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抑郁问题的分析和应对

2021-11-22朱仲敏

江苏教育·心理健康 2021年10期
关键词:应对抑郁理解

【关键词】青少年;抑郁;理解;应对

【中图分类号】G44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76-0025-05

【作者简介】朱仲敏,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200032)副研究员,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社会心理培训工作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心理学会德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从消极情绪中恢复的能力是情绪弹性的重要维度之一。已有研究表明,青少年情绪弹性与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1]情绪弹性理论应用于青少年消极情绪的辅导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本文聚焦青少年抑郁问题的理解与应对,主要从不同抑郁状况的区分、理论指导下的青少年抑郁问题应对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不同抑郁状况的区分

1.区分检出率与发病率。

一般来说,检出率是流行病学调查的数据,依据的是研究者用抑郁量表对被调查对象抑郁状态的调查结果。如很多研究会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nter for Epidemiologic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CES-D)进行抑郁的流行病学调查。该量表由雷德洛夫(Radloff)等人编制,国内刘平、王希林和马弘修订。该量表要求被试对最近一周内出现各项抑郁症状的频率进行主观评定,在中学生群体中使用时显示出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適用于我国青少年。[2]问卷共20个项目,每个项目描述的是一项抑郁症状,被试根据自己最近一周内出现这些症状的频率选择相应的数值。问卷采用0~3的4点评分,0、1、2、3分别代表:偶尔或者无(一周内少于1天),有时(一周内1~2天),时常或一半时间(一周内3~4天),多数时间或者持续(一周内5~7天)。总分越高,表明个体抑郁症状越多。该量表包括四个维度,分别是抑郁情绪、积极情绪缺失、躯体症状与活动迟滞、人际问题。该量表总分60分,得分24分以下是无抑郁,得分24~29分为阈下抑郁(阈下抑郁是指包含部分抑郁症状,但没有完全达到临床上抑郁症诊断标准的一种处于健康和抑郁症之间的状态[3]),29分以上为重度抑郁症状。[4]一般而言,检出率会将阈下抑郁、重度抑郁症状都包括在内,发病率指的只是达到抑郁症临床诊断标准的比例。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李新影研究员在2021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上报告:根据中科院心理所《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0%。国内外有关青少年抑郁发病率的研究都表明发病率比检出率要低得多,如我国学者一项荟萃研究综合了2005~2014年各地的14项局部调查,总样本数约3万,这14项研究中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病率不超过4.82%;国外学者在对青少年抑郁的综述中指出青少年抑郁的总发病率约为6.00%。[5]

总体而言,检出率的调查结果会因调查的对象、工具、时间等因素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结果。同时,检出率不等于发病率,发病率要比检出率低。

2.区分抑郁情绪、抑郁症状、抑郁症。

从抑郁情绪、抑郁症状到抑郁症,抑郁状况从轻到重。抑郁情绪描述的是一种情绪低落的状态,包括悲伤、不快乐和易怒等。抑郁症状则是更为综合的症状,除情绪状况外还包括生理症状(如失眠)、认知症状(如绝望)、行为症状(如退缩)等。抑郁症则是达到了疾病的标准,其诊断依据是精神病学分类系统。精神病学分类系统提供了抑郁症最标准化的定义,通常包括症状持续时间的要求。为了诊断为抑郁症,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要求被诊断对象在2周内出现5种或更多的相关症状。5种症状之一必须是情绪症状,即抑郁心境,或兴趣、快感缺失。列出的其他症状包括体重变化、睡眠模式变化、疲劳加剧、过度内疚感、注意力下降和自杀意念。[6]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中列出的抑郁症诊断标准如下:第一,出现5个或以上的下列症状且症状持续2周以上:几乎每天和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心境抑郁;几乎每天和每天的大部分时间,对于所有或几乎所有的活动兴趣或愉悦感都明显减少;未节食的情况下,体重明显减轻或增加,或几乎每天食欲都减退或增加;几乎每天都失眠或睡眠过多;几乎每天都疲劳或精力不足;几乎每天都感到自己毫无价值,或过分地、不适当地感到内疚;几乎每天都存在思考能力减退或注意力不能集中,或犹豫不决;反复出现想死的想法(而不仅仅是恐惧死亡),反复出现没有具体计划的自杀意念,或有某种自杀企图,或有某种实施自杀的特定计划;几乎每天都精神运动性激越或迟滞(由他人看得出来,而不仅仅是主观体验到的坐立不安或变得迟钝)。第二,这些症状引起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第三,这些症状不能归因于某种物质的生理效应,或其他躯体疾病。如果以上9条症状中有5条及以上症状持续2周以上(其中至少1条是情绪症状),并且与第二点、第三点相符,就达到了抑郁症的临床诊断标准。

