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1-11-22张红梅赵立美
张红梅 赵立美
盆腔炎的发生多由女性生殖道感染所致,好发于人工流产后或卫生习惯不佳者,主要临床表现包括不同程度的腹部疼痛、阴道分泌物异常、体温升高、白细胞计数异常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较大的影响[1]。因此,对盆腔炎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疗方式至关重要。一方面需要快速缓解因盆腔炎产生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另一方面需要避免复发。既往的治疗方法效果较差,盐酸左氧氟沙星作为目前临床一类较为常用的新型喹诺酮类药物,其作用机制在于能够对细菌DNA复制缓解进行阻断,从而发挥抗菌作用[2]。该药物的优势在于具有抗菌效果好,作用强等等特点。现我院对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治疗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盆腔炎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硝唑组与盐酸左氧氟沙星组,每组45例。甲硝唑组年龄24~55岁,平均(34.32±2.12)岁,病程2~11个月,平均(6.73±1.22)个月。盐酸左氧氟沙星组年龄21~58岁,平均(34.29±2.09)岁,病程3~10个月,平均(6.70±1.18)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全部患者均签署本研究的知情同意书,并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甲硝唑组:静脉滴注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紫光古汉集团衡阳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3020485,规格:250 mL∶1.25 g)治疗,首次给药剂量为15 mg/kg,维持剂量为7.5 mg/kg,每次相隔6~8 h静脉滴注1次,以连续使用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盐酸左氧氟沙星组:在甲硝唑基础上加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国药准字H20040159,规格:100 mg×20 粒)治疗,用法用量为:以0.2 g盐酸左氧氟沙星混入到100 mL的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每日2次,以连续使用10 d为1个疗程。疗程同上。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炎症指标[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观察血液流变学指标、同时评价不良反应。(1)疗效评价:将患者经过治疗后相关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盆腔积液消失,阴道分泌物恢复正常评为显效;将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好转,盆腔积液减少,阴道分泌物有所恢复评为有效;将患者经过治疗后上述症状体征无好转甚至恶化评为无效,以显效及有效之和作为总有效[3]。(2)分别于治疗前后抽取患者静脉血3 mL,高速离心之后,采取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WBC水平测量;采用化学发光分析仪对降钙素原测量;采用化学发光仪对IL-6测量;采用BN Ⅱ蛋白分析仪对C反应蛋白水平测量。(3)对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及血浆浓度水平测量。(4)常见不良反应类型包括了恶心呕吐、头晕头痛、食欲不振、上腹部疼痛、转氨酶轻度升高等。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率(%)形式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对比
盐酸左氧氟沙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甲硝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对比[例(%)]
2.2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指标对比
两组治疗前WBC、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WBC、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IL-6水平均降低,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上述指标改善更加显著,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指标对比()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指标对比()
2.3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比
两组治疗前相比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高切全血黏度降低、低切全血黏度降低、血浆浓度降低,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上述指标降低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比(mP·s,)
表3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比(mP·s,)
2.4 两组不良反应对比
两组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头痛、食欲不振、上腹部疼痛、转氨酶轻度升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对比[例(%)]
3 讨论
盆腔炎作为临床上一类发病率较高的妇科常见病,临床上可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下腹部疼痛、腹部胀痛、肌肉紧张、月经异常等症状及表现,在通常情况下发病较急,若诊治不当或治疗不及时,则容易发展成为慢性盆腔炎[4]。当前针对盆腔炎的治疗仍然以保守抗感染为主,既往甲硝唑的应用效果一般。现我院对盐酸左氧氟沙星进行了研究与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作为一种新型的第3代喹诺酮抗生素,相比于右旋体而言其抗菌作用要高出8~128倍,可对DNA旋转酶产生较强的抑制作用,尤其是对于因敏感菌引起的轻度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可发挥较强的效果[5-6]。另外,盐酸左氧氟沙星在使用期间具有着较高的安全性,生物利用度较高,同时还可避免对患者的血液循环造成较大的影响,应用范围较广[7-8]。
本研究结果显示,盐酸左氧氟沙星组患者可更好的改善慢性盆腔炎相关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另外,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WBC、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IL-6水平均降低,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上述指标改善更加显著,提示盐酸左氧氟沙星的应用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炎性指标水平,符合以往报道[9-10]。在对比血液流变学指标时可见,观察组高切全血黏度降低、低切全血黏度降低、血浆浓度降低的情况更加显著,说明盆腔炎在发病期间,多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黏、滞及浓的状态,通过实施有效的方法治疗在改善异常血液流变学指标方面具有突出的应用价值。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盐酸左氧氟沙星在用药期间可能会引起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其中以腹部不适及胃肠道不适等相关,也有部分发现证实在某些实验动物模型当中,左氧氟沙星的应用可对实验研究动物的关节功能容易产生一定的损害[11-12]。本研究中,两组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头痛、食欲不振、上腹部疼痛、转氨酶轻度升高的合计率无明显差异,可能与研究样本量有限相关。
综上所述,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相比与左氧氟沙星可获得更高的临床疗效,促进改善炎症指标,同时并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高。在今后的研究中可进一步扩大样本量研究分析,以更好的判断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