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翻译视角下地铁轨道系统公示语英译研究
——以安徽合肥为例

2021-11-22谈少杰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大写标志译者

谈少杰

(1.安徽外国语学院 英语语言学院,安徽 合肥 231201;2.泰莱大学 教育学院,马来西亚 吉隆坡 47500)

2002年,北京外国语大学设立了“中国公共标志的英文翻译”项目,目的是通过借鉴外国公共标志为中国公共标志的翻译提供指导。本研究旨在分析合肥市公共交通中公共标志的翻译,找出不正确和不适当的翻译,并提出一些建议。通过使用摄像机收集数据并使用分类方法进行分析,可以保证本文的有效性。此外,还将使用生态翻译理论来指导合肥公示语的翻译分析。

1 公示语定义和特征

1.1 公示语定义

迄今为止,尚无明确的公示语定义,研究公示语翻译的不同学者给出了各种定义。赵湘在公示语翻译研究综述中指出,公共标志是在公共区域向公众展示的口头语言〔1〕。作为这个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被广泛应用于交通,旅游和IT等领域。除此之外还用于提醒,警告的目的。戴宗贤和吕和发在《公共标志汉英翻译研究》中指出,公共标志主要用于提出警告,指示方向和传递信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2〕。李玉良、于巧峰认为,公示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3〕。

1.2 公示语功能

公共标志的功能分为引导,提示,限制和强制四个类别,可以提供指示并且没有任何限制或约束的公共标志被视为“体贴”的信息服务。因此,原则上,语言的应用并不一定会促使目标读者采取行动,因为公共标志的作用仅仅是为了说明给定服务的信息。

例如,Video: 图像采集区域;Tickets/Information: 售票/问讯;IC Card Vending/Recharging: IC 卡发售/充值; Courtesy Seat: 爱心专座。

带有“提示功能”的公共标志仅用于提示,但在许多情况下仍不能表达完整的思想。比如图像采集目的是做什么,什么样的旅客需要做图像采集。又如爱心专座是给谁坐的,其他人有没有权限去坐。这些问题是公示语本身传达不出来的,所以提示功能的指示性只针对部分旅客适用。

具有“限制功能”的公共标志是直截了当的词,可以限制或限制相关公众的行为,但不会使公众感到为难,粗鲁或不合理。 Emergency & Rescue Path Only: 应急救援&专用通道;Staff Only: 乘客止步;同样,一般而言限制功能的公示语语气强硬,带有标志词only“仅有”,这就排除了一部分人。

“强制功能”(即命令)的公共标志要求目标读者应该或不应该采取某些行动,这样的表达应该是直截了当的。此类公示语多以NO或者Do not 开头,表示禁止某种行为。

又如:No Stopping: 请勿停留; No Leaning: 禁止依靠;

在风格上,公共标志通常标有醒目的图形,更加生动直观。外国客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大多数采用公示牌的形式,或者用黄色底纹黑色醒目的图标显示。如图1所示:

图1 合肥地铁轨道一号线交通公示语

2 生态翻译观下的公示语发展

2.1 生态翻译学

1989年,罗莎娜·沃伦(Rosanna Warren)提出,翻译是对单词转换的一种认知,就像植物或动物从一个地方移到另一个地方一样。他们需要改变自己,以适应新环境并在新环境中生存〔4〕。Newmark(2001)声称,翻译理论与选择和决策关系更密切,而不是源语言和目标语言〔5〕。奈达(Nida,2004)主张“翻译人员必须参与成千上万次的决定,包括选择和安排,以适应另一种文化”〔6〕。中国的胡庚申教授也提出了自己的思想,形成了一个完整而完整的理论,即生态翻译学〔7〕。

2.2 生态翻译原则——适应选择论

根据生态翻译学,译者需要在第一阶段进行选择性适应。在翻译之前,翻译人员应选择适应公共标志的特征,满足不同分类公共标志和相同公共标志的不同翻译生态环境以及目标读者的需求〔8〕。例如,中国公共标志“地铁”在美式英语中等同于“subway”,而在英式英语中等同于“underground”。 “垃圾箱”的相同表达在美式英语中为“ Garbage Can”,在英式英语中为“ Rubbish Bin”。 美国人更喜欢用“watch your step”来表达“脚下留神”,而“mind your step”更适合用英式英语表达。作为专业翻译人员,应充分考虑公共标志的这些特征,以便在翻译之前实现选择性地适应〔9〕。

