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瓣膜配合口腔感觉治疗脑外伤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1-11-22余灵芝林兴韩丹
余灵芝 林兴 韩丹
吞咽功能障碍是脑外伤常见后遗症,误吸是临床针对此类患者的关注重点。以往报道显示[1],吞咽功能障碍及误吸可能导致吸入性肺炎产生,导致患者出院时间延长,增高病死风险。说话瓣膜作为一种单向阀,对帮助气管切开患者发声有积极作用,也有报道[2-4]中证实预防患者误吸的重要意义。因此,为进一步针对说话瓣膜配合口腔感觉治疗脑外伤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估,本研究选取我院于2019年1—7月收治的脑外伤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共计60例为观察对象,经随机分组后展开对照研究,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之上配合实施说话瓣膜治疗,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方式总结说话瓣膜配合口腔感觉治疗脑外伤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9年1—7月确诊收治的脑外伤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60例为本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本研究内容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患者自愿参与临床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1)获得性脑损伤患者;(2)经MRI或CT影像学检查确诊;(3)病程1~12个月;(4)年龄45~75周岁;(5)既往无吞咽障碍病史。排除标准:(1)意识障碍者;(2)人工呼吸机辅助通气者;(3)严重认知功能障碍者;(4)精神疾病患者;(5)既往癫痫病史者。对照组男16例,女患14例,年龄45~75岁,平均(63.8±2.8)岁,病程2~12个月,平均(6.1±0.8)个月,病变部位方面,22例为脑干部,8例为皮质下部;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45~75岁,平均(62.9±2.7)岁,病程2~12个月,平均(5.9±0.9)个月,病变部位方面,20例为脑干部,10例为皮质下部。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变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进行常规治疗,包括气道保护、呼吸功能训练、吞咽电刺激以及口腔感觉运动训练。口腔感觉运动训练包括舌压抗阻反馈训练、K点刺激、以及舌肌康复训练器训练,借助改良振动棒对患者口腔进行振动刺激,促进口腔感觉恢复。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之上配合实施说话瓣膜治疗。具体治疗方法为:患者取半卧体位,予以常规吸痰处理,经注射器将气体自放气管抽出,至气管套管气囊变扁,放气后进行二次吸痰处理,确保气管通畅。佩戴说话瓣膜过程中,操作者用拇指以及食指轻轻固定气管套管,另一只手将说话瓣膜固定于套管入口部位,将连接于说话瓣膜的塑料袋扣于气管套管固定绳上,准确安放后引导患者配合发音,对血氧饱和度、心率、脉搏等基础体征参数进行动态观察。考虑患者佩戴说话瓣膜耐受程度,适当增加佩戴时间,自30 min开始逐步延长至睡眠时间以外全程佩戴。连续予以2周时间干预。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颚咽收缩压力峰值、食管上括约肌(upper esophageal sphincter,UES)松弛后压力峰值及渗漏误吸量表评分结果检出值进行对比观察。渗漏误吸量表评分标准,渗漏误吸评分1~8分,其中1分为无渗漏、误吸;2分为食物进入气道但位于声门上可清除,轻微误吸;3~5分为食物进入气道,且在声门,无法完全清除,但不进入气管,中度误吸;6分及以上为食物经声门进入气管,重度误吸。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经SPSS 19.0版本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颚咽收缩压力峰值、UES松弛后压力峰值及渗漏误吸量表评分结果检出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后,观察组颚咽收缩压力峰值检出值(150.8±35.3)mmHg、UES松弛后压力峰值检出值(208.5±23.9)mmHg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渗漏误吸量表评分结果检出值(2.9±1.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表()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表()
3 讨论
吞咽作为一项高度复杂的生物力学行为[5],从解剖空间上来看,吞咽与呼吸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交汇关系,保证吞咽与呼吸的协调、时序性是提高安全性水平的关键内容[6]。一方面,呼吸气流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吞咽生物力学,促进咽腔压力提升,加速咽食管段开放;另一方面,吞咽前后呼吸气流对气道保护功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而言,吞咽-呼吸模式处于紊乱状态下,从而造成气道保护功能降低,增加误吸风险[7-8]。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颚咽收缩压力峰值检出值(150.8±35.3)mmHg、UES松弛后压力峰值检出值(208.5±23.9)mmHg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渗漏误吸量表评分结果检出值(2.9±1.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之上联合说话瓣膜辅助治疗,对改善患者吞咽功能,降低误吸发生率有积极作用[9-10]。作为一种单向阀,说话瓣膜在患者吸气过程中处于开放状态,气流自气管套管口进入,呼气过程中瓣膜处于关闭状态,气流经声带自口鼻部位呼出,以此种方式引导患者发声[11-12]。同时,近来研究报道指出,颚咽收缩以及食管上括约肌松弛对吞咽安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颚咽收缩的作用不单单是预防鼻腔反流,同时也能够在咽喉部连续收缩的过程当中于咽壁以及软腭部位中间形成密封腔体,在压力积聚过程当中是最先的驱动力来源。在吞咽过程中,若颚咽收缩不充分,除了可能导致鼻腔反流以外,还会降低上咽部压力,造成咽部残留以及食团推送力减弱等问题。而在本研究中,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之上联合说话瓣膜辅助治疗,显著改善了治疗后患者颚咽收缩压力峰值水平以及食管上括约肌松弛后压力峰值水平(接受治疗后,观察组颚咽收缩压力峰值检出值(150.8±35.3)mmHg、UES松弛后压力峰值检出值(208.5±23.9)mmHg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渗漏误吸量表评分结果检出值(2.9±1.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原因在于说话瓣膜在吸气状态下开放,气流通过气管套管,在呼气状态下说话瓣膜切换至关闭状态,呼气气流通过声门,自口鼻部位呼出,对声门下压力产生重塑作用,使患者吞咽-呼吸协调性得到明显改善,进而通过这种方式调节患者吞咽生物力学,增高烟腔压力,提升了吞咽动作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水平。
综上所述,说话瓣膜配合口腔感觉治疗脑外伤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可以通过改善患者气管切开术后颚咽收缩功能以及UES松弛后收缩功能的方式,预防误吸症状的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