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性肠道准备在肝胆胰脾疾病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2021-11-22武文敏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14期
关键词:肠道准备

武文敏

摘   要:目的 探讨针对性肠道准备在肝胆胰脾疾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9月~2020年8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肝胆胰脾疾病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抽签法进行分组,每组3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肠道准备,观察组予以针对性肠道准备。比较两组肠道恢复情况、生活质量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开始进食时间短于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肝胆胰脾疾病患者提供针对性肠道准备工作,并辅以相对应护理指导,对手术的顺利进展和术后的恢复意义重大。

关键词:肝胆胰脾;肠道准备;胃肠道功能

中图分类号:R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011(2021)-14-0-02

肝胆胰脾作为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在机体运行中发挥重要的功能[1]。我国老龄化现象的加重致使肝胆胰脾类疾病的患者日渐增多。引发该疾病的原因较多,患者在治疗后易发生不良反应,因此予以科学的术前干预极其重要。在手术开展肠道准备工作,使肠道处于良好状态,有助于为手术的顺利进展提供有效保障。本研究旨在探讨针对性肠道准备在肝胆胰脾疾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9月~2020年8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肝胆胰脾疾病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抽签法进行分组,每组32例。对照组男17例,女15例;年龄26~62岁,平均年龄(50.12±10.49)岁。观察组男16例,女16例;年龄26~63岁,平均年龄(51.03±10.2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医院伦理委员会支持本项研究。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肝胆胰脾病症;患者对本研究方案均知情,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精神疾病;恶性肿瘤;麻醉禁忌证;手术禁忌证。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肠道准备,并于术前1天告知患者以流食为主,并予以灌肠处理。观察組采用针对性肠道准备加术前干预。(1)肠道准备。嘱患者术前1 d食流食,且食物中不可含有纤维成分。为患者提供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生产企业:深圳万和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827,规格:68.56 g),配制比例为1包∶1 000 mL水,首次服用剂量为600 mL,不宜超过1 000 mL,之后每隔15 min服用1次,250 mL/次,直至为水样清便为止,以此达到清肠和缓泻的效果。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分别在术前1 d晚上、手术当日早上对患者行灌肠,灌肠时取生理盐水、石蜡油,以减少肠道中的细菌,避免术中或者术后出现感染。提醒患者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时间做好禁食水,避免影响手术效果。此外,遵医嘱为患者提供相应的肠道抗菌类药物。(2)术前干预。①予以患者全方位的检查,全面评估其病情,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心功能、肺功能等,结合评估结果制订可行性方案,确保手术的顺利进展。②与患者耐心交谈,了解其心理状态,对其不良情绪行相应疏导,并通过健康教育宣教手术期间的注意事项,让患者熟悉各项流程。③做好皮肤清洁工作,必须满足无菌操作要求,积极预防术中和术后发生感染,为机体早日康复提供必要前提。

1.4 观察指标

统计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开始进食时间。评估两组的治疗效果。食欲不振、腹痛等现象彻底消失,生命体征平稳为显效;食欲不振、腹痛等现象基本消失,生命体征基本稳定为有效;症状未缓解、病情加重为无效[2]。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术后2个月参考SF-36简明健康状况量表(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SF-36)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情绪职能、社会职能、认知功能、躯体职能4个方面,各项目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3]。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字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肠道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开始进食时间短于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情绪职能、社会职能、认知功能、躯体职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肝胆胰脾疾病较为普遍,在患病后起病较急,病情进展快,若治疗不及时,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随着医学技术的逐渐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迅速提升,对手术治疗的要求也日渐提高,手术治疗整体效果也得到了提升[4]。但在肝胆胰脾疾病的手术治疗过程中,术中及术后感染的风险仍较高。引发感染的主要原因是机体肠道菌群发生转移,不仅会对手术治疗效果造成不良影响,而且会对病情康复造成严重阻碍[5]。因此,在临床中要做好术前管理工作,高度重视肠道管理相关内容。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开始进食时间短于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引发术后感染的因素复杂,且呈现多样化,在手术前需高度重视机体肠道管理工作,给予有效的干预指导,对于降低术中及术后感染十分关键[6]。在治疗前,重视相辅的干预措施,为患者提供整体、优质的干预措施,可为手术的顺利进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对患者病情进行科学评估,据此提供相应的干预指导,确保干预内容的全面化,有助于加快患者机体的恢复。

综上所述,对肝胆胰脾疾病患者提供针对性肠道准备工作,并辅以相对应护理指导,对手术的顺利进展和术后的恢复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陈红英.分析肠道准备在肝胆胰脾疾病患者术前的应用及护理方法[J].饮食保健,2018,5(41):235-236.

[2]刘莉,平春霞,刘芳,等.微创介入腹腔置管引流治疗肝胆胰脾腹部手术后腹腔脓肿的护理要点及体会[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8,24(S2):325-326.

[3]王琴.护理干预对肝胆胰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8,12(7):16-17.

[4]孙备,李冠群.重症急性胰腺炎局部并发症外科干预策略[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20,19(4):379-383.

[5]吴珊瑚,梁进伟,李荣宾.肝胆胰手术患者围术期循证护理干预对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福建医药杂志,2019,41(5):154-155.

[6]张黎.肝胆胰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下肢静脉血栓预防中综合性护理干预的作用研究[J].医学研究,2019,1(6):65-65.

猜你喜欢

肠道准备
聚乙二醇4000散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临床观察
甘露醇注射液联合ORS Ⅲ用于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实用性评价 蔡玉刚
聚乙二醇电解质口服溶液用于术前肠道准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复方聚乙二醇序贯甘露醇改进胶囊内镜肠道准备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对大肠息肉内镜下治疗后再检出影响的研究
洗肠散联合结肠灌注透析在提高肠镜肠道准备效果上的研究
0~3岁婴幼儿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方法研究
复方聚乙二醇联合乳果糖在便秘患者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效果研究
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和甘露醇在肠镜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对比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