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禁抗后仔猪细菌性腹泻的临床诊断与防治

2021-11-22维,谭

猪业科学 2021年8期
关键词:沙门氏菌细菌性病猪

陈 维,谭 涛

(礼蓝(上海)动物保健有限公司,上海 200003)

在养猪生产实践中,腹泻是猪群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各个阶段的猪只均容易发生,主要有营养性腹泻、病毒性腹泻、寄生虫性腹泻、细菌性腹泻等。有实验室检测数据表明,细菌性腹泻发病率占腹泻病的大部分比例,对养猪生产危害巨大,尤其是哺乳仔猪和保育仔猪,由于日龄小、机体抗应激力差,死亡率往往更高。随着饲料禁抗法规的实施,对于广大猪场来说,降低猪群腹泻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特别是细菌性腹泻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对提高养猪生产成绩至关重要。

1 仔猪细菌性腹泻的致病机理及常见疾病种类

动物机体在肠道健康的情况下,是以乳酸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等为主的益生菌占优势地位,能对致病菌产生抑制作用,从而达到肠道微生态菌群的平衡。当菌群失衡时,致病菌分泌的毒素会破坏肠道环境,导致猪只表现腹泻症状[1]。腹泻的机理包括分泌增加、吸收不良、炎症、肠通透性增加[2](表1)。分泌增加导致的腹泻物呈水样,无明显眼观病变,往往由肠道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引起[2]。沙门氏菌和胞内劳森氏菌病可引起肠溃疡[3-4];在猪痢疾导致的溃疡性盲肠结肠炎中,结肠内容物带血,黏液分泌增加,导致黏液出血性下痢,并且粪便带有新鲜血液[5-6]。

表1 不同病原菌导致腹泻生理机制的差异[1]

临床常见细菌性腹泻的病原主要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魏氏梭菌(产气荚膜梭菌)、胞内劳森氏菌、猪痢疾密螺旋体等几种,在正常情况下,这些细菌在肠道内容物中也能分离到,因此也被称之为“条件致病菌”。

2 常见仔猪细菌性腹泻及防控

2.1 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病是猪场最普遍且多发的细菌性腹泻之一,根据毒力因子和发病机制的不同,临床常见大肠杆菌病可分为: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产肠毒素型(ETEC)常引起新生仔猪的腹泻和断奶后腹泻,而肠致病型(EPEC)则以断奶后腹泻为主。大肠杆菌病作为条件致病菌,其诱发疾病的条件极具特征性,临床常见表现有仔猪黄痢和仔猪白痢2种[1]。

2.1.1 临床表现

1)仔猪黄痢: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新生仔猪急性致死性肠道传染病,常发生在3日以下仔猪,而白痢主要发生在10~20日龄的仔猪,呈地方性流行。病猪很少发生呕吐,排黄色稀粪,病程多为最急性或急性。猪场卫生条件差和仔猪密度过大,能促进该病的发生(图1,图2)。

图1 仔猪黄痢

2)仔猪白痢:也称迟发性大肠杆菌病,10~30 日龄仔猪多发。临床表现为发病仔猪排出乳白、黄绿或灰白色粪便,呈黏稠粥样,有腥臭味。2周后仔猪体内的母源抗体含量下降,仔猪抵抗力下降是本病发生的重要原因(图3,图4)。

图3 发病仔猪排乳白色粪便

图4 仔猪白痢

2.1.2 防控措施

1)加强母猪饲养管理,加强母猪产前和产后的饲养和护理,减少应激。母猪分娩前后 3~5 d内要酌情减少精料,以减轻母猪泌乳负担,减少患乳腺炎的概率。产前产后做好母猪乳房清洗消毒,免受细菌感染。

2) 强化消毒措施,制定合理的猪场消毒方案。母猪产前产后体表消毒可用消毒剂(如倍露莎)1∶400喷雾消毒;温暖季节母猪进产房前,将地面、墙壁可用2%~3%火碱 (氢氧化钠)液喷洒,寒冷季节可用干粉消毒剂,每周2次。

