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米氮平联合艾司唑仑治疗慢性失眠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1-11-22张辉孙梅兰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14期
关键词:联合治疗临床疗效

张辉 孙梅兰

摘  要:目的  分析慢性失眠症应用米氮平与艾司唑仑联合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70例慢性失眠症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艾司唑仑治疗,研究组加用米氮平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的PSQI评分均改善,且研究组治疗后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氮平与艾司唑仑联合应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状况,提升其睡眠质量,增强患者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

关键词:艾司唑仑;慢性失眠症;联合治疗;米氮平;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011(2021)-14-0-02

慢性失眠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睡眠浅、压力大、长期熬夜以及睡眠质量差等均可导致发病,若患者长期睡眠质量不佳,很容易出现焦虑、暴躁等不良情绪,进而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1]。艾司唑仑是以往治疗该疾病的常用药物,但单纯应用该药物治疗的效果欠佳,诸多临床研究表明,通过予以米氮平等抗抑郁药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抗抑郁和抗焦虑等作用,对慢性失眠症亦具有一定疗效[2]。因此,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可考虑联合米氮平等药物治疗,以增强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本研究选取了近两年医院收治的70例患者,旨在探讨其应用米氮平与艾司唑仑治疗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0月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慢性失眠症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研究组中男16例,女19例;年龄36~59岁,平均年龄(48.72±3.45)岁;病程5~22个月,平均病程(9.86±2.03)个月。对照组中男15例,女20例;年龄35~60岁,平均年龄(48.76±3.39)岁;病程6~23个月,平均病程(9.79±2.15)个月。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及家属知情并自愿签署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疾病相关诊断标准[3];②病历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①严重器质性病变;②精神疾病;③躯体疾病或药物等因素所导致的失眠;④入院前已经使用过抗精神病或安眠类药物。

1.3  方法

对照组予以艾司唑仑(生产企业:河南太龙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3438)治疗,使用剂量为1~2 mg/次,1次/d,于睡前30 min服用。

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米氮平(生产企业:山西康宝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101)治疗,口服,15~30 mg/次,1次/d,在每晚睡前30 min服用。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的效果。

1.4  观察指标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定两组睡眠质量,总分21分,总分越高睡眠质量越差。疗效评定:患者治疗后PSQI总分减少75%以上为显效;PSQI总分减少25%~75%为有效;PSQI总分减少不足25%为无效,统计两组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作为总有效率。比较两组用药不良反应。

1.5  统计学分析

将数据录入SPSS 23.0处理,计量数据用(x±s)表示,组间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失眠症患者治疗后PSQI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的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研究组治疗后PSQI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失眠症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失眠症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研究组用药治疗期间头晕1例,乏力2例,总发生率8.57%(3/35),对照组中口干2例,乏力和头晕各1例,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3%(4/3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 =0.159,P=0.690>0.05)。

3  讨论

失眠症在临床较为常见,主要表现为患者在睡眠时间和睡眠环境下,无法正常入睡,若患者的失眠状况持续时间达到3周以上则会发展为慢性失眠症,给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造成极大困扰[4]。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近年来该疾病的发生率也具有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导致慢性失眠症的原因较多,一是疾病因素,如抑郁症、慢阻肺、癌症、慢性疼痛以及脑卒中等疾病均可导致患者失眠。二是药物因素,部分患者长期服用支气管扩张剂、利尿剂以及抗抑郁等药物,也可诱发失眠的情况[5]。三是心理因素,患者精神疲勞、长时间心理压力过大以及精神紧张等也可影响其睡眠质量。四是不良生活习惯,如酗酒、不规律作息、吸毒、吸烟等,均可增加其失眠风险。

艾司唑仑等苯二氮卓类药物是临床治疗慢性失眠症的常用药物,但是使用该类药物治疗,长期服用容易产生依赖性,一旦患者停药很容易疾病复发 [6]。随着药学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米氮平等抗抑郁药物也能够较好地缓解患者的失眠症状,其主要作用机制为患者在服用药物后可快速阻断突触后膜的5-羟色胺,使患者的睡眠时间延长,从而改善其睡眠质量,且不良反应较少,不会加重对患者健康的影响[7]。因此,有研究提出,可在艾司唑仑治疗基础上,加用米氮平治疗,使患者能够得到更好的治疗。本研究显示,研究组治疗后的PSQI评分显著较优,且疗效较高,充分证实了联合治疗得有效性,且两组之间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加用米氮平治疗并不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具有良好安全性,与秦松苗[8]等的研究报道相符。

总之,临床在应用艾司唑仑治疗慢性失眠症的同时,联用米氮平可有效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增强临床治疗的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胡吉号.右佐匹克隆与艾司唑仑治疗慢性失眠症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5):108-109.

[2]倪智勇.认知行为与安眠药物治疗慢性失眠症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6):96-99.

[3]孙赞宗.右佐匹克隆治疗慢性失眠症的有效性和不良反应分析[J].健康大视野,2019,27(22):112.

[4]林雪华.慢性失眠症应用右佐匹克隆与艾司唑仑治疗的临床分析[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9,6(5):557-559.

[5]张宇.认知行为治疗(CBT-I)联合艾司唑仑治疗社区老年慢性重度失眠症的临床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71):13937-13938.

[6]张修红,陈金雄,郑关毅,等.甘麦芪仙磁石汤联合艾司唑仑片治疗老年慢性失眠心脾两虚证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40(6):666-671.

[7]蒋孝宗.米氮平治疗慢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9,42(3):202-203.

[8]秦松苗.米氮平联合艾司唑仑治疗慢性失眠症的临床效果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5,3(9):68-69.

猜你喜欢

联合治疗临床疗效
布地奈德联合华法林钠对结肠炎患者的治疗价值评析
研究飞秒联合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患者的术后护理宣教探讨
微量激素联合抗菌药物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疗效观察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