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于家乡民歌之声
2021-11-22王心畅
王心畅
【摘 要】民歌作为民族音乐的代表,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江苏民歌体现了江南地域文化特色。青少年学习本土民歌能够更好地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热爱本土文化。学生通过学唱江苏民歌能进而关注民歌文化、感受民歌音乐特点(曲调、语言、节奏等)、体验民歌的自然与纯朴。
【关键词】江苏民歌 音乐特点 音乐课堂
一、江苏民歌的音乐特点
江苏民歌可以分为三块:苏北、江淮和江南民歌。古谣有云:“十里不同风,五里不同音。”可见,不同城市地区的音乐也有着各自的地方风格与色彩。
苏北民歌旋律多为直线条且起伏较大,音阶跳跃明显,多出现“re、si、la”“sol、mi、re”等级进下行音。如苏少版六年级上册苏北民歌《李玉莲调》,这是一首具有小调特点的民歌。歌曲中多次出现节奏型“XX XX XXX”,舒展规整,给人轻快的感觉,教师在教唱时就可以从节奏入手带领学生找出节奏重复的乐句,拍出节奏感受。江淮民歌以“劳动号子”最具特色,如“秧号子”“车水号子”等,旋律简单明快、曲折丰满,多出现“do、re、la”“mi、sol、re”等音的组合。如苏少版四年级上册靖江民歌《打麦号子》,这是一首一领众和的号子曲。不同于北方号子的雄壮豪迈,本地域的号子具有江南的温和与柔情。歌曲前八小节无旋律,以规整的八分节奏进行劳动呐喊,教学中可以采用师“领”生“和”或者生“领”生“和”多种形式带领学生感受。歌曲旋律自然流畅、起伏变化较小,教唱时采用听教师模唱、跟唱以及口口带唱的形式让学生学唱。江南民歌旋律婉转优美,如苏少版六年级上册江苏民歌《姑苏风光》,一、二乐句节奏较宽,三、四乐句节奏紧凑。教师可通过朗读带学生找到节奏变化所带来的音乐情感上的变化。在旋律模唱中通过力度、速度的对比感受下行舒缓与上行上扬的相互交替,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歌曲流连忘返的情绪,更好地体验江南民歌音乐。
二、江苏民歌方言在课堂中的运用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说过:“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江苏民歌饱含着劳动人民的丰富情感,除了柔情、悠扬的旋律,各地区的特色方言也给民歌音乐增添了多彩的艺术美感。江苏民歌中苏北与江淮民歌采用苏北方言,江南民歌则采用苏南方言。
1.民歌方言
苏北方言声调有五种,分别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在发音上“z”“c”和“n”“l”等音不分。以苏少版六年级上册《李玉莲调》为例,笔者在教唱这首歌曲的时候先用苏北话范唱全曲,学生在听的时候不禁发出笑声,于是提问学生:“老师的演唱和平时学唱的歌曲有什么不同?”学生立刻说出语言的不一样,笔者便引入方言教学让学生从语言上初步了解江苏民歌。歌词教学中笔者带领学生用苏北话逐句读歌词学唱语调音调,学生兴致浓烈、学得认真。例:“里下河,水成网,百里好风光”中“里”读“ni”“河”读“huo”“百”读“be”,演唱该句时语气音调应是上扬而自信的;第二句中“歌声随风扬”的“歌”读“guo”“风”读“fei”,根据旋律音走向,音调有起有落,演唱时要舒展而悠扬;第三句“城乡交流运输忙”的“流”读“lv”“运”读“yong”,该句节奏紧凑,可唱得轻快而灵巧;第四句歌词中“李玉莲”的“李”字读“ni”“舒畅”读作“su chang”,该句表达了李玉莲对家乡变化高兴、满足的幸福心情,演唱有强弱对比。方言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新鲜感,让学生感受了江苏民歌语言文化的魅力。
苏少版五年级下册的江苏民歌《拔根芦柴花》,是一首江苏扬州地区的“秧号子”歌曲。歌曲曲调明快、节奏感强烈、旋律活跃。歌词分为三段,除第一乐句六小节是“实词”外,其余均由固定衬词构成。歌词中的“拔”扬州话念“bia”,“玉”读作“yo”,“芙蓉”读作“fu yong”,“牡丹”读作“mu dai”。第一段歌词是对田间景色的描写,在教唱时笔者鼓励学生以“说”为主,用大胆、自信的语气说唱出来且语调饱满、昂扬;第二、三段歌词表现的是农民田间劳作的快乐景象,语调转而变得柔和、俏皮而活泼,笔者让学生先通过教师范读,把柔中带刚的感觉说出来再唱,让学生通过有节奏的语言去感受歌曲的内涵。
苏南方言以吴语演唱为主,音调有吴侬软语的特点,发音上吴语中后鼻音、前鼻音不分,卷舌音读成平舌音,以苏少版六年级上册《姑苏风光》为例:第一句歌词“上有(呀)天堂,下有苏杭”中“有”用吴语念作“yu”,“天堂”念“ti dang”,“苏”念“sou”;第二句歌词“杭州西湖苏州么有山塘(哎呀),两处好地方”中“州”念“ju”,“湖”念“hou”,“山塘”念“san dang”,“处”念“cu”,在教学中笔者通过方言的教学带领学生感受吴语的“软与细”。
2.民歌衬词
如果说方言是江蘇民歌的躯体,那么衬词便是它的灵魂。衬词可不可以没有?答案是可以的,但失去衬词,民歌就如同一副没有灵魂的躯壳,毫无生命的鲜活力与价值。衬词可以没有任何含义,仅仅是一种陪衬,但它却能让民歌变得灵动而闪耀。
