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什么骨质疏松症偏爱女性

2021-11-22许璇

家庭医学·下半月 2021年10期
关键词:骨量骨骼骨质疏松症

许璇

2018年,国家卫健委发布了首个中国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国内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患病率达到19.2%,女性患病率更是高达32.1%。女性在绝经后,此病的患病率约为男性的5倍!

骨质疏松与女性雌激素水平与有关

雌激素对女性骨质疏松有着极大的影响。雌激素能够推动钙的沉积和骨的生成,从而确保骨量维持在合理范围。若雌激素下降,特别是雌激素长时间处于极低情形,就会丧失对骨量的保护功能,导致骨的损坏加大,骨量渐渐下降,进而引发骨质疏松。

1.雌激素过低状态的最常见情形:绝经。随着女人变老,卵巢中的卵泡枯竭,产生的雌激素过低,难以引发月经,结果就出现了绝经。通常出现于50岁左右,直到人生的尽头。在绝经的头几年,女性会出现雌激素逐步下降的趋向,骨量亦迅速降低。由此导致了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患病率上升的现象,在80岁时甚至达到80%。

2.雌激素过低状态的又一情形:早发型卵巢功能不全。早发型卵巢功能不全(英文简写POI)亦是雌激素过低状态的一种情形。卵巢早衰的患者因为雌激素低状态提前出现,导致骨量更早下降,患上骨质疏松的时间也相应提前了。

3.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用于治疗时。促性腺激素所释放出来的类激素物质,叫作GnRHa,较为普遍地应用于妇产科,可用于辅助生殖,治疗子宫腺肌病、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患有子宫腺肌病抑或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更是需要长期使用。GnRHa能短暂抑制卵巢的功能,导致雌激素过低,患者在治疗阶段会产生和绝经综合征相似的症状。若长时间使用,比如半年以上,雌激素过低状态会导致骨量降低。虽然停止使用后可能有所恢复,但无法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此外,绝大多数女性都要经历妊娠、分娩、哺乳的过程。身体健康的女性在分娩后,几乎都存在钙量不足的问题。这是因为在怀孕阶段,母体要向胎儿输送50克的钙;分娩后经过6个月的完全哺乳,母体又利用乳汁向婴儿输送50克的钙。这就使得母体的骨钙大量流失,约达自身钙量的7.5%。因此,女性生育的孩子愈多、生育间隔时间愈短,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愈高。

女性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1.需从青少年做起。骨质疏松症的一个严峻后果是脆性骨折,常见部位为前臂远端、髋部、椎体、肱骨近端足踝、骨盆与肋骨等。如果出现脆性骨折,再发骨折的风险会明显上升。髋部骨后1年内,约20%的老年患者可能因并发症而丧生。即便手术成功、顺利康复,仍有近一半的患者留下残疾,生活难以自理,生活品质显著降低。身体的骨量变动经历了上升、升至高峰、再慢慢下降的历程。所以,防止骨质疏松的要诀就是争取尽可能高的峰值骨量,降低以后骨量流失的速度。因此,防止骨质疏松症需从儿童及青少年时代做起,在人生的其他阶段亦不可含糊。

2.应注意以下几点。①重视营养。通过饮食摄取足够的钙及蛋白质,对于骨骼的强健大有裨益。妊娠、哺乳期女性及中老年女性宜常喝牛奶,必要時增补钙剂。此外宜低盐饮食,防止摄取过多的食盐导致骨骼加速流失钙质。②充足日照。将皮肤暴露在太阳光下,能够加速合成身体里的维生素D,对钙的吸收大有帮助。维生素D充足有利于强筋健体、调节身心,还可以预防一些其他疾病。③规律运动。运动有利于维持肌力正常,促进骨骼健康,亦可完善身体的平衡能力,提高灵活性,降低摔跌风险。若体质不佳,可适当降低运动强度,进行力量训练,比如腿部的屈伸、胳膊上举及锻炼腰肌等。④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不要摄取大量的咖啡等刺激性物质,等。40岁之后要关注骨质疏松症的筛查,如果骨密度正常,可在5年之后再查。处于绝经期的女性,建议每年检查1次骨密度。

若已经确诊骨质疏松,可遵医嘱规律服用维生素D及钙剂等补充剂,同时实施抗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以加强骨密度,减少骨折风险,增强骨骼健康。

猜你喜欢

骨量骨骼骨质疏松症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做家务的女性骨骼更强壮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健康骨骼
骨质疏松症为何偏爱女性
军队离退休干部1231例骨密度检查结果分析
婴儿低骨量与粗大运动落后的相关性研究
骨骼和肌肉
从治未病悟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
滋肝补肾法治疗肝肾亏虚型骨质疏松症40例
武术运动员退役前后骨量丢失的身体部位及年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