3)疫苗免疫,妊娠母猪在产前 40 d 和 14 d 左右用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苗(K88、K99、987P)进行免疫预防,提高仔猪的母源抗体。

4)药物控制,若猪场经常发生大肠杆菌病,建议分离细菌进行药敏试验,选择有效抗生素进行治疗。常见方案有哺乳母猪围产期可用磺胺氯达嗪钠 400 g/t,拌料连用3~5 d;对发病仔猪,口服恩诺沙星 ,然后哺喂初乳,可对母猪肌注恩诺沙星进行治疗。

2.2 猪沙门氏菌病

沙门氏菌病,又称“仔猪副伤寒”,是由猪霍乱沙门氏菌和猪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引起的以高热、呼吸困难、顽固性下痢和中毒性休克为主要特征的仔猪传染性疾病,发病猪下痢、消瘦、粪便恶臭,带有血液和黏液为特征[1]。多发生于1~4月龄的猪只,呈地方流行性或散发性,该病在饲养管理不良的条件下容易暴发,无明显的季节性,在冬春气候寒冷、气温剧变、多雨的情况下发病率较高,常与猪瘟和猪气喘病等混合感染,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3种,病死率较高[8-10]。

2.2.1 临床表现

1)急性型,又称败血型,病猪体温高达41~42 ℃,精神不振、表现伏卧姿势、不食、呼吸困难、步态摇摆、上吐下泻。耳尖、颈部、嘴尖、前胸、腹下、蹄尖、尾尖有蓝紫色斑点(图5,图6)。本病暴发时常有其中1~2头死亡,无明显症状;有的在发病后24 h左右死亡,多数病程2~4 d,死亡率极高[1]。

图5 发烧、耳尖发红

图6 发烧、体表结痂

2)亚急性型,又称结肠炎型,病猪体温40.5~41.5 ℃,抑郁、食欲不振、畏寒,眼睛有大量黏稠或脓性分泌物,上下眼睑粘连。在发病初期,患猪表现为便秘,然后腹泻;粪便呈淡黄色或绿色,常有血或伪膜(图7、图8)。腹部皮肤有弥漫性焦痂湿疹。有的病猪咳嗽,有的死于继发性肺炎,难以恢复,后来转为慢性型[1]。

图7 粪便呈淡绿色

图8 病猪粪便呈淡黄色或淡绿色

3)慢性型,其中慢性型最为常见,体温在41 ℃左右,有时会降到常温,病猪食欲下降,表现为周期性急性腹泻,肠溃疡,粪便呈灰白色,有臭味(图9、图10)。病猪卧地长时间起不来,体重迅速减轻。它们的皮肤是深红色的,有的继发肺炎,病程 2~3 周,最后因体力衰竭死亡,少数恢复健康的猪成为僵猪[1],且长期带菌。

图9 肠黏膜溃疡

图10 肠黏膜溃疡

2.2.2 防控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合理调整猪群密度,夏季做好防暑降温,冬季注意防寒保暖。新生仔猪要吃早、吃好、吃到足够的初乳,及时获得母源抗体。尽量减少仔猪接触粪便,减少进入仔猪体内的细菌数量,使仔猪具有有效的抵抗力。

2)定期做好场区、猪舍的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特别是做好产房的清洁消毒工作,产房要保持清洁干燥,注意通风保暖,及时清理污水和粪便,并在临产前对产房进行彻底清洁、冲洗和消毒。

3)建议在仔猪断奶前后(30 日龄)注射或口服仔猪副伤寒活疫苗。

4)若发生了沙门氏菌病,应开展细菌分离培养,进行药敏试验,选择药敏试验有效的抗生素如恩诺沙星及磺胺氯达嗪钠等药物进行治疗。

2.3 猪魏氏梭菌病

魏氏梭菌病,又称“仔猪红痢”,主要由产气荚膜梭菌在肠道内大量繁殖,产生多种毒素及炎症物质而引起的出血性坏死性肠炎,以血痢、肠坏死、病程短、病死率高为特点[10]。主要发生于7日龄以内的仔猪,以1~5日龄新生仔猪多见,以快速脱水、消瘦、排灰黄色稀粪或混有大量血液粪便为特征,病死率约50%。7日龄以后排白色粥状稀粪、死亡率比较低(2%~10%[10],同一栋猪舍内不同栏的仔猪发病率不同,最高为100%,死亡率为20%~70%[11]。这种疾病一旦传入猪群,就很难根除,而且会长期存在。

