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施燕华:“那一刻,我感受到了‘正义的胜利’”

2021-11-22

今古传奇·人物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乔冠华电报周总理

“周总理很高兴,刮了两遍胡子才到。”“他叮嘱我们‘放心去,局势已经稳定。那一刻,我们感受到了肩上的责任与荣誉。”

邓小平的翻译、吴建民的夫人、1971年中国第一个联合国代表团的随团翻译施燕华,经历了许多中国外交的风云时刻,但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仍是她最难忘、最无法取代的记忆之一。

“周总理很高兴,刮了两遍胡子才到”

北京时间1971年10月26日,在外交部翻译室工作的施燕华收到了一份来自联合国的电报。她拿起电报时,并没有想到这会是一份历史性的文献。施燕华回忆:

即便是中国未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时,联合国也会将关于中国的决议用电报发给外交部。尤其是讨论是否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电报,每年都会来一次,以往的结果都是“不通过”。但是,那一天的结果是“通过”,电报上还邀请我们去联合国参加大会。那一刻,我感受到了“正义的胜利”。

好消息以最快速度报告到了中国领导人那儿。去不去参加联合国大会?各方有不同意见。周恩来等人请示毛泽东,得到了答案:要去。为什么不去?马上组团去。随后,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被指定为团长。

乔冠华马上进入紧锣密鼓的临战状态。11月初,他在外交部六楼东侧的大会议室主持召开代表团成立大会。周恩来接见了代表团多数人员。施燕华回忆:

周总理见代表团的时候是晚上,当时代表团的司机、厨师等工作人员都来了。周总理很高兴,刮了两遍胡子才到。他让厨房准备了一些面条,跟我们边吃边聊,叮嘱我们“放心去,局势已经稳定”,还谈到“一国的事本国人民管,世界的事各国管,联合国的事要所有会员国共同来管,这是历史趋势,历史潮流不可抗拒”。那一刻,我们感受到了肩上的责任与荣誉。

出发前,乔冠华特意叮嘱后勤人员一定要带一瓶茅台。我一开始不理解为何这样做,后来知道原因了,觉得非常有趣。1971年挪威驻华大使调任联合国之前,曾坚定地认为中国今年肯定能恢复席位,但乔冠华坚定地认为还不能。两个人为此打赌,如果中国在那年恢复席位,乔冠华去联合国的时候就要为前挪威大使带去一瓶茅台。

11月9日,喬冠华带领代表团正式出发,先由上海飞往巴黎,随后转机前往纽约。在飞往巴黎途中,飞机上不知怎么上来一些外国记者。面对提问,乔冠华说道:“敌视中国乃至忽视中国的存在是没有用的,难道这样一来,中国就从地图上消失了吗?我们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那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整个答问过程中,乔冠华始终不卑不亢,妙语连珠,谈笑风生,还不时插上一句英语,对中国成语作出幽默的解释。咄咄逼人的西方记者不时发出笑声,甚至还报以掌声。

“乔的笑震碎了联合国议事大厅的玻璃”

1971年11月11日,中国代表团抵达纽约,下榻罗斯福酒店。施燕华回忆:

代表团开了两次招待会,会上,前来参会的华侨情绪激动,有的热泪盈眶。还有一位美国友好人士兴奋地告诉我们“早就该来联合国”,然后用西方流行的贴面礼“啪啪”亲了我两下。我压根儿没工夫顾得上不好意思,脑子里想的是:虽然美国政府倒行逆施,但美国还是有明辨是非的老百姓嘛!

多数美国普通人对中国代表团很友善。有一次我上街被一个老太太拦住,她说:“Hey!Are you from Red China ?(你来自“红色中国”吗?)”我说:“我不是来自红色中国,而是人民中国。”老太太说,“Anyway(无所谓)”,你们终于来了。在罗斯福酒店的阳台上,吴建民还与对面楼上的美国人来了一场“纽约式谈话”。有一次他从游泳馆出来后,在阳台上就和对面阳台的美国人聊了起来。那个美国人说要请他吃饭,经代表团同意,吴建民喊我一起去跟那个美国人吃了饭。

1971年11月15日上午10时15分,中国代表团精神奕奕地来到了联合国大会现场。会场外,有许多记者,美国警方尽力将他们拦在外面。入场后,乔冠华镇定地坐在中国名牌后的那张椅子上。此时,忽然有记者问他:“乔先生,你现在坐在这张椅子里有何感想?”一直冷静的乔冠华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开始仰头大笑。

“那是胜利的笑,是自豪的笑。面对问题,他仅有的回答是‘我现在的心情不是已经回答了你的问题?”同行的翻译、后来成为乔冠华夫人的章含之在回忆录里写道。

这张乔冠华大笑的照片不仅成为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还登上了中国历史课本。美国媒体形容说:“乔的笑震碎了联合国议事会大厅的玻璃。”那一刻,乔冠华不是代表一个人在笑,那是一个伟大国家重新站回世界舞台的自信与激动。

“当时我只有一种强烈的感觉:作为中国人真光荣!”

时任联合国大会主席马利克致辞,对中国代表团出席大会表示欢迎。没想到,马利克发言后,要求致辞欢迎中国代表团的人排起了长队。施燕华回忆:

看了这个场面,我心里充满了自豪,因为我切身感受到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会议从上午10点一直开到晚上,对中国致欢迎辞的国家代表一个接一个。我数了数,在这长达一天的“欢迎仪式”中,有50多个国家代表在会上对中国致了欢迎辞。

最后,大会邀请乔冠华上台讲话。他迈着沉稳的步伐走上了讲台,开始了近40分钟的演讲。演讲结束后,全场肃静,然后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掌声。当时我只有一种强烈的感觉:作为中国人真光荣!

如今,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已经过去了50年。这50年,是中国践行多边主义的50年,是中国全面参与和支持联合国事业的50年,也是中国持续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的50年。对于这一切,施燕华心中感慨良多:

刚刚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候,我们对于联合国框架下的各项事务,是逐步参与起来的。而现在,国际大事已经绕不开中国。联合国让中国更加开放,中国也让联合国和多边体制更加稳定。

站在50年后的今天回看那个历史时刻,我的心中除了自豪还是自豪。如今的中国,已经以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屹立在世界舞台了!50年也是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中国坚持多边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初心未改,中国也一定会在国际事务和多边体制中发挥更大作用!

猜你喜欢

乔冠华电报周总理
周总理“喝”饭
汤姆的电报
小小冠华,抱负不凡
在阳光下拍照
在阳光下拍照
电报
传“电报”
周总理用身体保护毛主席
十五的月亮十六不圆
十五的月亮十六不圆——乔冠华最后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