总体而言,抑郁情绪、抑郁症状都不等于抑郁症。抑郁症有严格、规范、标准化的临床诊断标准。其中,抑郁症的基本特征包括抑郁心境和积极情绪减少。

3.青少年抑郁的性别差异。

研究表明,在青春期之前男孩比女孩更容易抑郁。但是,个体进入青少年阶段后,一个戏剧性的转变发生了:在11~13岁之间,抑郁发生率的趋势发生了逆转。到15岁时,女性抑郁发作的可能性大约是男性的两倍。一种可能的解释是:青少年阶段,女性更容易卷入社会关系中,有更多的依附需要和被认可的需要。[7]当高危女性进入青春期时,高度的依附需要与青春期转型困难相互作用,从而产生抑郁素质(易于抑郁的倾向)。这种与性别有关的易感性解释了为什么青春期女性在面对消极的生活事件,特别是面对有人际关系后果的生活事件(比如争执或被排斥)时,比男性更容易变得抑郁。[8]总体而言,青少年阶段,女生抑郁症的发病率比男生高。

二、青少年抑郁问题的应对

抑郁症是自杀的主要风险因素。[9]抑郁症逐渐低龄化使得青少年抑郁备受关注[10],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青少年抑郁是个复杂的问题,每位青少年抑郁的具体成因可能不一样,可能是生物、心理、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已有的文献表明:没有一个潜在的人口统计学(性别、年龄、种族)、环境(父母抑郁、家庭功能)和临床(抑郁的严重程度、共病诊断、自杀、绝望)预测因子被有力地复现,以保证在抑郁症临床护理中的实施;真正反映病理生理学的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很少,也很难得出结论。[11]尽管如此,有研究者认为,抑郁症其实是大脑有了器质性病变,如果及时采用药物、物理及心理治疗,是可以得到控制、缓解甚至有希望痊愈的。[12]青少年抑郁症的防治需要关口再前移,一旦有抑郁情绪或部分抑郁症状,就需要及时干预。关于抑郁的理论众多,其中抑郁的认知模型、行为激活模型、素质-应激模型的转化应用空间还很大,对预防、应对青少年抑郁问题有诸多的启发。

1.认知改变。

贝克等人提出的抑郁的认知模型认为,抑郁是由消极的自我观促成的。消极的自我观是深层的核心信念之一,这种核心信念的表层表现就是一些负性自动想法。改变了负性的想法,进而改变不合理的核心信念,就有利于改善抑郁。在引导青少年做认知改变的时候,可以遵循以下步骤:首先,向青少年介绍常见的负性想法,如:全或无的观念(如:我必须各方面都优秀,或者我这件事情没做好,一切都完蛋了);过度概括化(如:这点小事都做不好,我真是一无是处);个人化(如:这次我们篮球队比赛输了,责任都在于我)等。然后,针对具体的情境引导青少年识别自己的不合理想法。在此阶段,可以引导青少年进行一些自我对话或对不合理想法的辩驳,包括:有什么证据支持或驳倒我的想法?(如:针对“我真是一无是处”这个想法,就可以找到一些反驳的证据)有其他的想法可以代替我的想法吗?最后,帮助青少年形成一个积极的、更具适应性的想法(如:我在某些方面还是有优势的)。

