
沙 洁
(江苏省常熟市练塘中心小学 江苏 常熟 215500)
引言
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取的诗词都是经过千挑万选的,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认知范围,且所选取的诗词都具有很强的节奏和韵律,学生读起来能够朗朗上口,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传统的小学语文古诗词的学习,通常以教师为主体,加上板书的说教模式,学生的学习非常的被动,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不利于小学诗词鉴赏课程的开展。所以,教师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形式,结合小学生的特点与心理需求,丰富教学形式与内容,增强学生的理解与记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与学习效率。
1.小学高年级学生开展语文诗词鉴赏教学的重要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通过开展古诗词鉴赏课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品格,从而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学生通过诗词的学习,能够很好的了解诗人创作时的社会背景以及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同时,还能增强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在深度、自主与立体赏析有机整合背景下,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结合诗词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丰富小学生的精神生活。最后,诗词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包含着大量的智慧,学生的人文情怀也能够得到不断丰富,进而促进小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2.小学语文诗词鉴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小学生学习诗词鉴赏是为了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健全学生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进而促进学生全面能力的提升。但是受传统教育形式的影响,教师在教学古诗词时过于注重教学效率,往往只要求学生对诗词内容进行背诵,学生没有很深刻的理解诗词的内涵,对于诗词的意境学生也不能很好的体会,对于诗词的学习过于肤浅,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其次,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对于小学生学习诗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带领学生从纵向与横向中把握诗词的意境与内涵,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引导学生发现诗词的魅力,从而爱上诗词的学习。但在小学语文诗词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会将诗词内容分解,逐字逐段的讲解,这就导致学生无法从整体上感知诗词的文学素养,学生不能很好的体会诗词的内涵与深意。最后,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是小学生必须具备的学习能力,更是教师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前提,为使学生更深入的学习奠定基础。但是往往有很多的教师仍采用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学生非常被动的接受知识的灌输,教师单纯的凭借自己的理解对学生进行诗词教学,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和赏析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
3.小学语文诗词鉴赏教学的策略
3.1 分析题目含义,了解写作背景。小学时期的学生尤其是高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学生在学习诗词时会有一定的惯性思维,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要引导学生先从诗词的题目入手,认真研究题目予以的含义,然后在分析诗词的内容和情感,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诗词的内容与情感。小学高年级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但是学生的这些能力还较弱,学生学习诗词时如果跳跃了题目直接进入诗词内容的学习,学生的学习便出现漫无目的、手足无措的现象,没有明确的学习方向,学生的学习效率会非常的低下,严重限制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的教学要从诗词的题目着手,并结合诗词的内容增强学生的感悟,学生才能深刻的体会诗词的内容[1]。例如,学生在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一古诗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就这一题目学生从中能获得怎样的信息,能够反映出哪些内容,学生可以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不仅活跃课堂氛围,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索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再向学生详细讲解这一古诗的写作背景,使学生了解到本诗是李白在黄鹤楼上为孟浩然前往扬州践行时写下的,教师还可以提示学生古诗的写作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等,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能使学生深刻的理解古诗内容,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大声地朗读、背诵这一古诗,深刻体会诗人的写作情感,理解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感悟到李白对好友离去的依依不舍和深深的眷恋之情,体会诗人与好友的身后友谊。在这种实践教学中,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还能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对于诗词的学习有更深刻的把握。
3.2 借助情境教学,提高学生诗词鉴赏能力。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诗词篇幅较为简短,内容与学生的认知能力相符,节奏感和韵律感较强,学生们读起来朗朗上口,特别适合学生开展诵读活动。学生在朗读诗词的过程中,能够加深学生对诗词的理解与感悟,充分调动学生对诗歌鉴赏的兴趣,引导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教学,带给学生全新的学习体验,为学生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将学生带领到美妙的诗词情境中,更深刻的理解诗人的创作情怀[2]。例如,学生在《山居秋暝》这一古诗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建情境教学,教师借助网络资源为学生搜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迤逦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大声地朗读诗词,使学生对山居美景有深刻的认知。然后教师在结合古诗教学资料,为学生详细讲解诗人的写作背景,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教师可以将这一诗词中“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进行对比,使学生深刻认识山村的别致美景,学生能够深刻体会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诗词诵读活动,学生边诵读边联想,体会其诗中的意境,从而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诗歌学习中,进而提升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3.3 引发学生想象,增强审美品位。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在教授诗词时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更多的诗词知识,还要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诗词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锻炼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从而促进小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小学教材中的诗词比较有意境,“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尤为明显,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能够形成一幅幅美好的画面,极大的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小学生通过诗词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价值观,提升良好的品格,促进小学生更加积极健康的成长与学习[3]。例如,学生在学习《乡村四月》这一古诗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通过阅读这一古诗,古诗中的诗句分别描写了乡村的哪些场景,学生们可以大胆地说出自己的观点,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要及时回答学生的问题,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课根据教师的提示在脑海中想象诗人描写的画面,体会优美的田园风光,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的尊敬与热爱,学生能够从更深层次去理解这首古诗内容,从而促进学生审美品位的提高。
3.4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拓展。在新课改的影响下,学生的学习不再单纯的进行知识的灌输,而是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学生语感、文学素养的培养也是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但是,学生的综合素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认真研究教学方法。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己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此,在小学语文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学生在积累知识的同时提升自身的语文修养[4]。例如,学生在学习《虞美人》这一内容时,教师要着重讲解诗人“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引发学生的思考,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提问,如诗词中哪些句子能够表达诗人愁情的名句。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延伸,将“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以及“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等名句引出,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同时也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这样学生才能够体会诗中梧桐、细雨,以及黄昏等经典的“愁情”意象,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此外,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词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课外的学习任务。如学生可根据教材中的《虞美人》的学习,利用业余时间去学习一些与之相关的古诗,然后进行研读与背诵,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写读后感,将自己的感想用文字的形式表述出来,这样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还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学习古诗词时非常重要的,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健全学生的知识体系。所以,教师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形式,结合小学生的特点科学合理的制定教学计划,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质量,促使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但是小学生学习诗词鉴赏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