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新课改下新课堂
2021-11-22佟永峰
佟永峰
【摘要】新课程改革呼声之下,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也随之被引入课堂。这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似乎已成为当今新课堂的标志了,无此便不能称之为新课堂。但这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不能流于表面形式,要注重它的实效。
【关键词】课堂教学;小组合作;讨论
在新课改呼声下,教育前沿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但也有不尽完美之处。下面我就新课改下小组合作学习这一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
所谓小组合作学习这一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以班级为基础,既有集体影响,又有个人独立探究的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合作教学形式中,对话交流的学习方式给予学生更多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相互交流的机会,充分体现了尊重和提高学生主体地位,便于扩大信息交流量,有利于培养学生间的合作精神和研讨习惯;有利于激励学生竞争,激活创新意识,增强集体主义感,使每个学生有充分发展的机会。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产生: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于是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被越来越多地引入课堂。这种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也是我们对传统教学做了痛苦反思后的必然选择。
三、“小组合作学习”普遍存在的问题:
这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似乎已成为新课程课堂的标志了,似乎无此便不能称之为新课堂。我在一次听课中:一教师在教《“诺曼底”号遇难记》时,提问说:“船长组织玩救援后,他为什么选择与船同沉?请四人一小组讨论三分钟。”教室顿时热闹起来,而教师则显得无所事事。这时笔者随机观察了几个小组:有的是一个优生在发言,其余当听众;有的是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不着边际地闲聊;有的小组干脆沉默寡言,无人开口……三分钟很快到了,教师说:“时间到了,现在请回答刚才的问题。”课堂极为“散乱的活跃”。
评课时,老师把这种学习方式美其名曰“小组合作学习”,在这样的合作学习中,我发现以下几点问题:
1、“小组合作”应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上,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再开展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有成效的。否则,讨论只能成为闲谈。我只看到分组、交流、讨论,“学生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等形式,而看不到这种合作的必要。
2、小组中的学生根本没有明确的分工,只是泛泛的讨论,这能给学生带来了什么,感觉不到学生到底在干什么。
3、学生讨论虽有一定的时间限制,但也不能老师叫讨论就讨论,叫停就停。规定时间一到,马上要求学生回答,这既不合乎学生思维规律,又不尊重学生,这种合作是虚设的。为什么不问一问学生“商量好了吗”或“结果出来了吗”?在这种缺少民主的氛围中,怎么“合作学习”?
4、教师的作用根本没有体现。张志公先生曾经说:“成功的语文教学,是导演与演员良好配合的结晶。”如果没有教师有效的组织,没有教师渐入佳境的引导和因势而发的促进,学生囿于自身的水平,就不能在较高层面上把握文本,这样的合作必然是无序和低效的。
四、“小组合作学习”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一定要认真备课,备课时不但要备透教材,对课上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有充分的考虑;还要充分的备学生,什么问题学生能独立解决,什么问题需学生互相探讨,然后根据需要决定是否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其次,教师要找到恰当的合作时机,在小组合作之前要留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在学生对问题有一定的自我见解的基础上,在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之际,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再次,要建立好小组合作的机制,做好明确的分工,要让每一个小组成员都动起来,不能让学生盲目无序、豪无意义的泛泛讨论。
然后,教师还要做好宏观调控,适时引导。學生小组讨论时,教师并非无事可做,而应密切关注和把握小组讨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控和点拨。
最后,教师还应把握小组讨论的进程,给予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切不可让学生的思路刚刚打开就草草收场,使“讨论只流于表面形式”。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语文学习与教学设计》王小明等著上海教育出版社
[3]《张志公论语文教学改革》张志公著江苏教育出版社
[4]《现代语文》陈昌梅著现代语文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