当代青少年处于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社会环境都急剧变化的时期,难免会遇到一些挫折或负性事件(如学业挫败、人际交往失败、对自身体像不满等)。对这些挫败体验或事件的归因也会影响青少年的抑郁。有研究表明,负性推理风格是青少年抑郁的风险因素。基于该研究,建议青少年遇到失败的事情时,在尊重事实的前提下,要尽量少做如下的负性推断:内在归因——这件失败的事情是由于自身原因引起的;稳定归因——这件失败的事情还会在将来发生;整体归因——这件失败的事情还会对我生活中其他的事情造成麻烦;负向结果推断——因为这件事情,将来还会有其他不好的事情发生;负向自我特征推斷——在这件事情上,我自己有问题。[13]

2.行为激活。

抑郁的行为激活模型主要基于以下两个假设:第一,与积极行为反应紧随的正强化体验对于维持正常的情绪是必要的。第二,抑郁个体通常有回避行为,要用行为激活来对抗这种回避行为。抑郁的行为激活模型遵循以下逻辑:增加活动,更多地暴露于即时的正强化反应→确认并减少投入到即时正强化反应的障碍→尽管有负面情绪,但是重复的行为尝试增加了体验奖赏感觉的机会→抑郁减少了。需要指出的是:在行为激活中,激活(activation)不同于简单的活动安排。这些行为包括:第一,这些行为对个体来说是重要的。第二,这些行为有利于提高个体的掌控感或快乐感。第三,这些行为有利于对抗个体的回避或退缩。[14]有研究表明,迟钝的奖赏加工与抑郁症有关。[15]行为激活有利于个体获得奖赏体验,对于预防抑郁有益。

在应用行为激活法时,需要关注两点:一是行为干预要先于认知的干预。行为的改变会带来情绪、认知的改变。不能等到情绪改善后才去参加愉快的活动,而是先投入到能获得愉悦体验的活动中去,以此来帮助青少年改善情绪。[16]二是行为的选择要因人而异。可以采用头脑风暴的方式鼓励青少年列出自己喜欢的、能够为自己带来愉悦感或成就感且安全、合法的活动(如青少年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等),建议青少年每天增加花在这些活动上的时间,并注意参与活动时自己的情绪变化。

需要说明的是,行为激活法有其适用对象:不具备有效应用认知重建方法所需的认知成熟度的青少年,因受到早期虐待而遗留下的执行功能有所缺损的青少年,以及对奖励预期敏感性下降的青少年,对“对话治疗”难于开放的青少年。这些青少年可能更适合使用行为激活法。

3.环境支持。

抑郁的素质-应激模型强调抑郁成因的多重性,认为抑郁是素质因素与应激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素质因素包括与生物学(如基因、遗传等)、认知、人格等相关的因素,素质因素是稳定的,但也不是绝对不可改变的。如认知易感性就是一种素质倾向,包括对消极信息的注意偏向、错误信念、认知偏差等在个体心理问题发生之前就存在易感素质。应激因素包括生活事件等。从缓解抑郁的角度来看,依据抑郁的素质-应激模型,至少有两种思路:一是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如前文提到的改变认知),二是减少应激因素或事件,即少接触或避免环境中的负性刺激事件。在此重点分析第二种思路下的青少年抑郁问题应对。

在当代青少年所处的发展环境中,青少年遭遇的应激事件是多元的,来源于学校、家庭、社会、网络等多方面。从减少风险因素、增强保护因素的角度而言,学校、家庭、社会应该联合起来,为青少年情绪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与有力的资源支持。