3 公示语翻译策略——三维适应性转换

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来看,公示语翻译人员参与了一个多维翻译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译员不断适应翻译环境,协调翻译实践,选择恰当的翻译文本。为了提高公共标志的包容性并达到其传播目的,翻译人员必须在考虑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的同时选择适当的语言形式,以实现文化和传播维度的选择和转化。

3.1 语言维度适应与转化

根据生态翻译,翻译人员必须首先考虑语言维度的适应选择。公共标志应针对不同的受众对象,并呈现不同形式的语言表达。交通标志通常简洁明了。 因此,在将公示语翻译成英文的过程中,翻译人员是能动的调节者,根据翻译生态环境,对语言形式进行各种改编和选择,以使翻译可接受。在本节中,作者以城市轨道交通公共标志为例,尝试在生态翻译学的框架内实现语言维度的合理转化,从而寻找符合目标语言表达的公示语翻译〔10〕。

(1)大写形式借用。就公共标志的大写形式而言,翻译人员在完成对相关规则的选择性适应的第一阶段时,应进行适应性选择和转换。根据DB61/T510.1-2011指南,公共场所的英语翻译地理名称标志,尤其是街道名称,应使用拼音拼写,所有字母均应大写。在翻译其他标志(包括设施,功能,警告和提醒)时,翻译者可借用英语公共标志大写形式。 如表1所列:

表1 大写形式借用

在上面的示例中处理公共符号翻译的大写形式的不统一会导致公示语使用不正确,并对城市文化形象产生负面影响。在生态翻译学的框架下,翻译人员应基于语言翻译的目的进行语言选择和转换。在英语公示语中,第一个单词的首字母和其他概念性单词的首字母都必须大写,因此,“不倾斜”,“不停止”应将所有首字母均大写。

(2)语法借用。汉语和英语分别有其独特的语法规则。因此,要求翻译者适应他们的差异,然后选择正确的语法以实现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 在对公共标志进行平行文本研究的基础上,语法借用是实现语言维度转换的最重要方法之一。如表2所列:

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公共标志翻译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语法错误,主要表现在语态,时态上,例如滥用单数和复数名词,遗漏和错误地使用动词形式。尽管这种错误不是破坏公共标志信息传递的主要因素,但很容易对城市形象产生负面影响。 在表2的示例中,其中由于“液体”在中文中是不可数的名词,而“液体”在英语系统中是可数的名词。 基于此,“液体”,“防毒面具”和“车辆”应正确地翻译为“liquids”,“A gas mask”和“vehicles”。“禁止携带”的翻译没有体现英语强制性,“prohibited”一词可以体现公示语的强制语气。因此,建议翻译者借用英语语法,包括词性,时态和语态,以实现语言转换,达到交际功能。

表2 语法借用

3.2 文化维度适应与转化

适应转换需要注意源语言和目标语言文化的本质和内容上的差异。译者需要具有文化意识,并意识到翻译是一个跨越语言,跨文化的过程。Nord(2001)指出,翻译意味着在两种不同文化之间进行比较。〔11〕因此,翻译人员应考虑两种语言的文化体系,包括信仰,道德,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

(1)创造。公共标志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要求翻译人员考虑相关的文化元素。 例如,作为地名的标志,如果译者在第一阶段适应了相关的国家法律和地方标准,则应在拼音中拼写“博物馆”。但是,这种方式对传递公共标志的文化含义和促进文化交流无济于事,因为“博物馆”也是一个具有实质意义的机构名称。如果按照地名标志的翻译规则为“Bo Wu Guan”则无法传递意义和文化信息,从而丧失其公共标志的功能。因此,忽视文化因素不利于文化交流。

(2)借用。文化和语言联系紧密,且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对于目标语言,“老弱病残孕专座”,通常在公交车和地铁中使用。我们熟悉其翻译文字 “Seat for the old, sick, disable and pregnant women”。 但是,在这个公共标志中,“老”一词被翻译为“旧”,这反映出译者没有跨文化意识。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人们一直认为尊重老人和照顾小孩是社会责任和行为准则。 因此,中文中的“老”不是一个否定词,而是传达“有经验”,“知识”和“高度尊重”的意思。但是,“old”在英语中是不礼貌的单词,因为在西方国家传统上认为年龄是一种隐私。 这个敏感的话题在英语国家很少被提及或讨论。 因此将“老”一词翻译成“old”是不恰当的。不妨直接翻译成“Priority Seats”从而实现文化维度的转变。

