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景县 强化领导 转变思路 完善体系大力推动县域农业结构调整

2021-11-22李维杰

河北农业 2021年10期
关键词:全县农业

□文/李维杰

近年来,衡水市景县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以农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紧立足自身优势,牢牢把握市场导向,把农业结构调整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大力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质量农业,加快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走出了一条符合发展规律、具有景县特色的农业结构调整新路子。

2021年上半年,全县第一产业增加值8.65亿元、同比增长4.7%,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3.2亿元、同比增长7.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96元、同比增长13%,各项农业主要经济指标均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

一、政府积极引导,加大支持力度,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加速跑

景县县委、县政府坚持政治站位,把抓好农业结构调整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一是强化组织领导。该县农业结构调整由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农业农村、乡村振兴、发展改革、自然资源规划、财政、科技等部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协调联动,一体推进狠抓落实,在全县上下形成强大合力。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领导小组会等定期研判分析、研究部署农业结构调整工作,县乡村三级书记走在前、干在先,放大“书记抓、抓书记”示范效应,在全县上下形成强大推力。二是强化政策扶持。县委、县政府研究制定出台《景县农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景县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现代化奖补办法》等文件,通过政策引导、政府补贴、农民自愿等方式,加大对规模种植高粱、谷子、红薯等农业结构调整的奖补力度,全面调动群众积极性。对农产品加工储存、品牌培育创建、农业科技创新、产业链条延伸等方面也给予相应奖补,充分调动农业经营主体的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去年以来,全县共落实县级财政奖补资金1243.59万元。三是强化科技支撑。该县借助“院县合作”平台,积极与中国农业大学、省农业农村厅、省科技厅、省农林科学院等单位开展合作,推动农业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与推广应用,促进了农业产业提质增效、提档升级。目前,全县打造了4个示范基地,面积达70多万亩,在农业节水、农民增收上收到了良好效果。定期邀请专家现场指导,每年为合作社和种植大户举办技术培训会10余期,培训农民5000余人次。四是强化销售引领。县委、县政府大力推动部分农产品企业与北京新发地对接,达成了点对点绿色农业产业战略合作协议,签订了1.6亿元的农产品销售合同和辣椒、红薯、草莓生产基地合同。鼓励农业企业参加全国展会,支持引导一些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与京东、拼多多、益农信息服务站等网络平台合作,实现了农产品线上销售,并采用“直播带货”新模式,拓宽了销售渠道,提高了产业收益。

二、转变发展思路,拓宽发展路径,农业结构调整实现新突破

景县从最基本的种植业、养殖业调起,逐步深化扩展到农产品精深加工业,走出了种养加一体化发展的农业结构调整新路径。

一是变“两难”为“双利”,种植业结构调整调出新天地。景县是华北平原地下水超采漏斗区的“锅底”,一方面要确保粮食安全,一方面要遏制地下水超采,陷入“两难”境地。该县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突出发展节水农业,大力推广旱作雨养和季节性休耕,既保障了粮食安全,又实现了节水增效,把“两难”变成了“双利”。近年来,该县粮食产量连续10年稳定在13亿斤以上,先后三次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2020年,粮食总产达15.52亿斤,位居全省前三、全市第一。同时,建设了15万亩雨养谷子、高粱等抗旱节水农作物示范区,打造了3.2万亩高效果蔬种植示范区,实施季节性休耕项目10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2万亩、滴灌节水项目0.3万亩,实现地下水压采2700多万立方米。其经验做法先后十多次在央视《新闻联播》《朝闻天下》《新闻直播间》等栏目宣传推广。去年以来,省委书记王东峰两次到景县调研,对景县粮食生产、节水农业、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等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二是变“劣势”为“优势”,养殖业结构调整调出新格局。景县紧盯养殖业不够发达这一劣势,坚持外引与内生相结合,扩大养殖规模,加快补齐短板,引进了牧原集团和新希望六和集团等全国农业龙头企业投资建厂,大力支持河北东亿达养殖有限公司、河北中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本土养殖企业发展壮大。目前,全县共有部级标准化示范养殖场4家、省级标准化示范养殖场4家、规模养殖场76家。截至9月底,全县养殖业产值达12亿元。

