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思路
2021-11-22唐虎
摘要:农业机械化是我国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通过介绍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分析农业机械化对发展高水平现代农业的重要意义,并对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前景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农业现代化;现状;发展
引言
农业机械化,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运用先进的农业装备,提高农业生产的水平和效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目的。农业机械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动力,对实现农业现代化和高效率提高农民收入,起到了减少农业劳动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发展和谐社会的作用。
1 我国农业机械发展现状
1.1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有利条件
1.1.1政府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我国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农业机械化法律法规及政策体系。在2004年,中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此举标志着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正式进入有法可依的时代。至今,我国已出台省部级农业机械化行政规章法规80余部,这些法律法规已初步形成了中国农业机械化法律法规体系框架,并在不断地健全和完善。
同時,国家实施的农业机械购机补贴等惠农政策,也在较大程度上调动了农民购买和使用农业装备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和农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1.1.2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农业机械工业体系
我国已拥有技术和能力研发生产出越来越多品种的农业机械装备。同时,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建立起了以大专院校和农机科研院所为代表的专门化农机科研体系,整机生产和零配件制造厂组成的农机制造体系,农业装备企业与销售公司相结合的服务体系,农机推广部门与企业结合的推广示范体系。
1.1.3国际间的农机技术交流与合作得到加强
近些年来,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大型农业装备企业都看中了体量巨大的中国农机市场,这些技术先进的农机外企与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和农机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日益增多。与此同时,国内不少大型农机企业在汲取国外先进的技术,注重核心技术的研发,并形成了良性的竞争氛围,有力的推动了国产农业机械在质量和技术方面的进步。
1.2我国农业机械化中存在的问题
1.2.1农业机械化水平发展不均衡
由于我国地域广阔,不同的地区在自然资源、地理环境、经济和技术条件上存在差异,这些地区间的差异性,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在全国范围内,农业机械化水平发展的不均衡。
当前,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平均水平正由初级阶段过渡到中级阶段时期。但从区域上来看,农业机械化水平发展得并不均衡,差异较大。北方的一些主要产粮区,农业机械化水平超过40%以上,达到了中级阶段的水平;全国多数地区处于由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发展的过渡时期;而少数地区由于地理环境等客观条件的原因,农业机械化水平处于比较落后的初级阶段。因此,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整体水平不高,离现代农业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
1.2.2 土地经营模式与农业机械化之间的冲突
农业机械化,要求大面积连片的土地,机械化作业的规模越大,不仅利于大型农机装备的开展,而且整体的效益也越高。然而,目前我国实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个体农户的经营规模很小且土地分散,这些状况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实现耕地规模化的前提是要建立和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处理好土地产权问题。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应弱化土地的集体所有制,强化农户的承包权。
1.2.3农业机械制造技术落后,产品质量差
目前我国的农业机械制造业规模不大,产品的技术含量低,先进农机技术和设备的推广不够,农业机械装备制造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差。这是由于,多数中小农机企业只追求短期利润,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造成产品的同质化恶性竞争,另一方面小型企业的生产工艺水平低下,生产的低劣农机产品进入市场,影响了农机本该具备的效能和农户使用农机的积极性,也限制了企业装备和制造技术的提高。
1.2.4农机管理和服务水平较低
目前我国的农业机械合作社十分少,这些合作社经营的耕地规模也非常有限,远没有形成该具有的规模和条件。另一方面,农机服务市场还不够健全,市场化程度也比较低,并没有实现一定程度上的规模化经营。而且,农业机械从业人员的整体数量和专业素养较低。
2农业机械化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2.1农业机械化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
农业机械装备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传统人力畜力无法承担的耕种规模限制,大规模的利用机械化作业的农艺水平更高,而且极大的改善了生产条件和提高生产率和生产力水平。
已经有研究表明,在农业生产中,增加农业机械设备的投入,会极大的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显著的提高生产力。
2.2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没有农业机械化的支持,就无法实现农业现代化及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先进的农业生产力需要农业机械化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高新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发展也需要农业机械化来保障。
从另一方面来讲,农业机械化有助于防治农业环境污染,国外有人就研发出了一种水稻喷药小车,该机器通过利用土壤板结和衰退生物质能来获得能量作为动力源,能避免使用有污染的动力源,减少危害人类健康和环境问题如全球变暖。
2.3重要农产品的供给需要农业机械化来保障
随着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农业劳动力已出现了短缺现象。不少地区的农村空心化和农民人口老龄化的现象加剧,而且大部分出身农村的年轻人都没有从事传统农业生产的意愿,留在农村务农的由于传统农业生产的劳动强度高和从业环境差,而没有长久的从业意向和信心。因此,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程度和水平高低,已成为影响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意愿因素之一。如水稻、小麦等重要粮食农产品供给需要农业机械化来保障。
2.4农业机械化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由于农业机械设备能极大的减轻劳动强度,显著的提高生产效率,故能节约大量的劳动力。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的转移,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思路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在经济全球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以提高农业竞争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为思路,以促进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增加为切实目标,达到推动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相结合的局面,为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速。
3.1使农业机械化能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走以精确定时、定位、定量控制现代化农业生产的精准农业之路,实现高产、高效、和绿色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先进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支撑。使农业机械化在合理地利用农业资源、农业抗灾和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3.2使农业机械化发展与农业结构调整相适应
目前,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在不同的农作物生产中,水平差异较大。以水稻和小麦为代表的粮食生产的机械化水平较高,而众多的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较低。实际上有许多农产品都适合机械加工,以提高效率,例如国外通过研究了橄榄的物理特性后,就发现橄榄是非常适合机械加工的。
提高农产品质量、加速畜牧业的发展、加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是目前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因此,与之对应的畜牧和农产品加工机械化发展应得到加强和大力支持。
3.3提高农业机械的技术含量和水平
在增强自身技术水平的同时,吸收消化国外先进的农业机械设计方法,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等,重视自主创新和核心技术的研发,切实提高我国农业机械技术的国际竞争力。
注重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在农业机械化中的运用,提高农业机械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如机器人也通过编程以执行各种各样的农活,如移栽,耕地,喷药,修剪和选择性收获。
3.4发展农业机械服务产业化
农业机械服务产业化要以我国土地的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为前提,以实现农业机械化为发展目标。推进农业机械服务产业化,首要任务是建立和完善农业机械服务体系,并与农业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同时在政策方面支持农民购买和共享农业机械,全方位的提高农民对农业机械的利用率。
4总结与展望
目前,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总体上处于初级迈向中级的过渡性阶段,而发达国家早就完成了这一阶段发展,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当前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还不能满足国内农业生产发展的要求。因此,我国要实现农业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同时,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必须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化道路。
参考文献
[1]房本领,刘桂松,刘晨.浅议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对策[J].中国机械.2013(6).
[2]程睿,劉春旭.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展望[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2 (8):76-77..
[3]杨敏丽,白人朴.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不平衡性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06,36(9):60-63.
[4]王晶.浅谈中国农业机械化[J].农业与技术,2008,27(5):21-24.
作者简介:唐虎(1986.10——),男,汉族,湖北武汉人,硕士,主要从事机械工程领域的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