第一,学校要关注青少年抑郁的保护性因素,如帮助青少年建立支持性的同伴网络,提升青少年的社会情绪能力。对于青少年来说,良好的同伴关系是青少年抑郁的重要保护因素。如果青少年不具备良好的社交技能,对他人的评价和批评过于敏感,这会导致他们在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持上出现困难,进而导致社交孤立,最后加重他们的抑郁心境。因此,学校教育中,在课程、活动、学校文化建设等关键环节要关注青少年社会情绪能力的培育,包括社交技能(包括如何跟他人打招呼、如何进行眼神接触、如何积极倾听他人等)、情绪调节(包括消极情绪的减弱和积极情绪的增强等)等内容。另外,还需要探索多元评价,让每个青少年在学校都能找到展示优势的机会与平台,从而获得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

第二,家长要与孩子多做情感沟通,建立积极的亲子关系,减少或避免亲子冲突。如采用非暴力沟通(注重“观察—感受—需求—请求”等沟通要素)的方式优化亲子沟通。同时,家长还应树立科学的育儿观,理性设置对孩子的期望值,强化自身情绪调控、亲子沟通等方面的指导,最大限度减少因亲子冲突造成的青少年负性情绪的诱发与累积、恶化。

第三,全社会要构建社会综合治理机制,降低引发青少年抑郁的风险。加强校内校外学业负担的协同治理,切实减轻违背教育教学规律、有损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过重的学业负担。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机制,预防、减少、控制突发公共事件对青少年的情绪冲击。向全社会宣传有关抑郁症的科学常识,减少对抑郁症的病耻感。同时,对家庭处境不利的青少年,要动用各种资源加强关爱帮扶。

【参考文献】

[1]朱仲敏.青少年情绪韧性的发展特点及其积极情绪、心理健康的影响[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20.

[2]陈祉妍,杨小冬,李新影.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在我国青少年中的试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17(4):443-445.

[3]李扬.阈下抑郁个体对不同刺激类型情绪图片认知加工特点的ERP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

[4]杨文辉,熊戈.常用抑郁量表筛查我国青少年抑郁的效度和划界分[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6(6):52-57.

[5][9]DAS J K,SALAM R A,LASSI Z S, et al. Interventions for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 An Overview of Systematic Reviews[J].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2016,59(4):49-60.

[6]PALMER A,LAKHAN-PAL S,CICCH-

ETTI D.Emotional Development and Depression[M].Switzerland:Springer,Cham,2019:695-748.

[7][13]STANGE J P,ALLOY L B,FLYNN M,et al.Negative Inferential Style,Emotional Clarity,and Life Stress:Integrating Vulnerabiliti-

es to Depression in Adolescence[J]. 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 Adolescent Psychology,2013,42(4):508-518.

[8]CYRANOWSKI J M,FRANK E ,YOUNG E,et al.Adolescent Onset of the Gender Difference in Lifetime Rates of Major Depression[J].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2000,57(1):21-27.

[10]李鵬,刘霞,孙炳海,等.青少年抑郁的快感缺失的神经机制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8,34(2):239-248.

[11]ANG Y S,PIZZAGALLI D A. Predict-ors of Treatment Outcome in Adolescent Depres-sion[J].Current Treatment Options in Psychiatry,2021:1-11.

[12]许琦敏.看清它的结构,人类有望“完美”对抗抑郁[N].文汇报,2021-08-11(8).

[14]MCCAULEY E,GUDMUNDSEN G,SCHLOREDT K,et al.The Adolescent Behavioral Activation Program:Adapting Behavi-oral Activation as a Treatment for Depression in Adolescence[J].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ology,2016,45(3):291-304.

[15]GILBERT K E.The Neglected Role of Positive Emotion in Adolescent Psychopathology[J].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2012,32(6): 467-481.

[16]西盖蒂,等.儿童与青少年认知行为疗法[M].王建平,王珊珊,谢秋媛,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173.

猜你喜欢

应对抑郁理解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谈科学故事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尹雪艳,永远的上海梦
偏远地区高三英语学习方法探究
社区在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营改增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应对策略分析
浅谈教师如何应对校园霸凌
石油企业建设学习型党支部的实践与思考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