三是变“没有”为“集群”,加工业结构调整调出新活力。景县在提升种养业规模基础上,打造了优质谷子集群、专用高粱集群、专用葡萄集群、精品蔬菜集群、优质生猪集群、优质蛋肉鸡集群等六大特色产业集群,大力发展东亿达公司肉蛋鸡屠宰加工及冷链物流、沃霖公司果蔬加工及冷链物流、兴丰农民合作社和润达农业园区杂粮精深加工等农业产业化项目,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让农业上长出工业来,实现了全产业链增值增效。该县兴丰农民合作社在种植高粱基础上,上马杂粮深加工项目,生产的高粱米销往贵州习酒和江苏洋河等酿酒集团,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把小杂粮做成了大产业。该县着力发展品牌农业,做优做大“千速园”鸡蛋、“弘巨”苹果、“方圆”蟠桃、“景泓苑”黑蒜等品牌,全力打造区域公共品牌“愿景成珍”,多方聚力提升农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截至目前,全县农产品注册商标达30多个,认证有机食品4个、绿色食品6个、无公害食品16个、高端精品品牌1个。

三、完善经营体系,提升组织水平,农业结构调整实现零障碍

目前,景县土地流转总面积56.94万亩,土地流转率达51%。一是大力发展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全县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9家、现代农业园区12家、农业专业合作社33家、家庭农场48家。以农业专业合作社为例,该县志清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农户土地3000亩,实行自主播种、自主灌溉和统一种子、统一肥料、统一管理、统一收获、统一销售的“两自五统”经营模式,在小麦、玉米良种繁育,绿色果品、特色杂粮、有机蔬菜生产,以及农产品加工等方面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辐射带动周边4000多户农民共同发展,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二是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全县共有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110家,托管土地总面积达40余万亩,全县统防统治社会化服务面积达到总面积的78%以上。该县与中化集团签订了3.58万亩的杂粮种植、管理、加工、销售等全程托管协议,建立了MAP技术服务中心和仓储代收点,为全县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特别是在今年秋收秋种过程中,连续的降雨天气带来不利影响,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在农机调度、抢收晾晒、适期播种等方面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确保了颗粒归仓和及时播种。三是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该县积极推广“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四位一体”生产经营模式,真正把农民组织起来,纳入现代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该县河北东亿达养殖有限公司联合11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组成东亿达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辐射带动周边农户达6200多户,提供就业岗位90多个,促进农户户均增收2000多元。连镇乡农业产业强镇项目入围全省农村产业融合十大典型发展案例。

四、景县农业结构调整的启示

抓好农业结构调整,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由之路。景县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措施务实、效果显著,其经验做法值得各地学习借鉴。

启示一:搞好农业结构调整,必须上下一心、形成共识。农业结构调整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该县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既尊重市场规律、农民意愿,又注重发挥政府引导服务作用,县级出台扶持政策、制定奖补标准,乡村大力推动、狠抓落实,农民热情响应、积极参与,全县上下不遗余力、奋勇争先地向前推进,形成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浓厚氛围。

启示二:搞好农业结构调整,必须结合实际、找准路径。实事求是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该县立足农业大县实际,紧密结合自身资源禀赋,以种植业结构调整为突破点,以养殖业结构调整为着力点,以加工业结构调整为用力点,多措并举、多点发力,找准找实了农业结构调整的实现路径,为其它地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有益借鉴。

启示三:搞好农业结构调整,必须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分散的经营方式力量有限,是推动农业结构调整的制约因素。该县加强服务引导、加大支持力度,鼓励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流转农户土地,形成规模效应、示范效应,在种植结构调整、土地托管服务等方面示范带动农户接入现代化农业发展快车道,为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作出了贡献。

启示四:搞好农业结构调整,必须依靠科技、务实创新。科学技术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加速器。该县始终坚持科技创新理念,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签订科技合作协议,在杂粮种植、种子繁育、绿色防控等方面不断加大科技推广力度,用科技的力量确定农业结构调整方向,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了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全县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新农业 从“看天吃饭”到“看数吃饭”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
金平县总工会:成功举办首届职工篮球赛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妙笔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