2.3.1 临床表现

该病多发于1~3日龄仔猪,7日龄以上的仔猪发病少。发病猪一般会排红褐色的稀粪,粪便中带有呈灰白色的、坏死的组织碎片、具有特殊腥味(图11、图12),腹泻猪后肢沾满血样稀粪,有的仔猪会出现共济失调,呼吸困难,行走摇晃,步态不稳,发病猪在3~5 h内死亡的占有大部分比例。

图11 肠系膜充血

图12 粪便带血

2.3.2 防控措施

1)魏氏梭菌病主要通过母子垂直传播,常见的诱因是肠道厌氧环境的形成,主要包括营养不良、便秘、运动不足、更换饲料,菌群失调等因素,因此,要加强母猪饲养管理,做好猪舍、产房、产床的卫生和消毒工作;加强仔猪的护理,可在仔猪初生时给予一定的预防药物,出生前后亦可以在仔猪生活环境中使用环境消毒粉,如初生仔猪干燥消毒粉剂等,保障保温箱微环境干燥,同时降低环境中病原微生物,可以减少魏氏梭菌病的发生和传播。

2)在饲料中适当添加粗纤维和微生态制剂,尽量减少猪只便秘,减少肠道应激的发生。

3)魏氏梭菌感染后病程急且短,一旦发病,来不及治疗。因此,采取预防措施对于控制魏氏梭菌病是最为有效手段。经常发生该病的猪场,可添加阿维拉霉素或泰乐菌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3 小结

随着我国饲料全面禁抗,猪群发生消化系统疾病的风险可能会大大增加。饲料禁抗之前,饲料中添加的抗生素如金霉素、硫酸黏杆菌素、盐霉素等,这些抗生素不仅可以促生长,而且可降低细菌性腹泻、仔猪球虫、猪小袋纤毛虫等感染引起的腹泻问题。国外禁抗结果表明,禁抗对断奶死亡率和饲养成本的影响最大。根据对瑞典猪场的调查,该政策实施后,母猪的仔猪出生数减少了4.82%,仔猪断奶年龄推迟了1周以上,死亡率提高1.5%,肥育猪死亡率提高0.04%,饲料转化率降低1.5%。就整个阶段的生产成本而言,兽医治疗成本每头猪增加了0.75美元[12-13]。

当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腹泻往往不是由单一因素引起的,除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因素外,还有生长环境、温度、湿度、贼风、转群应激等因素也可导致猪群发生腹泻问题,这些因素还可以相互作用而加重猪群腹泻的症状。

综上所述,在饲料禁抗的养殖背景下,细菌性腹泻防控的策略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

1)饲喂优质饲料,定期做好料线和料槽中残留的饲料清除工作;

2)改善环境条件,提高员工对疾病的认识和提高员工的饲养管理水平,消除或降低人为的发病诱因(温度、湿度、密度、通风);

3)优化和提高生物安全水平,尽可能地降低生物安全风险,做到全进全出;

4)把握本场常发疾病的感染特征和发病规律,早发现、早处理,精准治疗;

5)掌握猪病防控的系统思维,控制好原发性疾病,摸索本场细菌病与其他病毒性间的内在关联;

6)借助实验室检测技术,科学选择抗菌药物、科学免疫以及对重要疾病的预警预报等,对本场疾病及防控方案做到心中有数,执行有方。

猜你喜欢

沙门氏菌细菌性病猪
历史上那些骇人的细菌性传染病
4种鸡源致病性沙门氏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氟苯尼考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棚菜出现各种“烂” 重防细菌性病害
病猪喂药有办法
中药方剂治疗猪支原体肺炎的效果观察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调查研究
沙门氏菌席卷美国23个州,感染212人
美国多州发生沙门氏菌感染事件