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田间作业机械化发展特点与趋势探究
2016-12-08李桂香
李桂香
摘 要:我国农业的机械化水平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断提升,农业机械化作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参考指标,其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时代下农业机械化发展势头迅猛,使农民充分感受到了机械化带来的便利,实现了农民增收和农作物增产。本文着重分析了新时代下田间作业机械化的发展特点,并对未来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特点;趋势
中图分类号:S2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033042
1 新时代下田间作业机械化发展特点
1.1 政策扶持,发展迅速
当前我国田间作业机械化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国家相继出台的多项法规及政策,促进了农业机械化被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当中。国家财政积极支持,税收优惠逐步落实,国家对农机方面的资金投入逐年增加,各方面的积极支持促进了农业机械化发展。国家“十一五”和“十二五”计划将更多的惠农政策落实,农机补贴的专项资金逐步到位。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加快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速度。
1.2 农机作业领域不断扩大
农业机械化范围随着农机服务市场化的发展而不断扩大,农业机械化涉及领域在不断增多,从粮食作物到经济作物,从种植业向畜牧业和养殖业,从产前到产后等多方面发展。更多的农机设备例如水稻插秧机、食用菌生产机械等不断涌现。农业机械化的加快普及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实现了农业增产增收,促进了新型农村的建设。
1.3 农机服务向市场化发展
由于中国农业种植小规模的特点,无法实现每户购买农机设备。因此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更多地向市场化服务。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根据中国南北小麦收割时间的差异性,组织进行联合收割机跨区域收割,扩大了收割机的使用时间,提高了其使用效率,既满足了农民对机械化的要求也增加了购机者的收益。
1.4 国际间农机技术交流增多
随着中国改革开发步伐的加快,中国巨大的农机市场受到来自更多国家的重视。因而国内部分大型企业加强了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中国举办了更多的关于农业机械化的展会,促进交流,加快发展。
2 田间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
2.1 农业机械化发展环境向好
国家多次制定促进农业机械化的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明确各级政府的具体职责,增加对农机科研开发和生产以及农民购机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一系列的法规展现出农业机械化发展大环境的不断变好,这势必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普及农机新技术,对农业机械化事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2.2 机械化技术需注重关键环节
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关键环节机械化技术将决定农业发展水平的高低。虽然小麦已实现全程机械化,粮食机械化技术仍有值得提高的地方,例如水稻生产工厂化育秧技术,高速插秧技术,以及能够适应多地区,不同行距的玉米联合收割技术等。经济作物机械化技术需要在种植、管理和收获等环节提升。
2.3 农机总水平需要提升换代
中国田间作业机械化总体水平不高,农机技术质量低,技术含量低、机械类型多以中小型为主,缺乏科技含量高、可靠性强、操作简便的大型机械。在农村劳动力不断转移,农业规模逐渐扩大,农民生活质量稳步提升的情况下,科技含量高的大型农机设备将备受推崇,因此急需开发、引进和更新换代农机设备。
2.4 提倡节约绿色的机械化道路
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绿色化社会的道路上,保护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大力推广污染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农机设备,注重农业机械的二次及多次利用,增加环保型机械设备的使用,同时要研发符合环保要求和节能要求的农机设备[2]。这为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指引了一个大方向,从而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 结束语
农业机械化不仅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更促进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立足于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现代化的农业装备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大数据使科技的传播不再困难,因此要加强科技创新,利用农业发展的有利政策,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促进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逐渐提高。
参考文献
[1]吴晓莲.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趋势[J].当代农机,
2011(2):76-78.
[2]李志国.我国农业机械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电子制作,
2013(2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