以苏少版四年级下册的江苏民歌《杨柳青》为例,全曲包含着大量的固定衬词,仅有的8小节实词中也伴有“啊、?”衬词,衬词均无含义,但却极具特色。“杨柳叶子青啊?(nia),七搭七呢嘣啊?,杨柳石(si)子,松啊?”,这些是扬州方言的土语,将实词与象声词串联在一起,形成富有口语化的语言,给歌曲增添了趣味。教唱衬词部分,笔者强调学生对衬词语感的体会,在多次范读中对学生的力度、感觉、语速等方面提出要求,让学生自己体会表达。如在唱“青啊?、嘣啊?、松啊?”时提示学生语调要轻快,力度柔而弱,与之形成对比的“杨柳叶子、七搭七呢、杨柳石(si)子”语调则应是上扬,且突出字头“杨、七、杨”字,音量强中有弹性。再如衬词“嗬嗬咿嗬嗬”,这是穿插在两句实词中间的衬词,唱得要短促而灵活,轻巧有弹性。如若唱得很响、拖沓就会显得笨重,失去了它承接的作用。歌曲最后一句“松又松?,崩又崩?,松松么青又青呀那个(guo)杨柳叶子青啊?”清脆爽朗,是全曲的小高潮,笔者让学生们自由演唱,再请个别学生示范,但唱的结果学生们都表示不满意,总觉得少了点味道。这时再给这句加上渐强、顿音等音乐记号,请学生们根据加入的音乐记号再次演唱,果然效果很好,学生越唱越有韵味。
三、江苏民歌在小学音乐课堂的作用
音乐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通过学习中国民族音乐,将会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华夏民族音乐传播所产生的强大凝聚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故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怀。纵观苏少版小学音乐课本,从三年级起,每个年级都穿插中国民歌歌曲,江蘇民歌更是占到多数。可见,江苏民歌对于小学音乐教育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1.了解江苏民歌特点,感受音乐风格
江苏民歌,根据其地理环境和人们生活习惯、语言、性格、文化底蕴而素有南北之分,北方民歌舒展洒脱,南方民歌委婉含蓄。
笔者在教唱苏少版三年级江苏民歌《叫我唱歌我唱歌》时,学生初听时并没有兴趣,因为这是一首南京六合地区的民歌,于是笔者以图片导入,向学生展示南京六合的风景文化,介绍其歌曲背景,带领学生随着歌曲音乐做律动,模仿田间劳动者插秧、施肥、收割等劳作,在“听、动”中进一步感受作品情绪。歌曲《叫我唱歌我唱歌》中出现了大量的衬词,在读歌词部分,笔者请学生朗读衬词部分,并在语感、语调、力度上提出更高的要求,之后介绍歌词的含义,如“新打剪刀才开口”暗喻自己还是一个需要学习的新手,学生在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中逐步体会“一领众和”劳动号子特点。在教唱环节,笔者尝试让学生用“la”进行模唱,体会歌曲委婉曲折的旋律,待学生完全学会歌曲之后,笔者又用南京六合方言演唱歌曲,鼓励学生用南京六合话学唱,在歌唱中感受江苏民歌地方性色彩。学生们积极踊跃、兴致浓烈,民歌声响彻音乐课堂。
2.运用网络教学,培养听赏能力
现如今信息技术已被广泛运用于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在音乐课中运用网络教学,学生无疑是感到兴奋、好奇的。笔者在四年级一个班的音乐课上,就请学生走进信息机房,面对电脑,戴上耳机上了一节音乐课。在民乐合奏曲《江南好》的教学中,笔者让学生聆听全曲,配上江南美景图片,说一说乐曲的速度、情绪,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再分段聆听,从旋律、力度、主奏乐器、速度变化等方面进行分析,介绍民乐合奏中的器乐,让学生自己在网上搜索器乐的图片,了解听辨它的音色及演奏方法,试着模仿演奏者的样子“弹弹、拨拨”;还可以用简单的声势动作为乐曲各部分进行伴奏,在“听中玩、听中动”。这样的音乐课堂,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还能提高了学生的听赏能力。
3.丰富音乐活动,拓展学生思维
民歌的教学往往都是口口教唱或跟着录音学唱,以学生会唱而终止,这样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民族音乐的喜爱。在学习苏少版六年级歌曲《姑苏风光》时,笔者以欣赏苏州评弹《苏州好风光》导入,结合当地吴侬软语的方言特点,听辨说唱乐器,从音乐的速度、语调、音调、力度、旋律等方面分析,让学生了解、感受、掌握江南音乐的基本特点。由于江南民歌多一字多音,在学唱旋律时笔者以聆听、哼唱为主,让学生体会音乐的起伏变化,感受曲调的优美细腻。等学完歌曲之后,再拿出一些伴奏乐器(如三角铁、碰铃、沙锤、双响筒等):让学生根据歌曲速度、情绪、音乐意境自由选择组合,分小组创编简单的节奏为歌曲伴奏;或是分大组采用轮唱的形式表现歌曲;还可以请学生模仿江南女子体态舞步,随着音乐表演等。
丰富多样的音乐活动,使民歌音乐课堂变得生动而精彩,使学生在“唱、听、奏、创、演”的过程中,开拓音乐思维、提高音乐素养,给学生建立了大胆表现、展示自我的舞台。江苏民歌,这个富有江南文化特色的民间音乐,它承接着江苏的历史与文明,是江苏人民智慧的结晶。江苏民歌以其本土音乐向广大青少年传递民族音乐的绚丽与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