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孩子沉迷追星到底是什么原因

2021-11-22黎淑贞

家庭医学·下半月 2021年10期
关键词:追星偶像学业

黎淑贞

房间里到处贴满了明星肖像,书架上放满了和明星相关的卡片和玩偶,衣柜里也塞满了印着明星头像的衣服帽子……孩子痴迷追星,把很多学习、生活的时间都用来关注明星的动向,这让父母很反感。孩子追星,到底是在追什么?最近笔者了解到的一个案例,也许能让人看到孩子追星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遇见”明星后她生活里有了一道光

梅丽(化名)从小学六年级开始,在同学的“引荐”下,认识了被她称作“本命”的偶像明星。她说,她的生活里像是有了一道光,在那之前,她觉得自己一直过得很灰暗。

梅丽的父母都是70后,他们是经人介绍认识的,没有惊涛骇浪的爱情,只有相敬如宾的日常。父亲在江苏管理一家纺织厂,母亲是全职主妇。

因为产后有些抑郁,加上日常很少社交,母亲独自在家带娃,照顾梅丽可谓是小心谨慎。哪怕花再多时间,她也要保证孩子吃的都是自己做的安全无农药残留的饭菜;为了保证自己和孩子的安全,她们天黑后大都不出门,睡前还要多次检查门窗是否锁紧。

等梅丽上学后,母亲又把这种执念用在了抓她的学业上,她到处给孩子找名师、找补习班,希望孩子的学业进度能赶在其他孩子前头。对梅丽来说,只有每次考了好成绩回家,母亲才能一展笑颜,否则,在没有电视、没有网络的家里,日常气氛就很沉闷。当时,梅丽最开心的就是周末父亲回来带她出去吃一顿炸鸡或者比萨。

梅丽六年级时,弟弟出生了,大人们的关注点都在弟弟身上。而对梅丽来说,家里的欢声笑语更少了,成天充斥着婴儿的哭闹声。

那个时候,追星的同桌为梅丽“引荐”了自己喜欢的偶像组合,他们学习又好、长得又帅、人又善良。在同桌的影响下,梅丽也爱上了那么完美的偶像组合,看到他们的照片就不由自主笑出来,甚至希望能快快长大成为他们的女朋友。

为了追星常和母亲“谈条件”

梅丽就在追星路上越走越远,偶像的各种海报、画册,被她贴得到处都是,每天早上醒来第一眼就能看到天花板上偶像的脸。自己没有手机,她就用父母的手机,一再搜索偶像的消息,后来她还加入了粉丝群,假装成高中生和群友们聊天。不同于现实中的不善言辞,她在线上热情积极,甚至成了那个粉丝群的群主,经常号召群友们一起为偶像刷消息、刷热度。

日常父母给的零花钱,梅丽都花在了收集偶像的物品上,印有偶像头像的T恤、帽子也好,偶像代言的各种产品也好,价钱再高,买了才能代表自己对偶像的“忠心”。钱不够用怎么办?群友给梅丽支招,要学会和父母讲条件。

所以,梅丽就开始试着和母亲讲条件,除非母亲给零花钱或者给自己买偶像相关的礼物,否则她就不做作业、不去上培训班。面对上初中后成绩一落千丈的女儿,妈妈只能想尽办法让她多花些心思在学业上,但一再满足梅丽条件的后果,却是让她更加沉迷追星。

那个时候,梅丽连睡觉都要放着偶像相关的音频、视频入睡。发展到后来,梅丽甚至不想上学,只有母亲愿意给她的偶像花钱的时候,她才愿意去学校,而放学回来又迫不及待地跟母亲要iPad看偶像的视频。

对女儿忍无可忍的妈妈觉得不能再这样放任,便将iPad藏了起来,想让梅丽收心好好读书。没想到梅丽为此大发脾气,不仅对着母亲大吼大叫,把家里的衣柜、书柜都翻得乱七八糟,还打电话给父亲说自己要跳楼,除非母亲把iPad交出来。

以后的生活只想为明星而活

一直在外忙事业的父亲,对女儿的印象一直停留在小时候很乖巧的印象里。没想到短短一两年,女儿为了追星变了很多。他接到电话从江苏赶回来,竟见到女儿歇斯底里要死要活的样子。为了让女儿冷静下来,以免她做出不理智的事情,父亲劝母亲交出了iPad。夫妻俩就如何管教女儿争执不下,母亲觉得不能再放纵女儿追星,父亲觉得不能太强硬,以免女儿又有过激反应。

一边是这些年独自照料一双儿女的妻子,一边是沉迷追星的青春期女儿,夹在两人中间的父亲满心愧疚,思来想去,最终决定放弃江苏的工作,回来一家团聚。而他也主动揽下了管教梅丽的工作,希望能用自己的方式慢慢改变孩子。

随着父亲的回归,家里终于平和下来。在他的包容下,梅丽的情绪稳定多了,梅丽也不再以此和父母讲条件,但因为心思不在学业上,她的成绩依旧不好,中考成绩很不理想,父母只能花钱送她去上民办高中。

去年因为疫情在家上网课,梅丽每天上网的时间多了,在网上看偶像的时间更多,对学业越来越没兴趣。今年上半年,梅丽晚上出去的次数变多了,回家也越来越晚。父母偷偷尾随,才发现梅丽在一家酒吧找了一份駐唱的工作,希望能挣到更多钱给偶像买礼物。梅丽觉得,只有偶像才是她人生中的光亮,否则她活着就没有意义,为了偶像,她像蜡烛一样燃尽也没有关系。

心理咨询师:孩子在追星中逃避现实世界里的不完美

广西大学心理学博士、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督导师杨新国教授指出,“青春期的孩子或多或少都会有一定的偶像崇拜心理,这与他们所处年龄段的心理需求有一定的关联。”一方面,青少年期的孩子正处于一个探寻“我将会成什么样的人”的阶段,有着炫目台前生活的偶像也许是他们理想中的样子,满足了他们的探索需求。另一方面,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也需要别人的认同感,他们通过崇拜一个偶像,可以展示“我是什么样的人”或者“我有什么样的品味”,以此来获得别人的认同。

需要注意的是,“追星”也并不一定是绝对意义上的坏事,有的人“追星”,并不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有的人“追星”,甚至因为偶像的榜样作用,激励自己成为更好的人;但也有的人“追星”追到走火入魔,甚至因此误入歧途。

“有些孩子之所以过度沉迷追星,与他们对现实世界的不满或者不适应有关,这种缺失让他们更想去填补自己的精神世界,而被包装得十分完美的偶像就成了他们生活里的一道光。”杨新国教授表示,梅丽的情况便是如此,因为成长过程中缺乏温情和趣味,生活单一,内心孤独,不被父母理解,所以一旦被偶像台前幕后的形象吸引,她便有了另外一番生活。在网上有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混迹在粉丝团中找到了归属感,又因为年纪小缺乏自控能力和辨别能力,所以为了追星甚至耽误了学业。

杨新国教授表示,如果家里的孩子沉迷追星,家长要先反思自己是不是给了孩子较好的成长环境?家庭关系是不是和谐?孩子遇到一些困难时自己有没有帮忙解决?解决孩子在现实中的困惑和迷惘,也许才是解决他们对偶像过度追逐、沉迷上瘾的根本办法。

猜你喜欢

追星偶像学业
艰苦的学业
简简单单的追星时光
偶像报
我们班的追星风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编辑部追星日常
我的偶像
出卖偶像
偶像们都恋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