(3)省略。例如“禁止随地吐痰”,“禁止便溺”和“禁止乞讨”,需要引起翻译者的注意,这些标志与目标语言没有对应关系,不同的发展背景,国家和民族具有不同的文明产物,这增加了翻译的难度。忽略目标读者的接受度,这将造成两个负面影响。一方面,外国人认为自己被贬低,感到不舒服;另一方面,外国人心目中树立了不文明的中国人的负面形象。由于这些影响,要实现公共标志的传播功能具有挑战性。

3.3 交际维度适应与转换

语言与思维紧密相关,是证明思维的工具。 思维表达也需要通过语言来实现。当语言信息以单一的思维模式进行组织和生成时,信息接收者将尝试根据自己的思维对其进行解密,但这种操作可能会引起误解,公示语翻译质量直接决定译文的交际功能。

(1)模仿。合肥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使用的一些公共标志由于翻译不忠实而无法实现其传递信息功能。如表3所列:

表3 模仿

在上面的例子中,“当心机械伤人”被翻译为 “警告机械伤害”。它忽略了公共标志的使用背景,仅仅实现了词汇等同性。公示牌的作用是提醒公众,这里存在的潜在危险可能会造成伤害。生态翻译学的框架下,翻译模仿了“caution(wet floor)”的结构,可将其改为“机械可能造成伤害”添加“DANGER”一词,并将所有字母大写,能更有效地引起人们的注意。不仅体现了城市的人文关怀精神,同时传达了原语本意,也符合公示语表达。

(2)转换。影响交际转换的最后一个问题是含义不明确。造成歧义的原因是,翻译人员只是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转换,却忽略了公共标志的交际上下文。标志含义的含糊不清可能会使目标读者感到奇怪,荒谬甚至困惑。在本节中,列举了一些实例及其在生态翻译学框架下的转化。如表4所列:

表4 转换

在上述例子中,“身体阻止关门危险”被翻译成“不要用身体即把门打开”,这不能表达准确的意思,容易造成意思的误解。但建议翻译时采用“不要挡住门”。用负面的英文词来强调潜在的危险。这样一来,它就符合了警告的语气,并实现了其在交际方面的转变。为了实现交际功能,译者不仅可以用消极的表达方式来传递积极的意义,还可以用积极的表达方式来传递消极的意义。如所列的例子,标志“禁止反方向站立”可翻译为“面向前方”。更正后的译文“面朝前”给了接受者一个积极而直接的指示,符合公示语简洁的特点。

此外,它还遵循提醒的礼貌性原则,如“不要”、“禁止”、“不许”和“不允许”,避免使用此类表达,从而使目标读者更容易接受。

4 结论

生态翻译学的新论点为译者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译者通过三种不同维度的适应选择从而获得最佳的目标文本。本文将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公共标识与生态翻译结合起来得出了三个主要结论。 首先,作为一种新兴的、有潜力的理论,生态学可以被应用于分析和指导公共标志翻译。该策略为公共标识的翻译提供了一个系统化和综合性的指导。 其次,译者在生态翻译学中占有核心地位。这就是说整个翻译过程也意味着译者主观能动性的实施过程。特别是在采用适当的措辞与正确的语法形式,用英语常规表达法重组句子并注重文化元素的过渡。 再次,生态翻译学的框架下,公共标志的翻译方法被归纳为借用、模仿、还原和转换。生态翻译学为公共标识的翻译提供了一个有效可行的指导。 合格的公共标识翻译需要译者有认真的学习态度和严谨的翻译作风,并从多角度探讨公共标志的翻译原则和方法。此外加强监督和纠错,通过这样的方式,在公共标志翻译领域形成一个繁荣的生态系统。为合肥城市发展注入活力。

猜你喜欢

大写标志译者
做一个大写的“我”
当代标志设计的创意构思和发展趋势
多功能标志杆的使用
大写的厉害:“00后”少年自制火箭成功上天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首都的标志是只熊
“大写”与“大些”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